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和趣味性。
题型
一、作者为什么以这个作为标题? 二、题目的含义
句子赏析
1、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赏析,突出使 用修辞手法的作用,效果。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重点分析句子中的 某个使用精妙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从思想内容情感上赏析,突出句子所蕴 含的深刻的教育意义、哲理。
答题
1、确认所用修辞方法,答题时将其点明
例: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 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 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 的土地。
答:突出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 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的表达了对 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热土”的热爱之情。
例: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 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 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 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 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 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 物形象,突出中心。
7、 语言特色
可用短语(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 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 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质朴或生 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 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 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答:用“啃”和“啧啧”写出了他吃相的不雅, 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他的脸面油腻的特点,全句 生动的表达了“我”对他的厌恶之情。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 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突出强 调,主要有排比、反复、对偶;表达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增 强语气,主要有设问和反问。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 “X X”一词原指……,这里 指……,起到了……的作用。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①是这个词 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 境中的特殊含义。②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 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 一句中的“标致”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 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 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 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 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10、 文段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开头部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
6、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 抒情、描写、说明。
8、修辞手法:
1) 比喻 (2) 拟人 (3) 夸张 (4) 排比 (5) 对偶 (6) 反复
7) 设问 (8) 反问 (9)引用 (10)反语 (11)对比
文章的表现手法
5)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 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 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 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 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 衬”;以次衬主。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 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 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 言辛辣幽默。
小说:描写方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 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记叙文阅读方法
1、找中心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 抒情句,把握文章主旨。
2、文 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 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 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 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3、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6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一语双关:表面指什么,实际指什 么,或者象征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回答)
(2)作用: 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
结构严谨。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 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 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 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经 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 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 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 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 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 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 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 气魄。
(5)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 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 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具体来说,比喻用于描写事物时,可使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 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可爱可亲。
夸张表达某种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排比加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的表达。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 “……”、“……|”几件事,组成一种“冰 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 络清晰,主旨鲜明。
5、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老王》 (2)核心事物 :《 风筝》 (3) 核心事件 :《一件小事》 (4) 核心地点: 《芦花荡》 (4)作者情感: 《难忘2008》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 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使用的突出的方式, 通常是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要注意 不同文体的作品:
抒情散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 抑、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 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 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 空间变化分析;
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 间变化分析。
4、 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 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 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 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 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 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 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 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 稳健深沉的笔触
2、明确答题方向,也就是明确每种修辞方法的作 用/表达效果
3来自百度文库结合语句或文章内容分析
举例: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 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 还化作一道道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倒更远 的地方。
答: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玉米在土 地滋养下,愉快的、茁壮的生长的动人情景,同 时也流露出作者看到大片土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的由衷喜悦之情。
阅读兴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总领全文,引起 下文,埋下伏笔、开篇点题…… (2)末尾部分:照应上文、首尾呼应、 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总结全文、揭 示现实引人思考…… (3)文章中间(对上下文):承上 启下(过渡)。
注意: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11、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 的含义:
2)学会概括段意、层意。
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抓文 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 括。②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 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 己组合成句来概括。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 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 完整、简洁、明确。
12、记叙文的人称:
记叙文阅读 答题技巧及套路
2020/5/31
叙事类作品常识:
1、文章体裁 : 小说、散文(抒情散 文、叙事散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 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小小说。
8)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 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 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 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9、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 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 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 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对偶使句子结构整齐,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设问句有疑而问,自问自答,吸引读者,引发思考,制造悬念, 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反问句无疑而问,加强语气,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即突出强调 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6、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 自由叙述。
例:《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 妇对待至亲兄弟的态度的对比,很突 出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自私、贪婪、 势利、庸俗、冷酷的性格,从而突出 了文章的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 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 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 地描写事物。 (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 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 象。 (4) 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 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 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 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
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 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
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 分;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 感人肺腑
(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9)、语言气势壮阔,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 永……
8、 写作手法及作用:
(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 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 (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 夹议……)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 画
(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 耳
(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8)、平易干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 色彩素淡而隽永……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 “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 “拍 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 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 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 的余味。(《夏之绝句》)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 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 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题型
