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2015版第四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飞
教学目的和要求
•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理解道德 的本质及作用,了解中华传统美 德的当代价值,领悟中华传统美 德的基本精神,在实践中对中国 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贯彻落实。
教学重难点
• 道德的本质 •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 对中华美德的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
一、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 益 ,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LOGO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强调责任意 识和奉献精神 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 奉献精神
• 案例:一个民族需要传统 • (作者:田松)
思考并讨论: 1.什么是传统?为什么说一 个民族需要传统? 2.大学生应该如何继承中华 民族优良传统 ,充分发挥道 德的功能和作用?
LOGO
点评:作者从云南文山“拐卖村”说起,愤 慨而失望地剖析了当地流行这种行当背后所 隐藏的道德沦丧,指出了一些地方对传统的 完全摒弃和对自己与别人的不负责任。说明 到的事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 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 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更需要传统道德的维护,经由传统承 袭发展而来的道德观念是一个民族人文精华 之所在,是一个民族群体灵魂之所在。
有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旷野里上最后一堂 课,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竟会问弟子的问题是:如 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纷纷给出各种答案:有的说 要铲;有的说要用火烧;有的说在草上撒石灰;有的说要 挖根。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 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除 草。”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 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坐在谷子地边, 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 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遗著时,私自在书的最 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
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 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办法是:
•
让美德占据灵魂。
• 在新时期为什么还需要继承和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专题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 断发展和进步的。
• “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之时和 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 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 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 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 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 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中国古代先哲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 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
案例:曾子的三面镜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需要 • “国无德不兴”
漫画:我们的道德现状
• 道德意识缺失
道德责任推诿
我们身边:
• 道德?
•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 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 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 关系的反映。
首先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 道德体系的性质。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 、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三、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一)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 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 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 继承。 •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有扬弃地继承。
如:传统“孝”的思想在今天仍具重要意义。在 家庭中,父母应该关心、爱护、养育子女,子 女应当孝敬父母,体贴自己的双亲,并在父母 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要主动地担负起 赡养父母的义务,这在任何时期都是必要的。 大学生应当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当然,传统 道德中“孝”的思想应当批判地继承。孝顺父 母,并不是要无原则地顺从。所以,宋明理学 家鼓吹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 亡,子不得不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 ,是对孝的绝对化、片面化的理解,应当持批 判的态度。
点评:传统就像几十年的老树一样,虽无声却自有方向 和生命,凡离经叛道之“树杈”终究逃不过夭折的命运 。历史留下的传统需要世世代代的人们去延续和遵奉, 需要整个民族对其精心修剪和耐心滋养,但绝不是背叛 。留住我们的根,我们的民族才会永续。当代大学生是 一个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较高的群体,应当身体力行、自 觉继承、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 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道德 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 ”、“不居功”,“择善而从”。
“六尺 巷”
“六尺巷”
“六尺巷”是一条100多米长、2米宽的小巷,铺 着鹅卵石路面。据县志记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 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 老家桐城的亲人起墙脚做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 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 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 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思很明白,就是叫家人应当退让。家人看 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 让出三尺,三加三等于六,这就成了“六尺巷” ,也就是相当于2米宽的小巷。从此“六尺巷” 在张英的家乡、现在的安徽桐城市传为美谈。
反对两种错误思想倾向
近年来流行的干扰我国道德建设的几种错误思潮: 1.文化复古主义 2.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 性、 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 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 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教学内容
• 专题一 道德原理篇 • 专题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道德大讨论:老人摔倒了你会扶吗?
小悦悦事件
•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 时30分许,一出惨剧在佛山 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发生: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 巷子里,被一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 货柜车碾过。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 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 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 悦悦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接近脑死亡,随 时都有生命危险。 • 2011年10月21日凌晨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 抢救无效,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离世。2011年10 月21日上午8时30分,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急诊科 ICU主任苏磊向媒体公布了这一消息。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内容文字
LOGO
(二)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取舍的标准: • 是否有利于 •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 • 原则: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三)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 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 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要从中 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 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 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 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 取信于人。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 “民无信不立”。 《论语》
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
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 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 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其次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 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 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 最后 变化。
• 发现身边的美德
பைடு நூலகம்
山西女孩扶起跌倒老人后义务照料4年
20年的创业打拼,他时刻铭 记一句忠告:做人要诚实 守信处。凭着这一人生 信条,他从乞丐到打工仔 、承包商到家具厂老板 。他把当年给他这句忠 告并给了他一顿饭的“ 姐姐”视为恩人。20年 后找到曾救助他的好心 人后,他用100万元现金 支票来感谢恩人。他就 是2015年度感动重庆十 大人物候选人之一何荣 锋。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己及 人”,关心他人,也就是“仁者爱人” 。 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 想的核心,并最先把“仁”同“爱人” 联系起来。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 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 交相利”的思想。
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 小康、大同理想是当代中国 梦的文化根基。而 中国梦可 以说是传统中国社会求大同 和奔小康理想的现代发展。
• (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 德资源。 •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 (三)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就个人而言,特别是大学生,对传统道德的遵循 ,不仅能提升自身素质,而且当对传统美德的追 求成为一种价值信仰时,他就能转化为一种强大 的精神力量。
教学目的和要求
•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理解道德 的本质及作用,了解中华传统美 德的当代价值,领悟中华传统美 德的基本精神,在实践中对中国 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贯彻落实。
教学重难点
• 道德的本质 •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 对中华美德的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
一、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 益 ,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LOGO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强调责任意 识和奉献精神 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 奉献精神
• 案例:一个民族需要传统 • (作者:田松)
思考并讨论: 1.什么是传统?为什么说一 个民族需要传统? 2.大学生应该如何继承中华 民族优良传统 ,充分发挥道 德的功能和作用?
