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历史课堂上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促进形象思维的形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互相联系,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本文结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实际教学来介绍历史插图的运用和做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插图;兴趣
一、运用历史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直观的历史图片能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刺激,使学生启疑、激疑;能让教学充满思辨性、挑战性、生动性;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师生产生亲切感,远胜于单纯的讲授。
例如,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就有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钻孔石斧、石磨盘、鱼纹彩陶盆、骨耜、栽培稻谷遗址、刻画猪纹黑陶钵、玉铲镂空象牙梳9幅图画,生动地展示了半坡人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丰富的生活情境,使一股浓浓的古代农耕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让人对那时的历史真貌产生丰富的遐想,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他们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运用历史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探究能力
历史插图中包含着很多信息,是文字所不能包容的,许多教师
在教学中忽视这一点。在执教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具有发现、探究色彩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
如“楼兰故地”,楼兰是西域的一个国家,也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是中西贸易的重要中心。对楼兰国的消失,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讨论、去想象:“楼兰古国为什么会消失了?你能创作一个关于丝绸之路和楼兰古国的故事吗?”再让学生回答从楼兰古国消失这一历史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这样可使学生增强对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认识。最后,教师可以介绍一种关于楼兰城消失的说法让学生讨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从而继续探寻出合理的答案。
三、运用插图加深学生对历史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时代特征,教师往往上升到理论高度,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解,隔一段时间以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东西就所剩无几了。如果利用扫描仪把教材中的插图重新编排,制成多媒体课件,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复习第二单元《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时,教师按青铜器类、甲骨文类、礼法制度类向学生播放,让学生边看图片边找出哪一类图片资料最多,然后再找一些图片在屏幕上分别打出:鼎、尊、鬲、簋、爵、角、觚、觯、甗、斝、罍、盤等图片,让学生抢答并在抢答过程中完善答案:鼎——烹饪器,尊——盛酒器,鬲——烹饪器,簋——盛饭器,爵——饮酒器,角——饮酒器,觚——盛酒器,觯——盛酒器,盉——斟酒器,壶——盛酒器,匜——注水器,盂——盛水器,甗——蒸饭器,卣——盛酒器,盨——盛饭
器。通过这个展示让学生明白,应用普遍的青铜制品,推动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四、运用历史插图拓展学生的认识空间
一幅历史插图,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有着其深刻的内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教材插图的内涵,达到“读史明智”的教学效果。
如,讲“商鞅戟”时,教师要指出戟是戈和矛的组合,商鞅戟是商鞅专用的兵器。接着教师提问:“古代的十八般兵器是什么?”在学生一片讨论声中得出结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及流星锤十八种兵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口味,又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空间。
五、运用历史插图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要落实知识、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北师大的历史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图片,正是能贴切地说明过去、再现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情感价值观的载体,使用某些历史插图能够成为落实情感价值观目标的突破口。
如,昭君出塞图描绘了汉元帝时昭君戎装乘马,怀抱琵琶离开长安。文武官员十里相送,长亭告别。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迪: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成员都肩负着实现各民族平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使命。通过对那段场景的描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仿佛走进图画中去,在愉悦的氛围中升华了知识、
落实了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
六、运用历史插图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
历史教材是按时间、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编排的,配合教材内容的历史地图也反映了这一特点。通过内容关联的历史地图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线索。
例如,通过29页周初分封略图、36页春秋形势图及38页战国形势图等图的演示讲述,能使学生明白:周人活动开始在泾、渭水流域,在灭商建西周之后,他们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黄、淮一带,最强盛时,东到山东,西到甘肃,南跨长江,东北至辽宁;东周的疆域与西周后期的疆域大致相同;秦统一后,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达陇西,北到长城,南到象郡,东北至辽东。对上述历史地图的演示和讲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这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还能使他们认识到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意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实践探索得出:运用历史插图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和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