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48-2018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的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4.2的要求

GB 50348-2018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的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4.2的要求
GB 50348-2018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的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4.2的要求

1.1.1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的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检

验方法应符合表9.4.2的要求

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

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 目的 为保证在新的检测工作开展之前,具备相应的设备和各种所需资源,并实施质量控制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在开展新的检测工作之前,对新项目的立项、准备、评审和批准的全过程。 也适用当认可范围内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时的,重新确认的工作。 3 职责 中心主任: 负责批准开展新检测项目计划; 根据评审结果对开展新项目进行批准。 各检测部主任: 负责新增项目的申报、检验规范的制定和完成检验报告等;或当认可范围内检测标准变更时的,重新确认的工作。 技术负责人 负责组织新项目或变更情况的评审和审核工作。 质量管理部 配合立项的准备工作,并负责新增项目的全部资料存档。 4 程序 开展新项目的需求 根据市场变化的要求,检测标准的修订及更新,检测部、业务管理及中心领导,可提出开展(增加)新的检测项目或应用新方法标准的需求和申请(见《新增检测项目审批表》)检测部根据工作需求和申请制定开展新检测项目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核。 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论证,是否有足够能力开展新的检测项目工作,包括必要的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相应的标准和人员等。 通过论证的计划,经中心主任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制定实施方案和组织实施。 新项目的开展 经立项批准的新项目,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提供现行有效标准规范及检测方法,及设备人员要求,组织人员编写作业指导书(必要时)及检测人员的培训,提供报告格式信息内容。

xxxxxxxxxx检测中心 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 编号:xx-CX-5-05版次: xx第3页/共4页 立项部门负责组织人员按要求及相应程序文件要求,编制仪器设备、检测消耗品采购计划,改造设施环境,购进后仪器设备的检定等工作。 质量负责人从管理体系方面(如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人员、设施和环境、设备、量值溯源、方法、证书和报告)检查验证新项目的开展是否符合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 检测方法的名称; 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包括技术性能参数要求; 被检测样品的管理要求; 被测定的参数或量值及其范围; 检测需要的设施环境条件; 检测程序描述; 需遵守的安全设施; 检测的准则和要求; 需记录的数据的分析和表达的方法; 如有必要时,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 若开展新项目的同时需用非标准方法时,按《检测方法的选择与确认程序》进行制定与控制。 检测人员的要求(负责新项目检测人员): 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二年以上检测工作经验。 检测人员具有三年以上检测工作经验,大专以上学历。 新项目的实施验证 业务管理根据实施方案下达检测任务通知书,相关检测部进行方法验证。 验证内容包括: 输入的文件资料的有效性、适宜性; 人员培训效果; 仪器设备的配置及检测状态; 设施环境条件符合情况; 项目检测人员的模拟检测(不少于三次);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结果验证; 必要时,计算出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业务管理根据验证结果填写《新增检测项目审批表》,经技术负责人组织论证和批准后试

新检测项目评审表一

LJJC-F-00055B/0 新开展检测项目评审表(一) 新项目名称水泥物理力学性能 参数描述细度(负压筛、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强度、安定性、胶砂流动度、凝结时间 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市场有需求,项目应扩展 方法依据标准、条件、要求公司现有条件 1.检测依据标准: 1.执行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白色硅酸盐水泥》GB/T2015-2005《白色硅酸盐水泥》GB/T201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1345-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验方法》 GB/T1346-2011法》 GB/T1346-2011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17671-1999GB/T17671-1999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8074-2008 GB/T8074-2008 .设备: 2 设备: 2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SFY-150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SB-01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SZB-9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 SB-016) NJ-160A 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A 水泥净浆搅拌机( SB-008)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SB-009) 15-150mL 水泥稠度加水器15-150mL 水泥稠度加水器( SB-017)、 LD-50 雷氏夹测定仪雷氏夹测定仪(SB-012)、 FZ-31A 沸煮箱( SB-011) 水泥沸煮箱、水泥胶砂搅拌机JJ-5 水泥胶砂搅拌机( SB-001)、NLD-3 型电动跳桌( SB-015)型电动跳桌、 AEC-201 水泥抗折抗压试验机AEC-201水泥抗折抗压试验机(SB-004) 胶砂振实台、水泥成型养护箱、ZS-15 振实台( SB-003)、HBY-40B水泥成型养护箱( SB-006) 水泥试体养护箱SBY-64B水泥试体养护箱( SB-007)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 □是□否 3.检测环境: 3.检测环境:□是20± 2 ℃、湿度不低于 50%;比表面积试验湿检测面积 36m2,有中央空调 +独立空调 +加湿器,比 否度不大于 50%表面积试验有隔离。 □ 4.材料: 4.材料:□是水泥、标准粉、标准砂水泥、标准粉、标准砂□否 5.人员要求: 5.人员要求:□是经公司培训考核,允许上岗经公司培训考核,允许上岗,操作较熟练。□否 6.原始记录、典型报告(比对报告)查看原始记录、模拟检测报告信息基本齐全,格式□是 符合,符合标准要求。□否实验依据检测标准规范要求,仪器设备全部经过检定,检测环境达到要求,材料符合标准,可行性分析:人员通过培训考核。综合分析该项目可行。 参加评审人员: 评审结果: 技术负责人:总经理:

