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河南省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大省。
在肯定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指出了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河南省文化旅游营销的
基本策略,以期为河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河南省; 文化旅游; 市场营销策略; 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
河南省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却始终没有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和文化旅游大省。
如何利用现代的市场营销策略,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是河南省在发展文化旅游过
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河南省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1.1 前所未有的机遇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已经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成为日益蓬勃发展的休闲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大环境下,弘扬中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重建文化家园,已经成为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新追求。
2005年10月中旬,河南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制定了河南旅游产业的大政方针。
2005年12月10日,河南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通过了《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评审。
由此,河南
旅游产业进入了全面升级阶段。
1.2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2.1 博大精深的古文化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华夏5000年文明史上,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河南建都。
全国八大古都河南省有其四。
全省有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达130万件,约占全国1/8,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
其中,河南博物院,荟萃了中原文物精品,是我国鲜有的几个大型现代化国家级
博物馆;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名扬四海;佛教释源白马寺,佛学文化博大精深;佛教造像龙门石窟,规模宏大,为艺术之瑰宝;宋都开封,文“包”、武“杨”令人敬仰。
河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具有起源的古老性,遗存的多元性,而
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1.2.2 源远流长的根文化
河洛文化是河南文化的核心,其发源地就在黄河与洛河之间。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博大精深的《易经》、充满哲理的《道德经》及中国武术的两大流派——少林、太极都源于河南。
在开发寻根谒祖特色旅游资源方面,河南具有其他省市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据河南省2003年社科规划项目《寻根文化与寻根战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具有开发价值的姓氏有341个、遗存1098 处、河南籍名人2947個。
其中,在华人300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对全世界华人来说,河南是一个寻根朝敬的圣
地。
1.2.3 古老悠久的宗教文化
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教圣地嵩阳书院集中展现了河南省古老的宗教文化。
河南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有30余处,其中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为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
此外还有我国最古老的佛寺风穴寺、古今驰名的相国寺、老子著
《道德经》的太初宫等。
1.2.4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
河南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姿,如豫西丘陵的天井窟洞四合院、豫北太行山区的石板房、遍及城乡的舞狮子、耍龙灯等民间武术表演、规模盛大的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展、开封的斗鸡斗狗、郑州少林武术节、郏县农民赛马等,多姿多彩的民
俗文化也是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
2 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形象不佳,旅游市场有待规范
近年来,河南省旅游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产业规模也在逐渐壮大。
但是由于旅游管理部门质监人员有限,相关法规又不完善,致使旅游市场比较混乱,还有乱收费、乱罚款等严重侵害旅游者权益的现象。
有的景区和景点、小商贩、个体照相者、饭店和出租车司乘人员宰客,甚至污辱和殴打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河南省的旅游形象,干扰和损坏了河南旅游经济与旅
游产业的发展。
2.2 旅游内容单调,宣传促销不够
河南省许多地方都只靠旅游景点招徕游客,旅游景区综合开发力度低,产品单一。
虽然全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景点景区数量较多,但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手法大同小异,难以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而且各地旅游部门对游客到河南的旅游动机、要求很少予以研究和关注,对如何利用价格策略更广泛地招揽游客,如何利用河南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地推出受游人喜爱的文化旅游产品,以及很好地进行营销组合,扩大市场范围和增加市场销售份额等方面欠缺
