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的酿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文库
(二)酒精发酵过程中的其它产物
1. 甘油及其形成
味甜且稠厚,使果酒清甜、柔和,增加稠度。磷酸二 羟丙酮氧化生成
2.琥珀酸及其形成 酸味苦咸,存在于所有的果酒中,量少时能给果酒以 爽口感。
5CH3CHO+2H2O→COOH-CH2-CH2-COOH+ 3CH3CH2OH
3.醋酸及其形成:构成果酒挥发酸的主要物质,其含量 <0.3g/L,若超过1.5g/L果酒醋酸味。由乙醇被醋酸 菌氧化,或乙醛经氧化而产生。
5.糖:1~2%发酵速度最快,5%开始有抑制作用,25% 发酵延滞,70%大多数酵母不能生长和发酵。 6.含氮物质:氮素是酵母生长繁殖必不可少的,磷钾也 是。 7.单宁及多元酚:酿酒酵母能忍耐4g/L的单宁,多元酚 中绿原酸、异绿原酸对AF有促进作用,没食子酸、咖 啡酸对AF有抑制作用。 8.SO2:添加10mg/L可看出对AF的延迟作用,1.2~1.5 g/L能杀死酵母等微生物,保存葡萄汁。 9.发酵代谢产物:酒精和CO2是主要代谢产物,对AF 有抑制作用。中间产物脂肪酸对AF也有抑制作用, 用活性炭和酵母菌皮(0.2~1g/l)可以吸附脂肪酸。 10.金属离子:铁、铜、铝等金属离子量高会抑制AF
第一节
果酒的分类
一、按酿制方法分类 二、依酒中所含酒精量分类 高度(>17 °)和低度(<16°)果酒 三、依酒中所含糖量分类 四、按用途分类 佐餐酒:干红、干白葡萄酒 餐后酒:甜葡萄酒、香槟酒 补酒、药酒 五、按颜色分类 红、白、桃红葡萄酒
(一)依酿制方法分类
1.果实发酵酒(酿造酒) (6°~18°) 用果汁或果浆经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果酒。 2.果实蒸馏酒(果实白酒) (40°以上) 葡萄汁、浆或皮渣经发酵蒸馏的酒称白兰地,无色、 无糖。其它水果生产的,则冠以相应的名称,如苹果 白兰地、樱桃白兰地。 3.果实配制酒(20°~40°) • 果露酒:将果实、果皮、鲜花等用食用酒精、发酵原酒 或蒸馏酒浸泡,取其精液,加入其它配料如果汁、糖 或其它芳香物质和成色物质等制成的果酒。如柑桔酒、 刺梨酒、桂花酒等, 再造酒:以某一种果实发酵酒为酒基,再加入植物性香 料或药料等成分制成的酒,如味美思酒。
单宁的作用
• • • • • 1.收敛味 2.澄清作用 3.抗氧化 4.加深酒的色泽 5.可使花色苷形成缩合物
4.杂醇及其形成 甲醇和高级醇,高级醇主要为90%异戊 醇,此外正丙醇、正丁醇等高级醇、高级脂 肪酸类及这些醇与酸类化合的酯类,构成果 酒二类香气的主要成分,微量时有益于酒的 品质,含量过高时酒有粗糙感,使人头痛致 醉。氨基酸、六碳糖生成。
三、影响酵母生长和发酵的主要因素
1.温度:最适生长温度25~28 ℃;13~14℃发酵起动困难, 随温度升高发酵加快,35℃ 酵母衰老快,白葡萄酒 18~20℃ ;红葡萄酒25~30℃。 2.压力:0.8MPa停止酵母的生长繁殖,1.4MPaAF停止。 用外加0.8MPa CO2防止酵母生长繁殖,保存葡萄汁。 3.氧(通气):微量的氧对酵母吸收长链脂肪酸、合成醇类、 维持AF是必不可少的,氧多时,乙酸乙酯、高级醇 (<6C)生成量多;无氧时,6C以上的酯生成多。缺氧时 间过长多数酵母菌细胞会死亡。要合理利用通气对AF 的影响。 4.酸度:pH 3.3~3.5
二、酒精发酵及其它产物
(一) 酒精发酵:酵母菌将葡萄浆果中的糖分解为酒精、
二氧化碳和其它副产物,这一过程称为AF。实质上, AF是由酵母菌分泌的一系列酶完成的。
酵母菌
C6H12O6 2CH3CH2OH+2CO2。 C6H12O6 EMP途径 CH3COCOOH(丙酮酸) +O2 6CO2+6H2O+674Kcal 2CH3CH2OH+2CO2+23Kcal
第三节 果酒的酿造工艺
白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图: SO 2 ↓
白葡萄→ 选别 → 破碎→ 压榨→ 分离取汁 → 澄清→ 调整→
酵母 ↓
发酵 → 陈酿 → 过滤 → 调配→(杀菌)→ 灌装→ 成品