LOGO
点评:作者从云南文山“拐卖村”说起,愤 慨而失望地剖析了当地流行这种行当背后所 隐藏的道德沦丧,指出了一些地方对传统的 完全摒弃和对自己与别人的不负责任。说明 到的事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 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 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更需要传统道德的维护,经由传统承 袭发展而来的道德观念是一个民族人文精华 之所在,是一个民族群体灵魂之所在。
有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旷野里上最后一堂 课,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竟会问弟子的问题是:如 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纷纷给出各种答案:有的说 要铲;有的说要用火烧;有的说在草上撒石灰;有的说要 挖根。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 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除 草。”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 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坐在谷子地边, 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 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遗著时,私自在书的最 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
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 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办法是:
•
让美德占据灵魂。
• 在新时期为什么还需要继承和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专题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 断发展和进步的。
• “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之时和 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 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 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 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 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 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中国古代先哲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 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
案例:曾子的三面镜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需要 • “国无德不兴”
漫画:我们的道德现状
• 道德意识缺失
道德责任推诿
我们身边:
• 道德?
•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 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 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 关系的反映。
首先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 道德体系的性质。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 、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三、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一)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 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 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 继承。 •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有扬弃地继承。
如:传统“孝”的思想在今天仍具重要意义。在 家庭中,父母应该关心、爱护、养育子女,子 女应当孝敬父母,体贴自己的双亲,并在父母 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要主动地担负起 赡养父母的义务,这在任何时期都是必要的。 大学生应当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当然,传统 道德中“孝”的思想应当批判地继承。孝顺父 母,并不是要无原则地顺从。所以,宋明理学 家鼓吹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 亡,子不得不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 ,是对孝的绝对化、片面化的理解,应当持批 判的态度。
点评:传统就像几十年的老树一样,虽无声却自有方向 和生命,凡离经叛道之“树杈”终究逃不过夭折的命运 。历史留下的传统需要世世代代的人们去延续和遵奉, 需要整个民族对其精心修剪和耐心滋养,但绝不是背叛 。留住我们的根,我们的民族才会永续。当代大学生是 一个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较高的群体,应当身体力行、自 觉继承、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 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道德 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 ”、“不居功”,“择善而从”。
“六尺 巷”
“六尺巷”
“六尺巷”是一条100多米长、2米宽的小巷,铺 着鹅卵石路面。据县志记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 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 老家桐城的亲人起墙脚做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 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 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 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思很明白,就是叫家人应当退让。家人看 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 让出三尺,三加三等于六,这就成了“六尺巷” ,也就是相当于2米宽的小巷。从此“六尺巷” 在张英的家乡、现在的安徽桐城市传为美谈。
反对两种错误思想倾向
近年来流行的干扰我国道德建设的几种错误思潮: 1.文化复古主义 2.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 性、 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 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 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教学内容
• 专题一 道德原理篇 • 专题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道德大讨论:老人摔倒了你会扶吗?
小悦悦事件
•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 时30分许,一出惨剧在佛山 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发生: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 巷子里,被一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 货柜车碾过。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 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 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 悦悦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接近脑死亡,随 时都有生命危险。 • 2011年10月21日凌晨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 抢救无效,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离世。2011年10 月21日上午8时30分,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急诊科 ICU主任苏磊向媒体公布了这一消息。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内容文字
LOGO
(二)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取舍的标准: • 是否有利于 •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 • 原则: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三)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 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 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要从中 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 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 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 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 取信于人。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 “民无信不立”。 《论语》
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
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 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 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其次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 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 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 最后 变化。
• 发现身边的美德
பைடு நூலகம்
山西女孩扶起跌倒老人后义务照料4年
20年的创业打拼,他时刻铭 记一句忠告:做人要诚实 守信处。凭着这一人生 信条,他从乞丐到打工仔 、承包商到家具厂老板 。他把当年给他这句忠 告并给了他一顿饭的“ 姐姐”视为恩人。20年 后找到曾救助他的好心 人后,他用100万元现金 支票来感谢恩人。他就 是2015年度感动重庆十 大人物候选人之一何荣 锋。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己及 人”,关心他人,也就是“仁者爱人” 。 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 想的核心,并最先把“仁”同“爱人” 联系起来。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 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 交相利”的思想。
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 小康、大同理想是当代中国 梦的文化根基。而 中国梦可 以说是传统中国社会求大同 和奔小康理想的现代发展。
• (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 德资源。 •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 (三)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就个人而言,特别是大学生,对传统道德的遵循 ,不仅能提升自身素质,而且当对传统美德的追 求成为一种价值信仰时,他就能转化为一种强大 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