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论不仅能解释自然选择学说与突变论、纯系 学说的矛盾,也解决了个体水平进化的遗传变异 机制难题。 都将这一发展认为是新达尔文主义的继续。
25
基因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学统一起来,一般
◆如今最广为人知的生物进化论仅限于上述内容。
但是科学研究者从没有停止探索,生物进化机制与
历程研究的发展即使不再象它创立时那么突出、辉 煌,却从来也没有停止发展。 ◆探索的结果是发展、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新理论,
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一代的随机交配,这个群 体就可达到平衡。
★群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各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且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间关系为: D=p2,H=2pq,R=q2
6
设:一群体的一对等位基因A1和A2,其频率
分别为p1和p2 (p1+p2=1) 三种基因型的频率: A 1A 1 A 1A 2 A 2A 2
合群体中已有变异隔离开来,并没有表现出创造性
作用;
拉马克的获得性状遗传也是没有根据的,纯系内
选择无效,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没有进
化意义。
24
基因论
(孟德尔遗传定律为基础):
★变异分为: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主要由染色体和基因变异以及遗传重组 产生。 ★自然界巨大突变较少,而微小不定变异占大多数; 微小突变必须通过选择积累才能形成新种。
T =
- ln( 1 - d / n ) 2k
36
★细胞色素c的进化速率为0.3×10-9,据此可估算出
各类物种的分歧时间。
37
原 始 人 的 进 化
38
人猿分手,屈指仅数百万年
人猿分手,屈指仅数百万年!
39
第四节 物种的形成
一、物种的概念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分布在一定区
域内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生 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元。
★在不同物种中,相应核酸和蛋白质序列组成存
在广泛差异,并且这些差异是在长期生物进化过
程中产生,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 ★根据这类信息可以估测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物 种间的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相似程度越高,其亲 缘关系越近,反之亲缘关系越远。
30
分子进化树
人、猿
猴
企鹅 鸡、鸭
猪、牛、羊
兔Fra Baidu bibliotek
龟 金枪鱼
担子菌 子囊菌 蚕 蛾 酵母 鲨 果蝇 牛蛙 锯蝇
主要包括:
★ 群体遗传水平的“进化综合理论”;
★ 分子遗传水平的“中性学说”。
26
进化综合理论的主要观点
◆群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就是群体遗传
结构(基因频率)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偶然的、与环境无必然联系; ◆突变、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
形成的基本环节;
◆自然选择是连接物种基因库和环境的纽带,自动
17
遗传与进化
18
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不定微小变异广泛存在,并 且都是可遗传的;
★变异导致生物个体间(特别是 同种个体间)表型和适应性差异;
★选择(人工与自然选择)保留符合人类要求、适 应环境的类型(适者生存);
★长期选择和变异积累导致物种演化、新物种产 生(因而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是渐变式的)。
P11= p12
P12=2p1p2
P22=p22
如果随机交配,3种基因型产生配子的频率为: A1: p12+ ½(2p1p2)= p1(p1+p2)= p1 A2: p22+ ½(2p1p2)= p2(p1+p2)= p2
7
如果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配子间的结
合也就是随机的,那么,基因型及频率如下:
丹麦植物学家约翰森,花费12年的时间,利用一
种菜豆的商业品种,进行连续的选择,最终分离出
了19个纯系;
他认为,一个商业品种是一个
多数纯系的混合体;在这个混 合体内进行选择是有效的,但
是,这种选择只是将不同的纯
系从混合体中分离开而已。
23
纯系学说认为:
选择可能并不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选择只能将混
0.8A1 0.64A1A1 0.2A2 0.16A1A2
A1A1
A1A2
P11(2)=p12=0.64 P12(2)=2p1p2=0.32 P22(2)= p22=0.04
13
Hardy与Weinberg定律要点:
★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 则个代等位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在任何一个大群体中,不论其等位基因频率和基 因频率如何,只要一代随机交配,这个群体就可以 达到平衡;
A1(0):p12 + 1/2(2p1p2) = 0.6+ 1/2(0.4) =0.8
A2(0):1/2(2p1p2) + p22 = 1/2(0.4)+ 0=0.2
10
随机交配的情况下,子一代各基因型频率:
♂ ♀ 0.8 A1 0.2 A2
0.16A1A2
0.8A1 0.64A1A1
0.2A2 0.16A1A2
A1A1 A1A2
0.04A2A2
A2A2
P11(1)=p12=0.64 P12(1)=2p1p2=0.32 P22(1)= p22=0.04
11
随机交配的情况下,子一代各基因型频率:
A1A1 A1A2 A2A2
P11(1)=p12=0.64 P12(1)=2p1p2=0.32 P22(1)= p22=0.04
第14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
1
第一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 研究群
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孟德尔群体:有相互交配关系、能自由进行基
因交流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是描述群体遗传结构的
重要参数。
2
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
19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选择;
以自然选择为认识生物发展和进化的观点,称之
为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之后,以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和达尔
文的选择学说为基础,发展形成了新拉马克学派和 新达尔文学派,其争论的焦点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问
题。
20
突变论
狄· 弗里斯对普通月见草
(Oenothera lamarckiana)
40
