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面劳动水平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体面劳动测量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摘要:体面劳动对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在疏理国内外体面劳动测量相关文献基础上,提出一个由26个指标组成的体面劳动测量初始指标集。收集权威二手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体面劳动主要包括就业保障、就业公平、就业社会保护、社会对话、工作机会、工作质量6个公共因子,并测算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体面劳动的公共因子及综合得分。在此基础把全国的体面劳动水平划分为高、较高、中等和较低四个等级。最后就提高全社会体面劳动水平提出了5点建议。

关键词:体面劳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自1999年6月国际劳工局提出体面劳动(decent work)的概念以来,体面劳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关于体面劳动的概念和内涵、测量指标和实证研究等三个方面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1]。在我国贫富差距巨大、社会分配不公的大背景下,体面劳动与改善民生有着紧密的关系,尤其是让广大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障、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对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建设小康社会更是息息相关。当前,国内体面劳动的研究群体涵盖广泛,包括农民工、女性劳动者、知识工作者等群体;从研究视角分析,有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周建群,2010;贺汉魂等,2012)、也有从机制构建的(王希,2011;卫兴华,2011)、还有从测评指标(李小波,2010;申晓梅等,2010),可以说研究的视角也呈多元化状态;还有一些学者(曹兆文,2011;黄维德等,2011)尝试了体面劳动的实证研究,但研究均未涉及我国体面劳动的测量。综观现有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体面劳动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果的研究,但不难发现如何构建一个较为严谨的体面劳动测度模型、并利用权威二手数据进行评价,仍有待进一步研讨。据于此,本文拟运用因子分析技术、同时通过权威数据库收集最新的横截面数据,开展我国体面劳动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二、相关文献回顾

1.体面劳动的提出

在1999年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时任国际劳工局局长的胡安·索马维亚首次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概念,即“在自由平等安全和保障人格尊严的条件下,无论男女均能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体面劳动提出后即受到政府广泛的关注,2000年全球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联合国明确表示支持国际劳工组织的体面劳动计划;2001年亚洲地区会议上,国际劳工组织再次把“体面劳动在亚洲”作为会议的主题;2007年4月,国际劳工组织又推出了“体面劳动国别计划”,一是希望各国推进体面劳动战略的实施,二是通过援助计划帮助落后国家推动实施计划;三是增进政府、企业和工会的三方对话,营造全球维护劳动者权利、促进公平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的氛围。

2.体面劳动的测量

体面劳动在全球减贫战略中的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且在企业组织层面中得到了体现,而且希望通过全面人权法理念规范政府的职责与作用的呼声越来越高[2]。因此,体面劳动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如何测量的研究热潮。Anker et al(2003)提出应该从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适当的收入和生产性工作、体面劳动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工作与生活的结合、公平的工作待遇、安全的工作条件、社会保障、社会对话和工作场所关系、体面劳动的经济和社会背景11个测量范畴进行测评[3];Ghai(2003)提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测评方法,该方法依据对自由、公平、安全和生产性工作的理解,认为体面劳动可以从就业、社会保护、基本权利、社会对话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4];Bescond et al (2003)主张从低小时工资、非自愿性或因经济原因而进行的超时工作、全国失业率、失学儿童、年轻人失业、工作参与方面的性别歧视、无养老金的老年人7个体面劳动赤字指标测量体面劳动水平[5];Herntz et al (2005)从美国的体面劳动背景出发,认为需要从工作机会、工作质量和工作场所公平三个维度构建工作环境指数,以此测量体面劳动水平[6]。除此以外,Standing(2002)、Bonnet(2003)等一些学者也就此进行了专题探讨,但学者们的测量指标体系呈现很大的差异性。在此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2009)秉承体面劳动内涵,提出了由提出了就业机会、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体面工作时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应摒弃的工作、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工作中的机会均等和公平待遇、安全的工作环境、社会安全、社会对话和雇员与雇主代理权、体面劳动的经济社会环境等11个指标的完整测评体系[7]。

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体面劳动水平测量的研究,黄维德等(2011)从就业、工作权利、社会保护、社会对话四个方面选取了劳动参与率等10个指标,测算了瑞典、丹麦等40个国家或地区的体面劳动指数,结果显示我国体面劳动得分处于中下游水平,而且发现体面劳动程度总体上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8]。曹兆文(2011)疏理了国际劳工组织关于体面劳动的11类衡量指标与6大基本理念的关系,定性分析了体面劳动概念及其衡量指标体系[9]。此外,申晓梅等(2010)也对体面劳动的多层面测评进行了定性分析。

综合体面劳动内涵及其水平测量的研究,不难发现尽管体面劳动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在具体测量时发现指标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二个方面引起的:一是由于各方对体面劳动内涵理解存在偏差,造成指标选择时各有侧重;二是各国基础统计数据来源存在差异,客观上实际测量时受到限制。对于中国体面劳动的测量评价,一方面需要把握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内涵要求,而且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才能较为合理地对全国各地区体面劳动水平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剖析。

三、我国体面劳动水平测度与评价的实证研究

1、测量体标的选择

根据上述关于体面劳动水平测量的相关文献,结合中国现有统计数据的检索

情况,综合考虑体面劳动水平测量初始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同时兼顾我国现有统计数据来源的可行性,最终确定了由24个初始测量指标构成的体面劳动测量指标集,具体如表1所示。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公平的工作待遇是反映体面劳动的重要指标,但这类指标还未纳入我国的统计范畴,而曹兆文(2011) 已经论证了人均GDP 的差异较好解释了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差异[10],故本文把人均GDP 也纳入体面劳动测量的初始指标集。本文主要通过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收集最近时间的截面数据,除失业人口(六普)等少数指标外,绝大部分是2011年的统计数据。

表1 体面劳动测量初始指标集

2. 因子分析过程

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则较低,由此析出能够代表每组变量的公共因子。按表1所列指标收集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首先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把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

()()

样本最小值样本最大值实际值样本最大值负向指标标准值样本最小值样本最大值样本最小值实际值正向指标标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