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新时代教师应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处理好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本文从传统师生关系到当代师生关系作一简单分析,对师生关系作一客观阐述,同时提出当代师生关系的合理构建,要求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服务学生的意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做出努力。这是社会生存压力的要求,也是对自己负责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教师学生关系素质服务

一、师生关系存在严重问题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生活以及他与学生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师生兼顾”的关系。孔子与学生共同生活,接近学生,接触学生照顾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讨论,允许学生提问,由此养成了师生间好学的学风,也养成了师生间深厚的感情,从而产生了人格感化的重大作用。因此孔子成为学生良师益友,许多学生成为孔子的优秀弟子。孔子爱护学生,学生敬仰孔子——这是一种亲和关系,是合理合情的师生关系。但这种合理合情、富有教育成果的师生关系,并没有长期成为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这种师生关系自汉代以后,由于封建礼教严格等级观念影响,促使人与人的关系极端分化,划清上下、尊卑、贵贱之分;绝不双方兼顾,只顾“尊贵”的“上方”,不顾“卑贱”的“下方”,这种观念得到历来帝王的赞赏,导致漫长的封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分化与恶化。在教育方面,

孔子所培养的那种师生关系,逐渐消失了,师生关系极度扭曲,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古代《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中的“师长有尊”、“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话语,从表面上看,这些话似乎问题不大,要求学生尊重教师,尚可以接受,可是仔细想想,还是有很多问题。首先,单方面规定学生无条件尊敬教师,没有做到“师生兼顾”,没有规定教师要爱护学生;其次,容易使一些教师有意或无意之间将“师长有尊”、“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看作自己对学生具有君父对臣子那样的统治权力。对学生的管教,如同对学生的统治。这种观念导致师生关系变成学生永远听任教师的摆布与训斥,不能有自己主见与思想。师生之间出现事实上的不平等,赋予教师可以任意对待学生,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冷淡的、疏远的、虚伪的和紧张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师生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是影响深远,如教师打骂、虐待学生和学生打骂教师等不正确的师生关系依然到处可见。

二、客观的师生关系

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先要对师生关系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认识。

1.有学生才有教师

在没有学校之前,古代的子女如要学习,家长只有去请有学问的人(教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子女,后来因为要学习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家庭教学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在社会上出现了私塾,再后

来出现了比较正式的教育机构——学校。由于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才引起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可见,在古代是先有学生,后有教师的;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师;在现代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也就没有教师。学生不为教师存在而存在,而教师却因学生存在而存在。知道这一简单的道理,教师(包括体育教师)们还会打骂学生吗?

2.主体与主导作用

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下面,教师往往“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当作一个消极装纳知识的“容器”,以自己为中心,不重视学生的学,以自己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主观脱离客观,结果是有教无学,学生最多只能背诵一下书本上的知识。这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而在教育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儿童本位”、“学生中心”等思想,这些观念就主张学生为主体。到底师生双方谁是主体呢?众多资料表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一个基本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那么以教师为什么?教师是代表国家、代表社会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人,教师不仅要教书,尤其要育人,教师不仅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要把握教育方向、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等,教师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教师永远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问题,而不应从教师的教出发。但是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才能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前提下实现两者是统一的,这是问题的实质。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仅以教师与学生的角度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1.师生互相理解与尊重是前提

身为人师,教师首先要理解与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要把自己的学生当作自己的顾客,现在都在强调“顾客至上”的理念,那我们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热心地为自己的“顾客“服务。你说一个“顾客”会对一个热心为他服务的“售货员”恶语相向吗?求学者——学生则应理解与尊重教师教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师生双方只有相互理解与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观念的转变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

2.教师素质高是关键

在师生矛盾中,教师往往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素质指整体素质,如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教师对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品格,等等,都会在学生及脑海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心灵距离的缩短,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这些业务能力,来提高自身素质,不仅在教学的课堂上表现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

过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活动,使自己在学生中确立亲切友好感,及威信,从而更好的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教书育人是途径

教书育人是现代教育价值观在教师工作中的体现,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包括体育教师在内,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等,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实现社会化,促进学生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相长,应身教重于言教。这一点,对一个教师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自身的形象每一瞬间都在教育着学生。所以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小学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都处在成长之中,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靠直观形象建立动作概念。而且他们又非常崇拜、信任和依赖教师。特别是少年儿童总是把教师看作接近者中最伟大、最信赖、最道德的人,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往往是父母深感不及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有意模仿着自己所爱戴的教师,连写字、说话、走路都学着教师的样子。

教育改革成为必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搞好课堂气氛,我们教师如何搞好师生关系等就越显重要。美国心理学家lp.索普指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信息传输通畅,是推动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之间的协调和适应使教学过程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而且,师生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