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城市大众服务,属于公共设施,从已经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来看,由于其初期投资成本大、投资回收期长,不论国际还是国内能够真正盈利的线路并不多。但是轨道交通将极大地促进所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宏观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其建设者或运营者本身的微观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改善和扩大规模,目前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已经超过30座。大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烈,城市流动人口大为增加,居民出行更为频繁,私家车与日俱增,造成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日益恶劣,城市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城市居民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等等这些负面影响。因此,发展一种既能大幅度提高客运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

量的公共交通,成为这些特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举措正是在此种背景下诞生的。

城市轨道交通从分类上讲,包括了地铁、轻轨和近郊线路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城市高速道路的发展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化城市交通网络。纵观世界各现代化大城市, 无不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为立足之本。它作为一种公共交通,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公益事业,其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短期经济效益。

本文将结合轨道交通的特点,就其在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等三个方面产生的效益逐一进行分析。

一、社会环境效益

1、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捷、安全准时、大容量等特点,能够及时疏解大量密集人群。因此,在交通拥挤单靠道路建设已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借鉴国外早年先进经验,要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必须构建以快速、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为骨干,中小运量公交为辅助的多层次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才能适应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覆盖市区所有交通枢

纽并联结市郊交通,再配以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区域公共交通,将提高道路通过能力,能以更快的速度疏散人流及车流,从而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

2、促进城市合理布局

轨道交通的线路确定后,对沿线区域来说,其可达性大大提高,这一点对居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诱导人们远离市中心居住,从而促进城市布局的改变。

同时轨道交通建成后,将与沿线交通一起构成多层立体公共交通结构,大大提高城市中心区人口向外围疏导的能力,从而拉开城市布局,推动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转变,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也实现了城市布局的优化,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有利于形成新的商业格局

大多数城市的商业格局都是在交通格局基础上形成的,由于地铁有极强的集聚人气作用,同时能快捷地疏导人流,因而地铁建设将会大大改变一个城市的商业格局。同时地铁对地下商业客流量的聚集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将促进一个城市地下商城的发展。

二、社会经济效益

1、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轨道交通是一种先进的城市交通设施和公共产

品,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公共产品投资中每投资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就会增加4美元。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对城市GDP的直接贡献率为2.63倍。即每投资1亿元,可新增2.63亿元,并提供8466个就业岗位,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和沿线金融、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其综合贡献率达到6.2倍。

2、土地增值效益

由于轨道交通的建设,沿线土地的区位优势将会增强,因而会吸引房地产开发商,从而促进沿线居住密度的提高。而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和人口的聚集将会带动其他社会资本的聚集,从而带动土地增值。另外,地铁建成后,可提高沿线区域的可达性,缩短沿线居民的出行时间,促进住宅和商业等设施向地铁沿线影响范围内高度聚集,导致沿线区域用地需求量上升,使得沿线土地升值和商品房价格再度上升。除此之外,地铁的修建还将解决一直制约郊县房地产业发展的交通问题,时间距离的缩短会缩小土地价值的区域差异,因而地铁所到之处的郊县土地也将会身价倍增。由此可见,地铁的修建能够促进周边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3、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地铁在建设时期能促进相关产业如建筑材料生产

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的发展,在投入运营以后可以增强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力,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聚集,从而促进更多行业例如金融、保险以及一些具有文化底蕴城市的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自然环境效益

1、降低环境污染

轨道交通被称为“绿色交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安全等特点,它在能源消耗、人均排放以及人均噪声污染等方面是各种交通方式中最低的。地铁一旦建成,繁忙的地面交通状况可以得到大大改善,使地面机动车数量大为减少,从而减轻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节约城市用地

与一般地面交通相比,地铁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绝大部分在地下运行,对地面占用比较少,即使仍在地面运行,由于其运输能力大,单位人公里占用土地面积减少,也节约了城市用地,节约的土地表现在由于修建了地铁从而减少的道路以及停车场的修建面积上,这对土地日益稀缺的城市来讲十分重要。

结束语

总的说来,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一个先进的、功能齐全、运作有序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对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方便群众出行、解决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专家提出,以公交体系发展引导城市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是缓解中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策略之一,而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是成熟和理想的模式,因此,轨道交通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公交体系建立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