入侵报警系统模拟试题(卷)

入侵报警系统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入侵报警系统是由多个()组成的点、线、面、空间及其组合的综合防护报警体系。 A.探测器B.控制器C.报警器D.监控器 2、通常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是以()子系统为核心。 A.电视监控B.入侵报警C.出入口控制D.报警通信 3、检测、延迟、反应这三个基本防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用()公式表示。A.T反应≥T探测十T延迟B.T反应十T探测≥T延迟 C.T反应≤T探测十T延迟D.T反应十T探测≤T延迟 13.入侵探测器在正常气候环境下,连续()工作应不出现误报、漏报。 A.1天B.3天C.5天D.7天 4、报警系统紧急报警、入侵报警及防破坏报警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A.2s B.3 s C.4 s D.5 s 5、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无故障工作时分为A、B、C、D四级,各类产品的指标不应低于A级的要求,A级要求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小时。A.1000 B.2000 C.5000 D.10000 6专用线串行信号传输方式,又称()传输方式。 A.二线制B.四线制C.总线制 7、当一个或多个设防区域产生报警时,分线制入侵报警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大于()s。 A.1 B.2 C.3 D.4

8、在入侵报警系统的传输功能中,应有与远程中心进行有限和/或无线通信接口,并能对通信线路的()进行监控。 A.信号B.数据C.声音D.故障 9、下列属于报警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的有()。 A.探测率 B.分辨率 C.实时性 10、探测器的有效性可用()来表示。 A.可靠性B.探测范围C.误报率D.探测率 11、在下列报警器中选出属于被动式报警器()。 A.振动B.超声波C.微波 D .电场 12、在下列各个探测器中选出可使用于各种不同形状房间的探测器()。 A.微波多普勒B.被动红外C.超声波 13、在下列探测器中选出可用于室内也可用于室外的探测器()。 A.超声波B.主动红外C.被动红外D.平行线电场 14、主动红外报警器的报警时间阈值主要是根据()参数设定的。 A.正常人跑动的速度B.正常人的平均高度 C.正常人的体形D、正常人的体重 15、主动红外探测器在室外使用时,对其作用距离影响最大的有()。 A.雪B.雾C.大风D.大雨 16、对以常闭为警戒状态的磁控开关,舌簧管接点出现粘结现象会造成()。A.误报警B.漏报警C.仍正常工作 17、次声波探测器,检测的次声波来源于()。 A.入侵者走动扰动空气B.室内外温度差

检验批划分方案格式

第一章工程概述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说明 编制依据 施工合同、施工设计图纸及变更 (1)重庆精佳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重庆市巫溪县学府商城工程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施工图。 (2)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令、法规。 (3)国家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规程。 (4)本工程施工合同 (5)本公司成熟的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 工程需用的主要规范、规程 本工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

第二节工程概况 、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巫溪县学府商城 建设地点:重庆市巫溪县赵家坝 建设单位:重庆旗开房地产开发公司有限 勘察单位: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精佳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豪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 建设工期:36个月 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工程类别:一类 结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a.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一级; b.非底部加强剪力墙,二级; c.其他部位,三级) 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 基础持力层选用中等风化泥灰岩。 、建筑设计 楼地面 1.楼面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地面为100mmC15混凝土垫层。楼地面具体做法详见《室内装修做法措施表》。 2.留洞及封堵:电井和水井每层留洞,楼面留洞处需预留钢筋(详结施),待设备管线安装完成后二次浇筑,使用比同层楼板高一个标高的细石混凝土(厚度同相邻楼板厚度)封堵密实。

