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π *,R吸收带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CH3
π →π *,K吸收带
• 特征二,乙酰苯的吸收光谱含有强度较 特征二, • 弱R吸收带(εmax<100 , λmax 310-350nm)。 310-350nm nm) 吸收带( • 乙酰苯的R吸收带是相当于生色团及助色团 乙酰苯的R • (此处是—C=O)中n-π*跃迁所引起的。 C=O) 跃迁所引起的。 此处是 C=O
>C=O —COOH >C=S
正己烷 水 水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乙 烯 和 丁 二 烯 分 子 均 产 生 了 π→π* 吸 收 , 但 丁 二 烯 分 子 吸收所产生的吸收峰波长明显增加了, π→π*吸收所产生的吸收峰波长明显增加了,吸收强度也大为加 强了,这是为什么呢? 强了,这是为什么呢?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பைடு நூலகம்返回
• §3-1 • §3-2 • §3-3 • §3-4 • §3-5 • § 3-6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溶剂效应)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溶剂效应) 紫外分光光度计 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
• 表3 - 3
共轭分子的吸收值
π→π* n→π*
生色团
化合物 λmax εmax λmax εmax
C=C-C=C
H2C=CH-CH=CH2
217
21000
—
—
C=C-C=O
H2C=CH-CH-CHO
218
18000
320
30
C=C-C=C-C=C
H2C=CH-CH= CH-CH=CH2
258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 • 2.不饱和脂肪烃 若在饱和碳氢化合物中, 引入含π 键的基团, 产 若在饱和碳氢化合物中 , 引入含 π 键的基团 , 生什么现象呢? 生什么现象呢? 产生π→π 跃迁,化合物的λ 产生π→π*跃迁,化合物的λmax红移至紫外及可见 区范围内,这种基团称生色团(Chromophore) 区范围内 ,这种基团称生色团(Chromophore)。 生色 团是含有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 团是含有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 π→π* 跃迁的基团 例:甲烷峰:125-135nm,乙烯λmax171nm 甲烷峰:125-135nm,乙烯λ 171nm nm 丁二烯( C=CH217nm 丁二烯(H2C=CH-CH=CH2) λmax=217nm
产生紫外吸收的电子有: 价电子) 产生紫外吸收的电子有:σ、π(价电子)和n电子 (非键电子)。 非键电子)
•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1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 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大小为: 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大小为: • σ→σ*> n→σ*>π→π* >n→π* * * * *
• 例:甲烷峰:125-135nm 甲烷峰:125-135nm • • •
• 助色团 ( Auxochrome ) : 含 n→σ* 的基团 , 能使化合 助色团( Auxochrome) 的基团, 物的λ 红移的杂原子称Cl。 物的λmax红移的杂原子称-。 如-NH2,-OH,-SR,—Cl。 OH, SR, Cl • 红移 ( Bathochromic Shift ) : 峰波长向长波方向移 红移( Shift) 动。
• 简述如下: 简述如下: • 具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相间的π键与π键相互作用( 具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相间的π键与π键相互作用(π-π共 轭效应) 生成大π 由于大π键各能级之间的距离较近( 轭效应),生成大π键。由于大π键各能级之间的距离较近(键 的平均化) 电子容易激发,所以吸收峰的波长就增加, 的平均化),电子容易激发,所以吸收峰的波长就增加,生色团 作用大为加强,这就是乙烯和丁二烯分子均产生了π→π 吸收, 作用大为加强 , 这就是乙烯和丁二烯分子均产生了 π→π* 吸收 , 但吸收峰却不同的原因。 但吸收峰却不同的原因。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这种由于共轭双键中π 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成为K 这种由于共轭双键中 π-π* 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成为 K 吸收带 从德文Konjugation 共轭作用)得名] 其特点是强度大, Konjugation( [从德文Konjugation(共轭作用)得名]。其特点是强度大,摩尔 吸光系数ε 通常在10000 200000( 10000之间; 吸光系数 εmax 通常在 10000-200000 ( > 104 ) 之间 ; 吸收峰位置 一般在217 280nm范围内。 217nm范围内 (λmax )一般在217-280nm 范围内。K 吸收带的波长及强度与共轭 体系的数目、位置、取代基的种类等有关。例如共轭双键愈多, 体系的数目、位置、取代基的种类等有关。例如共轭双键愈多, 深色移动愈显著,甚至产生颜色(见表3 深色移动愈显著,甚至产生颜色(见表3-3)。据此可以判断共轭 体系的存在情况,这是紫外吸收光谱的重要应用。 体系的存在情况,这是紫外吸收光谱的重要应用。
C O n→π *,R吸收带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特征三,乙酰苯的吸收光谱中,苯环的复杂的B吸收带简单化了, 特征三,乙酰苯的吸收光谱中,苯环的复杂的B吸收带简单化了, 同时, 吸收强度增加,发生深色移动。 同时 , 吸收强度增加 , 发生深色移动 。 这是由于苯环与生色团 (羰基)连接相互作用造成的。 羰基)连接相互作用造成的。 •
