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MIS高级培训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特殊测头的校验
1.盘形测针的用
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盘测针的定义及校
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盘测针的注意事
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柱测针的用
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柱测针的定义及校
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6.柱测针的注意事
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7.星型测针的用
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6.星型测针的定义及校
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7.星型测针的注意事
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6.五方向测针的用
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7.五方向测针的定义及校
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8.五方向测针的注意事
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第2章:如何建立零件坐标系
10.有CAD模型时基准点、基准圆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 ·21
11.有CAD模型时基准圆、基准槽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 ·21
12.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实例1(6个矢量
点)· · · · · · · · · · · ·22
13.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实例2(3个
圆)· · · · · · · · · · · · · · · ·23
14.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实例3(圆+矢量
点)· · · · · · · · · · · ·24
15.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实例3(圆+槽+矢量
点)· · · · · · · · ·25
16.最佳拟合建立零件坐标
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17.最佳拟合建立零件坐标系——拟和方
法· · · · · · · · · · · · ·27
18.最佳拟合建立零件坐标系实
例· · · · · · · · · · · · · · · · · · · · ·28
•第3章:编程语句
1.编程语
句 (29)
2.读/写外部数
据 (30)
3.循
环 (3)
2
4.WHILE和END
WHILE (34)
5.ELSE和END
ELSE (35)
6.IF和END
IF (36)
BLE········································
··38
17.子程
序 (52)
•第4章:应用实例
1.齿
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2.无规则排列特征的测
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3.轴承内
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
