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_夜书所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 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 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 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 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 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 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 茱萸雅号“辟邪翁”, 茱萸雅号“辟邪翁”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 一种怎样的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 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 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 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由于九月初九 “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 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 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 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 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促 深 忆 异 逢 佳 倍 遥 遍 插
你知道叶绍翁吗?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
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 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 本。著《四朝闻见录》,叙宋高宗、孝宗、光 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 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一阵阵 吹动 , 发出 的声音, 让人感觉 , 江上的秋风使 不 禁 。
知有儿童挑促织,
9、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我会认:
促 忆 异 逢 佳 倍 插



fé ng
jiā
促 忆 异 逢 佳
bâi chā shēn yáo biàn
倍 插 深 遥 遍
我会写:
促 深 忆 异 逢 佳 倍 遥 遍 插
我会写:
促 深 忆 异 逢 佳 倍 遥 遍 插
我会写:

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这天,王维在遥远 的地方,想到自己家乡的兄弟 们此刻一定正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人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 思念____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 他感到非常_____。 当别人一起出去看热闹的时候, 而他却____________;当别人约了 亲朋好友欢聚畅饮时,他想起了 ________________。
知:料想 挑:捉 促织: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篱落:篱笆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他看见) 知道 , 。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 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 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 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作品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 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 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 带。 (2)异乡:他乡。 (3)倍:加倍,更加。 (4)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 萸的习俗。 [1] 作品译文 意译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 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 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1] 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但是少我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