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及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6
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及途径
■梁建国张斌王欣伟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404)
[作者简介]:梁建国(1981~),男,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摘要:介绍了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内容,分析了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具
有重要意义,指出了提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途径:构建新型数字化图书馆和优化各种信息;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
生开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加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培养一支专职的高水平信息教师队伍。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终身学习;大学图书馆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信息社会中获得知识和
信息的主动意识和基本能力。随着我们迈入21世
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对人
才的信息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担负国家未来建
设重任的大学生来说,信息素养更是必备素质之
一,信息素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系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高校素质教育
的成败。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
世纪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内容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
基(Paul Zurkowski)给信息素养的定义是“人们在解
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后来信息素养
的定义不断被发展,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提
出:信息素养是指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
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2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进一
步制定了学生学习的9大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
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1]这
是国外提出的权威的定义,国内学界在经过了几十
年的探讨,尚未出现权威的表述,但基本上都已接
受了下面这种界定:信息素养是个体在有目的地捕
捉、选择、储存、加工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所具备的一
种复合品质,是个体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
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多方面的综
合能力。信息素养应当界定为个体对待信息的态
度,及在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过程中所具备的综
合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是人类原有文化素
养在新时代下的延伸,它可以包含以下内容:(1)信
息观念。个体对信息的态度,包含如何认识信息对
社会的正面价值和负面影响,是否有自觉获取信
息,对各类信息的理解能力、洞察力和观察力。(2)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
工具、
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
有关信息的本质、特性、信息运动的规律、信息系统
的构成及其原则、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等方面的知
识,它构成了信息素质的基础。(3)信息能力。信息
素养的核心,它是指个体能否依照自己的需要去获
取、综合、分析、评价信息,以及对信息加工,在既有
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独立的观点,生成新
的信息。(4)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灵
魂,没有了信息道德,信息活动非但不能为社会带
来财富,反而会制造灾难,尽管没有实际操作的功
能,但它却是信息素养称之为素养的根本所在。信
息素养根本上也是一种人文素养,能给技术性的科
学注入人文关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
培养完善合格的人才,而只有具备信息素养的人,
才能实行终身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学
402009.6
习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要实施全面的素质教
育,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
1.信息素养关系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变,而且创新能力的具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顾名思义,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东西,是对既有内容
的突破。“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社会各个
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学术的理论创新、企业的制
度创新、国家的体制创新等等。正是因为不断有新
的东西取代旧的东西,才会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新的东西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既有的知识作后
盾。牛顿就曾谦虚地将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因为我
站在巨人的肩上”。正因为如此,信息素养在创新能
力的培养中是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定的信息
素养就谈不上创新。对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伴随
着高校的教育改革,教育对大学生的要求从对知识
的识记转变为重视科研能力培养,科研的目标就是
有所创新,而科研能力以知识的积累和足够信息的
掌握为前提。具备正确的信息观念、足够的信息知
识和必要的信息能力,大学生才能实现创新。如果
大学生仅仅是对知识的接受和保存,则难以完成高
等学府成为社会发展“加油站”的使命。信息素养是
创新人才必备的基础素质,是创新活动的催化剂。
被视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
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借助他
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获得的;认为大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强调大学生要自主学习、
自主发现、积极探索;认为最有利于学习的是发散
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在
创新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2.信息素养关系到大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现从“要我学”
到“我要学”的转变;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就是要
实现其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角色转换。自
学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与信息素养的培养具
有一致性,只不过二者所提出的角度不同而已。如
今,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社会信息资源不断扩展,
