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21T11:52:37.5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廖桃1 王子聪2

[导读]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现代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概念,总结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及未来发展方向。

广东广量资产土地房地产评估与规划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现代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概念,总结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及未来发展方向。最后,进一步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及前景,丰富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理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更加生态化、和谐化和全面化。

关键词:美丽乡村;空间布局规划;乡村公共空间

前言:站在美丽乡村视角,对乡村布局和规划进深入分析,为了能够找到科学布局的切入点,促使城乡资源以及相关要素得到统一配置,

进而实现乡村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促使中国乡村传统农业慢慢衰落,农村开始出现边缘化和空心化等现象,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数量。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对乡村空间布局进行科学规划,为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和谐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帮助。

1相关概念界定

1.1美丽乡村

乡村是指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上述内容大致可以分为2个层面。第一是乡村外观的美丽,第二是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外观方面主要是指乡村环境的优美、乡村布局规划设计的合理等;农民幸福指数的提高主要是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有保障、物质生活富裕、工作生活井然有序等。做好以上2个方面,才算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1.2乡村公共空间

从建筑学角度来看,乡村是在自然空间中由建筑要素以及其他界面限定之下的可容纳人类活动的三维空间,是被三维物体围合的区域,包括内空间和外空间。内空间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外部空间为完全开放空间,又分为私人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从景观学角度分析,乡村公共空间可定义为乡村中户外的、面向乡村所有居民的、免费开放的场所,例如场院、晒场、集市、水井边、寺庙、戏台、祠堂、茶馆、村头林荫树下等,由于这些场所具有景观、社区、休闲等活动功能,具有人群的聚集性和活动的滞留性,因而是人们最易识别和记忆的部分,也是乡村不同于城市的特色户外空间。

1.3庭院空间

传统乡村以院落作为聚落和建筑的基本单元,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要素的影响。因此,不同乡村庭院空间的布局形式、围合方式、空间秩序等往往存在差异。

2乡村空间规划布局内容

乡村空间规划是对乡村土地资源利用和景观重构实施干预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乡村空间规划的内容不仅仅是是对乡村聚落本身的部署、规划,还需要对其所在区域空间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乡村各级聚落点的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区域规划等,既要考虑工业、第三产业的空间活动,也要对农业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统一安排,对乡村地域内部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用地布局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研究。笔者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归纳出一些五个方面内容。

(1)乡村居民点的规划

乡村居民点规划的主旨应是建立在土地集约化基础上的集中建设。一方面要适度增加村庄的集聚规模,体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集聚集约使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另一方面,村庄选址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和乡村景观,有利于集中配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居民点的规划主要依据的是村庄布点规划。

(2)乡村配套基础设施规划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的规划,有利于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生产生活设施、饮水工程、乡村公路建设、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及电网的完善等,其中公路建设是最为关键的。并着力整治乡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使村庄真正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和整体美化。

(3)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乡村空间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原则上是不得布局工业的。但是村庄现有工业已经形成规模并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应结合镇级以上工业集中区统一考虑,以利于污染的集中治理。乡村空间优化要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有利于规模经营、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治理农业污染源,与村庄布局、规模相协调。

(4)乡村生态环境及文化保护规划

乡村的建设应走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道路,核心就是尊重自然生态。乡村空间规划要尊重和呵护自然环境,尊重周边生态环境,继承和发扬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乡村空间规划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乡村文化,我们不能重蹈改革开放后城市大拆大建的覆辙,更不能让乡村文化伴随乡村的集聚而消失。

(5)乡村土地要素的空间布局规划

乡村空间规划的重点是要促进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首先是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其次是结合乡村建设用地的合理归并,对老宅基、废弃地及时进行复垦,以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田保护的数量和质量。

3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空间布局规划

3.1传承保护型模式

对村落进行具体的选址和布局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该乡村的水源以及农田耕地、小气候等方面的因素。对乡村实施空间布局过程

中,还需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习惯等,考虑当地文化风俗,促使规划布局后的乡村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乡村空间进行布局,主要分为:空间布局的形式,形态和空间中进行乡村社会活动内容和方式。

其中乡村空间因素内容有,村落踹你通文化习俗、宗教观念、风水观念等。而乡村承载的社会活动和内容、方式等,基本上是通过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其内容还包含着居民的文化素质、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等,这就充分体现了乡村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点。站在传统角度进行分析,乡村空间布局已经走过了成百上千年的变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完整体系。

例如古村落中的古井、古祠和牌坊等,在进行空间布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生活方式,如亲情、乡情和人情传承的载体。这些内容也属于乡村中独有的魅力。对此,美丽乡村建设,需以传统乡村空间布局模式为基础,进行继承和发展,在乡村的庭院空间以及乡村的公共空间布局中,需融入相应的乡土文化特色,进一步唤醒乡村居民情感当中对“家”的归属感。

3.2功能创新模式

在对乡村空间进行具体的布局和规划过程中,相应规划人员不但要注重规划的“多样性”和“复合性”特点,同时还需重视规划具备较高的“适应性”。而适应性主要是针对乡村的社会实际情况,借助有机的更新方式,进一步促使乡村布局规划不但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还需充分适应乡村社会自身。当前,时代不断发展,在对乡村空间进行布局过程中,功能性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居民对生活的需求。在对乡村空间进行布局和规划过程中,还需将乡村空间中的不合理功能进行去除,设置一些能够和村民当前的生需求相适应的设施,从而提升乡村空间活力。这种情况下,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充分考虑乡村空间的规划和布局。站在区域内城乡一体化角度,在相应的区域范围内,将现存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要素,剑气纳入到城乡空间一体化布局中去。因为不同乡村之间要实现物质、信息和人员等的交流和互动,在对乡村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过程中,需要对乡村和外界之间的交流方式进行深入考虑,在具体规划和布局过程中,为村民和外界的交流提供便利。

4结语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乡村空间布局规划设计,发掘乡村空间功能上的创新性,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变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保护和传承传统乡土文化,真正体现美丽乡村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参考文献:

[1]南方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其格局优化调整——以临武县西山瑶族乡为例[J].许建和,柳肃,熊鹰,李磊. 经济地理.2017(10)

[2]乡村旅游的业态空间布局分析与规划研究——以辽宁省大洼县为例[J].王秋明. 农业经济.2017(08)

[3]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发达国家乡村规划和建设[J].王桂林. 世界农业.2016(12)

[4]浅谈美丽中国之美丽乡村规划[J].朱建武.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

[5]我国乡村空间规划研究综述[J].章莉莉,陈晓华,储金龙. 池州学院学报.201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