一、作者为什么以这个作为标题? 二、题目的含义
句子赏析
1、从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角度赏析,突出使 用修辞手法的作用,效果。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重点分析句子中的 某个使用精妙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从思想内容情感上赏析,突出句子所蕴 含的深刻的教育意义、哲理。
答题
1、确认所用修辞方法,答题时将其点明
例: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 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 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 的土地。
答:突出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 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的表达了对 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热土”的热爱之情。
例: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 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 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 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 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 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 物形象,突出中心。
7、 语言特色
可用短语(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 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 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质朴或生 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 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 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答:用“啃”和“啧啧”写出了他吃相的不雅, 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他的脸面油腻的特点,全句 生动的表达了“我”对他的厌恶之情。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 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突出强 调,主要有排比、反复、对偶;表达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增 强语气,主要有设问和反问。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 “X X”一词原指……,这里 指……,起到了……的作用。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①是这个词 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 境中的特殊含义。②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 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 一句中的“标致”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 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 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 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 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10、 文段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开头部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
6、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 抒情、描写、说明。
8、修辞手法:
1) 比喻 (2) 拟人 (3) 夸张 (4) 排比 (5) 对偶 (6) 反复
7) 设问 (8) 反问 (9)引用 (10)反语 (11)对比
文章的表现手法
5)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 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 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 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 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 衬”;以次衬主。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 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 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 言辛辣幽默。
小说:描写方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 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记叙文阅读方法
1、找中心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 抒情句,把握文章主旨。
2、文 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 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 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 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3、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6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一语双关:表面指什么,实际指什 么,或者象征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回答)
(2)作用: 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
结构严谨。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 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 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 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经 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 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 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 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 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 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 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 气魄。
(5)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 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 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具体来说,比喻用于描写事物时,可使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 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可爱可亲。
夸张表达某种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排比加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的表达。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 “……”、“……|”几件事,组成一种“冰 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 络清晰,主旨鲜明。
5、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老王》 (2)核心事物 :《 风筝》 (3) 核心事件 :《一件小事》 (4) 核心地点: 《芦花荡》 (4)作者情感: 《难忘2008》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 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使用的突出的方式, 通常是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要注意 不同文体的作品:
抒情散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 抑、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 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 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 空间变化分析;
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 间变化分析。
4、 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 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 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 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 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 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 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 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 稳健深沉的笔触
2、明确答题方向,也就是明确每种修辞方法的作 用/表达效果
3来自百度文库结合语句或文章内容分析
举例: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 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 还化作一道道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倒更远 的地方。
答: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玉米在土 地滋养下,愉快的、茁壮的生长的动人情景,同 时也流露出作者看到大片土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的由衷喜悦之情。
阅读兴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总领全文,引起 下文,埋下伏笔、开篇点题…… (2)末尾部分:照应上文、首尾呼应、 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总结全文、揭 示现实引人思考…… (3)文章中间(对上下文):承上 启下(过渡)。
注意: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11、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 的含义:
2)学会概括段意、层意。
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抓文 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 括。②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 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 己组合成句来概括。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 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 完整、简洁、明确。
12、记叙文的人称:
记叙文阅读 答题技巧及套路
2020/5/31
叙事类作品常识:
1、文章体裁 : 小说、散文(抒情散 文、叙事散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 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小小说。
8)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 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 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 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9、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 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 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 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对偶使句子结构整齐,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设问句有疑而问,自问自答,吸引读者,引发思考,制造悬念, 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反问句无疑而问,加强语气,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即突出强调 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6、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 自由叙述。
例:《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 妇对待至亲兄弟的态度的对比,很突 出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自私、贪婪、 势利、庸俗、冷酷的性格,从而突出 了文章的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 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 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 地描写事物。 (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 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 象。 (4) 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 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 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 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
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 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
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 分;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 感人肺腑
(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9)、语言气势壮阔,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 永……
8、 写作手法及作用:
(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 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 (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 夹议……)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 画
(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 耳
(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8)、平易干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 色彩素淡而隽永……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 “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 “拍 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 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 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 的余味。(《夏之绝句》)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 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 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