4.曲线方
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5.子程序的应
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第5章:如何编制Hyper-report
1.超级报告的用
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
2.超级报告中各种命令的应
用· · · · · · · · · · · · · · · · · · · · · ·92
3.Hyper-report的应用实例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95
4.Hyper-report的应用实例
2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5.Hyper-report的应用实例
3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6.Hyper-report的应用实例
4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第1章:特殊测头的使用•盘形测针
盘形测针的用途
用来探测直径较大深孔的中心坐标
和直径等。
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在
测量孔的直径时,精度会低于使用
球形测针的测量结果。
但对中心坐
标的影响很小。
盘形测针的定义及校验(以Ф25盘测
杆为例)
1.为了保证校验结果的精确,先校
验一个普通球型测杆,保持标准球
不移动;
2.卸下球测杆,换上盘型测杆;
3.新建一个测头文件;
4.在“测头说明”里选择测头组件:
PH10MQ
CONCERT30MM_TO_M8THRD
PROBE_TP20
EXTEN20MM
TIP25BY3MMDISK;
5.点击“测量”,打开测头校正对话框;
设置测头参数:
测点数:9
逼近距离/回退距离:4
移动速度:60
触测速度:2
校验模式:
选择“用户定义”
层数:2
起始角:-5
终止角:5
6.选择在第1步中校验球形测针时所定义的标准工具文件;
7.点击“测量”,开始进行测头的校正;
1>―是否校验所有测头?”,选择“是”
2>―是否已经移动标定工具或更改坐标
系零点?”,必须选择“否”
8.PC-DMIS将自动进行测头的校验。
校验完成后,点击“确定”。
注意事项:
•在校验盘测杆之前,先校一个普通的球测杆,目的是为了得到标准球的位置。
然后再进行盘测杆的校验。
•使用时,通常使用20mm加长杆;•配置测头文件时,选择测杆要注意后缀为“DISK‖;
•由于盘型测杆是球型测杆的特例(切掉了两个球冠),工作面为球环的球面,不能垂直于标准球正上方采点;
因此,在校验时,盘型测杆不能手动在标准球顶部采第一点,所以,自动校验测量时,选择“是否已经移动标定工具或更改坐标测量机零点?”时只能选择“否”;
•柱测针
柱测针的用途
专用来测量薄壁件。
柱测针的定义及校验
1.新建一个测头文件;
2.在“测头说明”中选择测头组
件
柱形测针:
TIP2BY20MMSHNK
3.点击“测量”,打开测头校正
对话框,设置参数;其中,
必须选中“柱测尖标定”,
并设置相应参数;
4.添加角度;
5.定义标定工具;
6.点击“测量”,开始进行测头
的校验。
校验完成后,点击“确定。
注意事项:
•配置测头文件时,选择测杆要注意后缀为“SHNK‖
•配置校验参数时,激活“柱测尖标定”选项。
(除此设
置与普通测针不同之外,其
他操作方法完全一致)
•柱测尖偏置定义的是从测尖球心到柱层3MM处为校验的
柱层,校验的点数为“柱测
检测点数”;而“测点数”
处定义的点数为柱测尖的半
球部分校验的点数。
星形测针
星形测针的用途
主要用于检测零件内腔,及深孔。
例如缸径上的钻孔,沟槽等。
星型测杆的定义及校验(以PS7R为例)
1.新建一个测头文件
2.在“测头说明”里选择测头组件:
PH10MQ
CONCERT30MM_TO_M8THRD
PROBE_TP20
EXTEN20MM
测尖号1:2BY18MMSTAR(方向向下)
测尖号2:TIPSTAR2BY30(指向X+)
测尖号3:TIPSTAR2BY30(指向Y+)
测尖号4:TIPSTAR2BY30(指向X-)
测尖号5:TIPSTAR2BY30(指向Y-)
