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科学技术奖项目信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赵晋斌, 刘金彪, 梁晓霞, et al. 一种新型交错式反激变换器分 析与设计[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5, 43(18).
8. 王闪闪, 赵晋斌, 毛玲,刘琛, 王晓晶. 基于电动汽车移动储能 特性的直流微网控制策略[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46(20): 31-38. 9. 张苏捷, 赵晋斌, 杨旭红, 刘争光. 电容电流补偿的滞环控制
2016, 2016/11/28-2016/12/1, pp 730-734, 2016. 15. Wang, Jinlong; Zhao, Jinbin; Dai, Jianfeng; Qu, Keqing; Ye,
Tiankai. Stabili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SR for hysteresis
52(16):1403-1404. 2. Qu K.,YeT,ZhaoJ,et al. A high step-up and low switches voltage
stress boost converter[J].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2015,12(13):
1-6. 3. 屈克庆, 冯苗苗, 赵晋斌. 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高增益软开关
主要完成 人
Parallel Output Zero-Voltage-Switching converter[C]. IEEE Energy Conversion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IEEE ECCE2013). pp.4900-4904. 17. Dai, Jianfeng; Zhao, Jinbin; Qu, Keqing; Li, Fen. The dynam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ysteresis control Buck converter[C]//2014 16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IEEE, 2014: 1-8. 18. Feng, Miaomiao, Qu, Keqing, ZhaoJinbin, Sun Muwen. A high step-up soft switching Boost converter[C], 2016 IEEE 8th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IPEMC-ECCE Asia, July 13, 2016: 2156-2160. 19. CailingHuo, Jinbin Zhao,Keqing Qu. A Novel Negative-Output Converter with High Step-Down Ratio[C].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Conference (IET RPG2013). IET, 2013: 1-4. 20. Kong, Wei ;Qu, Keqing; Lin, Xiang; Sun, Kai; Mu, Shujun; Zhou, You. Loss Comparison of Two Bidirectional Isolated DC/DC Converters for Reversible Solid Oxide Fuel Cell Systems[C], 2018 IEEE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PEAC 2018 , Shenzhen, 2018.11.4-2018.11.7.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8(7), pp 757-764, 2014.
5. 赵晋斌, 戴剑丰, 屈克庆. 基于电容电荷平衡的滞环控制策略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16):63-69.
6. Yongxiao Liu,Jinbin Zhao, Keqing Qu. Fast Transient buck converter using hysteresis PWM controller[J].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Vol.13, No.6, pp.991-999 , 2013.
2019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电力变换器中高增益拓扑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者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提名等级 项目简介
技发明奖三等奖
本项目属于电气工程学科。 随着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及微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 力变换过程中由于单体电源发出的直流电压较低,需要在系统前 端增设一个直流升压变换器将发出的低电压升高以便应用。由于 传统型升压直流变换器开关需要的导通时间较长,导通损耗增大, 输入电流纹波增大、电路的转换效率降低,且在实际运用中开关 频率也会受到多方面限制,这对当前的直流开关变换器提出了小 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和可靠性更高的要求。 为了获得较高的电压转换增益,通常的方法有:在传统型升 压直流变换器中采用较大的占空比来获得高增益,采用变压器、 耦合电感和多级联接等方式,采用多级联接的方法,采用耦合电 感或是变压器的方法。多级联接方法在结构上使得主电路拓扑较 为复杂,制造成本增加,控制的难度增大,电路效率降低。变压 器和耦合电感的漏电感和寄生电容极易导致高频振荡发生,产生 开关电压尖峰和 EMI。为了抑制各种寄生参数产生的尖峰信号和 EMI、必须额外设计缓冲电路,造成器件数量增加和转换效率降低, 并使设计流程复杂化。主开关的电压应力被输出电压钳位,必须 选择耐压等级较高的功率器件,提高了硬件成本,增加了主开关 导通阻抗,降低了转换效率。 本团队在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浦江计 划、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历经五年多刻苦 攻关,突破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拓扑及演化关键技术,研发了高增 益直流变换器系列产品并推广应用,主要技术创新如下:本项目 的关键技术发明点如下: 1)高增益低开关应力的直流升压变换器 在传统型升压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采用 X 型 Z 源网络以及简单的电感和电容串并连方式,分别实现单级直流变 换器和两级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压转 换增益,而且还降低加在主开关两端的电压应力、降低输入电流 的峰值、并减小导通损耗,有效地实现了直流变换器高效、小型、 低噪音、低成本的应用目标。(专利:ZL 201410235430.1) 2)基于电荷泵电容的倍压型直流变换器 通过采用电荷泵电容接入二极管和电感,有效减小了开关的 导通占空比,从而减小导通损耗;输入电流的峰值以及输出电压