3.回填土必须符合相关质量规范,并按规范要求分层夯实(即每回填200mm高即进行夯实,夯实后密实度≥92%,边角处须补夯密实。回填前应去掉腐蚀性有机物等杂质,并严禁回填不符合要求的土壤和建筑垃圾。 1.卫生间水泥陶粒回填层向排水方向找坡1%,水泥砂浆找平。墙面清扫干净砼墙面水泥浆结合层一道、水泥砂浆打底扫毛、分两次抹,墙面贴白瓷砖墙面防水高度不得低于,顶棚采用铝合金方板吊顶。各工序完工后做24小时闭水试验。 2.、客厅、餐厅、户内走道、卧室 1.地面采用混凝土垫层、JS防水涂料、面层用水泥砂浆擦缝;踢脚基层处理清扫干净砼墙面水泥浆结合层一道、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水泥砂浆基层、面刷中灰色水泥浆;墙面用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水泥砂浆垫层、水泥砂浆罩面压光、满刮腻子一道磨平刷乳胶漆;顶棚结构板打磨清扫干净、刷水泥浆一道(加建筑胶适量)、水泥砂浆找平层、满刮腻子磨平刷乳胶漆。 1.地面用混凝土垫层水泥砂浆找坡1%(坡向地漏)、防水涂料沿墙上翻1200mm,防滑地砖面层,1:1水泥砂浆擦缝。 1.混凝土垫层水泥砂浆找坡1%(坡向地漏),防水涂料沿墙上翻1200mm (阳台上翻150)。阳台隔墙、水泥砂浆打底,水泥砂浆找平,清扫专用防水腻子喷(刷)外墙漆饰面层二遍。 内墙

新检测项目评审表三

LJJC-F-00055 B/0 新开展检测项目评审表(三)新项目名称砂、石 参数描述筛分析、表观密度、吸水率、体积密度与空隙、含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岩石抗压强度、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行业发展及市 场需求 市场有需求,项目应扩展方法依据标 准、条件、要 求公司现有条件 是否符 合要求 1.检测依据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 《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1.执行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 准》JGJ52-2006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 是 □ 否 2设备: 振筛机ZBSX-92A、子标准筛、电子天平 容量瓶500mL、电热鼓风干燥箱、饱和面干试模、电子静水力学天平5000g 案称BK系列、石子标准筛300mm 2.设备:振筛机ZBSX-92A SB-026、砂子标准筛SB-025 电子天平SB-111、容量瓶500mL SB-034 电热鼓风干燥箱101-3A型SB-028 饱和面干试模SB-032、电子静水力学天平5000g SB-035、案 称BK系列SB-115、石子标准筛SB-025、电子天平1000g SB- 027、砼钻芯机HZ-15 SB-036 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WES-100 SB-021 石子压碎指标测定仪SB-031、针、片状规准仪SB-028□ 是 □ 否

电子天平1000g、砼钻芯机HZ-15 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WES-100 石子压碎指标测定仪、针、片状规准仪 3.检测环境:10-25℃3.检测环境: 检测面积36m2,有中央空调 □ 是 □ 否 4.材料: 中、粗、细砂、矿石、卵石4.材料: 中、粗、细砂、矿石、卵石□ 是 □ 否 5.人员要求:经公司培训考核,允许上岗5.人员要求: 经公司培训考核,允许上岗,操作较熟练。 □ 是 □ 否 6.原始记录、典型报告(比对报告)查看原始记录、模拟检测报告信息基本齐 全,格式符合,符合标准要求。 □ 是 □ 否 可行性分析:实验依据检测标准规范要求,仪器设备全部经过检定,检测环境达到要求,材料符合标准,人员通过培训考核。综合分析该项目可行。 参加评审人 员: 评审结果: 技术负责 人: 总经理:

2016程序文件——新检测项目评审程序

1 目的 规范新检测项目的评审过程,确保新检测项目任务完成。 2 适用范围 开展新检测项目的评审过程。公司地址变更亦可参照此程序完成。 3 职责 3.1技术负责人组织新开展检测项目的准备、试运行申请认可工作。3.2综合业务部负责组织新开展检测项目相关检验人员参加业务培训;进行项目相关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或能力验证工作;整理申请认可的有关书面材料。 3.3新开展检测项目负责人必要时根据项目检测标准编制检验方法实施细则;编制原始记录表格格式和确定试验报告格式;提交项目所需配置资源清单;进行项目的试运行。 3.4综合业务部负责对项目评审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进行归档保存。 程序 4 工作程序 4.1准备 4.1.1检测部根据工作需要,将拟开展的新检测项目填写《新检测项目申请表》,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1.2明确拟开展的新检测项目后,由综合业务部负责提供该项目的最新检测标准。如果该项目目前暂未有任何正式的检验标准(国际、国内、行业、地方),需要自行制定非标准检测方法的,其过程按照《检测方法确认程序》执行。

