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审美文化研究回顾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二十年审美文化研究回顾与思考
摘要:近二十年来,学界围绕审美文化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方略、审美文化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审美文化的当代性、审美文化的研究与美学学科和美学史的关系、审美文化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前途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颇多,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如审美文化的当代性、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以及审美文化与当代媒介的关系等。

关键词:审美文化研究;审美教育;审美与媒介
一、审美文化研究二十年
对于审美文化话题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席勒那里。

审美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引入时期,审美文化研究依然保有泛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研究;二是90年代初期到现在的一元向多元的全面发展时期。

审美文化研究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学出路的讨论而成为学界的重要话题,逐渐达到一个高潮。

20年来,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具体表现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中华美学学会、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委员会等多家学术机构发起了多种学术笔谈活动。

1994年4月,王德胜、朱光、王一川、肖鹰、张法、吴琼、姚文放等同志展开了“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建构笔谈”,并正式成立了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由此掀起了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热潮。

之后,关于该问题的讨论也十分频繁,相关的学术讨论会也连年举办。

“1996年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召开;2001年,“当代流行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2004年,“全国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日照召开;“2006年审美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学界围绕审美文化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方略、审美文化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审美文化的当代性、审美文化的研究与美学学科和美学史的关系、审美文化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前瞻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颇多,我们先就学界热烈讨论和仍然众说纷纭的几个问题人手,来总结一下近20年来关于审美文化研究的概貌。

(一)关于审美文化的背景
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第一,社会的商品化。

商品经济将文化直接变成了商品,而当代的审美文化
完全超越了传统审美文化的品格。

这便是许多学者所提到的“合法性危机”。

科技的进步对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它一方面使得当代审美文化呈现出集约化、模式化、标准化、平面化等批量复制生产的工业化特点;另一方面又主导了整个当代审美文化产品的传播和流通,在影视和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参与下,当代审美文化的流传异常地方便、快捷,影响面也异常深广,并带来了全球化的问题。

第二,从当代社会心理背景来看,有学者指出,当今人类正处在历史转型期的空白状态,思想状况、科学理论、生存环境的变动对当代的审美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是虚无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突出主题;二是浮躁心态的流行导致阅读的衰落;三是焦虑蓄积巨大的心理能量;四是自恋倾向造成了当代审美文化中自我表白的盛行。

第三,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当代审美文化不同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的地方有两点:一是经济动机上升为支配文化行为的主导力量,二是现代科技改变了文化的内在构成和运作方式。

这体现在一种重实在的现实价值观念而轻终极价值的理论品格。

于是,这种在当代生活中产生的丧失精神家园的漂泊感演化成了对于感官和娱乐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二)审美文化的概念
讨论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问题,它的内涵和外延是我们探讨的起点。

这个问题在提出之初就由于学者们的界定角度和层面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概念,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审美文化就是文化的一种。

文化作为一个十分宽泛的人类精神性的现象,有学者就指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审美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从属于“文化”这个概念的。

王旭晓认为,正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所说:“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样式。

将审美活动放在这样的一个概念之下,可以推出,审美文化是以人类审美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人类生活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

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活动中都具有审美的层面,凡是在文化中具有非功利性质的、体现着人的生命与精神自由感的活动及产品,在这三种文化形态中具有超功利性、主体性与感情的行为形式、产品与价值观念,都属于审美文化的范围。

也有的学者同样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但却认为审美文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而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样的美学无疑就是审美人类学的概念范畴了。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审美文化应该是人类的审美行为模式、审美价值观念和审美信仰理想的自我表现。

2、审美文化等同于当代大众文化。

这种提法多见于学界的年轻学者中,他们理解的审美文化专指当代的大众文化。

这里当代大众文化的提出背景是,在西
方的审美转型期,在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渐渐地脱离了整体性,艺术向日常生活方式转化,文化自身趋于艺术化,审美文化即当代文化。

这种提法可以看做是对于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异化、商品化、技术化的消极面的一种批判和超越,它所希求的是一种对存在整体性的关怀。

有学者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来看待审美文化,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范畴,是文化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述,它是现代文化从整合的低分化的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必然结果。