流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18,52(04):35-37. 12. 刘争光, 赵晋斌, 刘金彪. 基于纹波补偿的恒定导通时间控制
Buck 变换器[J]. 电源技术, 2016, 40(7):1483-1486. 13. Mao, Ling, Enyu Jiang. Dispatching Analysis of Ordered
利 1 项,申请专利 1 项。发表 SCI/EI 论文 26 篇,据 SCI 检索和 EI 检索数据库统计,引用次数达 25 次,多次在电力电子顶级期刊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y electronics、Electronics Letters 和电工技术 学报中引用。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询中心查新评价,该项目
7. 一种 PWM 电压优先级控制电路(ZL201410058425.8 授权发 明);
8. 接口控制电路和供电系统(ZL201820776962.X 授权实用新 型);
9. 一 种 油 田 伴 生 气 再 利 用 的 光 气 储 区 域 智 慧 微 网 发 电 系 统 (ZL201721606938.3 7 授权实用新型);
直流变换器[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7(8) : 25~31. 4. Zhao, Jinbin; Wang, Yawei; Qu, Keqing; Li, Fe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current distortion for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isolation transformer [J].
4.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和倍压电容的软开关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ZL201610052494.7 授权发明);
5. Z 源高增益低开关应力的直流升压变换器(ZL 201410235438.8 授权发明);
6. 带 有 电 感 电 流 斜 率 补 偿 的 开 关 电 源 固 定 导 通 时 间 控 制 器 (ZL201410097095.3 授权发明);
具有新颖性,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知识产权 情况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 2 项,公开发明专利 1 项: 1. Z 源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ZL 201410235430.1,授权发明); 2. 一种基于电荷泵电容的倍压型直流变换器(ZL 201310032032.5
授权发明);
3. 零 电 压 开 关 准 谐 振 高 增 益 直 流 升 压 变 换 器 ( ZL 201510639813.X 授权发明);
Buck 变换器分析[J]. 电力电子技术, 2017(01):100-102. 10. 冯苗苗,屈克庆,赵晋斌,孙慕文.基于 Z 源网络的高增益低应力
的直流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17,51(04):41-42+64. 11. 魏夏,屈克庆,赵晋斌,朱林.基于 L-C-D 结构的高增益低应力直
的纹波随着导通时间的缩短而有效的降低,主开关的电压应力随 之降低,对开关器件的耐压等级要求有所降低,从而减少了成本。 具有电压增益升高、导通损耗小、成本、电路结构简单等优点。(专 利:ZL 201310032032.5)
3)零电压开关准谐振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 针对在硬开关条件下的改进型升压直流变换器以及具有耦合 电感和倍压电容的高增益直流变换器,通过增加 LC 谐振电路,构 成软开关条件,改善器件所在电路的开关环境,谐振减缓了开关 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变化率。与硬开关条件下在输入输出功率对 比方面,软开关条件下损耗小、电路传输效率较高;,零电压开关 准谐振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简单,可满足简单高 效、轻量化和低噪音的要求。(专利:ZL 201510639813.X) 该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 3 项,授权外观专
controlled buck converter[C]//2015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ECCE Asia (ICPE-ECCE Asia). IEEE,
2015: 2318-2323. 16. Haixian Liu,Jinbin Zhao, Keqing Qu . Interleaved Series Input
Singapore, 2017. 309-318. 14. Feng, Miaomiao , Qu, Keqing , Zhao, Jinbin , Sun, Muwen
Non-isolated DC-DC converter with high voltage gain[C]. 2016
IEEE Innovative Smart Grid Technologies - Asia, ISGT-Asia
10. 用于光柴储发电系统的能源管理系统(ZL201520919750.9 授 权实用新型)。
代表性论 文专著目 录
1. Qu K., Feng M., Zhao J.. Inductor-capacitor structure for getting high step-up converter[J]. Electronics Letters, 2016,
Charging Considering the Randomness Factor of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C], Advanced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ergy,