•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以乙酰苯为例来讨论芳烃的吸收光谱的特征: 乙酰苯为例来讨论芳烃的吸收光谱的特征: 芳烃的吸收光谱的特征
CH3 C O
π →π *,K吸收带
• 特征一,乙酰苯的吸收光谱含有很强的 特征一, • K吸收带(lgε>4)。 吸收带(lgε> • 乙酰苯的K吸收带是由乙酰苯的羰基与苯环 乙酰苯的K • 的双键共轭产生的。因为,若苯环上有生 的双键共轭产生的。因为, • 色团取代基而且与苯环共轭(π-π共轭), 色团取代基而且与苯环共轭( 共轭) • 则E2吸收带与K吸收带合并且发生深色移动, 吸收带与K吸收带合并且发生深色移动, • 所以,这时吸收光谱图中看不到苯的强吸收带E1和E2。 所以,这时吸收光谱图中看不到苯的强吸收带E
•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当饱和单键碳氢化合物中的氢被含有n电子的杂原子 当饱和单键碳氢化合物中的氢被含有n 卤素、 取代时,产生什么现象呢? (氧、氮、卤素、硫)取代时,产生什么现象呢? 150-210nm 259nm nm及 CH3I峰:150-210nm及259nm 292nm CH2I2峰:292nm 349nm nm, CHI3峰:349nm,
• 本章小结及习题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1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
• • •
分子中价电子吸收紫外光产生电子跃迁形成紫外谱。 分子中价电子吸收紫外光产生电子跃迁形成紫外谱 。 因此, 因此 , 紫外谱决定于分子中价电子的分布和结合情 况。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1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返回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1.饱和烃 • • 只有σ键电子,只能产生σ→σ 跃迁, 只有 σ 键电子 , 只能产生 σ→σ* 跃迁 , 因而在远紫 外区(10-200nm)才有吸收带。 外区(10-200nm)才有吸收带。 nm 远紫外区/ 真空紫外区: 小于160nm的紫外光要被空 160nm 远紫外区 / 真空紫外区 : 小于 160nm 的紫外光要被空 气中的氧所吸收,需要在无氧或真空测定, 10-200nm 气中的氧所吸收, 需要在无氧或真空测定, 10-200nm 的范围称-的范围称-- 。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00-700nm ) 中 , 常用饱和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00-700nm) nm 如己烷、庚烷、环己烷等)做溶剂? 烃(如己烷、庚烷、环己烷等)做溶剂?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以苯为例来讨论芳香烃化合物吸收光谱的特征: 苯为例来讨论芳香烃化合物吸收光谱的特征: 芳香烃化合物吸收光谱的特征
• 特征一,苯的吸收光谱含有两个强吸收 特征一, • 带E1(λmax:185nm,ε:47000 L·mol-1·cm-1 ) , • E2 (λmax;204nm ,ε:7900 L·mol-1·cm-1)。 • 苯的两个强吸收带 1和E2,是由苯环结构中 苯的两个强吸收带E • 三个乙炔的环状共轭体系的跃迁所产生的, 三个乙炔的环状共轭体系的跃迁所产生的, • 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 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
• 表3 - 1
助色团 — —OH —OH —OR —NH2 —NHR —SH —SR —Cl —Br —I
助色团在饱和化合物中的吸收峰
化合物 CH4,C2H6 CH3OH C2H5OH C2H5OC2H5 CH3NH2 CH3NH2C2H5NHC2H5 CH3SH CH3SCH3 CH3Cl CH3CH2CH2Br CH3I 溶剂 气态 正己烷 正己烷 气态 — 正己烷 乙醇 乙醇 正己烷 正己烷 正己烷 λmax,nm <150 177 186 190 173 195 195 229 173 208 259 εmax,L/(mol.cm ( — 200 — 1000 213 2800 1400 140 200 300 400
•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特征二,苯的吸收光谱含有B吸收带或 特征二,苯的吸收光谱含有 吸收带或 • 精细结构吸收带(指在230-270nm处的 精细结构吸收带(指在 处的 • 一系列较弱的吸收带,其中, 一系列较弱的吸收带,其中, • λmax为256nm,ε为200 L·mol-1·cm-1)。 , 为 • 苯的精细结构吸收带是由 苯的精细结构吸收带是由π→π*跃迁和 • 苯环的振动的重叠引起的。 苯环的振动的重叠引起的。 • B吸收带的精细结构常用来辨认芳香族化合物 吸收带的精细结构常用来辨认芳香族化合物. 吸收带的精细结构常用来辨认芳香族化合物
35000
—
—
第三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3-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3.芳香烃 芳香烃
•
芳香烃是指含有环状共轭体系( 苯环)的一类化合物。 芳香烃是指含有环状共轭体系(如,苯环)的一类化合物。 环状共轭体系 下面,我们以苯和乙酰苯为例来讨论芳香烃化合物吸收光谱的特 下面,我们以苯和乙酰苯为例来讨论芳香烃化合物吸收光谱的特 征。
• • •
• 表3 - 2
生色团 >C=C< < —C≡C— >C=N—
常见生色团的吸收峰
化合物 H2C=CH2 HC≡CH (CH3)2C=NO H CH3COCH3 CH3COOH CH3CSCH3 溶剂 气态 气态 气态 λmax,nm 171 173 190 300 166 276 204 400 εmax,L/(mol.cm) ( ) 15530 6000 5000 — 15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