审美文化具有媒介的文化与共享文化两大特征”。

同时,也有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滕守尧在《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一文中的看法就代表了许多学者的观点:从西方学者立维斯和豪格斯等人的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一个技术社会中,大众传播会使越来越多的东西,包括文化本身,变成消费的对象,今天多数大众性娱乐最终会沦落为‘反生活’的东西……它们最终会导致这样的世界观:进步就是占有更多的物资财富,平等就是大家都向低的道德水平看齐,自由就是无止境地但又不负责任地追求快乐。

他提出我们当下的审美文化是在将大众“受到挫折的欲望膨胀到极限”而“激发的感情回应也往往是浅薄和有缺陷的”。

3、朱立元认为,应从最典型的审美文化形态来讨论。

他提出了四点关于审美特性与价值的标准:(1)感性意象性;(2)无功利或超功利性;(3)心灵自由性;
(4)精神愉悦性。

这四条标准是衡量一个文化产品或事物是否具有审美特性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

其中,有些已经讨论得比较详尽和充分,有效地推动了对于美学学科自身的反思性认识,使审美文化研究得以吐故纳新、辩证整合。

这种探讨引发了美学对于现实人生境况和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的热潮,使得美学学科脱去了冷硬的外壳,展现给人们一种有生机和弹性的形象。

人们对审美文化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在微观的视角,而是从更广阔的宏观视野将基本理论的探讨延伸和扩展到了美学史以及审美文化史的建构等问题。

同时,也有许多问题在学界引起争议且尚无定论。

我们只是一味地在探讨审美文化的特征,却忽略了审美文化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文化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很多学者虽然强调了在今天审美文化新的发展特点下,美育的重要性和社会职能,但是目前的美育理论研究依然十分薄弱。

作为美学史上的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如何更好地在学科建设领域将审美文化研究纳入一个更完整和科学的体系?在今天新的传播手段和媒介下,审美文化应该有怎样的坚持和扬弃?传统的中国美学在这样的消费时代可以扮演怎样的一个积极角色……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概括来说,审美文化研究中有下面三个有待深入的问题。

(一)审美文化与美育
如果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审美文化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观念,而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和美育分不开的。

樊美筠认为,审美文化应该关注美育,美育同时也要根据社会转型的要求予以调整,成为人格教育、趣味教育和情感教育。

这种对人的关注不应仅仅停留在表层结构上,而是应该深入到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中去。

陈刚认为,转型期的美育应该有不同的层次,美育的理论部分和实践形态的艺术之间是不可以替换的。


育固守理论形态,而艺术教育则是对大众传媒进行全面的渗透。

只有这样,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肖鹰在《当代审美文化的美育策略》一文中提到了“批判的重建”,他认为在当代的审美文化中,艺术失去了它的精神之维和在精神之维上的人文关怀。

艺术已经沦为了一种享乐的工具,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反形象的现代美育体系。

在我们对于当代审美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当代审美文化的功能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之后,我们肯定了这样一点:美学将作为人学而存在,审美文化的研究将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与期待视野是与接受群体个人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他所属群体或称文化群的诸种文化特质密切相关的。

我们今天在建设当代审美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社会上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建设,如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教育等社会其他文化范畴。

审美文化的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子系统,但又不是一个封闭和孤立的系统。

文化大系统,如社会的文化政策、文化制度等都会对审美文化的建构产生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当下的具体条件下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大众审美文化具有正面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大众审美文化具有过重的功利性、世俗性和形式化倾向,这些都妨碍了审美文化的精神品位和人文价值。

我们应该广泛地参与都市与乡村的整体文化建设活动,以补救当代审美文化形而下的感性趋势、物化倾向和形式化的流弊。

首先,要排除商业化、技术宰割对于审美教育的干扰,不能使审美教育沦为缺乏人本价值内涵的形式培训,而是重在人格的完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其次,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提升,才能获得人的尊严感、人的主宰地位。

从内部来说,就是从人本能的冲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的情感升华、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以完整的人性去观照审美对象;从外部来说,就是摆脱对物的单纯的占有感,不为物欲所奴役,从而形成主体与自然、社会和谐自由的关系,这样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正是我们把健康向上的审美活动视为精神家园守护神的原因所在。

