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禅宗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Baidu Nhomakorabea
观、 时空观, 追求自然适意, 内心自我解脱的人生哲 学和生活情趣以及以直觉观照、 顿悟、 凝练含蓄为特 征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这正好符合盛唐以来中 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信仰禅 宗, 既不悖传统, 又符合口味。禅宗以至成为封建士 大夫文人推崇的宗教。再加上朝廷重视、 百姓笃信, 佛教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到了顶点。王维的诗歌创作 AB C 。因此, 既受北宗影响, 又借鉴了南宗的 “顿悟说” 社会环境与佛教禅宗自身因素的影响是王维信奉佛 教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维信奉佛教,还有其家庭影响的原因。王维 早年丧父, 其母崔氏年青守寡, “师事大照禅师三十 余岁, 褐衣蔬食, 持戒安禅, 乐住山林, 志求寂静” (王 维《请施庄为寺表》 ) 。王维在家庭佛教氛围的熏陶 以及佞佛社会风气的渐染下, 与其弟王缙 “俱奉佛, 居常蔬食, 不茹荤血” ( 《旧唐书・王维传》 ) 。王维丧 但他 “妻亡不再娶, 三十余年孤住一 妻时 &$ 岁左右, 室, 屏绝尘累” ( 《旧唐书・王维传》 ) 。 他交往的僧人 居士很多,仅在他的诗文中记有姓名的就将近 #$ 人, 并写过很多有关佛禅教义与僧侣隐士的诗文, 如 《赞佛文》 《谒璇上人》 、 等。在他隐居期间, 王维的生 活极富佛教色彩, 这在他的 《山中寄诸弟妹》 一诗 “山 中多法侣, 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 惟应见白云” 中 可见一斑。王维字摩诘, 名、 字均取自佛家的 《维摩 诘经》 ,他欣赏的是维摩诘居士式的学禅。由此可 见, 王维对佛学的热爱及其造诣的高深。 仕途的沉浮也是王维皈依佛门的一个重要原 因。王维早年积极从政, 开元九年, #B 岁的王维中进 士, 任太乐丞, 可谓少年得志。开元二十二年, 张九 龄入朝为相, 王维得其提携, 任右拾遗。两年后, 张 九龄罢相, 李林甫独揽朝政。王维对现实不满, 逐渐
论述禅宗对王维山水诗创作、 艺术风格的影响。 A 关键词 C 佛教禅宗 王维 山水诗创作 艺术风格 A 作者简介 C 刘学娟, 女,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讲师。广东 广州, DB$D$"。 A 中图分类号 C 4$## A 文献标识码 C . A 文章编号 C B!"# E &D!# ( #$$%) $& E $$!" E $&
!"
逸而又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表达诗人闲适恬淡的 生活态度和对清净优雅、 自我解脱、 自由无碍的生活 方式的追求。朱光潜在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一 文中说: “诗虽然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 但是它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 界。” 因此, 佛教禅宗成了唐代山水诗创作的哲学动 力, 王维的山水诗创作尤为如此。 其次,佛教禅宗对王维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派。它以主张 专修禅定而得名。 《六祖坛经》 : “外离相为禅, 内不 。 意思是修行者静 乱为定。 % % % % % % 外禅内定为禅定” 坐敛心, 专注一境, 久而达到身心轻安、 观照明净的 状态。禅宗以此为获取宇宙终极真理的心理条件。 凝神静思时, 人的潜意识十分活跃, 往往能产生无数 奇幻的联想和想象。因此, “禅定” 状态与作家创作 时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相通。“顿悟” , 是禅宗的思 维方式。即顿悟自性, 反照自心, 无念见性。 “悟” 是 指一种敏锐的内心体验,一种对事物准确而深刻的 识见力和观照力。 “妙悟” 既可表现为对佛性禅理的 识见力, 又可表现为艺术感受力和想象力。 “禅悟是 东方思维中的一种特有的表现方式,它关系到哲学 心理学中常说的直觉、 体验、 灵感、 想象、 独创等, 它 &’ ( 与艺术思维能力有共通性” 。 禅与诗正是在这一点 上发生了奇妙的联系,二者都需要静寂的心态和敏 感的体察力。王维在诗歌创作中,把佛教禅宗“顿 悟” 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的重主观、 重直觉的思维 方式相结合, 形成了一套具有诗人特色的思维方式, 即主体可以无碍地进入客体,客体也能无迹地出于 主体。禅宗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成就了王维诗歌幽 远开阔的艺术境界。可以说,王维将其宗教体验与 审美体验在他的山水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文杏裁为梁, 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 去作 人间雨。” ( 《文杏馆》 )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声。返身入深林, 复照 青苔上。” ( 《鹿柴》 ) 这一切, 既是诗人的审美体验, 又蕴涵着无边的 深意。王维在与大自然的真的融和契合之中感到了 愉悦, 也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 “秋山敛余照, 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 夕岚 无处所。” ( 《木兰柴》 ) “秋山” 、 “飞鸟” 、 “余照” 、 “夕岚” , 在苍茫中, 一 切都是那么浑融。王维在诗中没有诗人自己的形 象、 行为、 主观意图甚至情感的表现, 只有大自然物 象本身声、 光、 色、 态的纯然呈现, 但其物象之理却隐 于言中。 读者稍加体味, 就可悟出其中的理趣。 这是
!"
