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制访谈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十三邀》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邀》的每一期节目中,许知远都与受邀者探讨时代的 焦虑问题。透过受邀者独特的人生体验,许知远希望获得自身 对于时代发问的解答,并把受邀者对时代的感悟真实还原出 来。在互联网媒体节目被众多以娱乐、吐槽、恶搞等形式占据主 流时,将节目定位于以探寻人文精神、时代文化为主题的访谈 节目无疑是一股逆流,产生出很多深刻的命题,在纷繁杂乱的 互联网媒体节目中走出了脱离低级趣味的高冷姿态。
二、创新节目表达方式,融合纪录片元素
访谈节目作为以主持人、嘉宾之间的语言交流为主要 表现对象的节目,对于话语的纪录尤其重要。《十三邀》在 腾讯视频平台上被分类为纪录片,从节目呈现和叙事风格 方面来看,这是一档融合了纪录片纪实元素的访谈节目, 拥有一些纪录片特质。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既不是完全的 访谈节目,也不完全是纪录片,而是融合两者特点的产物。
在内容呈现方面,《十三邀》观众可以看到在节目录制 开始前、结束后许知远的准备过程,甚至可以听到节目录 制人员和访谈者的聊天内容。这就像一个开放式的节目内 容制作现场,观众见证了这个视频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纪 实影像风格创作思路指引下的《十三邀》,访谈交流阶段画 面通过迅速切换和摇镜头来产生丰富的变化和趣味。这与多 数访谈节目善用人物特写镜头,通过展示特写镜头中人物身 体部位接近真实的比例,来剔除节目与观众之间距离感和隔 膜感的手法不同。《十三邀》通过镜头切换与摇晃,表现了视 角的切换与视线的移动,从而也弥补了访谈节目画面表现力 的贫乏。同时,纪实性质的访谈,不避讳访谈中的冲突与不和 谐,对于人物静默以及副语言动作刻画镜头被大量运用,而 在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追求平衡、精致的原则之下,许多镜头 和细节往往都要剪掉。在《十三邀》中,能清晰看到许知远和 多位受访者在谈话过程中的冲突和沉思的片段。这种纪实性 质的访谈,延长和扩展了访谈活动的时空,同时为观众捕捉 谈话时候人物情感变化提供了一个分析窗口。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互联网媒体; 《十三邀》
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18.06.028 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革新与重塑,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 +”模式开始在各个行业蔓延。依托传统媒体平台发 展的访谈节目,正在遭遇创作困境和收视(收听)难题。新媒 体时代,网络自制访谈节目结合被互联网深刻改变的传播渠 道和受众习惯,改革传统媒体时代积累下的弊病,不局限于 单纯融合网络平台优势,而是进一步创新制作理念与节目形 态,形成新的节目特质,彰显出该节目类型强大的市场适应 能力。由腾讯新闻和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访谈节目— ——《十 三邀》,以访谈者许知远“带着偏见出发”的视角访谈每季的 13 位嘉宾,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使得这 档严肃的访谈节目独树一帜。《十三邀》第一季第一期至第十 二期视频累计播放量达 1.5 亿,截至 2017 年 4 月 18 日知乎 话题被关注 10 万余次,其音频累计播放量在企鹅 FM 和蜻蜓 FM 平台上分别为 991 万和 603 万。①这些漂亮的成绩,让《十 三邀》成为网络平台上的“爆款”访谈节目。
根据“选择性接触假说”理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媒信
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 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充满理性与哲思对话的 《十三邀》成为高知群体、精英分子青睐的节目。根据收视 人群调查显示,受众群体中本科学历以上占比 70%,研究 生学历以上占比 40%。②可以说逆“潮流化”的定位,让《十 三邀》成为了网络平台上的“高端访问”。
视听解读
网络自制访谈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
—— —以《十三邀》为例
□ 陈成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依托传统媒体平台发展的访谈节目,正在经历僵化与没落。出于自我革新的需要,进军新媒体平台 的访谈类节目,不局限于单纯融合网络平台优势,而是进一步创新制作理念与节目形态,形成新的节目特质,彰显出该节目 类型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论文试图通过对网络媒体自制节目《十三邀》的个案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访谈节目在新媒体时 代中的创新路径。
