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与市场中的蜈蚣博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与市场中的蜈蚣博弈
1
[摘要] 蜈蚣博弈是博弈论中一个存在悖论的博弈模型。但是这种博弈在生活中却很常见,例如恋爱关系的维持以及投资期限的确定等等问题。通过对蜈蚣博弈的研究,能对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群体现象和市场规律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字] 蜈蚣博弈恋爱经济群体市场
一、引言
我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误打误撞地看到了蜈蚣博弈的相关内容,而后继续搜了几个现实中的例子,发现原来没有解释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还存在着理论的模型,本文的主要目的,一是介绍蜈蚣博弈和蜈蚣博弈悖论的基本概念,二是分别在群体和市场两个方面举了一个例子,来体现生活中常见的蜈蚣博弈的现象。
通过理解介绍的两个例子,加深了我对这种类型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和规律,是能够进行抽象,在理论上找到相关的数学模型的,并且进而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的结论。
二、概述
根据百科的定义,蜈蚣博弈是由罗森塞尔(Rosenthal)提出的。它由两个参与者A、B轮流进行策略选择,可供选择的策略有“合作”和
“背叛”(“不合作”)两种。假定A先选,然后是B,接着是A,如此交替进行。A、B之间的博弈次数为有限次,比如100次。
假定这个博弈各自的策略分别给定如下:
现在的问题是:A、B是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这个博弈因形状像一只蜈蚣,从而被命名成“蜈蚣博弈”。
蜈蚣博弈的一个奇特之处是:当A在博弈的最后一步即第100步进行决策时,B可在“合作”和“背叛”之间作出选择,因“合作”给B带来100的收益,而“不合作”带来101的收益,根据理性人的假定,B会选择“背叛”。
这就是蜈蚣博弈的一个典型过程。
三、蜈蚣博弈悖论
说道悖论,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悖论。
悖论(Paradox)来源于希腊语,para意即“超越”,doxos的意思是“相信”。Paradox的意思是:本来可以相信的东西,但却不能相信;有的东西看起来不可信但是反而是正确的。
悖论是指,由肯定它真,就能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就能推出它真的一类命题。
在历史上有许多悖论。如著名的“阿基里斯赶不上乌龟”的芝诺悖论,“一个克里特人说‘所有克里特人都说谎’”的说谎者悖论,“一个理发师说:‘我给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理发师悖
论或罗素悖论,等等。这些悖论在历史上对于逻辑和数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蜈蚣博弈悖论”是在博弈论及博弈逻辑的研究中发现的悖论,是一种合理行为选择的悖论。
根据倒推法,博弈的结果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从逻辑推理来看,倒推法是严密的,但结论是却违反直觉的。
从直觉上来说,开局就采取不合作的策略,所能获取到的收益只有1,而采取合作性策略,则有可能获取到100的收益。当然,A开局时采取合作性策略的话,收益有可能为0,但1或0与100相比有着数量级的差别。
所以,直觉告诉我们,采取合作的策略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而从逻辑的角度看,开局时A应采取不合作的策略,从而保证逻辑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于是,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倒推法错了,还是直觉错了?
而这,就是所谓的蜈蚣博弈悖论。
四、经济上的蜈蚣博弈
这个例子是从网上网友的回答看到的[4]。讲的是关于融资的问题。
每轮融资,总需要创始人拿出一些实际的份额出来,以此换取投资人的资金支持。如果从最初,创始人就选择不合作,那么自己的确仍然百分百掌控企业,但是失去了经济投资,企业的规模可能很难扩展;但是如果创始人选择合作,让出一部分自己的实际利益,换取大量的资金投入,自己仍然具有对企业的掌控,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双方的投入都能看到回报。
所以,理性上,创始人会选择合作,进而引入B轮融资、C轮融资、D轮融资……
从整体的趋势来讲,合作下去所有人的收益都是在增长的(企业得到更好发展),但从短期来看,是一人收益增加一人收益减少(创业者多数时候都不得不让出利益)。
如果创业者意识到下一期很有可能投资者将会背叛(例如将自己踢出公司),或者投资者意识到下一期创业者将会背叛(比如拿了钱却并不努力拓展业务),那么这个博弈就会不断的回退,最终导致悲惨地在第一期终止。
事实上,很多不太会谈的投资人以及比较死板的创业者,就会在第一期死磕,十分在意股份的分配,最终不欢而散。
五、恋爱上的蜈蚣博弈
一男一女谈恋爱,如果两人持续恋爱下去双方得益都会增加,从一开始双方都得益0,但如果女生在一开始选择分手,那么她的得益是1,而男生是0,但如果一开始女生选择继续,男生也继续,那么双方得益均为1,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得益就会一直增加。
但到最后总会有可能有一方选择分手,假设在第55局“感情博弈”时分手,那么先分手的一方会比对方得到的多一点,此时对方为防止损失则会在之前分手,此时得益可能为54,小于55但大于对方带来的53,因此倒推的最开始,如果一方开始就选择放弃,那么双方得益均会留在1,这种情况就是蜈蚣博弈悖论。
蜈蚣博弈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得益分析,爱情的问题更多的是感性而理性较少。
六、结语
有人说,恋爱是一种经营。放在这里,如果用蜈蚣博弈的模型来看,的确如此。恋爱,是一项费人心思的的买卖。有时候自己真心(合作),对方却不实意(不合作),能否确定恋爱关系很难预料。遇到一个人,是否需要和他(她)建立情感联系,这本身就是一种博弈,而在感情方面上看,建立联系(合作),意味着自己放弃单身的
自由,而对方能够得到恋爱的滋养;而不建立联系(不合作),那么自己仍然会享受单身的特权,能够拥抱更多的机遇,而对方则无法获得恋爱的甜蜜。这就是从不同方面考虑,做出的不同决策,正如蜈蚣博弈悖论,从逻辑上和直觉上,能推出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
然而一份感情,总是能带给情侣无比美好的期待,两人相互礼让,共同维护恋爱关系,积累的感情会越来越深厚,直到某个关键点,感情出现问题,是自己还是对方先提出分手?主动提出分手的人,总是能在感情上的承担较少的损失。伴随着分手而来的,一般会有“当初为什么我们要在一起”的怨念,而这一现象,与蜈蚣博弈悖论中逻辑上的推理不谋而合。此时,就能从中看出蜈蚣博弈的雏形了。
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一份感情,不能完全按照功利性的“经营”来看。人是感性和理性共存的动物,不可能符合博弈论最基本的假设——“理性人”假设。但是,蜈蚣博弈悖论将这个现象给抽象了出来,为这个现象创造了理论上的模型和依据,较好的符合现实中的真实行为。
还有人说,投资合作就像谈恋爱。最先打破合作的人,抢占了“先机”,总能得到最大的利益,或者说承受最小的损失。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投资问题,双方都合作,就能保持资产稳步增长,但是,资产不换现,永远都没有收益。所以,就一定会存在一个时刻,投资双方关系“破裂”,但即使这样,双方的收益都远超当初建立投资关系时的“第一投”。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套用蜈蚣博弈的模型,可以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现象,而这只是博弈论中很小的一个分支,更多的博弈模型还等着我带着兴趣去探索。
七、参考文献
[1] 大卫·伊斯利,乔恩·克莱因伯格. 网络、群体与市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蜈蚣博弈_MBA智库百科,
/wiki/%E8%9C%88%E8%9A%A3%E5%8D%9A%E5%BC%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