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李伟

自参加“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以来,我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背景)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阅读的自觉能动性。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肯定会大大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

1、现代传媒抢占了大量阅读文本的时间。

电视机和游戏机是我们娱乐和消遣的一种方式,但也耗费了我们太多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长时间沉迷于电视,不仅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很大程度地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甚至在思想上误导孩子。

2、许多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学生家庭藏书都很不足,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也不多。个别家庭的藏书甚至仅有个位数。在家中,许多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工作之余,家长忙于娱乐,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有些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应怎样指导孩子去读。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希望学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希望课外阅读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而现实情况是大多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根本不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也不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更不挖掘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光读书不思考的现象比较普遍。

以上这些矛盾都聚焦在“有效性”这个核心点上。因此,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形成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指标,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外阅读总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形成班级的阅读特色,使得学生的阅读实现质的飞跃。

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诗歌、散文等,鼓励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倡导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内外,体现了现行语文教

学对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

专家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式和渠道,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定的阅读积累,成就他一生的生命底色,影响和改变学生未来的命运。“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让孩子与好书打交道,与书中人物对话,与写书大师对话,惠及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读书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读书状况是一个民族素质良莠的标尺,日本六成人读书成风,以色列把读书放在首位,法国人平均年读书11本(2004年)。而我国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提供的数据,给我们带来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中小学网络游戏攀升,而课外阅读极不乐观,不少人士呼吁:“救救孩子。”让孩子们从游戏的深潭中解脱出来,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成立书香家庭、书香校园,找回缺失的传统文化。因此《小学高年级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的开展有着良好的土壤和气候。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开展该课题研究,是为解决教学中突出问题,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采取的审慎行为。通过在工作的环境中,一边教书,一边搞研究,一边研究一边思考,从而摸索出解决我班学生阅读低效的教育对策,促进有效课外阅读活动在我班的持续发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为他们的人生支撑起一片晴空。“捧出个人经验,收获群体智慧”促成教育合力,搞教育科研课题是一项极其艰辛的劳作过程,不但需要个人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多渠道多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认真分析论证,笔耕不辍,还需集思广益,将个体的研究植根于众人智慧经验之中,避免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课题研究更有效。

1、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来指导不同的学生掌握有效的适合于班级不同学生个体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充分发挥他们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打好基础,落实阅读指标,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外阅读总量。

2、通过课题的研究,推进班级图书架的建设,营造阅读氛围,充分挖掘社区和家庭的阅读教育资源,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

3、通过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本人)加强对新课标阅读方面的思想和要求的理解,提高教师积极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能力,逐步形成学校语文阅读特色。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对象

(一)研究方法:

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创办读书角,开展课外读书沙龙,师生共读一本书等多种形式的课外读书活动,通过实验前实验后学生语文学习的变化,找到有效阅读指导的方案。

调查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调查,科学客观地记载,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研习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课程标准,为学生阅读提供正面教材,要体现时代性,专业性,传扬祖国优秀文化。

行动研究:通过学习发展性教育理论,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科学地研究方案的制定,深刻反省研究行为,积极撰写阶段科研成果,架构适宜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模式,从而转变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科研水平。

经验总结法:在行动研究中,形成的点滴经验,通过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二)研究对象:我班全体学生。

五、研究内容。

1、调查我班学生读书现状,通过问卷获取一系列数据。

2、研究在新的背景下,学生应读什么样的书,教师和父母如何当好学生读书的参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