一、原料的选择
• 原料的要求是: ①含糖量最好达到16g/100ml以上。• ②含酸量在0.6~1.0g/100ml。 ③具有本品种的色泽和香味,无特殊怪味。 ④并含有少量的单宁和果胶物质。 • 酿造红葡萄酒较好的品种有赤霞珠、黑彼诺、梅鹿 特、佳利酿、晚红蜜、• 法国兰、品丽珠、解百纳、 魏天子、烟73、烟74等。 • 酿造白葡萄酒的品种有龙眼、白雅、白羽、贵人香、 灰比诺、雷司令等。 • 兼用品种:佳丽酿、玫瑰香、北醇
12.1~50
酒度 10~12° 11~13° 12~14°
口感
无甜味 微弱甜味 有甜味
50.1~140 14~16° 明显甜味 >140g > 16° 浓甜
第二节
发酵的因素
果酒的酿造原理
主要讲述:酵母菌特性、酒精发酵原理及影响酒精
要求:了解葡萄酒酿造中使用的酵母菌的特性; 掌握酒精发酵原理,建立“危险温区”的概念, 掌握酵母菌对葡萄酒质量影响的双重性,酒精
4.起泡酒
果酒或果露酒为酒基,酒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给
人以爽口感。
香槟酒:含CO2的白葡萄酒, CO2是在后发酵过程
中产生的。 小香槟(汽酒):以果汁、精制酒精、香料、糖等为 主体的配制饮料,酒中的CO2是人工充入的,如柠檬 汽酒、猕猴桃汽酒、橘子汽酒。
(三)依果酒中含糖量分类
类型 干葡萄酒 半干葡萄酒 半甜葡萄酒 甜葡萄酒 浓甜葡萄酒 残糖 /g/L ≦4 4.1~12
发酵的各种条件对酒 质的影响,为葡萄酒酒精
发酵的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酵母菌对酒精发酵和酒质的影响。
一、果酒发酵微生物
1.葡萄酒酵母 (1)发酵力强 (产酒力强): (2)产酒率高:生成1°酒精约需糖17~18g/l (3)抗逆性强:忍耐 250mg/L的SO2 (4)生香性强: 2.巴氏酵母:发酵力强,抗SO2能力也强,但繁殖慢, 产酒率低,1°酒精约需糖20g/l 3.尖端酵母:不发酵蔗糖,产酒力弱,产酒率低,1° 酒精需糖22g/l,形成的挥发酸也多,对SO2极为敏感 4.其它微生物:产膜酵母、酒花菌、醋酸菌、霉菌
(二)酒精发酵过程中的其它产物
1. 甘油及其形成
味甜且稠厚,使果酒清甜、柔和,增加稠度。磷酸二 羟丙酮氧化生成
2.琥珀酸及其形成 酸味苦咸,存在于所有的果酒中,量少时能给果酒以 爽口感。
5CH3CHO+2H2O→COOH-CH2-CH2-COOH+ 3CH3CH2OH
3.醋酸及其形成:构成果酒挥发酸的主要物质,其含量 <0.3g/L,若超过1.5g/L果酒醋酸味。由乙醇被醋酸 菌氧化,或乙醛经氧化而产生。
5.糖:1~2%发酵速度最快,5%开始有抑制作用,25% 发酵延滞,70%大多数酵母不能生长和发酵。 6.含氮物质:氮素是酵母生长繁殖必不可少的,磷钾也 是。 7.单宁及多元酚:酿酒酵母能忍耐4g/L的单宁,多元酚 中绿原酸、异绿原酸对AF有促进作用,没食子酸、咖 啡酸对AF有抑制作用。 8.SO2:添加10mg/L可看出对AF的延迟作用,1.2~1.5 g/L能杀死酵母等微生物,保存葡萄汁。 9.发酵代谢产物:酒精和CO2是主要代谢产物,对AF 有抑制作用。中间产物脂肪酸对AF也有抑制作用, 用活性炭和酵母菌皮(0.2~1g/l)可以吸附脂肪酸。 10.金属离子:铁、铜、铝等金属离子量高会抑制AF
第一节
果酒的分类
一、按酿制方法分类 二、依酒中所含酒精量分类 高度(>17 °)和低度(<16°)果酒 三、依酒中所含糖量分类 四、按用途分类 佐餐酒:干红、干白葡萄酒 餐后酒:甜葡萄酒、香槟酒 补酒、药酒 五、按颜色分类 红、白、桃红葡萄酒
(一)依酿制方法分类
1.果实发酵酒(酿造酒) (6°~18°) 用果汁或果浆经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果酒。 2.果实蒸馏酒(果实白酒) (40°以上) 葡萄汁、浆或皮渣经发酵蒸馏的酒称白兰地,无色、 无糖。其它水果生产的,则冠以相应的名称,如苹果 白兰地、樱桃白兰地。 3.果实配制酒(20°~40°) • 果露酒:将果实、果皮、鲜花等用食用酒精、发酵原酒 或蒸馏酒浸泡,取其精液,加入其它配料如果汁、糖 或其它芳香物质和成色物质等制成的果酒。如柑桔酒、 刺梨酒、桂花酒等, 再造酒:以某一种果实发酵酒为酒基,再加入植物性香 料或药料等成分制成的酒,如味美思酒。