4.1.3拟开展的新检测项目所属检测部需指定专门的检测人员负责新项目的开展工作,其他人员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 4.1.4拟开展新检测项目的负责人应充分理解掌握检测标准,必要时编制检验方法实施细则;编制原始记录表格格式和确定检验报告格式;并依据检验标准的要求,列出所需仪器设备、环境条件、试剂药品等—切资源的清单,提交技术负责人审核。 4.1.5技术负责人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由新检测项目负责人提出购买申请,遵照《服务和供应品程序》实施采购。 4.1.6新检测项目涉及的仪器设备均应经过必要的校准、检定或能力验证等过程,以确保仪器设备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可以提供有效的检测数据。 4.1.7综合业务部负责组织新检测项目负责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上岗证。 4.2试运行 4.2.1当人员经过培训,所有必备资源已到位后,可投入项目的试运行。 4.2.2试运行的方式 拟开展的新检测项目的试运行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但并不限于这几种方式。 4.2.2.1标准样品的检验 通过对标准样品的检验,考察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4.2.2.2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 采集样品,将其分为相同的若干份,分别由本公司和其他具有资

建筑电气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

建筑电气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 28.0.1当建筑电气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时,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电气安装工程中分项工程的检验批,依据庭院大小、投运时间先后、功能区块不同划分; 2变配电室安装工程中分项工程的检验批,主变配电室为1个检验批;有数个分变配电室,且不属于子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各为1 个检验批,其验收记录汇入所有变配电室有关分项工程的验收记录中;如各分变配电室属于各子单位的子分部工程,所属分项工程各为1个检验批,其验收记录应为一个分项工程验收记录,经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汇入分部工程验收记录中。 3供电干线安装工程分程的检验批,依据供电区段和电气线缆竖井的编号划分;4电气动力和电气照明安装工程中分项工程及建筑物电位联结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其划分的界区,应与建筑土建工程一致; 5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工程中分项工程各自成为1个检验批; 6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工分项工程检验批,人工接地装置和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体各为1个检验批,大型基础可按区块划分成几个检验批;避雷引下线安装6层以下的建筑为1个检验批,高层建筑依均压环设置间隔的层数为1 个检验批;接闪器安装同一屋面为1个检验批。 28.0.2当验收建筑电气工程时,应核查下列各项质量控制资料,且检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和分部(子分部)质量验收记录应正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签章齐全。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图纸会审记录及洽商记录; 2主要设备、器具、材料的合格证和进场验收记录; 3隐蔽工程记录; 4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记录; 5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6空载试运行和负荷试运行记录; 7建筑照明通电试运行记录; 8工序交接合格等施工安装记录。 28.0.3根据单位工程实际情况,检查建筑电气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应无遗漏缺项。 28.0.4当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时,建筑电气分部(子分部)工程实物质量的抽检部位如下,且抽检结果应符合本规定规定。 1 大型公用建筑的变配电室,技术层的动力工程,供电干线的竖井,建筑顶部的防雷工程,重要的或大面积活动场所的照明工程,以及5%自然间的建筑电气动力、照明工程; 2一般民用建筑的配电室和5%自然间的建筑电气照明工程,以及建筑顶部的防雷工程; 3室外电气工程以变配室为主,且抽检各类灯具的5%。 28.0.5核查各类技术资料应齐全,且符合工序要求,有可追溯性;各责任人均应签章确认。 28.0.6为方便检测验收,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调整试验应提前通知监理和有关监

工程检测机构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

工程检测机构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 1、目的 为了保证本公司新开展的检验检测项目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展新的检验检测项目申请、评审、验收过程。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新项目评审工作; 3.2 检测部负责填报新项目立项申请以及标准、规范更新检验检测能力的评审,参与仪器设备的订购、设备到货时的验收、标识、建档; 3.3 综合部负责编制新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和验收、以及申请考核和运行后管理; 3.4 综合部负责落实所需资金,建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台帐。 4.程序 4.1 新项目申请 4.1.1检测部结合公司现有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依据检验 检测技术规范,提出拟开展的新检验检测项目及需更新改造的项目设备申请。 4.1.2 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由检测部部长、设备管理员、检验检测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所申请项目的先进性、符合性.

和可行性进行评审,最终确定公司新开展的工作项目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1.3综合部负责落实所需资金,并组织仪器设备的购置、 验收,落实开展新项目所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 4.1.4检测部指定专人负责熟悉相关文件,在充分分析研究 的基础上编制检测大纲或操作规程等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试验,编制原始记录表格格式和报告格式。 4.2 新项目评审 检测部负责填写项目情况说明、仪器设备准备情况、4.2.1 环境条件准备情况、人员准备情况、试运行方案,评审小组同时对配备的仪器设备、可行性进行论证,对试验的可靠性、.

