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的化学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G0
MS
1G 0
S
化疗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细胞增殖动力学
作用机制
Gompertzian增殖曲线
在肿瘤的初期,肿瘤细胞群生长呈指数式,即倍增时 间短。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倍增时间逐渐延长。
指数生长 细


肿瘤



正常
Gompertzian曲线 稳定状态的细胞 产生与细胞丢失
时间
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的基本过程
2)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和抗代谢类药物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5-FU)、普加氟等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喋呤、氨喋呤等 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安西他滨等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肌苷二醛等 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6-巯嘌呤(6-MP)
3)抗生素类抗肿瘤药(antibiotics)
MTX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烷化剂、MMC、DDP、BCNU、CCNU 与DNA交叉联结,破坏DNA
喜树碱类、鬼臼毒素类 抑制拓扑异构酶
干扰DNA复制
DNA
细胞分裂
长春碱类、秋水仙碱、紫杉类 干扰微管蛋白,抑制有丝分裂
阻滞纺锤丝形成,抑制有丝分裂
肿瘤
G 1
G 2
G G0
MS
1G 0
S
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1011 109 107 105 103 101 10-1
1cm 肿块
诱导缓解
缓解后巩固和强化治 疗
3. 肿瘤化疗的基本理论
肿瘤
化疗药物
G 1
G 2
G G0
MS
1G 0
S
化疗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细胞增殖动力学
作用机制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干扰核酸的合成代谢
嘌呤合成
抗嘌呤药 抗叶酸药
Ara-c 抑制DNA聚合酶
恶性肿瘤患者的化学治疗
手术治 疗
放射治 疗
化学治 疗
生物治 疗
化学治疗(化疗) Chemotherapy
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 长繁殖的一种治疗方式。
主要内容
11 肿瘤化疗的发展史 22 化疗药物的分类 33 肿瘤化疗的基本理论
44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不良反应
及辅助治疗药物
利铂 L-OHP)
DDP
主要内容
11 肿瘤化疗的发展史 22 化疗药物的分类 33 肿瘤化疗的基本理论
44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不良反应
及辅助治疗药物
55 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66 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注意事项
杀灭癌细胞的限度
一级动力学(Frist Order Kinetics)一定量的抗 癌药物杀灭一定比率,而非固定数量的恶性细胞, (按恒定对数值杀伤)。即每次化疗只能杀伤一定比 例而不是相同数量的肿瘤细胞,需多个疗程才能尽 可能杀灭肿瘤。
55 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66 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及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11 肿瘤化疗的发展史 22 化疗药物的分类 33 肿瘤化疗的基本理论
44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不良反应
及辅助治疗药物
55 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66 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注意事项
1.肿瘤化疗的发展史
蓬勃发展
进一步提高疗效
肿肿瘤瘤细细胞胞倍增倍过增程过程
恶性变
分裂
正常细胞
1百万个细胞 (20次倍增) 亚临床灶
10亿个细胞 (30次倍增) 肿块出现
倍增 2个癌细胞
4个癌细胞 倍增
倍增 16个癌细胞
8个癌细胞
1万亿个细胞 (40次倍增 1公斤)
41 – 43
次倍增 — 死亡
3. 肿瘤化疗的基本理论
肿瘤
化疗药物
G 1
G 2
临床缓解表示肿瘤细胞降到109以下,并不等于治 愈。
残留的肿瘤和静止期(G0)进入增殖引起肿瘤复 发
不论CCNSA或CCSA对癌细胞的杀灭都服从一级动 力学原理。
1个体细胞恶变30次倍增形成1CM肿瘤(含10的9次方
肿瘤学
细胞数),再经10次倍增形成1KG重肿瘤(含10 的12 次方细胞数)
4)抗肿瘤植物药
作用于微管和微管蛋白 长春碱、紫杉类
作用于拓扑异构酶 喜树碱(CPT)、鬼臼霉素
5)激素类
抗雌激素类 他莫西芬(TAM)、托 瑞米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 氨鲁米特、来曲唑、 阿那曲唑 孕激素 甲羟孕酮 甲地孕酮 抗雄激素药物 氟他胺
6)杂类
顺铂(DDP)、卡铂
(CBP)、草酸铂(奥沙
细胞增殖动力学
分类和作用机制
化疗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口服 血管外给药 肌肉注射
体腔注射
血管内给药
动脉 静脉谢与排泄
按化疗药物针对细胞周期作用的时期的不同分 两类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G0
%
100 ( 细 10
胞 )存
活1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 物
44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不良反应
及辅助治疗药物
55 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66 临床应用及联合化疗、注意事项
3.化疗药的分类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 抗肿瘤植物药
抗肿瘤药物来源
抗肿瘤药物 的分类
作用机制
抗核酸代谢类药物 激素类
烷化剂
化学结构
1) 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s)
氮芥类: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乙烯亚胺类:塞替派 亚硝脲类:卡莫司汀、尼莫司汀、司莫司汀、洛莫司 汀 甲基磺酸酯:白消安(马利兰)
HU 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PCB 引起DNA碎裂
BLM 引起DNA单链断裂
ACTD、柔红霉素、ADM、EPI、Mx
插入DNA,干扰转录
mRNA
核苷酸 DNA
三尖杉酯碱 干扰核糖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
氨基酸
翻 译 蛋白质
L-ASP 分解门冬酰胺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嘧啶合成
抗嘧啶药
5Fu、FT207、UFT、5’-DFUR、卡培他滨 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蒽环类 多柔比星(阿霉素,ADM)、柔红霉素(DNR)、 表柔比星(表阿霉素,EPI)吡柔比星(THP)、米托蒽 醌(MTT)
放线菌素类 放线菌素D(ACD) 博来霉素类 博来霉素(争光霉素)、平阳霉素(A5) 丝裂霉素类 丝裂霉素A、丝裂霉素B、丝裂霉素C(MMC) 普卡霉素(光辉霉素)类 光辉霉素(MTH)、橄榄霉素 其他抗肿瘤抗生素 链佐星(链脲霉素,STT)
根治为目的
揭开序幕
得到发展
四十年代
五六十年代
HN2治疗淋巴瘤
MTX治疗急性淋巴 细胞性白血病
5-FU、CTX MTX治疗绒癌
七十年代
ADM、DDP
八九十年代
蒽环类、紫杉 类、吉西他滨
21世纪
耐药 分子靶向治疗
我国自主研发的化疗药物: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博莱霉素、羟基喜树碱
主要内容
11 肿瘤化疗的发展史 22 化疗药物的分类 33 肿瘤化疗的基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