探讨,致使河南文化旅游知名度低。
2.3 旅游商品发展缓慢
目前,河南省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还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旅游购物环境有待改善。
旅游商品摆放混乱,不能为旅游者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购物经历。
而且,在很多景区,都存在欺诈、宰客等现象。
这些都加大了旅游购物的风险。
其次,旅游商品花色品种单调、样式陈旧、一些旅游纪念品做工粗糙,艺术性、纪念性价值欠缺,旅游品牌商品不足,不能满足旅游者特别是外国旅游者的消费需
求。
3 河南省文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3.1 打造河南省良好的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某一旅游地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吸引游客最为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有效地进行市场定位与传播的关键。
国际旅游者对河南旅游整体形象的认知主要以农业大省、武术之乡和中华民族之根为主。
其次是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这说明河南的落后的农业经济给国际游客很深的印象,这也成了河南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个制约因素。
另外,河南的武术,对游客的吸引力仍然很大,而河南在进行宣传时也把武术列到了首要位置。
作为中华民族之根这一形象,对于海外华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对于欧美游客则显得有些生疏。
虽然河南的文化底蕴很深
厚,但并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也就没有给游客更突出的印象。
另外,由于国内游客所受的教育,对于历史的了解更多,所以河南作为中华民族之根的形象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更深切的印象。
此外,便利的交通也给游客很深的印象,这也是河南发展
旅游的有利条件之一。
3.2 加大对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河南省旅游业的优势所在,过去之所以不被人知或很少被人了解,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认识不足及对外宣传不够,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旅游对促进河南旅游业发展以及带动整个河南经济腾飞的关键性作用,使我们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人所知。
因此,旅游相关部门大量出版中、英文刊物、光碟,并通过互联网专线宣传介绍河南的文化旅游产品, 提升游客河南文化旅游的认知面,增加其旅游兴趣。
要善于利用媒体在报纸杂志上做宣传,可以联合电视台拍摄河南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的纪录片、宣传片在国家级电视台播放,宣传河南省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及历史杰出人物,编拍成戏剧或影视作品,供全国
观众观看,激发人们来河南旅游的兴趣。
3.3 继续实施“一卡游河南“的优惠政策,降低价格招揽游客
目前,我国文化旅游的价格明显高于欧洲,法国和西班牙世界文化参观的价位在3-10欧元内,法国国民平均月收入约3000欧元,即每张门票的价位占他们月收入的0.1%-0.3%。
西班牙国民平均月收入约2000欧元,平均每张门票占他们月收入的0.15%-0.5%,而我国国民平均月收也就1000元左右,但我们的大部分的门票价位却在50元-100元不等,占国民月收入的5%-10%,定价明显过高。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景区景点星罗棋布,但景区门票价格居高不下,成为横在观众与景点间的无形的门槛。
2006年,河南省在省内开展了“一卡游河南”的旅游优惠活动,只要游客花100元就可在一年时间里(除“五一”、“十一”黄金周外),游遍鸡公山、青天河、河南博物院、关林、天子驾六博物馆、小浪底黄河三峡风景区等加盟“一卡游河南”的著名人文和自然景区共39个旅游景点。
“一卡游河南”活动是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号召下应运而生,它充分利用了我省文化旅游资源,给普通百姓的文化旅游
带来方便,也给旅游景区、景点带来常年收益和综合效益。
3.4 捆绑销售,多多赠送
除了在价格上应降低之外,各文化旅游项目单独收费也是旅游之大忌。
河南省文化旅游项目众多,应采用单票和套票并存的售票方式,单票是单独购买一个旅游项目,其票价略高,套票可以涵盖几大旅游项目。
套票不同所包括的旅游项目组
合也不同,套票的组合多种多样,给游客以充分选择的余地,把许多项目捆绑在一起联合出售,价位优惠许多,可以使双方受益。
首先旅游者可以以较少的支出参观体验到更多的文化旅游项目,且套票还可赠送一些免票参观项目,多种项目赠送,更是使票价大打折扣。
另外,旅游项目的增多可以延长游客在河南省内的逗留时间,游客的吃穿住行商业购物可带动河南省其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文化旅游
增加收入,而且可以通过旅游经济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3.5 建立完备的旅游售后服务体系
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应包括:对游客售后服务满意程度的跟踪调查,获取旅游者对文化旅游产品的要求和意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建立一个完备的资料库,以便今后在进行旅游市场营销及开发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时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
另外,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还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建立口碑效应,为今后旅游服务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同时也是实现河南省文
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锡畴.河南旅游地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2]徐娥. 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与产品体系[J].区域经济,2003,(3).
[3]杭艳秀. 沈阳清文化旅游的营销策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9).
[4]陈鹏.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发展趋势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