3.添加角度;注意:每添加一个角度,
5个测尖同时添加此角度,若用不了某测尖
的此角度,可删除之。
4.其它步骤同普通测针。
注意事项:
•使用时,通常使用20mm加长杆;
•注意:每添加一个角度,5个测尖同时添加此角度,若不采用某测尖的此角度,可删除之。
•安装时,尽量保证2、3、4、5号测针中两相对两测针连线与“X”轴或“Y”轴平行;
•配置测头文件时,首先选择星型测杆1号位置的测针(当角度为A0B0时,竖直向下的杆),然后按照顺序选择2、3、4、5号针;
•配置空间位置测杆时,测杆有效测量长度应为相对两个测杆间红宝石球心连线的距离,即2与4号针(或3与5号针)之间的距离;1号测杆不能单独使用。
•校验星型测杆通常用双标准球。
因为:
在校验某些角度的时候,需要用到双标准球中的从球,例如
在校验T1A90B180位置时,5号测杆就需要在可用工具列表中
对从球的矢量方向进行定义(与主球的定义方向相反),同
时要注意:为了使在此处校得的从球数据和在主球上校得的
数据相互联系,应该选择一个在主球上校过,而且在从球上
也能校验的一个角度,在从球上也校验一次。
(注:主球指
双标准球中位于上方的那个球,从球则是其中位于下方的)。
•五方向测针
五方向测针的用途
主要用于检测零件内腔,或深孔。
使用方法类似星形测针。
校验步骤
1.建立一个新的测头文件
2.在“测头说明”选择测头组件:
PH10M
CONCERT30MM_TO_M8THRD
PROBE_TP2
EXTEN20MM
EXTEN5WAY
(空连接1)测尖号1:TIP1.5BY30M
空连接2:
(空连接3)测尖号2:TIP2.5BY30MM
测尖号3:TIP3BY30MM
空连接5
3.其它操作方法同星形测针
注意事项:
•无论校验还是使用,五方向比星形测针更灵活。
•五方向的安装与形星测针一样,必须注意测针的方向指向,(以GLOBAL
机型为例)
空连接1指向Z-,
空连接2指向X+;
空连接3指向Y+;
空连接4指向X-;
空连接5指向Y-;•为空连接选择测针时,根据选择顺序定义测尖号;而形星测针的测尖号是固定的,与空连接号相对应。
第2章:如何建立零件坐标系•建立零件坐标系的目的
满足检测工艺的要求
满足同类批量零件的测量
满足装配、加工和设计中基准的建立•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方法
3-2-1建立零件坐标系迭代法建立坐标系最佳拟合建立坐标系X Z Y
X
Z Y X
Z Y
•无CAD模型时3-2-1坐标系的建立方法Ⅰ a.建立坐标系第一轴向
b.建立坐标系第二轴向
c.确定坐标系原点
方法Ⅱ通过旋转平移当前坐标系建立新的坐标系a b c
围绕某一轴向(如z正)旋转另一轴向(如x正)(按右手定则顺时针
为负值,逆时针为正值)
通过平移某个原点(如x)实现在某个轴向
(如x向)的偏置(沿
轴的正方向偏值为正值,反之为负)
•有CAD模型时3-2-1坐标系的建立
此方法适用于工件坐标系和CAD模型上的坐标系(各轴向的方向以及坐标原点的位置)完全一致的情况
直接点击
“CAD=工件”
可以使工件上
建立的坐标系
和CAD模型本
身的坐标系统
一
•注意:应将装配、加工或设计的基准作为坐标系建立的特征元素
•无CAD模型时迭代法建立坐标系方法Ⅰ6个矢量点:
参与建立坐标系的各矢量点需要具备在理论坐标系下的坐标值以及矢量值
在自动测量——矢量点的对话框中,输入每个点的理论坐标值以及理论矢量值,创建矢量点测量程序
理论矢量方向
理论坐标值
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对话框中按照顺序依次选择6个矢量点(3个点、2个点、一个点)
•无CAD模型时迭代法建立坐标系
方法Ⅱ3个圆:
各圆需具备在理论坐标系下的中心、直径以及矢量方向的理论值,通过自动特征对话框创建测量圆程序
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对话框中按照顺序依次选择6个矢量点(3个圆、2个圆、一个圆)
理论直径
理论矢量方向
理论中心坐标值
•无CAD模型时迭代法建立坐标系
方法Ⅲ2个圆+3个矢量点:
同前所述各圆需具备在理论坐标系下的中心、直径以及矢量方向的理论值,矢量点需具备在理论坐标系下的坐标以及矢量方向的理论值,通过自动特征对话框创建程序
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对话框中按照顺序依次选择6个矢量点(3个点、2个圆、一个圆)
