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文教育的相关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人文教育的相关论文
《人文教育“体验”论》
摘要:“活着”就得体验,体验才算“活着”。人文教育是教人如何“活得好”的教育。因此,体验对人文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体验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教育“方法”,
是与人的目的、价值合一的“方法”,体验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为了区别于科学的“工具
性方法”,我们将体验称之为“本体性‘功夫’”。我们不仅要从方法论视域更要从本体
论境界去整体理解体验。从本体论境界看,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文教育的过程是生命
体验的过程,生命体验的过程是学生成为自己的过程;从方法论视域看,体验是人文教育
的基本方法,人文教育的体验方式包括:诚敬、专注、参与、理解、反思。
关键词:人文教育;体验;本体性;功夫
作者简介:张祥云1964-江西太余县人,教育学博士,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人文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体验必须是“活着”,“活着”却未必在体验。植物人的“活着”,就没有体验。没
有体验,仅是“肉体性地活着”,不是“精神性地活着”,这样的“活着”,是自己不知
道自己“在”“活着”。没有体验的人,除了植物人,还包括睡不醒又没有梦的人。肉身
存活基础上的“精神地活着”,必须是体验的。体验是人自我确认、自我见证自己活着的
基本方式。自我“活着”的丰富性、质量及其意义和价值全靠自我的体验,那些不懂得体
验的人,被指称为“木头人”和“行尸走肉”,是有道理的。体验的能力,是自己“活”
给自己“看”的能力。人文教育是教人如何更好地“活着”的教育。如果“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那么,人文教育就应该既是“体验地”又是“体验的”。既要“教人去
体验”又要“体验去教人”。体验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基础性的。
一、体验的生命:人文教育本体境界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人”的教育,是对“心”的教育。人文
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成为他们生命的
一部分。体验对人文教育来说具有本体论意义。
一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
体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据说出自黑格尔的一封信,后来因为在传记文
学中频频使用而被广泛传播。在德语中,体验Erleben有经受、经历等含义,蕴含了主体
主动积极地去感受生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的意思。正因为这样,一些英译者经常把德文Erleben一词翻译成Experience of life生命体验。《现代汉语大词典》则将体验一词解释为:1动词,亲身经历;实地领会。2名词,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由此可见,在
现代汉语语境中,我们倾向于把体验当做工具性手段来定义。这个解释似乎还没有揭示体
验在生命意义上的本体论意蕴。
最先将体验作为一个重要的本体论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他曾对体验做
过许多规定,但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体验指的是“特殊个人发见其此在的那种方式和途径”[1],即体验是我们每个生命个体领会和发现自身存在的方式和途径。从这个定义可
以看出,狄尔泰认为生命正是在体验中完全实现它自身,并由此观察生命,从而把握它的
全部内涵。他视体验为生命的基础,所以强调生命表达在体验中。叔本华说“世界当然不
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的世界”[2]。狄尔泰也认为,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物理世界中,而且生活在一个只有对有灵魂的人才敞开的、由生
活体验所构成的生活世界。世界的本体不是理性、不是实证主义那种客观外在的实在,而
是活生生的、有心灵的感性生命。而生命处于变化之中,是不断生成的,人们不能用抽象
的概念来表达,只能依据内在的体验和感觉加以把握。那些经过抽象的东西,也只能通过
体验才能得到具体的说明。由此可见,生命体验不是主体对客体的体验,而是体验者在体
验中存在,体验使体验者存在,体验与体验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只要人存在,人就总是
要体验着的。因此,体验是人存在的方式。
二人文教育的过程是生命体验的过程
受传统二元论世界观的影响,我们常常把世界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于是将主体
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相分离。在教育领域,人文教育把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客观化,用处
理人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关系来处理人与人文知识的关系,用了解物质世界的方法来理解我
们的精神世界,用改变外部世界的方式来改造我们的心灵世界。如果没有足够了解人文知
识的特性和人文教育的特点及其关系,就容易将人文教育变成“数学式”的、“工程式”
的教育[3]。人文教育往往只是使学生增加了人文知识,人文教育由此而被对象化、工具化、技术化,变成纯粹传递知识的“工具”。一旦把知识当成目的,生命本身反而就成为
了手段,人文教育的本体论意义就此消解殆尽。结果,在人文教育中,学生的个体世界被“外在”的知识片段所“堆放”,“头脑”“塞满”了各种“被客观化”处理过的人文知识,“心灵”却无法体验到自我和感受到幸福。人文教育的真正使命是要唤醒学生的精神
生命和意义生命,在追寻自我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实现生命境界的提升。人文教育应该始
终关注学生的生命主题。
生命是体验,而不是知识和理论。人们常常认为生命是一个谜,而且会有一些答案,
他们必须解答“它”,于是寻找解释、理论和学说。过分强调“生命是一个问题”的假设,把人们引向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为了找到答案,他们努力学习并制造各种知识和理论。
但生命问题的解决却不能仅仅依靠于这种头脑上的知识和理论。我们不仅要从知识层面去
解答“它”,更要在本体层次上进入“它”,去生活并感受,与“它”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对生命的理解来自我们的整体,不仅需要“脑”的思考,更加需要“心”的体悟。在“脑力”基础上提升到“心力”的境界,才能真正进入生命堂奥。人文教育所引领的生命理解
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使整个生命成了你,使整个你成了生命。在这样的境界里,我们
与生命的关系就超越了工具性的“我—它”关系,而变为本体性的“我—你”关系——用“我”“你”“它”来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布伯的经典表达。我们不能“死于”布伯所
谓的“我—它”公式而不悟,虽然没有“它”,我们不能“生活”,但仅仅靠‘它’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