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知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在生产作业场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也称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缩写为PPE)。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下面主要介绍3种分类方法。

(一)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
2005年7月22日,《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号令)中将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两大类。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直接消除危及职工人身安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称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安监总规划字[2005]149号),明确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安全标志管理等,并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分为如下六大类:
(1)头部护具类。

(2)呼吸护具类。

(3)眼(面)护具类。

(4)防护服类。

(5)防护鞋类。

(6)防坠落护具类。

2.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未列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如一般的工作服、手套等。

(二)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部位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护部位分类
(三)按劳动防护用品用途分类
(1)以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劳动防护用品。

主要包括:
1)防坠落用品,如安全带、安全网等;
2)防冲击用品,如安全帽、防冲击护目镜等;
3)防触电用品,如绝缘服、绝缘鞋、等电位工作服等;
4)防机械外伤用品,如防刺、割、绞碾、磨损用的防护服、鞋、手套等;
5)耐酸碱用品,如耐酸碱手套、防护服和靴等;
6)耐油用品,如耐油防护服、鞋和靴等;
7)防水用品,如胶制工作服、雨衣、雨鞋和雨靴、防水保险手套等;
8)防寒用品,如防寒服、鞋、帽、手套等。

(2)以预防职业病为目的的劳动防护用品。

主要包括:
1)防尘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2)防毒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
3)防噪声用品,如耳塞、耳罩、耳帽等;
4)防辐射用品,如隔热防火服、防辐射隔热面罩、电焊手套、有机防护眼镜等;
5)防放射性用品,如防放射性服、铅玻璃眼镜等。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一)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要求
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标准,根据不同工种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具体责任为:
(二)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要求
防护用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核发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其基本要求是:
(1)严格保证质量。

(2)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要求,不能对人体构成新的危害。

(3)使用方便舒适,不影响正常操作。

(三)选用原则
2008年,我国颁布了国家推荐性标准《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为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提供了依据。

正确选用优质的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选用的基本原则是:
图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依据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与配备主要标准依据有1989年颁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规则》(GB 11651-1989)和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

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按照接触危险能力或物质的主要危险特性或特殊工作条件将作业类别划分为38个,如低压带电作业、高压带电作业、高处作业、操纵转动机械等。

按照作业类别,该标准规定了各种作业选用劳动防护用品两个方面要求:可以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建议使用的防护用品。

2.《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参照国家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1651-8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选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对其规定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同时,该标准的附录给出了《相近工种对照表》,其他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可参照该对照表加以确定。

如典型工种“电系操作工”,从《相近工种对照表》查得其相近工种有:配电线路工、电力电缆工、内线安装工、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直流设备检修工、变电检修工等。

实际而言,该标准给出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标准涵盖了上千个工种。

该标准不但规定了各个工种必须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还规定其具体防护性能。

表5-8为部分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表中“√”表示该种类劳动防护用品必须配备;字母表示该种类必须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具有的防护性能,具体如下:fz——防砸[(1~5)级];jy——绝缘;zr——阻燃耐高温;hj——焊接护目;jf——胶面防砸。

凡是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如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或在其他劳动环境中确实不能适用的,应另配或借用所需的其他劳动防护用品。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程序
图2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程序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一)一般要求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是:
(二)常见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帽
(1)戴安全帽前应将帽后调整带按自己头型调整到适合的位置,然后将帽内弹性带系牢。

缓冲衬垫的松紧由带子调节,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25~50mm之间,至少不要小于32mm为好。

这样才能保证当遭受到冲击时,帽体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缓冲,平时也有利于头和帽体间的通风。

(2)不要把安全帽歪戴,也不要把帽沿戴在脑后方。

否则,会降低安全帽对于冲击的防护作用。

(3)安全帽的下领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

这样不致于被大风吹掉,或者是被其他障碍物碰掉,或者由于头的前后摆动,使安全帽脱落。

(4)安全帽体顶部除了在帽体内部安装了帽衬外,有的还开了小孔通风。

但在使用时不要为了透气而随便再行开孔。

因为这样作将会便帽体的强度降低。

(5)由于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

所以要定期检查,检查有没有龟裂、下凹、裂痕和磨损等情况,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更换,不准再继续使用。

