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摘要:

场域、资本、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三个概念的提出,使社会学的研究呈现新的视角。布尔迪厄力图通过场域、惯习这两个概念连同各种各样的资本来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从而超越社会科学的二元对立。本文思考焦点即为社会实践理论的这三个核心概念。

关键词:场域,资本,惯习,实践

Key word:Field,capital,habitus,Practice

.

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今社会学界炙手可热的大师,他和英国的A·吉登斯、德国的J·哈贝马斯一起被认为是当前欧洲社会学界的三大代表人物。其著作《实践理论大纲》(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实践理论的提出是与布尔迪厄的治学目标——超越导致社会科学长期分裂的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密不可分的。他认为实践理论可以有效地将社会现象学的分析角度和社会结构主义的角度合成为一体化的社会研究方式,既在认识论上做到逻辑贯通,又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实践理论提供的理念框架是结构与人的关系,力求在结构与人的行动之间寻求可以互通的中介,力图通过场域(field)、惯习(habtius)这两个概念连同各种各样的资本来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在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体系中,有一些贯穿性的核心概念,其中从外部行动者在社会空间所占据的位置“场域”,行动者行动的动力资源“资本”,从内部揭示构建行动者和各种性情倾向的“惯习”是三个最核心的概念。布尔迪厄在论及场域、惯习、资本这些概念的时候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主张在理论的系统中以及它们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去界定概念。他认为只有在关系系统中,概念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而决不能孤立地定义它。

一、场域

在布尔迪厄看来,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既不是单纯的个体,也不是理想化的抽象社会,而是研究由无数个体所构成的“场域”以及无数场域构筑的一种更大的“场域综合性结构”。场域是什么呢?“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位置的客观性得以界定。布尔迪厄认为只有场域和社会空间的观点才揭示了社会的真实结构。在他看来,“一个分化的社会并不是一个由各种系统功能、一套共享的文化、纵横交错的冲突或者一个君临四方的权威整合在一起的浑然总体”,而是各个场域的聚合。

在理解场域时,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首先,它是由一些特定原则所界定的空间。在这一空间里,各自独立的不同场域相互关联,各自发挥着不同的效用,并且由于这种效用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其次,场域不是一般性的空间结构形式,更是充满冲突和争夺的空间。场域中行动者利用各种策略来争夺和维护有利于自己的位置和

空间,他们在场域中不断展开斗争,这些斗争维持或变更着场域中各种力量的构型。这些斗争正是场域的动力所在。布尔迪厄以“博弈(game)”来具体说明场域的构成和动作过程。他认为,与博弈相似,场域中的行动者即博弈者掌握着不同种类的和数量的资本,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符号的资本,这些资本随着场域的变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博弈者因此拥有了不同的相对权力,正是这.些博弈者之间力量关系的状况决定了某个场域的结构,而改变各种资本形式的分布和相对分量就相当于改变了场域的结构。不过,布尔迪厄特别强调,场域中斗争的焦点在于谁能够强加一种对自身所拥有资本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这就有些象打80分,手里纸牌的各种花色的大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白哪一种花色是主牌。从特定场域来说,行动者的策略既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同时还取决于他们对场域的认知,即依赖于他们从场域中不同位置出发所采纳的不同视角。

场域的基本特征是争斗性、历史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不确定性。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是松散的,正规化程度较低,某种场域并非是依照单一规章制度机械性的运转的机器,而是充满斗争的社会空间,具有实践上的策略性和不确定性。因为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深陷场域中的实践信念并非是一种单纯的自我体验,也不是机械被动地遵从外界灌输的教条,而是被各种社会秩序社会化过的主观性——惯习。

二、惯习

如果说场域概念侧重描述的是社会世界的客观结构,惯习概念则是偏重于刻画行动者的心理方面,它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是一种持续的、不断变化的、开放的性情倾向(dispositions)系统。惯习概念是布尔迪厄从实践意义的高度提出来的,反映出布尔迪厄力图挣脱结构主义“铁笼”的最典型的努力。

惯习是怎样的性情倾向系统呢?它是资本与场域之间的机制,它推动着拥有一定数量资本的行动者们采取某种特定策略积极参与场域的博弈,亦或远离博弈旁观伺机。惯习这种性情倾向具有能动的实践意义,这点是继承了马克思的实践观。首先它在实践中获得,是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只是因为我们把它视为第二天性而忽视了它的历史性;同是它又持续不断地塑造、组织实践,生产着历史。总之,惯习是“外在性的内在化(internalization of externality),个人行动者只有通过惯习的作用才能产生各种合乎理性的行为。

惯习和场域之间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相通。一方面是制约关系,场域塑造着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固有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身心上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认知建构的关系,惯习不仅仅是被结构形塑(structuring mechanism),还不断地产生新的结构,惯习有助于把场域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行动者投入、尽力的世界,而不是单纯的受制于场域。在布尔迪厄看来,对惯习及其与场域关系的认识,正是实践理论和主观主义、客观主义的分野所在。用布尔迪厄的话说“实践理论要同时考虑外在性的内在化和内在性的外在化的双重过程”。“世界包容了我,但我能理解它”,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但这里有上点要强调,即布尔迪厄偏重于场域客观性作用,他认为场域的结构塑造着惯习的结构。

三、资本

前面说过,场域是充满斗争性的,拥有不同质量和数量的资本的行动者在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