环境设施和条件、方法等事项进行确认。 4.2.2如果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满足试运行的条件,技术负责人签订评审意见。 4.3新项目验收 4.3.1培训检验检测人员并进行考核。 4.3.2准备样品(包括样品制备)。 4.3.3检验检测人员按标准、规程等作业指导书中所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性检验检测并记录,出具报告。 4.3.4由质量监督员组织有关人员按照规程或标准等技术文件上要求,对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 4.3.5若完全符合要求,新项目则可投入试运行。 4.3.6新项目试运行后,进行模拟试验,或者与已经取得了资质认定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比对,比对合格后由技术负责人填写比对分析。 4.3.7技术负责人根据试运行的情况,组织评审小组从人员、环境、设备、使用标准、作业指导书、能力验证等方面对新项目进行验收。 5、相关文件 1/CX4.5.17-4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质量记录6.

防盗报警系统验收规范2013.8.16

变电站防盗报警系统 验 收 规 范 **************************** 二零一三年八月

目录 1、编写目标 (3) 2、编写内容 (3) 3、入侵报警系统的验收标准 (3) 4、入侵报警系统的验收流程 (4) (1)工程验收内容 (4) (2)检测机构 (4) (3)验收 (4) (4)文档 (4) (5)验收程序 (5) (6)验收结论 (5) 5、入侵报警系统的工程验收 (6) (1)检测内容 (6) (2)入侵报警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 (6) (3)入侵报警系统验收的一般要求 (8) (4)检查项目 (9) (5)检查要求 (10) 6、系统移交 (11) (1)系统竣工图纸资料归档要求: (11) (2)系统竣工图纸资料修改、整理归档要求: (11)

1、编写目标 掌握入侵报警系统工程检查与测试的要点和方法,了解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验收的方法,更好的为入侵报警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作保障。 2、编写内容 (1)入侵报警系统检测; (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验收。 3、入侵报警系统的验收标准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验收,主要是根据《条例》和《实施办法》规定,依照《规则》实行。《条例》和《实施办法》属行政法规,《规则》是强制性行业标准,属技术法规范畴,必须强制执行。(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和GA / 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详细条款请查询相关文件资料) 《规则》为安全防范系统标准体系之一,是与公安部行业标准GA / 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的配套标准,执行时下列所有被引用标准中的相关条文也应强制执行。 国家标准 GB 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 GB 50057—19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 GB / T16676—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 GB / 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GA / 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行业标准 GA / 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行业标准 JGJ / T16—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规则》对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质量验收,提出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对一、二级工程的验收应严格执行《规则》的主要条款,三级工程的验收参照《规则》可适当简化。三级工程的验收可适当简化,标准中有明确说明的,按规定执行,标准中没有明确说明的,由验收委员会(验收小组)决定并执行简化操作。

入侵报警系统完整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 前言: 一篇基本的入侵报警系统方案,综合报价方案里面直接插入就可正文: 一、需求分析 入侵报警系统是安保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通用的现代化安全防范系统,系统通过安装在现场的报警探测器获取报警信号,经过各种方式传入控制设备,经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报警信息。 为了保证大楼内财产的安全,在重要的区域设置不同数量的探测器来保证大楼内财产人生的安全性。 这些东西度娘多的是,我就不罗嗦了 二、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T 1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保安安保监控工程技术规范》GA/T 76-96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方法》GA/T 70-94 这些东西也有很多,沾边的都可以写上 三、具体设计 1、探测器点位分布 大厦入侵报警系统主要针对在大厦的一层主要办公室及出入口、值班室、楼梯过道等重要位置设置探测器,进行探测报警。 主要布置如下:

1)在一层值班室、负一层2个值班室及无障碍卫生间分别设置1个紧急报警按钮,共设置4个紧急报警按钮; 2)在一层出入口楼梯过道设置2个红外双鉴探测器,自行车自行车库各入口设置6个红外双鉴探测器; 3)在裙房的一层和负一层楼梯入口、过道,以及塔楼的负一层至负三层的过道门处设置门磁,共设置24个门磁开关; 4)在每层的办公区域的住户智能箱内预留2路报警回路,作为备用,共设置八防区报警控制器111个; 红外双鉴探测器和门磁开关,在晚上下班后进行布防,一旦被入侵者触发立即发出报警;紧急报警按钮24小时布放,随时可以进行报警,便于保安及时处理。 2、系统组成及结构 大厦入侵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报警系统。本系统主要由前端报警探测器,信号传输部分,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以下是对各部分的详细说明: 1)前端探测器 前端探测器主要为红外双鉴探测器、紧急按钮、门磁开关等,主要用于探测现场警情,当有入侵者闯入时,触发探测器发生报警信号,传至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统一处理,可使住户人身及财产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保障。 2)信号传输部分 本系统报警信号采用总线传输方式,这种传输方式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可靠,安装方便,成本低。 本系统采用了总线制报警主机,主机总线采用RVV2*1.5 报警总线,电源线采用RVV2*1.5。