单宁的作用
• • • • • 1.收敛味 2.澄清作用 3.抗氧化 4.加深酒的色泽 5.可使花色苷形成缩合物
4.杂醇及其形成 甲醇和高级醇,高级醇主要为90%异戊 醇,此外正丙醇、正丁醇等高级醇、高级脂 肪酸类及这些醇与酸类化合的酯类,构成果 酒二类香气的主要成分,微量时有益于酒的 品质,含量过高时酒有粗糙感,使人头痛致 醉。氨基酸、六碳糖生成。
三、影响酵母生长和发酵的主要因素
1.温度:最适生长温度25~28 ℃;13~14℃发酵起动困难, 随温度升高发酵加快,35℃ 酵母衰老快,白葡萄酒 18~20℃ ;红葡萄酒25~30℃。 2.压力:0.8MPa停止酵母的生长繁殖,1.4MPaAF停止。 用外加0.8MPa CO2防止酵母生长繁殖,保存葡萄汁。 3.氧(通气):微量的氧对酵母吸收长链脂肪酸、合成醇类、 维持AF是必不可少的,氧多时,乙酸乙酯、高级醇 (<6C)生成量多;无氧时,6C以上的酯生成多。缺氧时 间过长多数酵母菌细胞会死亡。要合理利用通气对AF 的影响。 4.酸度:pH 3.3~3.5
二、酒精发酵及其它产物
(一) 酒精发酵:酵母菌将葡萄浆果中的糖分解为酒精、
二氧化碳和其它副产物,这一过程称为AF。实质上, AF是由酵母菌分泌的一系列酶完成的。
酵母菌
C6H12O6 2CH3CH2OH+2CO2。 C6H12O6 EMP途径 CH3COCOOH(丙酮酸) +O2 6CO2+6H2O+674Kcal 2CH3CH2OH+2CO2+23Kcal
第三节 果酒的酿造工艺
白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图: SO 2 ↓
白葡萄→ 选别 → 破碎→ 压榨→ 分离取汁 → 澄清→ 调整→
酵母 ↓
发酵 → 陈酿 → 过滤 → 调配→(杀菌)→ 灌装→ 成品
一、原料的选择
• 原料的要求是: ①含糖量最好达到16g/100ml以上。• ②含酸量在0.6~1.0g/100ml。 ③具有本品种的色泽和香味,无特殊怪味。 ④并含有少量的单宁和果胶物质。 • 酿造红葡萄酒较好的品种有赤霞珠、黑彼诺、梅鹿 特、佳利酿、晚红蜜、• 法国兰、品丽珠、解百纳、 魏天子、烟73、烟74等。 • 酿造白葡萄酒的品种有龙眼、白雅、白羽、贵人香、 灰比诺、雷司令等。 • 兼用品种:佳丽酿、玫瑰香、北醇
12.1~50
酒度 10~12° 11~13° 12~14°
口感
无甜味 微弱甜味 有甜味
50.1~140 14~16° 明显甜味 >140g > 16° 浓甜
第二节
发酵的因素
果酒的酿造原理
主要讲述:酵母菌特性、酒精发酵原理及影响酒精
要求:了解葡萄酒酿造中使用的酵母菌的特性; 掌握酒精发酵原理,建立“危险温区”的概念, 掌握酵母菌对葡萄酒质量影响的双重性,酒精
4.起泡酒
果酒或果露酒为酒基,酒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给
人以爽口感。
香槟酒:含CO2的白葡萄酒, CO2是在后发酵过程
中产生的。 小香槟(汽酒):以果汁、精制酒精、香料、糖等为 主体的配制饮料,酒中的CO2是人工充入的,如柠檬 汽酒、猕猴桃汽酒、橘子汽酒。
(三)依果酒中含糖量分类
类型 干葡萄酒 半干葡萄酒 半甜葡萄酒 甜葡萄酒 浓甜葡萄酒 残糖 /g/L ≦4 4.1~12
发酵的各种条件对酒 质的影响,为葡萄酒酒精
发酵的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酵母菌对酒精发酵和酒质的影响。
一、果酒发酵微生物
1.葡萄酒酵母 (1)发酵力强 (产酒力强): (2)产酒率高:生成1°酒精约需糖17~18g/l (3)抗逆性强:忍耐 250mg/L的SO2 (4)生香性强: 2.巴氏酵母:发酵力强,抗SO2能力也强,但繁殖慢, 产酒率低,1°酒精约需糖20g/l 3.尖端酵母:不发酵蔗糖,产酒力弱,产酒率低,1° 酒精需糖22g/l,形成的挥发酸也多,对SO2极为敏感 4.其它微生物:产膜酵母、酒花菌、醋酸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