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展区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青铜之源华夏文明之光
——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序厅
第一部分:破解中国青铜源头之谜
第一单元:遗址发现举世瞩目
第一组:岁月留痕
第二组:发现遗址
第三组:追寻国宝
第四组:震惊世界
第二单元:全面发掘揭开谜底
第一组:采矿区遗迹
第二组:选矿区遗迹
第三组:冶炼区遗迹
第四组:矿工居住区遗迹
1
第三单元:实物印证科学断代
第一组:铜岭遗址地层剖面
第二组:铜岭遗址的实物印证
第二部分:见证三千年前的工业辉煌
第一单元:有效的找矿方法
第一组:植物找矿
第二组:矿苗找矿
第二单元:先进的井巷开拓
第一组:单一浅井开拓法
第二组:槽坑——竖井联合开拓法
第三组:竖井——斜巷——平巷联合开拓法
第三单元:安全的支护技术
第一组:同壁碗口接内撑式支护竖井(商代)
第二组:同壁碗口接加强内撑式支护竖井(商代)
第三组:尖头透卯榫内撑式支护竖井(西周)
第四组:平头单透卯单榫串联套接式支护竖井(西周)
2
第五组:剑状单透卯单榫串联套接式支护竖井(西周)
第六组:交替碗口接内撑式支护竖井(春秋)
第七组:交替碗口接加强内撑式支护竖井(西周)
第八组:平口接榫方框垛盘式支护竖井(战国)
第九组:碗口接半框架式支护平巷(商代)
第十组:开口贯通榫接架厢式支护平巷(商代)
第十一组:碗口接架厢式支护平巷(商代)
第十二组:圆周截肩单榫透卯架厢式支护平巷(西周)
知识链接:测量定位技术
第四单元:完备的井巷设施
第五单元:早期的提运机械
第六单元:领先的槽溜选矿
第七单元:高效的火法冶炼
第八单元:有序的矿山管理
第三部分:传播文明的青铜之路
3
第一单元:铜岭遗址与赣鄱青铜文明
第一组:南方青铜王国的崛起
第二组:抗礼中原的虎方重器
第三组:传续千年的华彩篇章
第二单元:铜岭遗址与中华青铜文明
第一组:长江中下游大宗铜料生产基地
第二组:贯通南北的铜料流向
尾厅:铜岭遗址的未解之谜
环幕影院:青铜文明影响深远
4
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序厅
传播目的:在《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的入口处设计一个序厅,首先起到隔断作用,其次是引导观众驻足,以便先对整个展览有个大概的了解。
传播内容:展标、前言
5
1、展标:中国青铜之源——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陈列
2、前言:
瑞昌市地处长江南岸、庐山脚下、鄱阳之滨,为长江入赣门户。1988年,由于瑞昌境内一个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使中外考古学者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铜岭村。
《管子•地数》载,“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金即铜。书中又说当时国境之内“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江西瑞昌的铜岭商周矿冶遗址,想必就是这些古远传说中出产铜矿的大山之一。
铜岭遗址始采于商代前期,发展于西周,盛采于春秋,延于战国,前后连续开采达一千多年,与中国青铜文明同步起源、同步衰落。在遗址中发掘出的珍贵文物,为研究和了解早期铜矿的开采方法、选矿技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揭示了中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同时纠正了“青铜文明不过长江”的错误论断,证明商周时代在我国南方地区同样存在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铜岭商周矿冶遗址的发现,叩开了青铜时代厚重的历史之门,改写了中国青铜文明史。
深埋大地的矿脉,来自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孕育了人类文明的金色曙光。
6
第一部分:破解中国青铜源头之谜
传播目的:本部分展览介绍铜岭古矿冶遗址发现的来龙去脉、遗址区域分布、出土文物及年代考证概况,旨在让观众充分了解铜岭遗址全貌,把握铜岭遗址在中国青铜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进而迸发出强烈的参观兴趣。
传播内容:铜岭遗址考古发现的故事;采矿区、选矿区、冶炼区、矿工区4片区域的分布及其功能;出土文物;遗址起迄年代的科学论证
表现亮点:铜岭遗址全景式沙盘、地层剖面模型
支撑材料:文物、图片、图表、艺术创作、沙盘模型、多媒体视频、场景再现
7
部分说明:中国青铜器遗存数量非常丰富,且铸造技艺精湛,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青铜矿石的来源问题始终是一个空白。国内一些著名的铸铜遗址从未发现有矿石,说明在铸铜工作面内没有开采铜矿和炼铜的设备。1973年,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现,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青铜器的研究可以从最初的采矿阶段开始。发现于1988年的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其始采年代比此前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湖北铜绿山遗址还要早500年,从而将我国铜矿开采的历史上推至距今3500多年前。这座大型商周采铜遗址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青铜之源”。
第一单元:遗址发现举世瞩目
单元说明:1988年元月,铜岭山上的铜草花开得格外茂盛,铜岭村村民们在降坡修路之时,意外挖出许多朽木以及铜制和木制的工具。当时铜岭钢铁厂的负责人将村民挖出的部分铜器送到瑞昌市博物馆,经鉴定,初步确认为是青铜器。这一发现引起了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1988年秋天,铜岭考古发掘队进入现场。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重要的发掘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尘封三千多年的国宝,逐渐显露在人们的面前。
第一组:岁月留痕
组说明:早在1964年,瑞昌铜岭遗址就初现端倪。据赣西北地质大队506队勘探记录资料反映,在其勘探范围内多次见有地下采矿“老窿”。1971年,该矿山由九江市属铜岭钢铁厂开采,在采矿的过程中发现了大批坑木。由于机械化作业,遗址近1/3处均遭受破坏,造成了历史的遗憾。
1、资料:地质大队勘探记录(有关采矿“老窿”的记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