任何受过重击、有裂痕的安全帽,不论有无损坏现象,均应报废。

(6)严禁使用只有下颌带与帽壳连接的安全帽,也就是帽内无缓冲层的安全帽。

(7)维修、操作人员在现场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搁置一旁,或当坐垫使用。

(8)由于安全帽大部分是使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制成,具有硬化和变蜕的性质。

所以不宜长时间地在阳光下曝晒。

(9)新领的安全帽,首先检查是否有劳动部门允许生产的证明及产品合格证,再看是否破损、薄厚不均,缓冲层及调整带和弹性带是否齐全有效。

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立即调换。

(10)安全帽的使用期限:塑料的不超过两年半;玻璃钢的不超过三年,具体使用期限参考产品使用说明。

到期的安全帽要进行检验测试,符合要求方能继续使用,或淘汰更新。

(11)平时使用安全帽时应保持整洁,不能接触火源,不要任意涂刷油漆,不准当凳子坐,防止丢失。

如果丢失或损坏,必须立即补发或更换。

无安全帽一律不准进入工作现场。

2.安全带
(1)思想上必须重视安全带的作用。

无数事例证明,安全带是“救命带”。

可是有少数人觉得系安全带麻烦,上下行走不方便,特别是一些小活、临时活,认为“有扎安全带的时间活都干完了”。

殊不知,事故发生就在一瞬间,所以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要求系好安全带。

(2)安全带使用前应检查绳带有无变质、卡环是否有裂纹,卡簧弹跳性是否良好。

(3)高处作业如安全带无固定挂处,应采用适当强度的钢丝绳或采取其他方法。

禁止把安全带挂在移动或带尖税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4)高挂低用。

将安全带挂在高处,人在下面工作就叫高挂低用。

这是一种比较安全合理的科学系挂方法。

它可以使有坠落发生时的实际冲击距离减小。

与之相反的是低挂高用。

就是安全带拴挂在低处,而人在上面作业。

这是一种很不安全的系挂方法,因为当坠落发生时,实际冲击的距离会加大,人和绳都要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

所以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杜绝低挂高用。

(5)安全带要拴挂在牢固的构件或物体上,要防止摆动或碰撞,绳子不能打结使用,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

(6)安全带绳保护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绳被磨损。

若发现保护套损坏或脱落,必须加上新套后再使用。

(7)安全带严禁擅自接长使用,不准将绳打结使用。

如果使用3m及以上的长绳时必须要加缓冲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8)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9)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不要存放在潮湿的仓库中保管。

(10)安全带在使用两年后应抽验一次,频繁使用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更换。

定期或抽样试验用过的安全带,不准再继续使用。

案例:某单位安全带检查表
3.防护鞋
防护鞋的功能主要针对工作环境和条件而设定,一般都具有防滑、防刺穿、防挤压的功能,另外就是具有特定功能,比如防导电、防腐蚀等。

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才能确保防护鞋发挥应有效能及保障足部健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得擅自修改防护鞋的构造。

(2)选择合适尺码的防护鞋。

(3)正确穿著,不要拖穿。

(4)明确防护鞋的防护性能,不要超越其防护功能使用。

如穿不具有防酸碱性的鞋子从事化学品有关操作。

(5)注意个人卫生,使用者应维持脚部及鞋履清洁干爽。

(6)定期清理防护鞋,但不应采用溶剂作清洁剂。

此外,鞋底亦须经常清扫,避免积聚污垢物,因鞋底的导电性或防静电效能会受粘附污垢物多少和摺曲情况而影响。

(7)阴凉、干爽和通风处存放。

4.防护眼镜和面罩
防护眼镜和面罩使用注意事项:
(1)选用的护目镜要选用经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
(2)护目镜的宽窄和大小要适合使用者的脸型;
(3)镜片磨损粗糙、镜架损坏,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力,应及时调换;
(4)护目镜要专人使用,防止传染眼病;
(5)焊接护目镜的滤光片和保护片要按规定作业需要选用和更换;
(6)防止重摔重压,防止坚硬的物体磨擦镜片和面罩。

5.防护手套
防护手套是指防止劳动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劳动者手部的防护品。

常用的几种有:
薄帆布、纱线、分指手套,主要用于检修工、起重机司机和配电工等工种;
翻毛皮革长手套,主要用于焊接工种;
绝缘手套,主要用于可能触电的工种。

防护手套使用时应注意:
(1)根据舒适、灵活、防高温或防高寒、抓起物件种类的需求选择手套种类。

(2)戴手套时注意不要让手腕裸露出来。

(3)选择跟手型相吻合的手套,防止手套过长而被卷入机器。

(4)操作旋转机床时禁止戴手套作业
6.防护服(工作服)
用于保护作业者免受环境有害因素的伤害。

主要有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带电作业屏蔽服、防X射线工作服、防寒服、防水服、防微波服、潜水服、防尘服等。

穿戴要决:“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

(1)衣零和袖口必须扣好。

(2)使用前检查外观,防止开线、破裂。

(3)防护服不应带有可能被转动机械绞住的部分。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报废
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

因此,用人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

(一)报废条件
根据《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劳动防护用品出现下列情况时,即予报废,包括:
(1)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备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
(2)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备与所从事的作业类型不匹配;
(3)个体防护装备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要求或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4)个体防护装备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破损或超过有效使用期;
(5)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备经定期检验和抽查为不合格;
(6)当发生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时。

(二)报废程序
按照下图所示程序进行报废。

报废后的个体防护装备应立即封存,并建立封存记录。

图3 个体防护装备判废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