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初中数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何达到这一标准,是摆在许多教师面前的一道既简单又头疼的问题。

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生涯中,我逐步摸索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方法,那就是在数学中必须将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例子紧密相联,让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水平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于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以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切地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奇妙,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丰富的数学知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适用价值。

一、走进生活情景,亲近数学,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

新课改明确要求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等为背景来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内容时,我想把知识拓宽一些,就使用了如下故事引入:一个农民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张三和李四,分户时为一块不规则的四边形土地(板书图形)的面积大小争执不休,虽然是兄弟同娘生,可是在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却各不相让,而造成这种结面的原因是两兄弟估计出的面积大小不统一造成的。

那么到底谁的估计较合
理呢?同学们你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帮他们计算一下吗?问
题一提出,所有的学生就把自己置身于生活情景之中,经过小组讨论很快便找出了解决问题办法。

这样以故事的形式引入,给数学知识赋予了实际意义,为“正面”学习提供了着实的现实素材,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讲行程问题之前,我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

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前后两个黑板前,准备相对而行,教师喊出发,两个学生很快就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种同时从两地相向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

我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前后两个黑板前。

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种运动叫做相背而行。

再让两个学生从同一地点,一慢一快向相同方向前进,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

教室里一片欢笑,学生仿佛不是在上课,好像老师领着他们在玩。

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变得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

二、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探究丰富的数学知识
作为初中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充满着浓郁的好奇感,教学中只有当所授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也才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活,富有生命力。

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
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开放小教室,让学生回归生活,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这个大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我在在教学统计图之前,安排一个课外预习作业:到校门口或路上收集某一段时间的行人的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

第二天。

一张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统计表呈现在全班面前。

更为可贵的是有一小组同学,别出心裁地去收集行人、自行车遵守交通规则的信息。

正是这种贴近实际的问题,才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

这种通过学生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清晰得多,深刻得多。

也为学习统计知识作了非常重要的铺垫。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无限价值
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也必将回到生活中去。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经常与生活联系,收集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我校想用正方形的彩色地砖硬化地面,这时正好有几名学生在旁边看,我问师傅为什么用正方形的地砖,怎么不用其他的呢?师傅想
了想说:“可能是有空隙把。

”这时旁边的学生说:“正方形的四个角之和正好是360度。

”我又问这个学生:“还能用其他的正多边形吗?”学生说:“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就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通过这样的实践,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本领,又让学生逐渐养成了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思维习惯。

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无限价值。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出示学生熟悉的徽标、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总之,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的实践中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中“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的展现,让学生亲近数学;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丰富的数学理论知识;让学生尤为喜爱的游戏活动贯穿于数学教学;只有把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数学与生活成为一对教学的伴侣,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才能真正做到让初中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
动力源泉,最终达到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