开展新工作项目的管理程序

开展新工作项目的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开展新工作项目的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开展新项目的评审。新项目指从未开展过的检测项目,标准修订后的项目。 3 职责 3.1 由实验室负责人制定新开展工作项目计划。 3.2实验室负责相关新开展项目的试验工作,指定项目负责人、确定检验方法、编制检验实施细则及检验准备工作。 3.3 技术管理者负责新开展项目评审结果的核查验收。 3.4由实验室主任审批并监督实施。 4 开展新项目的评审 4.1 对从未开展过的新项目的评审 4.1.1对拟开展新检验项目,由实验室负责组织调研,收集资料,开展调查,提出新检测项目的方案。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新项目的名称、项目意义、市场前景; (2)适用范围; (3)新标准技术分析表(包括检测项目、检测设备及仪器、辅助装备、标准物质、参考标准、检测环境条件); (4)没有规定检验方法时,应尽可能选择国际或国家标准中已经公布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文献或杂志公布的方法。 (5)其它需说明内容。 4.1.2 技术管理者组织对新项目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报实验室主任批准后,通知承担新项目的检测室负责人作好评审前准备工作。 4.1.3评审通过后,新检验项目的评审记录及总结报告由综合业务部整理归档。 4.2 标准修订后项目的评审。 4.2.1由办公室对修订后的标准进行评价,填写《标准变更技术分析》表,提交技术管理者组织评审。 4.3 承担检测项目的按照新的检测标准规定进行开展新项目评审的准备。

4.3.1承担新项目的应指定两名或两名以上检验人员学习、研究、掌握检验依据和检验方法、原理和过程,熟悉设备仪器操作规程。 4.3.2 对需要采购的仪器设备和材料,按有关程序采购,配齐检验手段。个别非常用设备,可按有关程序组织分包检验。 4.3.3 检验室负责人负责按检验过程组织试运行检验,由两名检验人员分别对同一样品进行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的一致性。试运行检验不得低于两次,并出具检验报告,必要时可组织比对验证工作。 4.3.4 试运行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措施,并重新组织试运行检验。 4.4 开展新项目评审的实施 4.4.1 技术管理者组织对新项目评审。对提交的新项目方案,新标准技术分析表或标准变更技术分析表,以及试运行检验报告进行新项目评审。 4.4.2 评审内容 a)检验方法的有效性; b)环境条件、仪器设备配置是否符合要求; c)原始记录,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d)试运行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e)检验的不确定分析; 4.4.3 评审人员应将评审内容填入“新项目评审记录表”中,形成评审意见报实验室领导批准。 4.4.4 未通过认证的项目,在开展检测工作中不使用认证标志,当采用尚未制定成标准的方法时,须征得委托方的同意并签字认可。 5 相关记录 5.1新检测项目申请表 5.2新检测项目评审报告 5.3新检测项目评审记录

入侵报警系统标准

入侵报警系统设置和日常使用、维护管理规定 万达集团股份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一、系统技术要求 (1) 1.1 系统概述 (1) 1.2 系统基本要求 (1) 1.3 联动兼容性 (2) 1.4 接入要求 (2) 1.5 紧急报警装置 (2) 二、安装要求 (2) 2.1 通用要求 (2) 2.2 点位设置要求 (3) 2.2.1 商管 (3) 2.2.2 酒店 (3) 2.2.3 影城 (4) 2.2.4 儿童乐园 (5) 2.2.5 文旅营运项目 (5) 2.3 安装、验收流程 (6) 2.3.1 设备安装 (6) 2.3.2 集团检查 (6) 三、使用管理要求 (6) 3.1 防护区设置及撤布防时间要求 (6) 3.2 入侵报警系统运行情况检查、维护保养要求 (7) 四、考核 (9) 4.1 设备故障、布防考核 (9) 4.2 故意损坏、谎报考核 (9)

入侵报警系统设置和日常使用、维护管理规定入侵报警系统的建设、使用和运维,除满足国家、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 和规定外,还须严格执行本规定要求。 一、系统技术要求 1.1 系统概述 入侵报警系统(intrusion alarm system)是用于探测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行为并发出报警信号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入侵报警系统应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控制/显示/处理/记录设备。前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器;传输设备包括电缆或数据采集和处理器(或地址编解码器/发射接收装置);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或中央控制台,控制器/中央控制台包含控制主板、电源、声光指示、编程、记录装置以及信号通信接口等。 1.2 系统基本要求 (1)入侵报警系统中探测器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特殊情况可用无线传输方式)。 (2)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在技术上有适度超前性和互换性,为系统的增容和/或改装留有余地。 (3)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准确及时地探测入侵行为、发出报警信号;对入侵报警信号、防拆报警信号(可与入侵报警信号共用)、故障信号的来源有清楚和明显的指示,在入侵报警系统的电子地图上准确显示报警信息。 (4)入侵报警系统的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任一防区报警到控制器接收到该信息并发出报警信号所需的时间不大于2s。 (5)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对下列功能进行编程设置: a) 瞬时防区和延时防区;