方法Ⅳ1个圆+1槽+3个矢量点:
同前所述各圆需具备在理论坐标系下的中心、直径以及矢量方向的理论值,矢量点需具备在理论坐标系下的坐标以及矢量方向的理论值,通过自动特征对话框创建程序
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对话框中按照顺序依次选择6个矢量点(3个点、圆+槽、圆)
理论长、宽尺寸
理论矢量方向
理论中心坐标值
•有CAD模型时迭代法坐标系的建立方法Ⅰ6个矢量点:
通过自动特征对话框直接在CAD模型上选择矢量点以读入理论值,从而创建矢量点程序
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对话框中按照顺序依次选择6个矢量点(3个点、2个点、一个点)
理论矢量方向
理论坐标值
•有CAD模型时迭代法坐标系的建立
方法Ⅱ3个圆:
通过自动特征对话框直接在CAD模型上选择圆特征以读入理论中心值、直径以及法线矢量,从而创建圆程序
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对话框中按照顺序依次选择6个矢量点(3个圆、2个圆、一个圆)
理论直径
理论矢量方向
理论中心坐标值
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
•有CAD模型时迭代法坐标系的建立
方法Ⅲ2个圆+3个矢量点:
通过自动特征对话框直接在CAD模型上选择圆以及矢量点特
征,读入其理论值,从而生成测量程序
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对话框中按照顺序依次选择6个矢量
点(3个点、2个圆、一个圆)
方法Ⅳ1个圆+1槽+3个矢量点:
通过自动特征对话框直接在CAD模型上选择圆、槽以及矢量
点特征,读入其理论值,从而生成测量程序
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对话框中按照顺序依次选择6个矢量
点(3个点、圆+槽、圆)
理论长、宽尺寸
理论矢量方向
理论中心坐标值
•方法Ⅰ6个矢量点:
根据六个矢量点建坐标系的方法,分别在图示钣金工件的基准处生成六个矢量的测量程序,进行迭代法坐标系的建立,图示如下:
•方法Ⅱ3个圆:
根据3个圆建坐标系的方法,分别在图示钣金工件的生成3个圆的测量程序,进行迭代法坐标系的建立,图示如下:
方法Ⅲ2个圆+3个矢量点:
根据2个圆+3个矢量点建坐标系的方法,分别在图示钣金工件上生成测量程序,进行迭代法坐标系的建立,图示如下:
方法Ⅳ1个圆+1槽+3个矢量点:
根据1个圆+1槽+3个矢量点建坐标系的方法,分别在图示钣金工件上生成测量程序,进行迭代法坐标系的建立,图示如下:
最佳拟和建坐标系
•此方法可提高坐标系精度,特别是对于曲线曲面类零件,通过理论曲线和实际曲线的匹配得到更精确的坐标系。
常用于有CAD模型的情况,通过编辑所选拟和特征理论
值和测定值的加权,并选定不同拟和方法,取得不同的
拟和效果
所选拟和特征
拟合方法(后详述)输入特征的加权值
最佳拟和建坐标系—拟和方法
•最小二乘法:
如果选择最小二乘法选项,最佳拟合坐标系中的误差将
在所有特征输入之间均匀分布。
•矢量:
如果选择矢量选项,所得的点将在创建坐标系后捕捉到
理论矢量。
•最小/最大:
如果选择最小/最大选项,坐标系将尝试确定零件的方
位,使所有输入特征处于根据其关联尺寸确定的公差范
围内。
此选项仅用于2D 最佳拟合。
•旋转和平移:
旋转和平移选项在计算坐标系时将允许最大的自由度,
使其可以自由地旋转和平移。
•仅旋转:
仅旋转选项限制坐标系在计算时只能旋转。
•仅平移:
仅平移选项限制坐标系在计算时只能平移。
最佳拟合建坐标系实例
在某些情况下,当坐标系根据基准建立完成之后,某些重要的尺寸要求(例如与装配相关的尺寸或者其他要求较高的加工尺寸)与理论值差别较大,此时将需要根据这些重要尺寸的测定值和理论值的偏差将坐标系进行平移或者旋转,使坐标系在满足当前基准的条件下,尽量减小这些重要尺寸的偏差。
例如在如下图示中,SCN2和SCN3为在基准装配尺寸满足条件下同样要求配合精度较高的曲面轮廓,在坐标系建立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对两扫描轮廓坐标系最佳拟和,减小其理论值与测定值的偏差,保证其装配精度。
第3章:编程语句
在本章中将详细介绍有关流程控制及读/写数据的相关语句。