这样的审美教育,是以完善人格为宗旨的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自主性、使人性健全和谐发展的基础训练,是我们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随着社会现实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水平也将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而进一步提高。

审美文化研究还有许多可开掘的空间,它也会随之成为美学学术领域里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审美文化的广泛内涵和外延将是我们进一步探询的方向。

当代审美文化的研究在新的世纪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二)审美文化的当代性
正如王德胜和阎国忠在他们的论著中所提到的,我们在研究审美文化问题的时候,对其概念本身的确定以及建立一种“科学性”的学术规范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确定审美文化研究本身的当代理论性质。

唯有这样,我们方能从特定
的理论立场出发,进行有效的学术工作。

我们可以做如下分析:
第一,包括审美文化在内的美学要解决一个如何捍卫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合法性问题。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由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发展变化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转型。

具体到文化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到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大众文化分层而居,但主体力量却呈现缺失状态。

因此,建立一种普遍的能够使主体理性成为大众自觉文化意识的美学态度,是建立审美文化当代性的首要任务。

这种态度与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大众利益和价值观念、大众的日常趣味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二,由于当代人的生活活动及价值存在方式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我们更需要一种理性批判态度来对人的生命精神实践加以指导。

正如王德胜在《审美文化的当代性问题》一文中所说的:“审美文化”概念的当代性质,就在于它所强调的‘批判/重建’及其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积极对话,实际上正是针对文化结构价值的一元性。

”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分化、多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成为一种唯一可以满足各层次文化利益和要求的直观现实。

曾经主宰人的历史文化精神的一元性的价值观念被“零碎化”,新的文化艺术的价值建构有可能从大众日常生活的现实中获得希望。

不能用传统的“包含艺术在内的人的审美活动”来解释审美文化,这无法体现审美文化的当代理论价值。

当代形态的审美文化研究超越了经典的“美”或“艺术”的概念,呈现出某种“非美”和“非艺术”的特性。

较之经典美学话语的逻辑性规定形式,更加突出了对于各种当代性现象的描述性把握,“审美文化”概念绝不可能依从传统话语的先在性逻辑去加以确定。

王德胜在强调了审美文化消解经典话语的神圣性,从现实人生的积极关注方面显现了世俗生活的人生意义即它的非抽象性之后,更强调一种“批判/重建”及其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积极“对话”。

这是一个如何理解审美文化研究的当代旨趣,它保持了与当代社会的大众文化利益的直接联系,反映了大众日常生活活动及其价值存在方式的具体性,在一个新的维度上体现了当代文化的价值理想,肯定了文化与大众的关系:价值主体成了大众。

第三,讨论审美文化的当代性,不得不面临一个如何面对审美文化传统的问题。

当代也是由一种强大的有生命力的传统延伸而来的,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传统的规范力量,就难以凸显当代的特色。

审美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传统的范畴,在当代审美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常常厘清当代状况和过去传统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说到当代审美文化,不能说这种转换的理论比经典的美学系统更为先进,它已经融入了过去的整个文化传统之中,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它将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会有一个随着现实的不断变化来彰显自己的价值的过程。

(三)审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每一种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人种、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总是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某些特质。

这些特质往往是超越时空的,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的方面总是显得根深蒂固,成为一种文化的精魂,不管时
代发展到任何时候都会发挥其深层次的制约和调节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偏于伦理中心论,以伦理政教为基点,这对于今天的当代审美文化也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一开始就是指向人的。

孔子曰:“里仁为美”;孟子云:“充实之谓美”,人有了“信”、“善”等前提和基础,方能进入一种人生境界。

儒家的传统美学思想具有浓重的伦理学思想意味,道家思想具有一种超逸放达的精神,它们都是按照自己对于人生的理想来描摹的,体现出对审美人生的一种终极性关怀。

在这种“天地立其心”的美学观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美学自身特色的精神。

因为天地的人伦化、情感化,天地直接向个体人生呈现出的一片可观、可游、可居、可感、可思的境界,是永远指向人的。

以天地为心,审美而又超审美,中国美学以其现实而又超越的关怀,为个体生存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境界——乐生。