实验室开展新项目检测工作及评审程序

1目的 对新开展的检测项目的申请、涉及的人员、设备以及所需的标准、规程、规范等,作出规定,以满足其科学性、公正性、及时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项目检测工作的调研、申请、实施、评审和申报全过程。3职责 3.1检测室负责新项目工作的调研、申请、编写实施细则、检验工作的具体实施。 3.2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新项目工作的调研、申请、检验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评审。4工作程序 4.1开展检测项目的申请 检测室拟开展新项目时,应按程序填写《新项目申请审批表》,申请内容应包括检测新项目的名称、采用的仪器设备、环境基础设施和药品、项目负责人员及工作程序,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试行。 4.2确定检测依据 4.2.1检测依据一般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若仪器先进暂无标准方法,为了确保新开展检测项目的可靠性,其依据方法来源必须具有权威性,有相关技术资料证明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4.2.2检测室应指定两名实验人员研究、掌握检测依据,并指定一名主检人负责这项工作。 4.2.3主检人应熟悉检测依据,检测项目的技术要求及结果的判定规则。 4.3确定检测仪器、环境基础设施和试剂 4.3.1根据技术标准、规范确定所需的仪器设备,本公司没有的仪器设备,按仪器设备申购规定,经总经理批准后进行调研,选型采购。 4.3.2购进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3.3按标准、规程、规范技术要求购进所需的辅助器材和试剂。 4.4培训检测人员 检测室负责对承担所检测项目的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所检测项目专业知识的培训并考核。如使用新进仪器,须经上岗考核后才能上岗,必要时,外派进行培训。 4.5试运行检测 4.5.1检查确认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必要的应急措施准备齐备。 4.5.2检测人员按新项目实施方案中选定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内基础实验,基础实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检测方法的试剂空白、标准曲线、检出限、检测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等,做好实验记录。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剂空白、标准曲线、检出限、检测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等技术指标满足标准方法的规定,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精密度、准确度指标可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测试。 4.5.3采集环境样品,由两名承检人员分别对同一样品进行实验,比对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如两人实验结果的偏差符合要求,试运行检测成功。若两人实验结果的平行性或一致性超差,应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重新实验。 4.5.4编写实验报告 4.5.4.1实验结束后,检测人员编写基础实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依据实验数据统计得到的检测方法的检出限、检测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等技术指标数据,。 4.5.4.2在实际实验中,进一步考查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对影响结果可靠的各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或注意事项,根据实验数据出具3-5份模拟报告。 4.6新项目评审 4.6.1评审内容: a、检测室提交的基础实验报告和模拟检测报告;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设 计 技 术 方 案

一、入侵报警系统概述 系统采用总线制结构,每一个现场报警设备均有各自独立的地址,当发生非正常事件报警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报警来源,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报警区域位置,同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光提醒保卫人员及时处理警情; 保卫人员可以在报警主机根据不同时段需要进行布防、撤防等操作,可以在电子地图进行相应的操作。报警管理软件具有报警信息的记录、统计、打印报表等相应功能。 二、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39—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1-2006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7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GB/T 50356-2005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 GY/T155-2000 《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GY/T157-2000 《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WH/T 18-2003 《多通路音频数字串行接口》 GY/T187-2002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JGJ57-2000/J67-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T8898-2001 三、系统功能设计 在办公楼、培训信息楼设置报警系统,主控制设备设置在办公楼一层消防控制中心。 报警系统采用RS485总线方式传输,中心控制室设置报警主机,并通过电脑对报警主机进行管理以及电子地图直观的界面操作。可根据探测器布设区域的性质采取分区式布防,紧急按钮实时处于布防状态。

建筑电气检验批划分

建筑电气分部工程分项验收检验批划分监理机构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承建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讨论商讨,特制订如下检验批划分计划: 序 号 检验批名称检验批划分要求备注 一、防雷及接地安装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全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验收 1 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验收 1.1 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自检合格工序报验资料收到后验收 2 避雷引下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验收 2.1 避雷引下线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基础、顶层自检合格工序报验资料收到后验收 3 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验收 3.1 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每层自检合格工序报验资料收到后验收 4 接闪器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验收 4.1 接闪器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屋面自检合格工序报验资料收到后验收 5 接地电阻测试接闪器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测试 二、电气照明安装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全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验收 1 电线、电缆导管敷设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验收 1.1 电线、电缆导管敷设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每层自检合格工序报验资料收到后验收 2 电线、电缆导管穿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验收 2.1 电线、电缆导管穿线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每层自检合格工序报验资料收到后验收 3 动力、照明配电箱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验收 3.1 动力、照明配电箱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每层自检合格工序报验资料收到后验收 4 普通灯具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验收 4.1 普通灯具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每层自检合格工序报验资料收到后验收 5 专用灯具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全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验收