◆界定物种的主要标准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
否进行相互杂交。
★这一标准最初是由林耐所确立的; ★同种的个体间可以交配产生后代,进行基因交
流从而消除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差异;
★不同物种的个体则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
有生殖力的后代,因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41
二、隔离与物种形成
◆隔离在生物进化尤其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
◆ 基因库:一个群体内全部个体共有的全部基因。
◆ 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一个群体 内某种特定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 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一个群体内某特 定基因座(locus)上某种等位基因占该座位等位基 因总数的比例。
3
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都是用来描述群体遗传 结构(性质)的重要参数。 从群体水平看:生物群体进化就表现为基因频 率的变化,也就是群体配子类型和比例变化(对 一个基因座位而言),所以基因频率是群体遗传 性质的决定因素。
地调节突变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把突变偶然性纳
入进化必然性的轨道,产生适应与进化。
27
进化综合理论从群体水平和分子水平上阐述了突
变等因素在物种形成及生物进化中遗传机制;
但是,进化综合理论只解释了已有变异的选择或
淘汰,未能解释产生变异的原因;
新器官、新结构的形成; 适应性的起源;
生活习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进行研究时候发现:一些
新类型是突然产生的,并 且只要一代自交就达到遗 传稳定。狄· 弗里斯据此提 出了突变论。
21
突变论认为:
★自然界新种的形成不是长期选择的结果,而是 突然出现的; ★这一观点与达尔文选择学说和拉马克学说均不 相符,并且有明确的实验证据。
22
纯系学说(Johannson):
15
第二节 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
一、突变
二、选择 三、遗传漂变
四、迁移
16
第三节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论
生命的起源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长达约35亿年的历史,经 历了以下历程:
有机物质与非细胞生命形式形成; 非细胞生物细胞生物;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高等生物的形成与动植物分化。
子一代各基因型产生配子的频率:
A1(1):p12 + 1/2(2p1p2) = 0.64+ 1/2(0.32)=0.8 A2(1):1/2(2p1p2) + p22 = 1/2(0.32)+ 0.04=0.2
12
随机交配的情况下,子二代各基因型频率:
♂ ♀ 0.8 A1 0.2 A2 0.16A1A2 0.04A2A2 A2A2
雄配子及其频率 雌配子及其频率 A1: p1 A2: p2 A1: p1
A1A1: p1× p1= p12 A1A2: p1× p2= p1p2
A2: p2
A1A2: p1× p2= p1p2 A2A2: p2× p2= p22
下一代基因型及频率为: A 1A 1 A 1A 2 A 2A 2
P11= p12
K=
- ln(1 - d / n)
2T
k是每年每个位点上的氨基酸置换率,ln是自然对
数,d是氨基酸置换数(最小突变距离),n是所比较
的氨基酸总数。
35
★不同物种众多的氨基酸分子进化速度计算结果表 明,k值一般都在10-9; ★日本本村资生(Kimura M)建议将10-9定为生物 分子进化钟的速率。 ★如果已知进化率(k),便可以估算不同物种进 化分歧的时间。
★一个群体在平衡状态时,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 频率的关系是:P11= p12,P12= 2p1p1,P22= p22
14
遗传平衡定律主要条件:
★随机交配; ★大群体; ★无突变; ★无选择; ★无其它基因掺入形式(最主要的迁移); ◆群体遗传学正是研究当上述条件不满足时群体遗
传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要的地位。
★生殖隔离:各种阻止或降低杂种繁育的生物学特
性或行为特性。它包括合子前生殖隔离和合子后生 殖隔离两大类。 ★地理隔离: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群体,由于地形地 势的阻隔,使得彼此之间没有交配的机会,不能进
行基因的交流。
42
★地理隔离(如海洋、大片陆地、高山和沙漠等) 许多生物不能自由迁移、相互之间不能自由交配、 不同基因间不能彼此交流 遗传变异 自然
4
遗传平衡定律
◆ Hardy与Weinberg(1908)分别推导出随机交配群
体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遗传平衡
定律(哈德-温伯格定律):
★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
因素干扰,则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始终保持 一定,各代不变。
5
★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其等位基因频率和
选择
离
变种或亚种
新种。
进一步分化
生殖隔
43
大山雀
小山雀
沼泽山雀
黄脸山雀
红头长尾山雀 白脸山雀
44
三、物种形成的方式
◆渐变式:
★在一个长时间内,旧的物种逐渐演变形成新的
物种,是物种形成的主要形式。
也是自然选择学说所描述的新物种形成方式。
◆爆发式:
★短期内以飞跃形式形成新的物种,往往没有复
杂的中间亚种阶段。主要在高等植物普遍存在。
28
分子水平的进化
◆在不同的物种间,从相应的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成分的差异上,可以估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优点:
★根据核酸和蛋白质结构上的差异程度,可以
估测生物种类的进化时期和速度;
★有利于结构简单的微生物的进化研究; ★可以比较亲缘关系极远的类型之间的进化信息。
29
◆分子水平的进化信息研究
鲤 七鳃鳗 豆 芝麻 蓖麻 小麦 向日葵
面包霉
细 胞 色 素 c分 子 进 化 树
(数字表示氨基酸的差异)
31
★根据物种间的最小突变距离,可以构建进化树和 种系发生树。
★最小突变距离:两个物种之间决定所有氨基酸差
异的所代换的核苷酸总数。
32
33
★不同物种的蛋白质、DNA和mRNA的差异还可用于
估算分子的进化速率(evolutionary rate);
★用分子进化速度可以推算分子进化钟(moleular
evolutionary clock),简称分子钟。
某一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在不同物种间的取代数与 所研究的物种间的分歧时间接近正线性关系,进而
将分子水平的这种恒速变异称为“分子钟”。
34
分子进化速率的计算:
P12=2p1p2
P12=p22
8
基因频率的恒定
假设一群体中等位基因A1与A2的频率分别为p1和p2 (p1+p2=1),它们结合产生的合子其基因型将如下: 初始群体各基因型的频率:
A1A1 P11(0)=0.6
A1A2 P12(0)=0.4
A2A2 P22(0)=0
9
初始群体各基因型产生配子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