访问如何提高访谈节目的观赏性,时刻抓住观众的注 意力,不至于陷于冗长的对话中产生视觉疲劳?《十三邀》 运用叙事蒙太奇,将访谈内容进行“有意”剪辑组合,把单 一叙事的访谈内容,创造出富有纪录片质感的情节化表 达。例如,许知远对话西川这期,除去许知远和西川在山中 别墅坐而论道,直至天色已晚这条叙事主线外,还有两人 一直寻觅七王坟入口,费尽周折而不得,自比卡夫卡所著 《城堡》中主人公 K 的情节副线。两条叙事线索分属不同时 空,采用叙事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来介绍每一个时间空间里
视听 2018.06 | 49
视听解读 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18.06.029
网络剧《白夜追凶》热播原因探析
□ 朱贺
摘要:201 7 年网络剧《白夜追凶》播出后好评不断,口碑在一系列网剧中名列前茅。作为一部悬疑罪案题材网络剧, 《白 夜追凶》的受众主要是青年观众,其精良的制作、跌宕起伏的剧情、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硬汉派”悬疑题材等都更加符 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加上紧张的快节奏和逼真的肉搏式打斗场面更是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这也正是它如此受欢 迎的原因。在如今网剧遍地开花的时代,悬疑罪案题材已经屡见不鲜,但《白夜追凶》却能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也说明既 能抓住观众眼球,又经得起剧情的推敲才是悬疑罪案题材网络剧致胜的关键。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节目定位,突出逆“潮流化”
身为网络自制访谈节目,《十三邀》在定位时无疑需要 面对互联网文化中久已形成的平民化、娱乐化、速朽化的 传播特色,同时还要避免传统媒体中访谈节目的同质化定 位。所以既要顺应互联网的传播特色,又需要免于流俗,节 目主题的定位便是成功的关键。
关于《十三邀》的定位,在每一期的节目中许知远都有 这样的描述“ :我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的新的动力, 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为了获得答案,许知远“带 着偏见出发”,打破固有阶层和领域性的划分,直接选择这 个时代具有切片性质的人物样本,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 并等待着“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由此可见,《十 三邀》 不再将客观中立的视角作为节目定位的出发点,而 是从许知远个人角度出发,试图通过不同人物的轨道来记 录、还原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
二、创新节目表达方式,融合纪录片元素
访谈节目作为以主持人、嘉宾之间的语言交流为主要 表现对象的节目,对于话语的纪录尤其重要。《十三邀》在 腾讯视频平台上被分类为纪录片,从节目呈现和叙事风格 方面来看,这是一档融合了纪录片纪实元素的访谈节目, 拥有一些纪录片特质。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既不是完全的 访谈节目,也不完全是纪录片,而是融合两者特点的产物。
在内容呈现方面,《十三邀》观众可以看到在节目录制 开始前、结束后许知远的准备过程,甚至可以听到节目录 制人员和访谈者的聊天内容。这就像一个开放式的节目内 容制作现场,观众见证了这个视频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纪 实影像风格创作思路指引下的《十三邀》,访谈交流阶段画 面通过迅速切换和摇镜头来产生丰富的变化和趣味。这与多 数访谈节目善用人物特写镜头,通过展示特写镜头中人物身 体部位接近真实的比例,来剔除节目与观众之间距离感和隔 膜感的手法不同。《十三邀》通过镜头切换与摇晃,表现了视 角的切换与视线的移动,从而也弥补了访谈节目画面表现力 的贫乏。同时,纪实性质的访谈,不避讳访谈中的冲突与不和 谐,对于人物静默以及副语言动作刻画镜头被大量运用,而 在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追求平衡、精致的原则之下,许多镜头 和细节往往都要剪掉。在《十三邀》中,能清晰看到许知远和 多位受访者在谈话过程中的冲突和沉思的片段。这种纪实性 质的访谈,延长和扩展了访谈活动的时空,同时为观众捕捉 谈话时候人物情感变化提供了一个分析窗口。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互联网媒体; 《十三邀》