(完整版)建筑工程分部、分项、检验批划分

定义: 1、建设项目 指在一个总体范围内,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建设单位。例:一所学校、一个工厂等。 2、单项工程 是指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能够独立组织施工,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例: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 3、单位工程 指竣工后不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但具有独立设计,能够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例:土建、电器照明、给水排水等。 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单项工程与单位工程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它竣工后能否独立地发挥整体效益或生产能力。 4、分部工程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按建筑工程的主要部位或工种工程及安装工程的种类划分。建筑工程十大分部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建筑节能工程 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将其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顺序、专业系统和类别等划分成若干子分部工程。如装饰工程可分为:地面、门窗、吊顶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可划分为:室外电气、电气照明安装、电气动力等子分部工程。 5、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是指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施工图预算中最基本的计算单位。它是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材料的不同规格等,将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的。例如,钢筋混凝土分部工程,可分为捣制和预制两种分项工程;预制楼板工程,可分为平板、空心板、槽型板等分项工程;砖墙分部工程,可分为实心墙、空心墙、内墙、外墙、一砖厚墙,一砖半厚墙等分项工程。 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规格划分。例:砖石工程可分为砖砌体、毛石砌体两类,其中砖砌体可按部位不同分为内墙、外墙、女儿墙。分项工程是计算工、料及资金消耗的最基本的构造要素。 6、检验批 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检验批划分计划最终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检验批划分概述 (5) 1、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 (5) 2、主体结构分部工程 (7) 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分部 (8) 4、建筑屋面工程分部 (9) 5、建筑给水、排水和采暖工程分部 (9) 6、建筑电气分部 (9) 四、检验批具体划分 (9)

xxxxxxxx检验批划分计划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xxxxxxx设计的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 2、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投标文件 3、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3.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50208-2011); 3.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3.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3.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3.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1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3.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3.1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3.1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3.1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3.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3.1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 3.1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4、本检验批划分主要针对工程的钢筋砼结构、钢结构、机电安装部分,其中实体检测部位在实体检测前确定,装修部分待进场后另行协

1常营电气检验批划分方案讲解

目录 1.电气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5) 3、建筑电气和智能建筑涉及的分项工程 (6) 3.1建筑电气涉及的分项工程 (6) 3.2智能建筑涉及的分项工程 (7) 4、检验批的划分方案 (7) 4.1建筑电气检验批的划分 (7) 4.2智能建筑检验批的划分 (9) 5、检验批判定的合格标准 (10) 6、工程资料检验批管理措施 (11)

1.电气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常营三期剩余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标段位于北京市东五环外朝阳区常营乡,建筑面积为105000平米,此标段有10个单位工程,分别为:5#住宅楼、6#住宅楼、7#住宅楼、13#小学、15#商业、16#商业、17#商业、18#商业、1#车库、2#车库;在单位工程内电气工程有4个分部工程,分别为: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电梯工程。 1.2电力、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紧急求助报警、首层顶层内红外幕帘报警);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3配电系统:本工程负荷等级:正压风机电源、应急照明、消防电梯等所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由配电室以双路放射式供电,并在末端装有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另一路不应同时损坏;弱电设备电源为二级负荷,由配电室引双路电源,并末端配电箱自动切换;其余为三级负荷。 1.4供电方式:本建筑采用220/380V,低压电缆从变配电室引至本建筑地下一层的配电室低压柜向建筑内的各用电设备供电。低压接地系统为TN-S系统。进线后中性线(N)与(PE)线严格分开,不得混接。地下层干、支线水平敷设部分采用封闭式金属电缆线槽,线槽引出的所有分支线沿楼板、墙内穿管暗敷设。 1.5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沿不同线槽分别敷设。向同一设备供电的两路电源电缆同线槽敷设时,线槽内加隔板,主、备用回路敷设在隔板两侧。沿电气竖井敷设一根接地线(40*4镀锌扁钢),该接地线多处与接地装置相连。竖井内所有配电箱PE母线应就近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1.6电力、照明系统:本建筑低压采用220/380V配电系统。动力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住宅采用树干式。照明灯具采用高效灯具、节能光源,以节能型光源荧光灯为主,其灯具效率满足相关要求。所有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电感镇流器并加装电容补偿COS φ>0.9.开敞式灯具效率大于75%;透明保护罩式灯具效率大于65%。采用的镇流器应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楼梯间照明采用声光控延时开关(节能自熄开关)。灯具及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