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许多省市都单独进行命题,使高考试题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江苏高考在2008年稳步推进的基础上,2009年继续深化,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全国各地好评如潮,并被教育部评为aa卷。但是对考生来讲却感觉并不美好,好多试题感到无从下手,错误率极高,下面我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第20题选择题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学科网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学科网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学科网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但是学生大多选择了c项,究其原因主要是选项③在教材中根本没有出现,其它三个选项依据必修(二)第八单元第三课教材的正文及活动探究课(二)中都能找得到。
从试题本身来看,有下面的新特点:一、是选择项的设计与以往不太一样。以前单项选择有的很简单,一眼就能看出;组合型的选择题选项要么都是两个或都是三个或有三个三个和一个四个的
组成,这样的组合,学生只要能推断出来一个,用“排除法”基本上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而09年的江苏试题在设计答案时在技巧上下了一翻工夫,仅仅靠一个推断是很难得到正确答案的,需要对
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思考,要对考察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行;另外答案的选择是属于最佳选择,其实20题四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要求选最完整、最全面的,这明显不同于理化里面的多项选择题,只要选的是正确即使不全面的仍可以的一部分分数,而历史选择题则完全不同,选多或选少一个就前功尽弃,这颇象80
年代的历史多项选择题的风格,只不过比以前稍容易些。因而有些同学在做这样的题目时就感到很迷茫,感觉每一个选项都象是正确的,从而无所适从,犹豫很长时间,最后只好乱选一个。消耗了大量的时间,还得不到分数,最后时间不够用。二、是考察知识点全面细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考察知识不拘泥于教材的说法,这就对教师和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要依据考点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甚至教材中没有的要做适当的补充,要求教师平常要钻研教材,多读一些和教材知识相关的论著,补充有关的材料来充实自己;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对一些补充知识做好笔记,及时复习巩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说法。总体来看,现在的考试和以前相比对学生的要求要高的多,这也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要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高考。
第20题实际考察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为了能够全面掌握这个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以下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发展历程,90年代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中的反全球化问题、对策,中国与
经济全球化等。
所谓经济全球化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全球化也开始出现——17、18世纪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全球化也得到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全球化也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正式形成,全球被连成一个整体——一战至二战后“冷战”结束受阻,曲折发展。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地球的局面,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遏制;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困扰,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二战后“冷战”,使世界市场被一分为二;但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国际贸易共同规则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世界的联系——加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方便,这是十分典型的、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时期。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快发展,究其原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载体);全球范围内普遍接受和认可市场经济制度,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两极格局结
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国际环境;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催化剂;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在当今的主要表现就是从临时、非正式、无强制约束力的“关贸总协定”(gatt)到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出现标志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促进了各国市场开放,实现贸易自由化;促进了成员国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倡导世界经济交往中的公平,一定程度上抑制强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加剧全球竞争中利益的失衡。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是主要受害者;但对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全球化是利弊共存,但总体上来讲对世界是利大于弊。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贫富差距拉大(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主权、债务负担、贸易风险加大;全球金融风险加大;环境破坏加重等。因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浪潮。对反全球化这种现象我们要保持正确的认识:即一方面会带来全球经济的混乱,影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它只是反全球化带来的不良后果,并不是要回到以前的闭关锁国状态;同时能促使国际社会认识全球化带来的弊端及不合理的推进方式,来促使全球化向有利于全人类的
方向迈进。
为此需要国际社会、每个国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责任,发达国家应当帮助、减少债务等方式促进发展;加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强南南合作;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政策,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协调机构;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应该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原始成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1986年中国申请恢复在其中的地位,直到2001年正式加入wto。中国加入wto利弊共存,利的是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弊的是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这需要我们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
以上分析不知是否确当,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