走上明哲保身、 远祸自全的隐遁之路。正如他在 《谒 璇上人》 中所说 “少年不足言, 识道年已高, 往事安可 悔, 余生幸能养。誓从断荤血, 不复婴世网。浮名寄 缨佩, 空性无羁鞅。” 后来他隐居终南山, 接着又与 裴迪隐居蓝田辋川, 弹琴赋诗、 啸咏终日, 过着亦官 亦隐的生活。 “安史之乱” 中, 王维被迫接受任职, 身 心受到极大伤害, 战乱平息后, 被贬为太子中允。后 来朝廷纲纪日益紊乱, 王维更为消沉。 《旧唐书・王 维传》 称他 “在京师, 日饭十数名僧, 以玄谈为乐。斋 中无所有, 唯茶铛药臼, 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 焚香独坐, 以禅诵为事。”王维这样沉溺于佛教, 其 实是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解脱, 用他的 《叹白发》 中的 诗句来说就是“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 销” 。因此, 仕途受挫, 理想空落是王维投入 “佛” 的 怀抱的又一重要原因。 总之, 社会环境、 家庭熏陶、 自身修养、 文人身份 等因素,使王维的生活与禅宗发生了密不可分的关 系, 进而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 对于熟谙禅宗的王维来说, 作为一个佛教徒, 奉 禅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诗人, 其创作思 想、 创作题材、 艺术风格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佛禅 的影响。 首先,佛教禅宗对王维创作思想和创作题材的 影响。唐代是中国佛教大发展的时期,唐宋文人学 士普遍地熟悉佛典, 礼敬佛法, 有的甚至受戒成为佛 门弟子。几千卷的佛教经典的翻译本身就是古典文 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不少典雅、 瑰丽的作 品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再者,佛教禅宗本 身蕴涵着极大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以及对彼 岸世界的探讨,都吸引着王维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去 进行深入思考。因此, 不少著名文学家都受其影响, 有 如王维、 白居易等。王维留下来大约 #$$ 余首诗, 政治讽喻诗、 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但最能体现王维 文学成就的还是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这些诗无论 从题材的选择、 诗风的形成、 诗歌意境的创设还是情 感的抒发上,都能看到佛教的影响。佛教旷达闲适 的人生态度,促使封建士大夫文人们在屡遭人生挫 折之后走向了山水田园,也决定了他们对诗歌题材 的选择。他们的诗歌中, 既有以佛寺为题材的诗篇, 又有以佛声、 诗僧唱和、 和尚的碑铭、 赞偈和他们自 己的斋式生活为内容以及反映山水田园风光的诗 文。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里,他把自己所感受到的 禅境、所领悟到的禅理与清秀灵异的山水景物交融 在一起, 创设出一种禅韵悠远而又平淡自然, 空灵飘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0 1+.-123*+ 4-5646+67 *0 5*84./459
#$$% 年第 & 期 ’ 总第 ! 期 ( -: ; & #$$% ’ 5<=>?@ -: ; ! (
浅谈佛教禅宗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影响
! 刘学娟
A摘 要 C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 又是虔诚的佛教徒。 禅宗是中国人的佛教。 本文主要通过论述王维习禅的原因, 进而