图书馆文献资源以外的信息比重不断上升,且载体
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有人统计,在大学阶段学得
的知识五年以后有一半以上将用不上,大量新知识
的获得主要依靠自学。[2]因此,高等学校教育必须注
重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实
质上就是通过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学会如何辨别
有关信息,如何收集和获取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
信息素养是获得自学能力的重要武器。而信息素养
教育正是通过对知识、信息重要性的介绍,使大学
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获得足够的信息知识,通
过文献检索和利用信息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使之具
备过硬的信息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信
息道德,能够利用网络寻求科学信息、进行交流合
作;能够有目的进行搜索、选择、应用信息;在既有
信息基础上实现创新,真正摆脱学习过程中的被动
接受者的地位,成为有良好信息素养的终身独立的
学习者。
3.信息素养关系到新时代高校德育的实效
文化多元是现代社会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
各种社会思潮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激荡,我国所倡导
的主流思想受到巨大冲击,加上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得各种思潮的传播几乎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大
学生群体更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
的重要对象,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通过网络、电视、广
播等不断向高校校园涌入,使得思想阵地的争夺更
加激烈。在这种个体尤其是大学生这样的高学历群
体可以很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的情况下,为了避免
和减少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仅仅从外界采取
措施是不够的。大学生的思想并未完全成熟,坚定
独立的价值观也没有完全成型,加之青年时期本来
好奇心就很强,并不能很好地抵制类似的不良信
息,这对新时代高校信息德育构成巨大的挑战。要
想应对这个挑战,加强正面宣传,增强大学生自身
的免疫力才是根本。信息素养的灵魂是信息道德,
作为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道德在新时代下尤
其应该得到重视,应作为高校德
育的重要环节。马
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主要原因,因此大学生
的信息道德状况关系到高校德育的成败。
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途径
1.构建新型数字化图书馆和优化各种信息
中国高校的图书馆已经向数字化、智能化、网
络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力度不够。
应改变传统的“三室一库”(外借室、阅览室、资料
室、书库)的闭架式服务格局.建立视听阅览室、电
子信息资料室、光盘检索室和Internet资源检索室
百家论坛
412009.6
等新型的全方位开放式服务格局。[3]有关高校图书
馆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方面发挥的作用将
在下面专门探讨。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
技术中心、校园电视台应相互协调、优化资源,为学
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广阔场所和多种途径。随着网络
技术、多媒体技术、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网
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电视
台在功能方面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网络
中心应该为学生提供安全、畅通、优化、多样化的网
络服务,保障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如
果条件允许,最好将光纤铺入学生宿舍。现代教育
技术中心的任务是加快全校教育信息化步伐,改变
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教育观念,带动全校师生运用多
媒体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使高校校园真正
成为一个信息素养培养的良好环境。[4]为学生提供
信息化学习环境,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也是
一种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多媒体教学图、文、声、
像并茂,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
且能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5]这也是提高大学生
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多媒体环境中更利于大学
生现代化信息能力的形成。
2.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展相适应的信息
素养教育
大学阶段各个年级学生的情况不同,信息素养
的培养也不应该采取相同的措施。大学一二年级的
学生刚刚脱离学业负担沉重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
大学的一切对他们而言既新鲜又陌生,对他们的信
息素养培养需要从最基础的方面———图书馆的入
馆教育开始。可以说,之前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真
正的图书馆,对图书馆的馆藏及分布几乎一无所
知。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的最大储备库,其获得利
用的程度和质量是衡量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重
要标准之一。当然,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并不能完全
涵盖基础的信息素养教育,基础的信息素养教育必
须包括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的培养,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信息检索课程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
息检索课的设置和改革非常
关键。经过了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
道德的基础培养,绝大多数大三大四的学生基本上
具备了基础的信息素养,这时候的信息素养教育的
重点就应该转向专业领域。大学培养的是有专长的
通才,因此,学好专业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重要
历史使命,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三四年级以及
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依赖于专业课程中信息素
养教育的渗透,依赖于信息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
整合。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主要形式是开设文献检索课,但仅靠文献检索课是
不能达到目的的。所以,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从注
重传授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技术,转移到将信息技术
与常规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整合上,运用电脑网
络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3.加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高校中,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传统用户教育
的延伸,图书馆应担负起重任,争取学校领导的支
持,与网络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以及主管教学的
学校领导形成合力,加强信息素质教育的研讨,开
展信息素质教育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各高校之间、