Power, Electric Vehicles, and Their Integration. Springer,
8. 王闪闪, 赵晋斌, 毛玲,刘琛, 王晓晶. 基于电动汽车移动储能 特性的直流微网控制策略[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46(20): 31-38. 9. 张苏捷, 赵晋斌, 杨旭红, 刘争光. 电容电流补偿的滞环控制
2016, 2016/11/28-2016/12/1, pp 730-734, 2016. 15. Wang, Jinlong; Zhao, Jinbin; Dai, Jianfeng; Qu, Keqing; Ye,
Tiankai. Stabili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SR for hysteresis
52(16):1403-1404. 2. Qu K.,YeT,ZhaoJ,et al. A high step-up and low switches voltage
stress boost converter[J].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2015,12(13):
1-6. 3. 屈克庆, 冯苗苗, 赵晋斌. 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高增益软开关
主要完成 人
Parallel Output Zero-Voltage-Switching converter[C]. IEEE Energy Conversion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IEEE ECCE2013). pp.4900-4904. 17. Dai, Jianfeng; Zhao, Jinbin; Qu, Keqing; Li, Fen. The dynam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ysteresis control Buck converter[C]//2014 16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IEEE, 2014: 1-8. 18. Feng, Miaomiao, Qu, Keqing, ZhaoJinbin, Sun Muwen. A high step-up soft switching Boost converter[C], 2016 IEEE 8th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IPEMC-ECCE Asia, July 13, 2016: 2156-2160. 19. CailingHuo, Jinbin Zhao,Keqing Qu. A Novel Negative-Output Converter with High Step-Down Ratio[C].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Conference (IET RPG2013). IET, 2013: 1-4. 20. Kong, Wei ;Qu, Keqing; Lin, Xiang; Sun, Kai; Mu, Shujun; Zhou, You. Loss Comparison of Two Bidirectional Isolated DC/DC Converters for Reversible Solid Oxide Fuel Cell Systems[C], 2018 IEEE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PEAC 2018 , Shenzhen, 2018.11.4-2018.11.7.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8(7), pp 757-764, 2014.
5. 赵晋斌, 戴剑丰, 屈克庆. 基于电容电荷平衡的滞环控制策略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16):63-69.
6. Yongxiao Liu,Jinbin Zhao, Keqing Qu. Fast Transient buck converter using hysteresis PWM controller[J].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Vol.13, No.6, pp.991-999 , 2013.
2019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电力变换器中高增益拓扑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者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提名等级 项目简介
技发明奖三等奖
本项目属于电气工程学科。 随着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及微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 力变换过程中由于单体电源发出的直流电压较低,需要在系统前 端增设一个直流升压变换器将发出的低电压升高以便应用。由于 传统型升压直流变换器开关需要的导通时间较长,导通损耗增大, 输入电流纹波增大、电路的转换效率降低,且在实际运用中开关 频率也会受到多方面限制,这对当前的直流开关变换器提出了小 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和可靠性更高的要求。 为了获得较高的电压转换增益,通常的方法有:在传统型升 压直流变换器中采用较大的占空比来获得高增益,采用变压器、 耦合电感和多级联接等方式,采用多级联接的方法,采用耦合电 感或是变压器的方法。多级联接方法在结构上使得主电路拓扑较 为复杂,制造成本增加,控制的难度增大,电路效率降低。变压 器和耦合电感的漏电感和寄生电容极易导致高频振荡发生,产生 开关电压尖峰和 EMI。为了抑制各种寄生参数产生的尖峰信号和 EMI、必须额外设计缓冲电路,造成器件数量增加和转换效率降低, 并使设计流程复杂化。主开关的电压应力被输出电压钳位,必须 选择耐压等级较高的功率器件,提高了硬件成本,增加了主开关 导通阻抗,降低了转换效率。 本团队在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浦江计 划、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历经五年多刻苦 攻关,突破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拓扑及演化关键技术,研发了高增 益直流变换器系列产品并推广应用,主要技术创新如下:本项目 的关键技术发明点如下: 1)高增益低开关应力的直流升压变换器 在传统型升压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采用 X 型 Z 源网络以及简单的电感和电容串并连方式,分别实现单级直流变 换器和两级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压转 换增益,而且还降低加在主开关两端的电压应力、降低输入电流 的峰值、并减小导通损耗,有效地实现了直流变换器高效、小型、 低噪音、低成本的应用目标。(专利:ZL 201410235430.1) 2)基于电荷泵电容的倍压型直流变换器 通过采用电荷泵电容接入二极管和电感,有效减小了开关的 导通占空比,从而减小导通损耗;输入电流的峰值以及输出电压