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18.06.028 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革新与重塑,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 +”模式开始在各个行业蔓延。依托传统媒体平台发 展的访谈节目,正在遭遇创作困境和收视(收听)难题。新媒 体时代,网络自制访谈节目结合被互联网深刻改变的传播渠 道和受众习惯,改革传统媒体时代积累下的弊病,不局限于 单纯融合网络平台优势,而是进一步创新制作理念与节目形 态,形成新的节目特质,彰显出该节目类型强大的市场适应 能力。由腾讯新闻和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访谈节目— ——《十 三邀》,以访谈者许知远“带着偏见出发”的视角访谈每季的 13 位嘉宾,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使得这 档严肃的访谈节目独树一帜。《十三邀》第一季第一期至第十 二期视频累计播放量达 1.5 亿,截至 2017 年 4 月 18 日知乎 话题被关注 10 万余次,其音频累计播放量在企鹅 FM 和蜻蜓 FM 平台上分别为 991 万和 603 万。①这些漂亮的成绩,让《十 三邀》成为网络平台上的“爆款”访谈节目。
根据“选择性接触假说”理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媒信
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 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充满理性与哲思对话的 《十三邀》成为高知群体、精英分子青睐的节目。根据收视 人群调查显示,受众群体中本科学历以上占比 70%,研究 生学历以上占比 40%。②可以说逆“潮流化”的定位,让《十 三邀》成为了网络平台上的“高端访问”。
视听解读
网络自制访谈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
—— —以《十三邀》为例
□ 陈成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依托传统媒体平台发展的访谈节目,正在经历僵化与没落。出于自我革新的需要,进军新媒体平台 的访谈类节目,不局限于单纯融合网络平台优势,而是进一步创新制作理念与节目形态,形成新的节目特质,彰显出该节目 类型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论文试图通过对网络媒体自制节目《十三邀》的个案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访谈节目在新媒体时 代中的创新路径。
访问如何提高访谈节目的观赏性,时刻抓住观众的注 意力,不至于陷于冗长的对话中产生视觉疲劳?《十三邀》 运用叙事蒙太奇,将访谈内容进行“有意”剪辑组合,把单 一叙事的访谈内容,创造出富有纪录片质感的情节化表 达。例如,许知远对话西川这期,除去许知远和西川在山中 别墅坐而论道,直至天色已晚这条叙事主线外,还有两人 一直寻觅七王坟入口,费尽周折而不得,自比卡夫卡所著 《城堡》中主人公 K 的情节副线。两条叙事线索分属不同时 空,采用叙事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来介绍每一个时间空间里
视听 2018.06 | 49
视听解读 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18.06.029
网络剧《白夜追凶》热播原因探析
□ 朱贺
摘要:201 7 年网络剧《白夜追凶》播出后好评不断,口碑在一系列网剧中名列前茅。作为一部悬疑罪案题材网络剧, 《白 夜追凶》的受众主要是青年观众,其精良的制作、跌宕起伏的剧情、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硬汉派”悬疑题材等都更加符 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加上紧张的快节奏和逼真的肉搏式打斗场面更是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这也正是它如此受欢 迎的原因。在如今网剧遍地开花的时代,悬疑罪案题材已经屡见不鲜,但《白夜追凶》却能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也说明既 能抓住观众眼球,又经得起剧情的推敲才是悬疑罪案题材网络剧致胜的关键。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节目定位,突出逆“潮流化”
身为网络自制访谈节目,《十三邀》在定位时无疑需要 面对互联网文化中久已形成的平民化、娱乐化、速朽化的 传播特色,同时还要避免传统媒体中访谈节目的同质化定 位。所以既要顺应互联网的传播特色,又需要免于流俗,节 目主题的定位便是成功的关键。
关于《十三邀》的定位,在每一期的节目中许知远都有 这样的描述“ :我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的新的动力, 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为了获得答案,许知远“带 着偏见出发”,打破固有阶层和领域性的划分,直接选择这 个时代具有切片性质的人物样本,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 并等待着“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由此可见,《十 三邀》 不再将客观中立的视角作为节目定位的出发点,而 是从许知远个人角度出发,试图通过不同人物的轨道来记 录、还原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