高校各部门之间加强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制定教
育发展计划,抓紧教材、教学课件的建设,探索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新模式,推动信息素质
教育全面地、持续地、稳定地发展。[6]要积极发展信
息技术,按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的原
则,优化传统馆藏,建立科学的馆藏信息资源体系,
重点收集各类、各层次专业信息,增加学生需要的
实用性强的多层次书刊,如经济、人文、英语、计算
机等种类的文献。同时增购容量大、体积小、成本
低、易检索的电子文献,及时建立书目、文摘、题录
等二次文献数据库,增强多样化信息管理,尽量实
行联网和网上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目前很
多高校在图书馆藏上已经努力在做,通常人们以
包括电子文献图书馆藏的文献总量来评价学校的
信息提供状况,进而作为评价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
的一个指标。
4.培养一支专职的高水平信息教师队伍
教师的信息素质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质水平。
目前大多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兼职文检课的教学,这
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职的教学培训,素质参差不
齐,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支专职的高水平的教师队
伍。信息素质教育的授课教师必须是专职的,这样,
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有时间、有精
力进行信息素质教学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学校要
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通过脱产进修、师资
培训班、在
岗自学等形式,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
质;另一方面,高校之间应多举办研讨会、专家讲座
等,给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机会,促进信
(下转第56页)
百家论坛
422009.6
(上接第42页)
息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7]高等院校的
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图书馆及图书馆情报专业
(或信息专业)教育人员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来实施。
首先,应普及计算机课的教学,使所有在校学生通
过接受计算机课教学,能熟练运用、操作计算机,并
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编程能力。目前,许
多高校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次,要强
化文检课教学中的机检内容。一般说来、可以通过
引进、自编、推广机检模拟系统的训练,帮助学生熟
练应用机检系统.掌握基本的机检技能。第三,现
行的图书馆情报专业学生不仅要接受上述教学,同
时应深化其教学内容,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信息专业
的要求。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教育,
不是某一阶段、某一部门就能承担的,更重要的它
是一种终身教育,既要将它和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
区别开来,又需要考虑国内教育地区差异和不平衡
性。深刻把握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在全面了解我
国高校信息教育的现状,准确分析其原因的基础
上,积极探索提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途
径,对提高大学生素质,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有重要
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贾晓黎.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J].
科技情报与经济,2006,16(5):64-65.
[2]刘建立.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高校图书馆工
作,2003(2):23-25.
[3]原娟娟,张增荣.信息素养教育:高校走了多远[J].电化
教育研究,2003(10):23-26.
[4]王群.知识创新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呼伦贝尔学院
学报,2001(4):95-98.
[5]唐新华.加强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
中国电力教育,2003(1):44.
[6]李雅琴.浅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山西青年干部管
理学院学报,2001(3):32.
[7]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02(3):72-74
业的教师,应规定先到实训基地相应的生产岗位锻
炼1~2年,待掌握了过硬的生产技术和取得一定的
实践经验后,再上讲台授课;对一些专业基础好、有
事业心和上进心的青年教师,有意识地选派他们担
任实训指导教师,让他们既从事生产又管理学生,在
带班中积累实践经验。组织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等。
3.通过校企资源共享,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一是与有关企业共同协商,以产品、技术、专业
技师、设备等形式参与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行。由
实训基地提供厂房企业配置设备,实现前校后厂,
引进企业资金,利用企业的优越设备资源,先进的
生产实训条件,把教学课堂开到生产现场去,使学
生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训实习,充分利用
学校现有设备,让部分技能水平较高的毕业生在教
师指导下进行顶岗实习,加工产品,降低实习耗材
费用。二是努力寻求与学校专业对口或专业相近的
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与学校共同制定教育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从
订单培养向全程参与延伸,甚至提供有技术、有专
长的师资力量等,以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得到长期
稳定的满足以及工人质量的保证,形成一种长效机
制。三是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
关系,在实训项目的设置上,紧跟企业前沿技术,瞄
准实际操作人才缺乏的高技术含量的新技术行业
的职业岗位,在技术要求上体现专业领域的先进
性,使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缩短学生顶岗实习
适应期,让企业一点点感受到顶岗实习生所起的作
用。这样,通过双方携手合作,为教师搭建进修平
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为企业输送
高素质人才,实现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
开发和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双赢合作。
参考文献:
[1]唐远苏.由企业看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管理新视角[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史旦旦,应继慧.中等职业学校共享型实训基地运行问题
及对策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
[3]戴桂荣,张泽.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7(19).
[4]李忠华,杨利军.区域共享型国家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
及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6).
[5]张泽,戴桂荣.高职院校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喜”与
“忧”[J].职教论坛,2007(5).
!!!!!!!!!!!!!!!!!!!!!!!!!!!!!!!!!!!!!!!!!!!!!!
院校建设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