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交通流理论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公式中的n、P可通过实际观测值来确定,用 实际观测数据的S2、m代替D、M,则有:
P= m- S2 m

n=
m P
=
m2 m- S2
(取整数)
15
【例】以15s间隔观测到达车辆数,得到结果
解:m
1 N
N
i
i 1
Leabharlann Baidu
3 3 4 0 ... 121 7.469 3 0 ... 1
s2
1 N 1
第18讲 交通流理论
第一节 概述
为了描述交通流而采用的一些数学或物理的方法 ,它用分析的方法阐述交通现象及其机理,使我们 更好地理解交通现象及其本质。
最早采用的数学方法是概率论方法,分析交通
量不大的交通流是可行的,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
通事故、交通阻塞现象越来越严重,交通流中车辆
的独立性越来越小,概率论方法逐渐难以适应,于
。 • 20世纪50年代,跟驰理论,交通波理论(流体动力
学模拟)和车辆排队理论。 • 1975年丹尼尔(DanieL lG)和马休(Marthow,J.H
)出版了《交通流理论》一书。 • 1983年,蒋璜翻译为中文。人交出版社出版。
3
案例介绍
例如20世纪90年代,纽约市政府原拟修建通往新 泽西的新隧道,交通科学家们利用交通流动力学知 识,经过合理的建模和分析,调整了原有隧道的交 通控制和管理系统,使交通流始终处于高流量的亚 稳态,交通通行能力增加20%,从而取消了修建新 隧道的计划,这是交通流动力学成功应用的一个范 例。事实证明,解决“交通难”问题的根本出路在 于发展交通科学技术及其基础理论(包括交通流动 力学)。
2、递推公式:P(0)
=(1-P)n

P(k+1)
=
n-k k+1
P 1-P
P(k)
3、适用条件:车流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
流。
14
4、判断条件:
其均值M=nP,方差D=nP(1-P),所以有M>D。即 当观测数据的S2/m明显大1时,就说明不属于二项 分布,即S2/m应小于1。
因m/ S2>1,说明车流的离散性比较小,车辆较 拥挤,由此得出适用条件。
P1 mP0 0.3328
P2
m 2
P1
0.1026
P3
m 3
P2
0.0211
10
【例】 设60辆车随机分布在4km长的路段上 ,服从泊松分布,求任意400m长的路段上 有4辆及4辆以上汽车的概率。 解:t=400 m,λ=60/4000 辆/m,m=λt=6 辆
11
• 【例】某信号灯交叉口的周期C =97s,有 效绿灯时间g =44s,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排 队的车流以s=900(辆/h)的交通量通过交 叉口,在有效绿灯时间外到达的车辆要停 车排队。设信号灯交叉口上游车辆的到达 率q=369(辆/h),服从泊松分布,求到达 车辆不至于两次排队的周期数占周期总数 的最大百分率。
4
第二节 交通流特性参数的统计分布
• 我们在观测交通量或车辆的车头时距时,会发现 在固定的计数时间间隔内,每个间隔内查到的车 辆数是变化的,所观测到的连续车头时距也是不 同的,这说明车辆的到达是有一定随即性的,为 了描述这种随机性而采用的概率统计方法可分为 两种:离散型和连续型。
• 应用:
(1)信号配时的研究中,利用离散分布来描述车 辆到达的分布规律,可以预测一个周期内到达的 车辆数;
是相继出现了跟驰理论、排队理论、流体动力学模
拟理论等,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了一些具体
方面的问题,但还不是很完善,交通流理论还没有
形成完整的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2
• 在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发展,概率论方法。 • 1933年,Kinzer.J.P泊松分布用于交通分析的可
能性。 • 1936年,Adams.W.F发表数值例题。 • 1947年,Greenshields泊松分布用于交叉口分析
12
• 解:由于车流只能在有效绿灯时间通过, 所以一个周期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A=Vg= 44×900/3600=11辆,如果某周期到达的 车辆数N大于11辆,则最后到达的N-11辆 车要发生二次排队。泊松分布中一个周期 内平均到达的车辆数:
m t qc 369 97 9.9
3600
P( 11) 0.71
13
(二)、二项分布
1、基本公式:P(k)
=Cnk(
t
n
)k(1-
t
n
)n-k
Cnk =
n! k !(n k )!
常令:P=
t
n
,有0<P<1
k=1、2 …n
则:P(k) =CnkPk(1-P)n-k
式中:n为正整数,是t时间内到达车辆数的最大值, 或一定路段长度上存在车辆数的最大值,是一个分布参数。
e-t
k=0、1、2、3 …
式中:P(k)---在计数间隔t内到达k辆车的概率
λ---车辆的平均到达率(辆/s)
t---计数间隔的时间长度(s)
令:m=λt,为计数间隔t内平均到达的车辆数
则:
P(k) =
mk k!
e-m
23、、递适推用公条式件: :车P(0辆)=密e度-m,不大P(k+,1) =车km+辆1 P间(K)相互影响小,
没有外界干扰因素的车流,即车流是随机的。
7
4、判断条件:泊松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均等 于λt。当观测数据的均值m与方差S2的比值明 显不等于1时,就是泊松分布不适合的表示, 当近似等于1时,可用泊松分布。
观测数据的均值m和方差S2为:
m= 观测到的总车辆数
总计数间隔数(N)
S2 =
1 N-1
N i 1
(Ki -m)2
8
• 【例】 Adams数值例题 对某一交叉口观测数据如下
10S 周期车辆到达数 0 1 2 3
〉3 合计
观测频次 94 63 21 2 0 180
总观测车辆数 0 63 42 6 0
111
泊松拟合频率
9
解:t=10s,λ=111/(180*10) 辆/m,
m=λt=0.617
P0 em 0.5397
N i 1
(i
m)2
1N (
N 1 i1
2 i
Nm2 )
3.999
p (7.469 3.999) / 7.469 0.465
(2)在计算支路的通行能力中,利用可接受间隙
理论,采用连续分布来描述车头时距的分布特性

5
一、离散型概率统计模型 离散型模型描述一定时间间隔内到达车辆
数的波动情况,或分析一定长度路段内存在 车辆数的分布情况。常用的离散型分布模型 有三种:
6
(一)、泊松分布
1、基本公式:
P(k) =
( t)k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