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引导型绿地
游憩社交型绿地
文化传承型绿地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公益性 ---- 公平性 ---- 均好性
公园绿地300-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控制
某县城规划附属绿地绿地率控制一览表
用地类型
居住
新建居住区 旧居住区改造
公共管理及 公共服务设
施
行政办公 教育科研 文化娱乐 体育医疗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1.景观规划的导控作用
景观规划作为公共干预的一种方式,其特殊
作用和实效的发挥在于土地利用的物质性控制。
?景观发展为什么需要公共干预
公益性 ---- 市场失效 ---- 公共干预
?何为“控制”
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对象的功能,需要获得 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加于 该对象的作用(调节、操纵、管理、监督)。 控制实质上意味着在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中 进行有方向性的选择。 控制是带目的性的能动作用。
商业服务业
星级宾馆、度假区
工业企业
交通枢纽
物流仓储企业
市政公用工程企业
红线宽度大于50米
道路
红线宽度40~50米
红线宽度小于40米
绿地率(%) ≥35 ≥28 ≥35 ≥40 ≥35 ≥40 ≥25 ≥35 ≤20 ≥25 ≥25 ≥30 ≥30 ≥25 ≥20
模块五:景观规划设计技术
模块五:景观规划设计技术——本讲小结
4.1 行政机制、法律机制和市场机制 4.2 控制与引导 4.3 质控、量控与位控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4.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式与手段
4.1 行政机制、法律机制和市场机制
行政机制:审批方式 例如:绿线审批、用地许可、建设许可等
法律机制:法规约束 例如: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
万州滨江北路景观 客体空间构成模式
C3 沿江城市生产生活污染,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长江水质下降,泥沙含量逐年增 加,水道呈土黄色,色彩,也是滨江路需要考虑的景观要素。
C4 江面扩宽、水深加大,"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江船风貌也将成为滨江路景观构成中不可 或缺的景观要素。
某山城滨江道路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控制性 实施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景观规划相关内容(举例)
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江岸线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城市绿地系统
专项规划) 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
施
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面积与用地范围 规定各地块土地使用、环境容量等方面的控制要求
例如:重点地段的标志性景观 量控:用指标值进行数量上的控制。
例如:运用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数值控制地块开发 位控:对景观发展过程中各类功能性空间的位置和范围的控制。
例如:地块边界、沿街建筑退界、绿线等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4.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式与手段
规划控制与引导方式与手段的综合应用
模块五:景观规划设计技术
知识方面
5.1 调查与分析 5.2 表现与交流 5.3 工程与施工
5.4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5.5 政策与法规 5.6 景观规划设计现代技术与展望
知识点
•景观规划的导控作用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对象、目标、 原则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式与手段
指导性内容:在建设管理中可选择使用、适当调整,通常运用各 种经济奖励、政策鼓励等手段加以积极引导。在特定条件下,指导性 内容可以上升为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指标、引导性指标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4.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式与手段
4.3 质控、量控与位控
质控:要求景观开发建设后达到某种景观效果或实现某些景观价 值,对开发具体细节并不做严格要求。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景观导控对象的空间范畴:宏观,中观,微观 ---- 尺度+层面
绿道发展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 县域绿道网络规划 • 中心城区绿道网络规划 • 松江河滨河绿道规划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景观导控对象的空间范畴:本体,边界,影响区域 ---- 优化+整合
A 作为远 景的青山
A1 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远处山体绿化覆盖率较高 A2 冲沟倾斜度较大,现状自然植被保留较好,是天然的景观生态走廊,联系山体与水体
B1 地貌成层性明显,形成300米以下、300~500米、500~800米、800米以上的四级层状地貌。
万州滨江 滨北江路道景观路 景形观象规主要划 导影控响对因素象
B 作为中 景的城区
B2 适建城市用地稀缺,平均大于4%的坡地提高了地块开发的的工程代价,导致城区现状高密度 建筑、低绿地率的建设模式
知识方面
5.1 调查与分析 5.2 表现与交流 5.3 工程与施工
5.4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5.5 政策与法规 5.6 景观规划设计现代技术与展望
知识点
•景观规划的导控作用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对象、目标、 原则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式与手段
模块五:景观规划设计技术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3.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3.1 总体结构与发展格局
通过基础生态空间、郊野 生态空间、中心城周边地 区生态系统、集中城市化 地区绿化空间系统四个层 面的空间管控,维护生态 底线。
形成中心城以“环、楔、 廊、园”为主体、中心城 周边地区以市域绿环、生 态间隔带为锚固、市域范 围以生态廊道、生态保育 区为基底的“环形放射状” 的生态网络空间体系。
模块五:景观规划设计技术
模块五:景观规划设计技术
知识方面
5.1 调查与分析 5.2 表现与交流 5.3 工程与施工
5.4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5.5 政策与法规 5.6 景观规划设计现代技术与展望
知识点
•景观规划的导控作用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对象、目标、 原则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式与手段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2.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对象、目标、原则
2.1 对象