随着当代社会的变革,这种精神已经丧失。

在这样的“物”的世界,没有精神也没有精神的位置,人把自己从这个世界驱逐了。

当代文化的商品化、技术化和审美转化以及在这样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化心理失衡,其根源就在此。

我们能否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从这唯物的宇宙观里寻回自己和自己的心灵,使我们不致坠入理智的虚无或物质的奴隶,而在丰满充实的人格生活里,即爱的生活里,收获着人生的意义。

当代文化所进行的不是人生意义的收获,而是通过流行、形象、消费的结构功能转换,消解着人生的意义。

要重建人的精神家园,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收获人生的意义,就必须在现实的人生中,重塑乐生的文化意义,这也就是传统中国美学对于当代文化的启示和意义之所在。

三、对审美文化的当代思考
作为今天的文化继承者,批判与建构并举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和良心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针对这种被动的单向性的传播途径,我们如何从内在意识的根本和外在的制度两条源头上来解决问题,从“他治”走向“自治”?笔者认为,传媒人本身的素质和专业传播精神很重要。

我们就审美文化的传播媒介来说,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审美文化的宣传与传播,一是审美文化的批评与调节。

随着当代审美文化的高度发展,这种批评与调节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了。

从业者应该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美学的修养,以敏锐的眼光和欣赏经验让消费者知道什么样的文化消费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以及为什么。

唯有如此,他们方可以介入培养接受者的趣味、修正他们的意识。

(一)当代媒介与视觉文化下的审美文化
现代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共同特点多是出于功利目的,用鲜明、生动并能满足人们当下欲望的形象来吸引作为受众的大众,使其沉湎于空间的形象而放弃对时
间过程和意义深度的探寻。

有学者用“视觉的盛宴”来形容当下的媒介艺术,形象在当下技术本体时代的快速复制也导致人们能动的审美需求异化成了被动的感官享受,这是一种没有历史深度和时间跨度的如浮萍一样的大众文化现象。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今天的传媒具有一种对人和人的欲望的控制、对直接经验的否定和心理操纵的普遍性。

在当代视觉文化和消费文化占主导的情况下,批判与建构并举是每一个有责任心和良心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随着高科技媒体的发展,在总体上那种激动人心的审美文化作品反而减少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商品资本的不规范介入使得原本是非商业非功利直指人们精神的审美文化变成了利润至上的产品。

所以,从外在来讲,商业资本的规范运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我们当下的审美文化研究处于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的包裹之下,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经典审美文化建构时期有所不同。

比如,我们今天的审美传播途径和手段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影视、网络等媒介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文化的接受方式,美学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要有一个新的方案。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今天的大众传媒和网络媒介体现了前所未有的时空传播优势,它是否已经或正在导致一种新型审美文化的诞生?在这样的媒介技术导致“全球审美化”时代,这种审美文化还具有它应有的意义蕴涵、传统性、思想性吗?在运用新的媒介或媒介新技术创造新的审美文化时,如何与习惯旧媒介和旧传统的公众审美定式相融合?如何去寻找一种可以根据具体的表达语境与接受需求合适而又有利的媒介?这是我们有待深入思考和探究的未尽课题。

(二)审美文化的学术品格和理论价值
作为对批评对象始终要有清醒认识的美学工作者,除却现象层面的讨论,在学科理论上也有诸多有待我们去完成的工作。

审美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们新世纪美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阵地。

如何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建构,将是一个有待明确的问题。

对于学科理论建构的问题,笔者认为,基于当代审美文化的特点,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思考。

在元理论层次,我们可以从本体上思考和建构,梳理人类文明的传统、历史和逻辑的进展。

从美学的文化学价值和人的审美方式、文化行为衍生中,思考和创立审美文化的本体理论框架。

这主要涉及到审美文化的基本概念、整个人类文明格局中审美文化的位置、审美文化的特征、审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审美文化的独特作用、审美文化史的理论、审美的文化学价值以及审美与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关系等。

就当代审美文化的应用理论层次而言,我们可以从文化形式和人的活动方式的审美价值人手,对具体的文化活动作审美价值的评判和建设。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层面的研究,它主要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审美文化现象的研究,如建筑、城市美化、影视、音乐、网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