王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风格独特、贡献伟大 的诗人, 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他的一生与佛 教禅宗关系密切,佛教禅宗对他的诗歌创作和艺术 风格有重要影响。 一 佛教发源于印度, 自东汉传入我国, 然后不断发 展蔓延, 逐步与中国传统学说相融合, 嬗变为具有特 色的中国佛学,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唐是我国佛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 相 继成立了许多宗派,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天台宗、 唯识 宗、 华严宗和禅宗。前三者受印度佛教影响较大, 而 禅宗则完全为中国僧人所独创,已大不同于印度的 佛教。 唐代建立起来的禅宗, 分北宗和南宗。 神秀的 北宗主张“渐悟成佛” ,要求打坐修行,称为“渐悟 派” 。慧能的南宗主张 “心性本净, 佛性本有” 。强调 “以无念为宗” ,认为只要“明心见性” ,即可顿悟成 佛。主张修行不要拘泥于形式,做任何事情都可以 修禅。如玄觉禅师在其著名的 《永嘉证道歌》 中所唱 的 “行亦禅, 坐亦禅, 语默动静体安然” 。禅宗吸取了 印度佛教的思想, 又融儒、 道为一体。如: 六祖慧能 教人 “内无一物, 外无所求” , 无拘无束, 无忧无虑, 做 个自由自在的人; 怀海在 《大乘入道顿悟法要》 中主 张: “放弃身心, 全令自在, 心如木石, 口无所弃, 身无 所行, 心地若空, 慧目自现” 。这些说教与庄周的 “圣 人无名, 神人无功, 至人无己、 无知无欲” 的思想以及 老子的 “无为” 思想如出一辙。孔子的仁者爱人、 杀 身成仁与佛教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舍身救人相 同; 孟子的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与佛禅的 断除自身烦恼,救度芸芸众生为目的相通。故范澜 先生这样评价禅宗 “释家其表, 老庄其里” 。禅宗追 求 “梵我合一” “我心即佛” 混融一切物我界限的世界
万方数据
因为作者心境澄明空寂,所以才能使物象映照于心 而不必再去着意 “寻幽探胜” 了。王维的 《辋川绝句》 看似写景, 实是参禅, 是抒写自己空灵心境的典型作 品。正如陈允吉说在 《唐音佛教辩思录》 中指出的那 样, 王维的山水诗 “的确处心积虑, 借助艺术形象来 寓托唯心主义的哲学思辨。在描绘自然的生动画面 中包含着哲理的意蕴。” 因此, 读这类诗歌, 我们不 能只满足于诗歌语言之内的有限意义,而应去探求 诗歌语言之外的无尽韵味。这也正是这类诗歌的艺 术魅力所在。 由此可见, 对于自幼习禅近佛的王维来说, “禅 宗” 对其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 最后, 佛教禅宗对王维创作风格的影响 (一) 、 王维的山水诗渗透着佛教禅宗思想, 其基 本的艺术特征是诗境空明、 宁静淡远。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 青霭 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欲投入处宿, 隔 水问樵夫。” ( 《终南山》 ) 。 这首诗描写了终南山的雄浑气势, “白云” 两句, 把山中的云霭写得闪烁、飘渺,最后回到日暮池边 上, 虽夜宿尚无着落, 但隔水问樵夫淡淡一句, 显示 了环境的空寂和内心的清静。诗的意境阔大雄浑, 空明变幻。 “人闲桂花落, 夜尽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 春涧中。 ( 《鸟鸣涧》 ) “轻阴阁小雨, 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 欲上 人衣来。 ( 《书事》 ) 只有在 “人闲” 、 “夜尽” 、 “山空” 时, 诗人才能感 受到月出鸟鸣, 觉察到细小桂花的轻轻落地, 甚至可 以感受到阶下庭院中青苔那绿油油的颜色,正静悄 悄地向自己衣襟上爬来。如此奇妙的艺术感受,只 有像王维那样具有觉心、 灵性、 慧眼, 心境极其虚静 的人才能进入到自然美的最深之处,深入到造化的 核心。才能对自然物象遗貌取神,创设出空灵清妙 的意境。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 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 王 孙自可留。” ( 《山居秋暝》 ) 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任情去留的旷达适意,又 以明月和清泉的清淡色彩表现了山林的净寂,动静 相间, 清新自然, 韵味幽长, 宁静淡远。 “木本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 且落。” ( 《辛夷坞》 ) 辛夷花默默地开放, 默默 # 在荒无人烟的地方, 地凋零。它们来自于自然, 又回归自然。没有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