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习题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选择题
1.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一组是()
A.I2、Br2、Cl2、F2B.F2、Cl2、Br2、I2
C.Rb、K、Na、Li D.Li、Na、K、Rb
答案 B
解析卤族元素从F到I,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A错误,B正确;金属单质的化合价均为0,也是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C、D错误。
2.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稳定
B.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不稳定
C.卤化氢稳定性最强的为HF
D.卤素单质与氢气越难反应,生成物越不稳定
答案 A
解析按F、Cl、Br、I的顺序,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来越难,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弱。
3.氟、氯、溴、碘四种元素,下列有关它们的性质递变规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
B.单质的熔点和沸点依次升高
C.Cl2可以从KI溶液中置换出I2
D.Br2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
答案 D
解析Cl的非金属性强于Br,故Br2不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选项D错误。
4.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非金属单质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1 mol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多少
C.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D.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答案 B
解析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不能比较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多少,应比较得电子的难易。
5.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还原性:HF> HCl>HBr>HI
B.稳定性:HF<HCl<HBr<HI
C.与水反应由易到难:Cl2>Br2>I2>F2
D.密度:F2<Cl2< Br2<I2
答案 D
解析A项应为HI>HBr>HCl>HF;B项应为HF>HCl>HBr>HI;C项应为F2>Cl2>Br2>I2。
6.往碘化钾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出现分层,下层呈() A.橙红色B.紫红色
C.无色D.深褐色
答案 B
解析碘化钾中加入氯水发生反应2KI+Cl2===2KCl+I2,加入CCl4后由于碘易溶于CCl4,CCl4层(下层)呈现紫红色。
7.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必为氯气
B.氟气与熔融状态下氯化钠反应可产生氯气
C.见光易分解的AgNO3晶体,应存放于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D.溴水应存放在胶头滴瓶(棕色)中
答案 B
解析淀粉-KI试纸是检验氯气的常用品,但反过来使它变蓝的却不一定是氯气,凡使KI中碘离子较快氧化为I2的气体均能使淀粉变蓝,如Br2蒸气、HNO3蒸气、臭氧(O3)等。
碘蒸气当然也能使该试纸中的淀粉变蓝。
氟气与NaCl溶液相遇时,F2先与水反应生成HF 和O2,不能置换出氯,但题述的不是水溶液,可置换出氯气:F2+2NaCl(熔融)===2NaF+Cl2。
固体药品应贮于广口瓶,见光易分解的应使用棕色瓶。
C选项用“细口”瓶不正确,应为棕色的广口试剂瓶。
D则用棕色瓶正确,但滴瓶有胶头,溴会严重腐蚀橡胶,所以不能用胶头滴瓶,D不正确。
8.[2015·天水高一检测]下列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B.③④
C.①④D.①②
答案 D
解析F2通入NaCl溶液中应该是F2先与水反应;不能根据非金属性判断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9.[2015·长沙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②单质的颜色加深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④单质的沸点升高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⑤D.④⑤
答案 C
解析①~⑤各分项解析如下:
102-、Br-、I-)离子。
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Cl-、I-B.I-、Br-、Cl-
C.Br-、I-、Cl-D.Cl-、I-、Br-
答案 C
解析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由此可推知甲中含有Br-,若有I-,会被Cl2氧化成I2,I2使淀粉变蓝,若是Cl-,Cl2与其不发生反应,溶液不会变为橙色,溶液显橙色是因为2Br-+Cl2===2Cl-+Br2,Br2溶于水呈橙色,在橙色溶液中加入丙溶液,若丙溶液中含I-,它会被Br2氧化成I2,I2遇淀粉会变蓝,已知是“无明显变化”,说明丙中不含I-,那么丙中只能含有Cl-,所以乙中含有I-。
11.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里加入用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不能生成沉淀的是() A.CaCl2B.KClO3
C.KI D.NaBr
答案 B
解析A项,Cl-+Ag+===AgCl↓生成白色沉淀;B项,KClO3电离出的ClO-3不能与Ag+反应生成沉淀;C项,I-+Ag+===AgI↓生成黄色沉淀;D项,Br-+Ag+===AgBr↓生成淡黄色沉淀。
