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民歌对家庭手工纺织活动的表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依族民歌对家庭手工纺织活动的表达

□黄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布依族是一个喜歌的民族,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古老民歌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唱,作为布依族重要特征的家庭手工纺织活动也在民歌中得以充分体现。布依族纺织民歌记载了哪些与纺织相关的内容,传达出布依族怎样的思想情感和价值理念,如何发挥布依族纺织民歌的当代价值,是本文想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布依族;民歌;手工纺织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44(2011)01-0031-04

布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总人口284万余人。贵州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1]P153是传统的稻作民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其特点是勤耕织、善治田,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手工家庭纺织生产历史悠久,至今在布依族聚居区依然梭声不断。

布依族是一个喜歌的民族,他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对生活的态度与情感通过山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稻作民族主要特征的家庭纺织生产,也被民歌这种艺术形式加以记载。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在口耳传唱过程中,布依族家庭纺织生产的图景和历史被呈现,布依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也从中得以彰显。

一、布依族纺织民歌表达的内容

20世纪50 60年代贵州省文化工作者从民间搜集整理出许多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民歌,①从这些来自不同布依族地区的歌唱声中,随处可以听到与织布机、土布、棉花、纱棉、染织等与纺织相关的词汇,可以深深感悟到纺纱织布与布依族生活息息相关,农耕民族的一幕幕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布依族民歌对纺织生产生活的叙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描述布依族穿衣的历史

在布依族古歌《造棉、造布》中唱道:“最早时候没有棉,最早时候没有布,阿慧姑娘来造棉,阿慧姑娘来造布,神农拿棉种给她,神农来指点,……她爷做纺车给她,有线难成布,无布难缝衣,她爷做个织布机给她,作个梭子教她用,她踩上踩下,梭子左右梭,织出白布来。”从中可以看出早在上古时期,布依族先民已经学会了种棉纺纱织布,耕织农业由此开启;同时也看出,妇女的纺织生产,关乎每个家庭成员,织布机的打造者是“她爷”,即女孩的父亲,这反映出纺织生产是整个家庭中的大事,全家男女都在参与。

(二)描述纺织生产的过程

如流传于惠水和黔南等多个地方的《棉花歌》唱道:“三月间就是种棉月,到四月间就成了马鞍的样子,到五月间就成了枫香叶……到八月就成了棉桃,到九月棉花就白了……我们要黄秧

收稿日期:2010-12-11

作者简介:黄晓(1965-),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布依学论坛031

树来做纺车,作七块上前,作五块在后,小纺纱车圆溜溜,做成条来纺,数两数来纺,把它放在纺车的前面就纺,拿它放在篮子里就纺,左手轻轻地往后拉,右手轻轻搅,一节一节的就纺成了一个纱锭,一节一节就纺完一根棉条,才来做纱桄挽线,哪天有空就拿来挂……挂线的天你要挂长,你留分半给我擦汗,你留分半给我洗脸。”详细地记载了布依族栽棉、摘棉、纺花、织布的过程,直至今天,在偏远的布依族地区,还能见到这些纺织工序。

(三)描述纺织产品的用途

布依族家庭纺织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性特征,纺织品的用途很广,影响着布依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在:

1.祭祀

流行于黔南地区的《十二月歌》:“正月不上坡,在家抓织活,织成土花布,祭母一箩箩”[2]P114,反映了农耕时代土布还被用作祭祀物品。

2.信物

流传于罗甸等地情歌:“哥是光棍没有妻子弹花,没有外婆捏布”;“她家妈撕黑布送那人,这回小妹九打算去那人家啦”;“(男)等我到江边区卖棉花,等我做生意回来,别人已拿钱交你家,你娘已扯青布给你丈夫,妹也,这辈得不到你了”。

流行于长顺等地《逃婚歌》唱道:“我是小地方来的人,没有一匹布来送你,没有一件衣服来送你。”《请媒歌》唱道:“情妹又对伯妈讲,我染有几匹青布,我的青布有几匹,请伯妈带回去,请伯妈带回家。”

从荔波等地收集的由十三个部分组成的《对歌》中,多处提到相关内容,如在“送信物”部分唱到:“我的信物是前年送去,那时是六月猴的天,那天你在薅棉花,你薅棉花在你家坎上,我走着去送,亲自交给你;我的信物是前年送去,那时是七月鸡的天,那天你在场上,我在棉花行交给你的,你大姐也知道,你嫂嫂也承认;我的信物是前年送去,那是腊月猫的天,那天你在做针线,那天你在做缝纫,许多人都在那里,都在门口看着。”从中看到布依族女子纺织的土布在生活中所起到了媒介的作用,透过这一亲手编织的“信物”,姑娘的心灵手巧和勤劳贤惠得以传达。

3.作为白事孝帕、祭帐用品

在惠水布依族《孝歌》中就唱道:“一块白布棺木长,包在头上孝爹娘。为人父母千般苦,养育深恩永不忘。一件白衣扫地长,穿在身上孝爹娘。为人父母千般苦,眼望遗容哭一场?”[3]P70布依族对老人相当尊敬,在老人过世之时就通过这一方白布将敬重与爱戴传达。媳妇亲手编织的孝帕,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孝顺。

4.作为“人亲”礼物

惠水布依族唱到:“闻听主人作大厦,拿给亲戚来缠梁。打开一如天光闪,扯开四角放毫光。左缠三转生贵子,右缠三转状元郎”。[4]P68-23红白喜事送礼、亲戚修房架梁祝贺,这些场合送一段土布作为礼物是由来已久的传统。粮食和布匹作为人类生存下来的物质依托,在农业社会里显得极其重要。这种方式逐渐演化为布依族的一个风俗,至今都还存在。

5.日常生活所需

惠水布依族《织布歌》唱道:“不管天晴和下雨,我在家中纺织忙。拿做裙子也行,拿做衣裳也行。做衣裳是三杈五的衣袖,做衣裳是四尺五开的领。……巧手做出布衣裙,我们心里多高兴。”[5]P50纺织土布为全家人缝制一年四季的衣服,是土布最大的用途,过去在布依族聚居村寨,家家都有织布机,妇女各个都会织布,全家人一年四季衣着以及床上用品都要依靠妇女织布缝制。

6.作为商品的土布

布依族古歌唱到“钱不够妹会帮补你,我织布卖钱得几吊”,土布的商品功能从物物交换开始就存在。先是作为直接交换物、再成为等价物,最后真正成为商品。布依族土布进入市场,在清朝末期和我国20世纪改革开放中期曾一度繁荣,为妇女和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四)反映价值取向

在都匀等地流行的《酒歌》唱到“山歌要唱歌赶歌,高楼织布梭对梭,唱歌不准个头断,织布不准梭子落”,唱出了对女性的要求和规范。从流传于贞丰、镇宁、望谟等地的《开衣柜》歌声中,也看到布依族妇女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和陶醉:“不开金不开银,不开神仙送恩情,今天卯时我开柜,飞出金鸡凤凰群,百褶裙上百样鸟,围腰飘带百样新,百鸟翻飞朝凤凰,百兽翻飞向麒麟,蝴蝶

032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