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第一节世界农产品生产概况
一、世界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1、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2、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单产水平呈上升趋势。

从长期看,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3、绿色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4、粮食充裕国家分布集中,缺粮现象比较普遍
5、农业生产凸显产业化、专门化、商品化
6、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高度重视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概况
1、农产品贸易总量增长
2、农产品贸易的商品构成日益多样化,贸易商品相对集中
3、世界农产品的净流向发生了变化,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
4、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
5、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
6、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农产品分类
畜产品、水产品、花卉、蔬菜、干豆、坚果、水果、茶叶、粮食、食用油籽、植物油、食糖、饼粕、棉花和其他农产品共15大类。

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近10年中各类产品所占的比例变化不大,其中,畜产品(19.4%)、水产品(11.0%)、粮食(7.7%)、水果(6.0%)、蔬菜(5.8%)、油籽和植物油(5.8%)、食糖(1.9%)、花卉(1.8%)、棉花(1.7%)等是规模较大的贸易品,仅畜产品、水产品和粮食的贸易就达到所有农产品贸易的40%左右。

三种类型:
(1)比例增长类,包括其他农产品、食用油籽、蔬菜、水果、花卉;
(2)比例保持稳定类,包括植物油、饼粕、坚果、水产品、茶叶、干豆;
(3)比例下降类,包括粮食、畜产品、棉花、食糖。

第二节世界谷物贸易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食物,所以粮食生产备受世界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和关注。

小麦、水稻和玉米既是最主要的谷物产品,也是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的三大主要产品。

1、全球谷物产量
1961—2002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8.77亿吨增长到20.29亿吨。

年均增值率为2.1%。

2010年为22.4亿吨,2011年约为23亿吨。

近几十年来,基本上未出现人们所担忧的“供给不足”的危机。

世界谷物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2、世界谷物贸易不平衡
世界谷物贸易发展较快,国际贸易量由1961年的0.79万吨上升至2003年的2.71亿吨,增长了241.15%,年均增长率3.0%,明显快于谷物生产的增长。

世界谷物贸易量中,小麦的贸易量所占份额最大,其次是玉米。

3、制约谷物自由贸易的因素
1)粮食的安全保障(food security)
2)谷物贸易的不安定性
谷物的贸易比率
单位:%
1970 1980 1990 2000 谷物计10.1 15.0 13.1 13.1
小麦15.2 19.2 16.9 20.1
大米 2.6 3.1 2.4 3.9
其他9.4 16.6 13.8 14.8
资料来源:F A O农业生产年报
限度市场
限度市场的例子
丰收年正常年欠收年生产量110 100 90
国内消费量80 80 80
出口量30 20 10
3)资源的绝对限制
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成长率的比较(日本)
4、世界谷物贸易基本格局
谷物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谷物进口则分散在100多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谷物出口国的集中度明显高于进口国的集中度。

小麦的生产与贸易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面粉的营养价值高,世界上多数居民以小麦为主食,因此小麦享有“世界性的粮食”的美称。

小麦的消费是全球性的,小麦的供需结构决定了世界小麦贸易的特点:交易范围广、交易量大、参与国家多。

小麦的贸易额占谷物的比重一直稳定在40%上下。

小麦的生产与贸易
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德国等。

仅上述国家生产的小麦就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0%.
其中,中国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t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从1992年起一直稳定在1亿吨以上。

全球小麦生产量的1/5左右用作出口,出口量波动幅度较大。

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出口量最大。

这5个国家的出口量大部分年份均超过国内产量的50%,出口量在世界总出口量中所占的份额一直高达70%左右,常年出口在8000万吨上下。

2000年以后,由于俄联邦和乌克兰等国出口增长迅速,这5个国家所占的份额略有下降,其中,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于农地资源丰富的国家,法国和澳大利亚则主要是小麦国内需求不足,生产严重过剩。

●进口量较多的国家有欧盟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其次是巴西、日本、阿尔
及利亚、埃及。

