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 概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病原学:腮腺炎病毒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副黏液病毒科,单股RNA病毒。 球形,直径100~200nm。 依据小的疏水蛋白基因序列的差
病程早期可见腮腺管口红肿,压迫无脓液溢出。
颌下腺,舌下腺可同时受累而肿大,亦可单独受累而单 纯表现为颌下腺,舌下腺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双侧腮腺肿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毒存在部位:病程早期可从 唾液,血液,脑脊液,尿或甲状 腺等分离出病毒。
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 是唯一的宿主。可在鸡胚,羊膜, 人及猴的组织中培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抵抗力: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敏感, 均能在1%来苏尔,乙醇,0.2% 甲醛溶液中2~5min内将其灭活, 紫外线照射也可将其杀灭 ,5 5℃~60℃10~20min失去活力。 对低温有相当的抵抗力,4℃ 时可存活2个月。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第一处次,请病联毒系网血站或症本人删除。
该病毒随 血流播散至
腮腺 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次病毒血症 波及其他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的炎征
血溶-细胞融合(F)糖蛋白。
睾丸炎 胰腺炎 脑膜脑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L蛋白
2个包膜糖蛋白即 : 含血凝素的神经氨酸酶(HN)糖蛋白 又称 V抗原,能
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感染后2-3周才出现。 血溶-细胞融合(F)糖蛋白: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
之间融合作用。 基质蛋白(m)在包装病毒中起作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并发症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㈠ 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为儿童腮 腺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肿后1周内。 也可发生在腮腺肿胀前6天或肿后2周。 约25%~50%可无腮腺肿大,
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脑 膜脑炎,脑炎相同,预后一般良好。有 时还可并发颜面神经炎,脑室官膜炎, 多发性神经根炎,小脑共济失调,耳聋 等。
异腮腺炎病毒可分为A~J10个基因 型。
腮腺炎病毒含6 种主要蛋白及两种 抗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核壳蛋白(NP处),请联发系病网后站一或周本人出删现除N。P抗体,此抗体 无保护作用,可用于诊断。
多聚酶蛋白(p) 三者均为可溶性抗原(S抗 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流行病学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㈠ 传染原: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
者,在腮腺肿大前7天 至肿大后9天均可 检出病毒。 ㈡ 传播途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㈢ 易感人群:以学龄儿童多见, 无免疫的成人亦可发病。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 力。
㈣ 流行季节:全年均可发病,冬 春季节多见。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腮腺炎病毒
经呼吸道进入
人体
口腔黏膜 及鼻黏膜
上皮细胞及脸部 淋巴结大量增殖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睾丸,卵巢和胰腺等受累时亦可 出现淋巴细胞侵润和水肿。
脑膜脑炎时,其神经细胞发生变
性,坏死和炎性侵润,亦可见急性 血管源自文库围脱髓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病理改变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腮腺为非化脓性炎症,腺体肿胀发红,有渗出物(纤维蛋白性 渗出及淋巴细胞侵润)。
腮腺导管的壁细胞肿胀,导管周围及腺体壁有淋巴细胞侵润, 间质水肿等造成导管的部分阻塞,唾液排出受阻,故进酸性饮 食时可因唾液分泌增多,唾液储留而感胀痛。唾液中的淀粉酶 可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导致血中淀粉酶增高。
临床表现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潜伏期 14~25天,平均18天 患者常以耳垂下肿痛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人有全身不适, 食欲不振,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发热等前驱症状。 起病大多较急,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肿胀,疼痛,且逐日明 显,体温上升至39℃以上。一般先单侧肿胀,1~2日(偶尔1 周)后对侧亦肿胀。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解剖位置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腮腺肿大的特点: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曼延,呈梨形,边 缘不清,触之有弹性,疼痛明显,进食酸性食物疼痛加剧。 由于水肿使局部皮肤发亮但不红,表面发热但不化脓。腮腺 肿胀于48小时(1~3天)达高峰,持续4~5日后渐退。病程 10~14日。
颌下腺肿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腮腺及颌下腺肿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腮腺导管开口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㈡ 睾丸炎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毒多侵犯成熟生殖腺,故发病以成 人为多,发生率30%,常发生于病后6~10 日,表现为高热,睾丸肿大,疼痛,鞘膜 腔内可有黄色积液,多为单侧,疼痛持续 5~10日消退。病后约1/3病人睾丸萎缩,, 但很少引起不育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