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溶原性细菌:获得温和噬菌体核酸的细菌。

2、前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宿主基因组)中的核酸称为前噬菌体。

3、侵袭力:病原微生物能突破宿主的防御系统,在机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4、正常菌群MIC(最低抑菌浓度):在体外试验中,抗菌药物抑制培养基中某种细菌生长最低药物浓度,是药物抗菌活性指标,提示药物的抑菌能力(µg/ml)

5、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6、迁徙生长现象:变形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性生长,形成以菌种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同心圆型的层层波状菌苔

7、菌丝:真菌在适宜的环境中,由孢子出芽形成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

8、二相性真菌:有些真菌在不同寄生环境和培养条件下可出现两种形态,称二相性真菌

9、病毒体:一个成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

二、填空、判断、选择、问答部分

(一)革兰氏染色的三个原理,操作步骤与临床意义【选择题】

1、原理:

(1)渗透学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紧密,肽聚糖层厚,含脂质少,脱色时乙醇不易渗入,反而使细胞壁脱水,通透性下降,胞内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不易渗出。格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疏松,肽聚糖层薄,含脂质多,易被乙醇溶解,是细胞壁通透性增加,胞内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被乙醇溶解溢出而被脱色。【主要学说——细胞壁结构学说:G+菌和G-菌的细胞壁成分差异大,对脱色剂的反应不同】

(2)化学学说:革兰阳性菌含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晶紫、碘牢固结合,而不易被乙醇脱色。革兰阴性菌内所含核糖核酸镁盐少,故易被脱色。

(3)等电点学说: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pH2~3)比格兰阴性菌(pH4~5)低,在相同pH的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比格兰阴性菌所带的负电荷多,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较牢固,而不易脱色。

2、操作步骤:①细菌涂片、干燥,经火焰固定(菌膜>1cmX1cm)②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甩干③加碘液媒染1min,水洗甩干④加95%乙醇脱色30s,水洗甩干⑤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30s,水洗吸干后镜检

3、临床意义:①鉴别细菌②选择治疗用药③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细菌的变异机理【选择题】

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同时也是药物作用的部分)

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脂多糖

1、细菌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

(1)细胞壁

a.主要功能:①维持细菌固有形态②抵抗低渗作用③物质交换作用

2、化学组成和结构

a.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原核细胞所特有的成分

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多):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构成的三维网架结构

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少):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构成的二维网架结构

b.磷壁酸: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作用:调节、维护细菌细胞内离子平衡作用,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壁磷壁酸:由肽聚糖延伸;膜磷壁酸:由细胞膜延伸

c.外膜层: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细胞壁肽聚糖外侧,由外向内依次为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①脂多糖:格兰阴性菌内毒素,脂质A为主要毒性成分

(2)细胞膜: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渗透性双层脂质生物膜结构,脂质双层中镶嵌有多种蛋白质。

中介体:细胞膜内陷折叠而成的囊状结构。

(3)细胞质

有质粒(是染色体外遗传物质)

包括:F质粒(至育性质粒)R质粒(耐药性质粒)Vi质粒(毒力质粒)

2、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芽孢和菌毛)

(1)鞭毛:附着在菌体上面胞壁外的细长呈波浪形弯曲的丝状物。

a.类型:周毛菌,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

b.作用和意义:①是细菌的运动器官②与细菌致病性有关③与细菌鉴定、分类及分型有关

(2)菌毛:是指菌体表面具有比鞭毛更细、短而直的丝状附属物。化学本质:蛋白质

a.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器官,与细菌致病性密切相关

b.性菌毛:F质粒控制,表面有性菌毛的称为雄性菌(F+),无性菌毛称为雌性菌(F-)

(3)荚膜: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黏液性物质。化学本质:多糖类,少数为多肽

通常在机体内和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易形成荚膜

a.作用:①抗吞噬②抗杀伤③抗干燥④与致病性有关⑤细菌鉴别和分型的依据⑥免疫原性

(4)芽孢: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核质浓缩脱水而形成的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

a.形成条件:缺乏营养物质,有害代谢产物的堆积

b.性质:休眠状态,非繁殖态。芽孢可脱离母体单独存活

c.特性:①保留原菌活性②细菌的休眠状态③可转变为繁殖体(不是繁殖方式)

d.作用和意义:①增强细菌抵抗力②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③鉴别细菌

(5)细菌的非典型形态与结构

细菌L型:即细菌细胞膜缺陷型,无细胞壁仍可存活

主要生物学特性:①多形性②大多数染成革兰阴性③普通培养不上涨(3%~5%高渗培养)④缓慢生长⑤荷包蛋样菌落(中间凸起,四周扁平)⑥可返祖

3、细菌变异的机制

(1)基因突变——点突变

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所致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给后代。

(2)基因转移及重组

a.基因转移:外源性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b.基因重组:供体菌的基因进入受体菌细胞,并在其中自行复制与表达,或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的过程。

c.基因转移及重组的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原生质融合等

①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环境中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并将其整合至自身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

②接合: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直接转移给受体菌。

③转导: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经重组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性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