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教程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
模式研究
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在世界各地,人们对改变照顾自我的方式越来越感兴趣,不只是身体,还有思想、精神、社会和地球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的转变,意味着一个范式的转变,健康模式不再是单一的疾病治疗,而是对整个健康生命周期的健康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健康管理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健康管理服务业,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多元目标取代单一经济目标,是人类自身进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发展、人本发展模式。
一方面能够促进健康素质、节约医疗资源,实现产业经济效益、并带动相关健康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控制医疗成本、慢性疾病和老龄化问题、满足多样化和高质量健康服务需求,建设健康中国具有巨大潜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对于健康管理服务业而言,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健康管理服务业内涵丰富、带动性强,是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在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面临政府和市场关系模式的选择和转型。另一方面,健康管理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双重属性,在健康服务普遍采取公共福利形式提供但效率低下的大背景下,健康管理服务业的发展如何突破公共产品概念、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具有样板意义。
因此,从政府和市场关系角度,探讨健康管理服务业的发展机理,为中国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规范与实证、归纳和演绎、统计与比较方法,以政府和市场边界理论、发展模式动态转换理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健康管理服务业产品和产业链的特征,探讨了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和发展动力。其次围绕这些影响因素,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力量对比,形成市场主导、政府主导、混合发展三种模式,作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论文主体部分对这三种模式的成因、实现机制、国际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国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和问题,对未来发展趋势下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型选择和政策设计提出建议。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主要介绍了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服务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介绍了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及不足。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在第二章中界定了健康管理服务业的内涵,产品和产业链特征。指出健康管理本身不是产业,只是基于健康的一种理念和维持健康的技术手段,健康管理的产业化过程,即与高科技、服务手段相结合,与消费者健康需求对接,形成产业链条,为社会创造新价值,形成新市场、新业态的创新过程。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以消费者的参与、高效健康信息系统、整体健康为前提,从而区别于医疗服务业。第三章第一节归纳总结了本文用来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的基础理论,包括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理论、发展模式的动态转换理论,指出政府职能定位于匡正市场失灵、建立市场运行制度。产业发展模式应随着产业所处生命周期、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国家传统,以及产品公共、私人性质的转变而进行动态转换。第二节、第三节建构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探讨了健康管理服务业运行机制、影响因素和发展动力,认为外部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和市场”,产业发展内部驱动因素源自“有效需求、产业投资、产业组织、产业政策、产业技术”五个方面。
根据政府和市场在以上五个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作用强度,形成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市场力量起主导性作用则为市场主导模式,政府力量起主导型作用则为政府主导模式,两者力量对比没有明显的结构倾斜则为混合发展模式。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根据第二部分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分别对健康管理服务业市场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混合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实现机制、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市场主导模式。
第一节指出健康管理服务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能够通过市场提供。随着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提升,健康管理服务产品具有特定的市场价值,其产业化过程主要源自健康体检的产业化、健康保险的管理化、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和市场融合。第二节分析了市场主导模式发挥作用的三种机制,市场供求机制、产业分工和产业融合机制。产业分工来自于传统医疗保健服务的分工细化,
如健康体检,以及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内部“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分析评估—健康风险干预”过程的迂回分工。
产业融合主要有基于服务对象需求、网络信息技术、产业间产业延伸的融合三种方式。第三节分析了美国管理式健康保险服务市场化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动力机制,指出这种模式以美国自由化价值观为前提,促进了就业和收入增长,但也导致了公平和垄断性失灵。第五章政府主导模式。第一节指出政府干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的发展,源自健康服务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政府提高健康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的需要。
第二节分析了政府主导模式的三种作用机制,包括直接供给形成社会健康管理服务需求,通过经济政策改变市场有效需求、研发投入等经济变量促进产业发展,引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治理医疗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第三节分析了英国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政府主导模式的形成过程、动力机制,指出这种发展模式源自英国福利国家传统,有利于健康社会公平和谐,但因激励不足效率不高,公私合作模式成为重要趋势。第六章混合发展模式。第一节分别分析了公共健康管理服务和私人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混合模式发展的理论依据。
公共健康管理服务供给和生产的可分离性是公私合作混合发展的前提,公共健康管理服务中的政府失灵说明了混合发展的必要性。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是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发展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市场活力,也能通过政府作用形成国际竞争力。第二节分析了公私合作机制、需求培养机制、社会政策干预机制。公私合作必须以经济上可行、市场可行为前提;通过建立有效需求影响因素模型,证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区域健康保健文化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具有正向作用。
第三节、第四节分析了印度健康旅游服务、日本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混合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动力机制。混合发展模式有利于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但是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中国健康管理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国健康管理服务业发展过程、所处生命周期、主要业态及模式进行分析。中国健康管理服务业起步晚、发展迅速,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对社会资本办医,鼓励健康保险发展过程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