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3(岳麓版选修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晚清以前近800年的评价:王安石变法“祸 年的评价:王安石变法“ 晚清以前近 年的评价 国殃民” 各项新法是聚敛之术, 国殃民”,各项新法是聚敛之术,较为集中地 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论和批判。 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论和批判。 梁启超在 世纪初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 梁启超在20世纪初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 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 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 案。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 的银行, 免役法视作 视作“ 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 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 ”“实国史上 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 誉之社会革命” 还认为保甲法 保甲法“ 誉之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 警察者正相类。 警察者正相类。” 建国以来,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肯定说 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肯定说、 建国以来 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肯定说、 否定说和不完全肯定说.你对此有何看法 你对此有何看法? 否定说和不完全肯定说 你对此有何看法
(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 )从改革的原因来看: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 )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 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 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但不是所 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3)从改革的过程来看: )从改革的过程来看: 改革会有阻力、 改革会有阻力、充满艰险
(3)变法的不足:(局限性) 变法的不足:(局限性) :(局限性
①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 的改革运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 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 的改革运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 治的危机。 治的危机。 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②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 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 负担依然沉重。 根本的改变, 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军队战斗力弱 行政效率低下 国家财政负担 沉重入不敷出 皇帝 集中军权、 集中军权、行政权 和财政权 冗兵﹑ 冗兵﹑冗官 冗费
积贫
宋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兵戈不 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 息,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吾欲息天下之 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 赵普曰: 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赵普曰: 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 “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 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 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 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 矣。” 最大限度地把政权、财权、 最大限度地把政权、财权、军权从地方 藩镇手中夺取过来,收归中央, 藩镇手中夺取过来,收归中央,集中到朝廷 皇帝手里,以达到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皇帝手里,以达到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防 止地方割据势力复辟的目的。 止地方割据势力复辟的目的。
措施 目 的 内 容 作 用 富 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 积贫局面 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农田水 有利于减轻人 国 之 调整封建国家、 利法、免役法、 民的负担, 调整封建国家、 利法、免役法、 民的负担,发 市易法、 展生产, 法 地主和农民的关 市易法、方田均 展生产,增加 强 兵 之 法 取 士 之 法
A
第 6 课
(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 其历史作用。 其历史作用。
五代十国形势图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 960-976
四.评价王安石变法 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自上而下 性质: (1)性质: 的局部调整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 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局部调整, 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积极作用 (2)变法的进步意义:(积极作用) )变法的进步意义:(积极作用)
系,发展生产 税法、均输法 税法、 财政收入 节省了政府开 提高了军 支,提高了军 ,增 加了 人 , 发 为变法 了 为改变积弱局面, 为改变积弱局面, 积弱局面 保甲法、保马 保甲法、 巩固封建统治秩 法、将兵法、 将兵法、 和整 加 军 关 人 和 变法 的 、 改 ,为 整 、 、 的
措施 富 国 之 法 ( 理 财 措 施 )
思考: 思考:王安石的个人品质和经历对变法 有何影响? 有何影响? ①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 责任感 ②担任地方官期间丰富的 地方工作经验的积累; 地方工作经验的积累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③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具有“三不足” 具有“三不足”精神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 天变不足畏, 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的精神)(见教材P36) )(见教材 的精神)(见教材 )
①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 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军事力量,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③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 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值得肯定。 的精神, 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王安石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B
B.对农民剥削过重 B.对农民剥削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8、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是(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是(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 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形成庞大军事体系,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赋税