●中国从2002年后以进口为主。

小麦消费
小麦主要以食用消费为主,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种用的用量大幅提高可能性较小。

主要消费国为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法国、德国、英国等国。

中国小麦贸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

小麦收获面积占世界收获总面积的10.7%,总产占世界总产的16.1%,单产约是世界平均单产的1.5倍。

小麦目前整体上呈供大于求的格局。

2004年以来,我国小麦连续5年丰收,目前小麦库存消费比50%-55%,小麦库存至少达5800万吨。

我国小麦对外贸易逆差较大
我国对小麦的消费主要是用于食用(制粉)消费、饲用消费、工业消费和种用消费。

由于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对小麦质量要求不高,对这方面的供给比较充足;在种用消费上,国内可以满足其需求。

但在制粉消费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普通小麦的消费量减少,对优质小麦的需求增加,由于国内优质小麦供不应求,需要从国外进口以满足其需求。

中国小麦贸易
长期以来,我国都需要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口大量优质小麦,以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我国小麦主要作为饲料用粮出口到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但出口量较小,产生了较大的贸易逆差,出现了国产小麦库存增加与优质小麦大量进口并存在现象。

中国小麦贸易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世纪以来我国小麦的进出口情况。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的种植,强筋和弱筋小麦发展较快。

在2002年首次实现了我国由小麦净进口国向小麦净出口国的转变。

2009年我国小麦国际贸易逆差88.53万吨。

从整体来看,2000-2009年,我国小麦出口801.16万吨,进口1493.10万吨,贸易逆差691.94万吨。

从进出口额看,2000-2009年,我国小麦出口12.0624亿美元,进口31.91亿美元,贸易逆差19.8476亿美元。

长期以来,我国只注重对量的需求,而忽略了质的问题。

我国生产的主要是普通小麦,而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大,适合用于制造高级面包和优质面条的小麦和蛋白含量低、面筋强度弱,适合于制作优质饼干和糕点的小麦却很少。

近几年我国对强筋小麦制粉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我国小麦专用粉仅有十几个品种,产量不及小麦面粉总产量的10%,而发达国家小麦专用粉有上百个品种,占面粉总产量90%以上。

我国优质小麦供不应求,供需矛盾加剧。

稻谷(大米)
稻谷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世界稻谷主产国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收割面积的90%和总产量的90%。

所以稻米素有“亚洲的粮食”之称。

亚洲水稻产量虽较大,但以就地消费为主,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中贸易量最小的作物。

世界稻谷产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尼、越南和泰国。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稻谷产量逐年增加,不仅传统的稻谷种植地区产量稳中有升,美国、澳大利亚、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耕地也用于稻谷种植。

中国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位,97年创历史最高记录超过2亿吨,其次是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稻米的消费
水稻是最廉价和最丰富的食物能量和蛋白质来源之一。

在全世界23个水稻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国家中,几乎有一半人均收入低于500美元。

(这些国家被世界银行列为欠发达国家。


水稻主要消费于其出产地。

大多数亚洲国家都不能依赖水稻进口来满足国内食品需求。

稻谷的消费
稻谷经过加工后得到大米和米糠。

大米是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人民的主食,同时也是一些
食品加工业的原料;米糠中含有较多的粗脂肪、粗蛋白及无氮抽出物,可以用来榨糠油、制作糠饼等。

近年来,世界稻谷消费逐年增加。

●稻谷的进出口贸易
全球稻谷出口国主要有泰国(30%)、越南、缅甸、巴基斯坦、印度,这几个国家的稻谷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90%左右。

泰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稻谷出口国,其年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30%左右。

美国、澳大利亚近年来稻米出口显著增加。

●稻谷的进出口贸易
全球稻谷进口国主要是巴西、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日利亚、菲律宾,欧盟和中东地区进口也较多,这些地区稻谷进口量占全球进口量的40%以上。