12.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很像卤素的单质,它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化合生成卤化物,它也能与水发生以下反应: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B.IBr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I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
D.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IO
答案 B
解析此题是一道信息题,题中给出了三点信息:(1)溴化碘(IBr)暗示Br呈-1价,I 呈+1价;(2)IBr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3)IBr与水反应生成HIO和HBr。
由(2)可知,IBr 是一种强氧化剂。
分析IBr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碘为+1价,溴为-1价。
再结合(3),可知IBr与水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是复分解反应。
因此,A、C、D正确,B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5·哈尔滨高一检测]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②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④……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④的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答案(1)淀粉-KI试纸变蓝(2)Cl2+2Br-===Br2+2Cl-(3)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4)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5)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析装置A圆底烧瓶内KMnO4固体与滴加的浓盐酸发生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产生的Cl2与试纸上的KI发生反应:Cl2+2KI===2KCl+I2,淀粉遇碘变蓝,此现象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碘。
B、C中的溶液变为黄色时,说明NaBr溶液中发生了反应:Cl2+2NaBr===2NaCl+Br2,同时也证明了Cl2的氧化性强于Br2。
步骤③说明B中生成了更多的Br2,同时也说明C中NaBr未完全被Cl2氧化,排除了D中Cl2对Br2氧化KI实验的干扰。
这样进入D中的氧化剂只有溴单质,溴与碘离子反应得到碘单质,振荡试管D发生萃取,四氯化碳层显示紫红色。
14.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
(1)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要使溶液中只有Cl-和Br-,而刚好没有I-,则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若要使溶液中只有C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和原溶液中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1)1∶4(2)2∶1(3)7∶6
解析通入Cl2时,Cl2先氧化还原性较强的I-,I-被氧化完全后,再氧化Br-。
(1)设原Cl-、Br-、I-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3 mol、4 mol,当变为4 mol、3 mol、
2 mol时,Br-没减少,I-减少2 mol,消耗Cl2 1 mol,故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 -物质的量的14。
(2)当I-被氧化完全时,消耗2 mol Cl2,生成4 mol Cl-,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即2∶1。
(3)当Br-和I-被全部氧化时,3 mol Br-消耗Cl2 1.5 mol,4 mol I-消耗Cl2 2 mo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3,即7∶6。
15.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实验用品:
①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 NaBr溶液、0.1 mol/L NaI 溶液、CCl4等。
②仪器:________、__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答案(2)试管胶头滴管(3)D Cl2+2NaBr===2NaCl+Br2A2Na+2H2O===2NaOH+H2↑B Br2+2NaI===2NaBr+I2C2K+2H2O===2KOH+H2↑(4)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而下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
解析钾的金属性比钠的强,故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产生的H2能发生燃烧或发生轻微的爆炸;将氯水滴加到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NaBr===Br2+2NaCl,用CCl4萃取,CCl4溶液呈橙红色(下层)。
将溴水滴到KI溶液中发生反应:Br2+2KI===I2+2KBr,用CCl4萃取,CCl4溶液呈紫红色(下层)。
16.在硬质玻璃管中的A、B、C处依次放有浸有KBr溶液、KI溶液、淀粉(已知淀粉遇I2显蓝色)溶液的3个棉球(如图所示)。
由左端通入氯气,在B处加热,可观察到A处棉球呈________色,B处棉球呈现________色,C处棉球呈________色。
将玻璃管冷却后,在B、C之间的玻璃壁上有________色的________(填物质状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棕紫红蓝紫黑固体碘受热易升华,遇冷又凝结为固体
解析氧化性:Cl2>Br2>I2。
Cl2为黄绿色,Br2为深红棕色,I2为紫黑色,且Br2易挥发,I2易升华,A、B、C三处分别发生Cl2+2Br-===2Cl-+Br2,Br2+2I-===2Br-+I2,淀粉遇碘变蓝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