宋代的糊名、誊录 宋代的糊名、
三.变法的夭折及其原因 变法的夭折及其原因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直 王安石的“三不足”思想引发更激烈斗争; ②王安石的“三不足”思想引发更激烈斗争; 接 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 用人不当, 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原 因 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 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Baidu Nhomakorabea ③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 守派重新得势 ④王安石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 王安石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 根本上解决 问题(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问题(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根本原因 ⑤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复习
年上海卷) (2002年上海卷) 年上海卷 南北朝时期, 1 、 南北朝时期 ,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 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鲜卑 B匈奴 C羯 D氐
A
(2001年全国卷) 年全国卷) 年全国卷 2、匈奴 、 鲜卑 、 羯 、 氐 、 羌五族内迁后 , 对历史影 、 匈奴、鲜卑、 羌五族内迁后, 响最大的是 A鲜卑 B匈奴 C羌 D氐
3﹑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目的: 目的:挽救统治 时间: 时间:1043年 人物: 人物: 宋仁宗、范仲淹、 宋仁宗、范仲淹、富弼 中心: 中心: 整顿吏治 改革文官升迁 文官升迁办法 改革文官升迁办法 恩荫制度和 措施: 严格恩荫制度 措施: 严格恩荫制度和贡举制 慎选地方官 慎选地方官 减轻徭役、 减轻徭役、重视农桑 结果: 结果:夭折 影响: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内容
36
政 府 收 入 增 加 , 国 库 裕 , 积 贫 大 改 充
青苗法 (1)积极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 贷对农民的剥削, 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 了阶级矛盾. 了阶级矛盾.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 担依然很重. 担依然很重.
巩固练习
1.北宋“积贫积弱” 1.北宋“积贫积弱”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 北宋 度,北宋的统治将岌岌可危是在哪个皇 帝时期 C A.宋太祖B.宋神宗C.宋仁宗 D.宋高宗 宋太祖B.宋神宗C. A.宋太祖B.宋神宗C.宋仁宗 D.宋高宗 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 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 族特权、 族特权、增加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 的是 B A.青苗法 B.募役法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北宋初期科举制的发展
1.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乡试 三级 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 2.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 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天子门生” 权由皇帝直接掌握(“天子门生”)。 考试科目减少,进士为最主要科目 为最主要科目。 3.考试科目减少,进士为最主要科目。 考试方法实施糊名制 防止舞弊。 糊名制, 4.考试方法实施糊名制,防止舞弊。 5.录取名额比唐大增。 录取名额比唐大增。
太宗
976- 976-997
真宗
997- 997-1022
神宗
1067- 1067- 1067- 1067-85
英宗
1063- 1063-67
仁宗
1022- 1022-63
哲宗
1085- 1085-00
徽宗
1100- 1100-25
钦宗
1125- 1125-27
一﹑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
1.社会矛盾尖锐 1.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 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民族矛盾: 民族矛盾: 辽宋西夏连年征战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A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 相同点 • 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 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 烈的反对 • 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范仲淹
4、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 相,决定开始新的变法
1069年 1069年, 起 用王安石 为参 知政事
二﹑王安石变法
1.前提: 1.前提: 前提 起用王安石
社会矛盾尖锐 原因 王安石的个人素质 宋神宗的愿望 标志: 1069年 标志: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富国之法 2.主要措施: 2.主要措施: 强兵之法 主要措施 取士之法 中心: 中心:富国强兵
6、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A.辽、夏的威胁 A.辽 B.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B.官僚地主隐瞒田产, 官僚地主隐瞒田产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土地荒芜、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土地荒芜、水利废毁 土地荒芜
C
7、在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 7、在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募役法引起的争 议最大,主要原因是( 议最大,主要原因是( )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 严重损害了大官僚、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2)消极 免役法 (1)积极 (2)消极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 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 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 增加了政府收入. 增加了政府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负担, 对贫苦人是沉重负担,许多人 为支付免役钱而家破人亡. 为支付免役钱而家破人亡.
农田水利法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防洪(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防洪(有些在 后代还有用,如木兰陂);耕地(北方淤田; );耕地 后代还有用,如木兰陂);耕地(北方淤田; 南方圩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 南方圩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 收增加. 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清查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 清查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 分农民免除了赋税,得到了实惠. 分农民免除了赋税,得到了实惠. 市易法和均输法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