流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18,52(04):35-37. 12. 刘争光, 赵晋斌, 刘金彪. 基于纹波补偿的恒定导通时间控制
Buck 变换器[J]. 电源技术, 2016, 40(7):1483-1486. 13. Mao, Ling, Enyu Jiang. Dispatching Analysis of Ordered
利 1 项,申请专利 1 项。发表 SCI/EI 论文 26 篇,据 SCI 检索和 EI 检索数据库统计,引用次数达 25 次,多次在电力电子顶级期刊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y electronics、Electronics Letters 和电工技术 学报中引用。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询中心查新评价,该项目
7. 一种 PWM 电压优先级控制电路(ZL201410058425.8 授权发 明);
8. 接口控制电路和供电系统(ZL201820776962.X 授权实用新 型);
9. 一 种 油 田 伴 生 气 再 利 用 的 光 气 储 区 域 智 慧 微 网 发 电 系 统 (ZL201721606938.3 7 授权实用新型);
直流变换器[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7(8) : 25~31. 4. Zhao, Jinbin; Wang, Yawei; Qu, Keqing; Li, Fe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current distortion for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isolation transformer [J].
4.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和倍压电容的软开关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ZL201610052494.7 授权发明);
5. Z 源高增益低开关应力的直流升压变换器(ZL 201410235438.8 授权发明);
6. 带 有 电 感 电 流 斜 率 补 偿 的 开 关 电 源 固 定 导 通 时 间 控 制 器 (ZL201410097095.3 授权发明);
具有新颖性,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知识产权 情况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 2 项,公开发明专利 1 项: 1. Z 源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ZL 201410235430.1,授权发明); 2. 一种基于电荷泵电容的倍压型直流变换器(ZL 201310032032.5
授权发明);
3. 零 电 压 开 关 准 谐 振 高 增 益 直 流 升 压 变 换 器 ( ZL 201510639813.X 授权发明);
Buck 变换器分析[J]. 电力电子技术, 2017(01):100-102. 10. 冯苗苗,屈克庆,赵晋斌,孙慕文.基于 Z 源网络的高增益低应力
的直流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17,51(04):41-42+64. 11. 魏夏,屈克庆,赵晋斌,朱林.基于 L-C-D 结构的高增益低应力直
的纹波随着导通时间的缩短而有效的降低,主开关的电压应力随 之降低,对开关器件的耐压等级要求有所降低,从而减少了成本。 具有电压增益升高、导通损耗小、成本、电路结构简单等优点。(专 利:ZL 201310032032.5)
3)零电压开关准谐振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 针对在硬开关条件下的改进型升压直流变换器以及具有耦合 电感和倍压电容的高增益直流变换器,通过增加 LC 谐振电路,构 成软开关条件,改善器件所在电路的开关环境,谐振减缓了开关 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变化率。与硬开关条件下在输入输出功率对 比方面,软开关条件下损耗小、电路传输效率较高;,零电压开关 准谐振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简单,可满足简单高 效、轻量化和低噪音的要求。(专利:ZL 201510639813.X) 该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 3 项,授权外观专
controlled buck converter[C]//2015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ECCE Asia (ICPE-ECCE Asia). IEEE,
2015: 2318-2323. 16. Haixian Liu,Jinbin Zhao, Keqing Qu . Interleaved Series Input
Singapore, 2017. 309-318. 14. Feng, Miaomiao , Qu, Keqing , Zhao, Jinbin , Sun, Muwen
Non-isolated DC-DC converter with high voltage gain[C]. 2016
IEEE Innovative Smart Grid Technologies - Asia, ISGT-Asia
10. 用于光柴储发电系统的能源管理系统(ZL201520919750.9 授 权实用新型)。
代表性论 文专著目 录
1. Qu K., Feng M., Zhao J.. Inductor-capacitor structure for getting high step-up converter[J]. Electronics Letters, 2016,
Charging Considering the Randomness Factor of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C], Advanced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ergy,
Power, Electric Vehicles, and Their Integration. Sp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