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环境质量与环境评价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1、环境的一般定义
“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是指围 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即所围绕的中 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随之不同。由此 也决定了环境概念在不同领域里有不同的侧 重点和内容。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第二节 环境质量与环境评价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1)《环境保护法》所指的“自然因素的 总体”有两个约束条件, 一是包括了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 然因素; 二是并不泛指人类周围的所有自然因素(整 个太阳系的、甚至整个银河系的),而是指 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明显影响的自然因素的 总体。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义
3、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合理确定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
产业规模和产业布局,正确地确定社会经济发 展方向。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是对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 资源条件、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 综合分析的过程,它是根据一个地区环境、社 会、资源的综合能力,使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 利影响控制到最小水平的强有力措施。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1)具有法律强制性 (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3)分类管理 (4)评价以工程项目和污染影响为主
三、环境评价
(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是对某一区域某一历史阶段的环境质量的
历史变化的评价, 评价的资料为历史数据。 通过回顾评价,可以揭示出区域环境污染
的发展变化过程。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三、环境评价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般是利用近期
(近三、五年)的环境监测资料进行的, 通过这种形式的评价,可以阐明环境污 染的现状,为进行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 治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地理区域评价: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环境质量 评价。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 义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四、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价程序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义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Attention:(3)环境影响评价
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 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 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 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程序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确 定 区 域 环 境 污 染 系 统 研 究 的 范 围 与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3)环境系统 环境是一个系统,它具有系统的特征。 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它的子系统有: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等。这些基本的组成要素被称为环境要 素。
每一个环境要素又可以再分为若干子系统。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二、环境质量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1、环境的概念 法学中的环境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环 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 过人工改造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
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 生植物、水生植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 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三、环境评价
1、环境评价的定义 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评估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评价人类 活动的环境影响的学科。 2、环境评价的分类
按照所评价的环境质量的时间属性,环境评 价可以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三 种类型。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概念也在发展。 用发展的、辨证的观点来认识环境。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2、环境系统 (1)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系统:由相互作用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整体。 5个特征:集合性、关联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整体 性。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2、环境系统 (1)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2)系統的分類
按成因可分为: 1)自然系统,自然形成的系统,如:岩石圈、土壤圈、海洋、大 气环境系统等。 2)人工系统,由人工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而建造的系统,例如: 社会经济系统、铁路运输系统、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等。 3)复合系统,是由自然和人工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农田生态 系统是复合系统最典型的例子。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义
(3)公共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法律规定,凡是可能给环境造成潜在重大影 响的公共决策,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这类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对国家权利机构 发布的政策进行影响评价。这是一项战略性极 强的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2)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更具有战略性。 它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评 价的着眼点在于论证区域的选址、建设性质、 开发规划、总体规模是否合理,同时也重视区 域内的建设项目的布局、结构、性质、规模, 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对区域的排污量进行总 量控制。为使区域的开发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 响控制在最低水平,提出相应的减轻影响的具 体措施。
污染源 调查
环境污 染调查
生态及 人体健 康调查
污染源 监测
环境污 染监测
生态及 人体健 康监测
污染源 评价
区域
环境
区
区
区
管理
域
域
域
环
环境污 染评价
环
环
境
境
质
污
区域环
境 污 染
量
染
境系统
综
综
综
分析及
合Baidu Nhomakorabea
合
合
环境系
防
环境 影响 评价
评
防
统工程
治
价
治
方
案
及
区 域
满 意
区
环
域
境
环
阶
境
段
标
性
准
目
标
不
满
意
目 标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环境保护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12 月通过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5 年通过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95 年通过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5 年通过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 1995 年通过施行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根据系统与周围环境是否有物质能量联系,系统可分为: 1)开放系统,环境与系统内部有物质与能量的联系。 2)封闭系统,系统内部与环境之间不存在物质与能量的 联系,完全没有任何流入和流出。
根据系统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可分为: 1)动态系统,其状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稳态系统,其状态不随时间变化。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 章第二三节
2020/11/22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与保护 第二节 环境质量与环境评价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二、环境质量 三、环境评价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义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1、环境质量的概念 以是否适宜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作为判别
的标准。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 适宜性。
环境质量既指环境的总体质量(综合质量), 也指环境要素的质量,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 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等。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二、环境质量
每一个环境要素,可以用多个环境质量参数加 以定性或定量描述。
1、环境的一般定义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
在环境科学领域里,环境概念的定义尚未达成共 识。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环 境一词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 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该书同时指出:“也有人认为环境除自然因素,还 应包括有关的社会因素。”
简言之,环境是指为生物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 和资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标志: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试行)》第六、第七条中明确规定了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 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 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 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 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1)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给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 并且应当识别和评估这些影响。 2)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及减免措施进行比较。 3)编写出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4)应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 5)能够为决策提供信息。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义
2、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根据人类活动的类型,可以将环境影响评价分 为三种类型。
环境质量参数通常用环境介质中物质的浓度 来表征。
环境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 环境状态表示的环境质量,也是处于不停的运动 和变化之中。
环境质量通常是相对的和动态变化的。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二、环境质量 2、环境的价值
自然环境具有工具价值.
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环境还具有内在价值。 “健康价值”、“经济价值” 、“文化价 值” 、“生态价值”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第二节 环境质量与环境评价
一、环境与环境系统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 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环绕生物社会的自然界,其主
要组成因素有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和生物等。它是整个生物界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了不断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 水平,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形 成的环境,如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区、疗 养区、城市、乡村、工厂矿山、人工开发区等。社 会环境是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 富和完善的。
区域
实
环境
施
规划
反馈研究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三、环境评价
按评价所涉及的环境要素
综合评价 单要素评价
综合评价:涉及区域所有重要环境要素的评价。 单要素评价:单要素的评价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
按照评价区域不同
行政区域评价:如:北京市环境评价。
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的行为对环境产生的作用 以及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
识别这些影响,并制定出减轻对环境不利影 响的措施,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这种工 作就是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是在开发活动或决策之前, 全面的评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显著变化,并提 出减免措施,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应做到:
• 国务院(98)国字253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国家环保总局 [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 环发[1999] (107)
• 国家环保总局[1999] 9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年10月28日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1)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这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基础. 其评价内容和评价结论的针对性很强。对工 程的选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生产工艺、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减少和防范这种影响的 措施都有明确的分析、计算和说明,对工程的 可行性有明确的结论。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义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第一章第二三节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作为一个必
须遵守的制度,这叫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10-28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共有5章38条,规定了对各种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评价的内容,程序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