包含以下内容:
l读/写外部数据
l循环
l WHILE和END WHILE
l IF和END IF
l ELSE和END ELSE
l LABEL
l GOTO
l SELECT和END SELECT
l CASE和END CASE
l读取特征参数
l读取形位公差
l计算距离
l数组
l注释
l子程序
编程语句:读/写外部数据
l打开/关闭外部数据文件
用于打开或关闭外部数据文件,为数据的读取或写入做准备。
文件打开命令在“编辑”窗口中的语法为:
<文件指针名> =文件/打开,<文件名>,<打开模式>
文件指针名:它是用户选择的文件指针标识,用于访问打开
的文件。
文件名:包括要打开的文件的路径及文件名。
打开模式:文件的打开模式,包括:读取、写入或附加。
样例程序:
打开la.txt 文件指针
FPTR1文件打开模式为:读取
菜单:
编程语句:读/写外部数据
文件关闭命令在“编辑”窗口的语法为:
<文件指针名> =文件/关闭
注意:此处的文件指针名应该和打开时
的文件指针名保持一致
l读数据
通常使用“读取行”命令,其格式为:
<变量名> = 文件/读取行,<文件指针名
>,<表达式>
注意:<文件指针名>应该和需要读取的
文件指针名保持一致。
<表达式>是指把读入的数据赋值
给变量的表达式。
l写数据
通常使用“写入行”命令,其格式为:
文件/写入行,<文件指针名>,<表达式>
注意:<文件指针名>应该和需要写入的
文件指针名保持一致。
<表达式>是指把写出的数据的表
达式。
l循环的主要用途:
1.在一个多零件的夹具上,工件的间距一致。
利用平移/
旋转偏置,可以使用测量一个测量程序测量所有工件。
2. 在一个零件的夹具上测量多个零件,并且想在每个程序
循环之前换入新的零件。
将零件替换为新零件时,可借助于“注释”命令来停止CMM。
此命令可以位于循环的开头或末尾。
3.使用“循环”可以旋转零件程序,以测量同一零件的不
同部分。
例如,可以创建一个零件程序来测量一个复杂的孔,相同的孔在零件上重复了10 次。
所作的零件程序只需要测量其中一个孔,然后,可以使用“循环”
来偏置此零件程序,以测量其它9 个孔,减少程序的数量。
l 菜单l 样例程序代码x,y,z 设置零件之间或同一零件上的模式之间的x (y 或z )偏置;角度框用于设置零件之间或同一零件上的模式之间的角度偏置。
第
一个偏置以零件的
原点为基础。
注意:循环语句的配对使用循环测量不同高度的圆孔
零件数框指夹具在x (y
或z )方向上夹持的零件
数(或零件上的模式数);
起始号框指零件序列中的
起始位置号;跳过号框用
于将零件程序重复执行指
定的次数,从而使您可以
跳过指定的增量。
编程语句:WHILE和END WHILE 此选项用于在零件程序中添加条件循环。
WHILE 和END WHILE 命令之间的各项将一直循环执行,
直至不再符合使循环处于活动状态的条件(或表
达式)。
样例程序代码:
该行接受用户的数值输入并将
其存储在变量C2.INPUT 中。
赋值/H1=C2.INPUT,H2=15;WHILE/H1> H2测试H2(初始值设置
为15)是否小于用户输入的整数。
如果测试值为真,将执行
WHILE/ 之后END_WHILE/ 之前的语句。
赋值/H2 = H2 + 1
该行将H2变量递增1,以便最终在条件测试失败后退出循环。
END_WHILE行在条件值为假时终止执行WHILE / END WHILE
块中的命令。
编程语句:ELSE和END ELSE
此选项用于在零件程序中添加条件块。
只有当ELSE IF 命令的表达式求值为真(非零)时,才会执行ELSE IF
和END ELSE IF 命令之间的各项。
ELSE IF / END ELSE
IF 块必须紧接在一个IF / END IF 块或另一个ELSE IF /
END ELSE IF 块之后。
如果当前块之上的所有IF / ELSE
IF 表达式都已求值为假,则将求此表达式的值。
如果表达
式求值为假(零),那么执行流程将跳至END ELSE IF
命令之后的下一条命令。
如果当前块之上的任何IF /
ELSE if 表达式求值为真,则将跳过此序列中所有后继的
ELSE IF / END ELSE IF 块。
样例程序代码:
该代码首先测试点的Y 值。
如果条件值为假,代码将测试PNT2
和PNT3 Y 值。
如果其中任一条件值为真,PC-DMIS 会显示关联
的注释,并跳过其它条件语句。
编程语句:IF 和END IF 此选项用于在零件程序中添加条件块。