时间范畴:近期,中期,远期 ---- 生长+发展 历史,现在,未来 ---- 传承+引领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2.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对象、目标、原则
2.2 目标
改善景观效能,提升景观品质,实现预期价值。 提升景观形象 ---- 视觉与空间形态 优化绿地功能 ---- 游憩行为与文化 改善生态环境 ---- 绿化与环境生态
憩、景观形象等方面的控制要求 确定重点地块开发中的各类景观廊道的控制线及宽
度(例如:公共通道、开放空间、生态廊道、视线 通廊等)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地块具体建设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2.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对象、目标、原则
2.1 对象
空间范畴:宏观,中观,微观 ---- 尺度+层面 本体,边界,影响区域 ---- 优化+整合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1.景观规划的导控作用
从对景观发展的控制和引导作用的角度,景观规划可以从抽象到
具体、从发展战略到操作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1.1 总体规划:宏观的、战略性的、方向性的
1.2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和引导地块开发
1.3 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地块具体建设
规划体系
规划层次
规划编制
战略性
总体规划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3.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3.1 总体结构与发展格局
景观视觉规划控制
景观游憩序列规划控制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3.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3.2 一般地块开发控制
用地控制 例如:用地性质、用地类型、用地面积、地块位置……
容量控制 例如:游人容量、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率……
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总体规划:宏观的、战略性的、方向性的
生态廊道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沙治理区规划
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规划
生态湿地规划
文保单位及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和引导地块开发
确定城市绿地面积与用地范围 规定地块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绿化生态、人文游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3.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3.3 特色引导
基地景观特征; 地域文化特色;
绿地空间展现城市特质: • 七水穿城——上善若水 七善之城 • 祠山文化(南方大禹-水文化)——城市景观主题特色
目标使用人群
特征;
独特的开发经
营理念……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4.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式与手段
景观导控 对象与目标
景观 本体
视觉形象 大众游憩 生态环境
景观 影响 区域
经济发展 社会文化 生态安全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式与手段
行政审批 法规约束 市场调节
○
╳
☆
☆
○
○
☆
☆
○
控制 ○ ☆ ☆
引导 ☆ ○ ○
质控 ☆ ☆ ☆
○
╳
☆
╳
☆☆
☆
╳
○
☆
○☆
☆
○
○
☆
○☆
量控 ╳ ☆ ☆ ╳ ☆ ○
位控 ○ ○ ○ ╳ ○ ○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2.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对象、目标、原则
2.3 原则
持续发展原则 协同共生原则 多样性与独特性原则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协同共生原则
持续发展原则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多样性与独特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游憩需求多样性,大众审美多样性……
安全防护型绿地
划等各类法定规划 市场机制:契约方式
例如:补偿协议、合作协议、捆绑协议等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4.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式与手段
4.2 控制与引导
控制与引导是从法律效力和政策层面对控制引导内容的区别对待。 强制性内容:是景观发展的最基本控制,是确定、不允许更动的, 必须严格执行,具有法律效力;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3.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3.1 总体结构与发展格局 3.2 一般地块开发控制 3.3 特色发展引导
系统控制 ---- 用地控制 ---- 容量控制 ---- 效能控制 规划文本 + 规划图则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3.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3.1 总体结构与发展格局
景观生态理论指导下的绿地空间生态格局优化; 城市意象理论指导下的视觉形象系统整合; 城市天际线与眺望景观的保护与整治; 基于视觉-游憩-文化的景观序列规划;等等。
市域生态网络规划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3.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3.1 总体结构与发展格局
滨江带景观意象与边缘、 区域、节点。根据沿江用地现状、功能分 区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若干特色景观 功能区域和节点. 三条独立的文化主线相互交织发展,分别 形成若干不同尺度、规模的主题文化发展 序列,串联数个文化景观节点。
效能控制 例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三维绿量、郁闭度、疏透度、乔
灌比、适用人群、无障碍设计要求、文化展示、景观风格……
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
3.景观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内容
3.2 一般地块开发控制
强制性内容包括公园用地 性质、绿地类型、用地面 积、地块位置、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容积率、建 筑密度、停车率以及具体 绿线坐标等,在绿地建设 过程中严格执行。指导性 内容包括主要出入口方位、 无障碍设计要求、主要适 用人群、乔木占绿地面积 的比例、水体质量、水体 岸线自然化率、景观特色、 历史文化保护、地方文化 展示、设计风格等,绿地 在建设过程中参照执行。
B3 沿江板式建筑切断山-城-水之间的景观视觉和生态联系,破坏了万州城市自然山水景观格局。
C 作为近 景的长江
万州滨江北路:线型、坡度、朝向、色彩、断面形势等 C1 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万州约25公里,江面均宽百米。
C2 地处三峡水利工程库区腹地,每年有近30米的水位落差,由此产生的消落带景观需作处理。
注: ☆ 适用;○ 部分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