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哲学和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哲学和思考

【摘要】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精神本质表明,人类在争取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是在两大关系圈(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内不断奋争着,并已始终不渝地把关注自己命运的现实和未来作为追求的动力和目标。

【关键词】哲学社会批判人

人的心里是矛盾的,一方面依赖社会,另一方面又存在攻略。“真正的利己主义者是过去全部历史的目的”。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批判功能。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自我批判,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对其否定的理解,把任何一个特定的阶段当作过程去理解;二是理论上的自我批判,从认识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是如何超越同人的思想,其本身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三是从主体角度对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批判。

根据杨教授的理论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意识构成了他的学说的灵魂。正如杨教授本人指出的那样: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理论构成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我们认为问题的切入点应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为灵魂,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把握。

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

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实践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包括其中的每一个人)谋利益。就核心和目的而言,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高举着“为绝大多数人(包括其中的每一个人)谋利益”的旗帜,亦即实现每个人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类一切价值追求的制高点,具有不可超越的性质。而且,它内在地包含着伦理的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批判的精神本质

以今天的立场看,马克思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有些具体结论可能的确已经不再适合于今天的现实,而这意味着作为批判对象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巨大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并非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单一政治批判,亦非对这种经济制度的单一经济批判,而是包含着多重纬度的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奠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全新理解的哲学批判。

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是他对生活世界的总批判,因而是以哲学的方式而不是以具体科学的方式批判现实的世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独特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理解

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判,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实践转向的真实含义。

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

正如杨教授“一张纸”模型,有用为正,无用为反。马克思恩格斯是高深渊博的哲学家、思想家,然而他们所作的工作,没有一件是远离现实、漫游于云雾中的虚玄思辨。杨老师教会我们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观点、社会实践观点看待或者寻找精神理解的突破和人的全面解放,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在于批判。

(三)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的广泛性

如果说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和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地关注和尊崇。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是以更为整个人类生活世界为批判对象的,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因而也蕴含着更为深远、更为本真的哲学批判精神。

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传统的产业工人不再是社会的主要阶级,以白领阶层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工业无产阶级在逐渐地消失。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突破了自由市场经济阶段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高度官僚化的国家机制和出现的无数社会问题却压抑人们对内心自由的向往,抑制个人对生存意义的渴求,天灾人祸级人类的精神危机成为整个生活世界的异化和人类文明的危机。

19世纪的马克思正是从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怀出发,对他所处的生活世界进行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的。必须看到,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造成的对人的异化状况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在不断以新的形式继续扭曲着人类的生活世界

在马克思的哲学观和他对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批判中,人以及人的自由始终是终极的关怀目标,在马克思看来这一目标只有通过人对生活世界的主动建构活动而不断创造其实现的条件。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态度,意味着我们必须将哲学看作是时代命运的守护神。

(四)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

富的同时,也创造出日益膨胀的异化人性的社会力量。处在深刻变化危机中的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行为本身进行批判性的检讨和反思。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代意义在于它不仅克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所做的“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片面解读,而且用实践的哲学观点实现了科学认识方法与价值认识方法的辩证统一。

“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时常被提出来却又得不到圆满的解答。其实我们仔细阅读马克思的原著就可以很坦然地回答,活着就是为了满足需求。全面的需求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力。批判意识的发扬是对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新危机的,细读马克思的批判主义,它告诉我们:哲学既应有超然于尘世的冷静,又要有立足于生活的现实;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