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1《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阅读心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阅读心得《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一书给我留下的感触和思考非常多,比如如何构建真正的意义课堂,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得到最大的收获?这些都是我一直孜孜以求的。就我自身目前的教学实际而言,我觉得这些方面特别要留意:

一、要充分重视和合理处理课文的人性美和语言美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文明和启迪智慧。反映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除了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之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陶冶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干老师的语文教学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教过的《穷人》一课。

这篇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从自己在小学的时候学习这篇课文,到现在这些年教学生学这篇课文,每一次阅读都会被渔夫和妻子桑娜的品质深深的打动,而且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体会和感悟。我想,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要特别注重在这些方面的设计,比如把教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个穷家庭的“穷”;在第二课时的时候,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桑娜和丈夫渔夫在自身生活条件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面对已经死去的西蒙,所进行的艰难而又坚决的抉择。在课堂教学时,要创设比较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桑娜、渔夫的心灵,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学生在阅读中就会有比较深刻的人性体验,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对这物质上的穷人、精神上的富翁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朴素、美好的心灵的熠熠光辉有很好的感受,受到深深的感染。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在文章中丝毫没有流露自己的情感,只是用简单自然的笔墨将一幅幅场景描

绘下来,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全文语言恰如其分,朴实无华,感人肺腑,如何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也是本课所应该重点突出的。

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干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如果我们能够对其中优美的语言和美好的人性所体现出的美进行充分地挖掘和恰当的处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就能在汲取语言营养的同时收获自己思想品德的升华。

二、用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在领悟语言中形成良好的语感

干老师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效率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开始。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中领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语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汉语的意蕴深刻含蓄,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繁琐的、纠缠于内容枝枝叶叶的分析很难帮助学生达到这种境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的读悟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感知语言背后的含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揭示了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多读。良好的语感,只有通过多读多悟才能形成。通过反复品读课文,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文章中蕴含的作者的意图和情思,进而对课文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敏锐的感受。这感受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

干老师在他的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读得充分,读得恰到好处,读得深入透彻,成为他的教学一大亮点。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读中领悟呢?读的形式和方

法是很多的,什么时候该怎么读,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形式和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愿读爱读,读出个中三味来。还是以《穷人》一课为例。该文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在矛盾冲突中显示人物的品质,是一个显著特点。尤其是第二段描写了桑娜矛盾痛苦、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当她发现邻居西蒙已死后,毫不犹豫地抱回两个遗孤,可她又“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家境本来就很穷困,又有五个孩子,丈夫的担子已经很重了,现在再加两个孩子,能养活吗?所以,桑娜的担心是很自然的。可是她又想:“嗯,揍我一顿也好!”可见她更坚定了收养孤儿的决心。是什么原因形成桑娜矛盾复杂的心理呢?是罪恶的剥削制度造成的穷困。这一部分内容,不会减少桑娜善良性格、纯洁心灵的光彩,反而在思想斗争中,增添了她克己待人的光辉形象!在理解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边读边揣摩“忐忑不安”这个词的意思,然后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桑娜心里的担忧和矛盾,最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读这一段话,在读中进一步感悟出桑娜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

在课文第三段的细节描写中,作者也细腻传神、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一部分对话,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对话场景中完成。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内容理解可能不深,朗读或许会浮于表面,那就再启发学生:当桑娜把西蒙已死的消息告诉渔夫时,渔夫是怎么回答的?学生回答之后,追问:可是他为什么“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他知道应该救孩子啊!学生可能会领悟出是因为孩子太多,又担心收养不起。这时再启发学生读这句子:“哦,我们,我们总能熬.出来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指导学生想:这时候,渔夫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历程?桑娜此时为什么又坐着一动不动了?学生会逐渐想到:因为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她那紧张害怕的心理顿时化为乌有,此时完

全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之中了。老师趁热打铁,让大家抓住桑娜和渔夫“不谋而合”的情节读,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情和动作细节和朗读表演相互交叉,学生将深深地沉浸在文中所描写的那种情景中去。

语文重情,文章的许多感情、意境不是教师所能讲解出来的,唯有让学生读悟。然而,机械地读是要不得的,而应该以读为主,读想结合,读中领悟。干老师给我们很好地作出了示范。

三、给自己的语文教学“松绑”

干老师提醒我们:真正的语文课堂,不受标签式“结论”的束缚,不受引人入彀而又无关宏旨的“问题”的纠缠,不受预定“程式”的干扰,它应该是学生轻松自由、情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的乐园。而语文学习的过程,应如行云流水,充满着理解的愉悦、顿悟的惊喜和创造的欢乐,闪烁出迷人的个性光彩。

很多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因为多年累积下来的教学资料比较丰富,总想着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于是就容易将课本、教学用书中提到的知识和自已的阅读所得尽量安排进教学环节,上课时注意不漏了哪个知识点或者能力点,但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全面顾及变成了全面平庸。更糟糕的是,很多时候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让语文课堂的节奏过于紧张,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

而从干老师在《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中所列举的很多课例来看,学生受到的束缚少,承受的学习压力低,反而表现出了更大的学习热情,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某些课文里,某些目标就是“重点”,某些目标就得隐匿。不然就没有了轻重,没有了选择,一把抓势必什么也没抓着。

《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让我明白了,给语文课“松绑”,是对语文教学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