只有当IF 命令的表达式求值为真(非零)时,才会执行IF 和END IF 命令之间的各项。
否则,执行流程将跳至END/IF 命令之后的第一个命令。
其格式为:
IF/expression
…
END_IF/表达
式
表达式为真时,执行此段程序
END_IF
IF
YES
NO
编程语句:IF和END IF
l样例程序代码:
该行接受用户的“是否”输入,
并作为IF语句中的判断。
IF/C3.INPUT==“是”为表达式。
测试注释1 的输入是否为
“是”。
如果为“是”,IF 语句则为“真”,继续执行IF 语
句后面的语句,该示例中测量PNT1 特征。
如果为“否”,
则转至END_IF 语句。
END_IF终止执行IF / END IF 代码块中的命令。
该行后面的
任何命令是用户在注释中单击否后PC-DMIS 将转至的位置。
编程语句:LABEL
标号选项可打开编辑标号名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创建在GOTO 或IF 语句中使用的名称标识。
PC-DMIS 允许您创建最多包含十五个字符的标识。
标识都将以大写字母显示。
菜单:
标号名称样例程序代码:
GOTO 或IF 语句中调用的名称标识
编程语句:GOTO
l转到选项可打开转到对话框。
通过此对话框,您可以在零件程序中创建“转到”语句。
当执行程序时
,如果PC-DMIS 遇到“转到”语句,则将移动到标
号标识所指示的位置。
l样例程序:
标号名称
l样例程序代码:
在满足IF语句的条件时,跳转到标号下面的程序
(此处为测量CIR6的程序)。
编程语句:SELECT和END SELECT l 此选项用于添加与CASE / END CASE 对和Default Case / End Default Case 对一起使用的条
件块。
Select 命令的表达式将提供与Case 语句中
的表达式进行比较的数据。
如果两个表达式的值
相同,将执行Case / End Case 块中的语句。
l样例程序代码:
根据注释的输入选择不同的测量元素
注释的输入作为选择
的依据
根据注释的输入选择
不同的测量元素
编程语句:CASE和END CASE l Case / End Case 菜单选项用于在零件程序中添加条件块。
如果case 语句的表达式求得的
值等于对应SELECT 命令的表达式,将执行
CASE 和END CASE 命令之间的各项。
否则,将
跳过该语句块。
CASE / END CASE 语句块必须紧
接在SELECT 命令或上一个CASE / END CASE
块的END CASE 命令之后。
此外,PC-DMIS 不能
在一个case 语句上比较多个表达式。
l 样例程序代码同前所述Select / End Select 语句。
编程语句:赋值
赋值菜单选项可显示赋值对话框。
此对话框用于给零件程序特征、尺寸或坐标系的变量或数据元素赋
值。
点击“赋自”可以进
入下图所示函数编辑
器,
实现形式的赋值。
l测量值赋值语句的应用
测定值标示为.X,.Y,.Z,.XYZ l样例程序代码:
l理论值赋值语句的应用
理论值标示为.TX,.TY,.TZ,….. l样例程序代码:
l直径值赋值语句的应用
直径值标示为.DIAM l样例程序代码:
编程语句:读取形位公差l偏差值赋值语句的应用
偏差值标示为.DEV l 样例程序代码:
编程语句:角度
l角度值赋值语句的应用
角度值标示为.ANGLE l样例程序代码:
编程语句:计算距离
l距离值赋值语句的应用
特征3维距离值标示为函数DIST3D(,) l样例程序代码:
l数组的应用
PC-DMIS中有三种类型的数组:特征数组、触测点数组、变量数组。
特征数组:
常见于在选环中测量的数据,例如在一个循环中测量
“Circle1‖20次,现在需要用到第3次的测量结果,可以用下面的语句实现:
赋值/V1 = Circle1[3].x
这个语句的含义是把Circle1的第3次测量的X值赋值给变量V1。
触测点数组:
PC-DMIS通常把一个元素的触测点作为一个数组,如果需要得到特征的某一个触测点的数据,可以使用下面的语句实现:
赋值/V2 = Circle2.Hit[1].XYZ
这个语句的含义是把Circle2的第一个触测点的XYZ赋值给变量V2。
变量数组:
数组赋值为函数ARRAY(,,,)样例程序代码:
数组的赋值语句
数组元素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