进口国比较分散。

近年度全球主要稻谷出口国出口量(单位:百万吨)
泰国印度缅甸巴基斯坦
2006/07 9.56 5.5 4.52 2.84
2007/08 10 4.1 4.75 3
2008/09 9.5 2 5.2 3.15
近年度全球主要稻谷进口地区进口量(单位:百万吨)
巴西欧盟尼日
利亚菲律宾印度尼
西亚
中东
地区
2006/07 0.75 1.17 1.6 1.8 2 2.96
2007/08 0.5 1.1 1.6 2 0.5 2.76
2008/09 0.6 1.2 1.6 2.5 0.8 1.59
玉米的生产
玉米高产稳产,生产潜力大,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有食用、饲用和多种工业用途。

玉米是世界上最有发展前途的贸易谷物。

●玉米播种面积
●世界玉米生产集中在三大地带:
●一是美国中部玉米带,生产了世界2/5以上的玉米,
●二是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占世界玉米产量的1/6以上。

三是欧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南斯拉夫、到罗马尼亚。

●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和印度这5大生产国的玉米播种面积超过世界播种面积的
50% 。

玉米的消费
●全世界生产的玉米有68%左右用作饲料,15%的玉米直接用作口粮和人类食品,8%左右用作工业原料。

●世界玉米消费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年均2%-3%的水平,这就要求有更大量的玉米作原料。

●玉米出口量最多的是美国,年均出口占世界玉米出口总量的60%以上,其他主要出口国
有中国、阿根廷、法国等。

●日本是玉米进口大国,其次是韩国、墨西哥、中国台湾。

与出口相比,玉米进口国家的
集中度要低得多.
●截至2011年9月初,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价格在过去15个月中上涨的幅度,已经
达到了98%。

其间最大的推涨因素有二:其一为美国玉米产量降低而消费数量猛增,其二,即为中国进口因素。

从2010年至11年9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价格在过去15个月中上涨的幅度,已经达到了98%。

其间最大的推涨因素有二:其一为美国玉米产量降低而消费数量猛增,其二,即为中国进口因素。

2011年7月份时,中国签下一笔50多万吨的订单,一些国际粮食交易商甚至据此预测,今后中国仅从美国就要每年就要采购超过500多万吨的玉米。

大豆
●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
●世界大豆产量美国最多,其次是巴西和阿根廷。

主要出口国也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主要进口国是欧盟、日本和中国。

●2007年,美国8280万吨,巴西5786万吨,阿根廷4748万吨,中国1380万吨
中国大豆生产、进口和加工比较
1998-2010中国大豆及制品进出口万 t
年度大豆进大豆出豆粕进豆粕出豆油进豆油出1998 319.672 17.2245 373.330 1.8493 82.9188 18.5891 1999 431.863 20.6022 57.1820 1.3489 80.3691 5.3394 2000 1041.88 21.0000 5.0531 31.0000
2001 1393.70 25.0000 5.3666 7.0000
2002 1131.57 28.0000 0.0690 87.0000 4.7298 2003 2074.19 26.7000 0.0249 77.0000 188.000 0.8943 2004 2022.99 33.4430 5.5450 65.6458 251.6507 1.9442 2005 2659.02 39.6454 20.2561 55.2951 169.433 6.3034 2006 2826.99 37.9004 67.4177 38.1543 154.264 11.7709
2007 2008 2750
3750
第三节世界其他农产品生产与贸易
棉花-中国、美国、印度
咖啡、茶叶、可可-巴西、印度、科特迪瓦
甘蔗、甜菜-巴西、法国
畜产品-牛肉:美国;猪肉:中国;牛奶:美国
渔产品-五大渔场
水果-柑橘王国:巴西;葡萄牙:香蕉;印度:苹果、菠萝
●棉花-中国、美国、印度
●世界有四大产棉区。

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澳大利亚和阿根廷,主要进口国为欧洲、巴
西和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