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藻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巨藻
【别名】海藻王
【功效】缓解心绞痛
【科属分类】褐藻门巨藻科
【主治】高胆固醇;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气管炎;哮喘等
【生态环境】生于低潮带以下数十米深的岩石上。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我国于1978年从墨西哥引进,已在大连、山东长岛等海域养殖成功。
【动植物形态】藻体巨大,褐色,长可达70-80m,最长可达100m以上,具有粗绳状的茎状舌柄,近基部长出2-3次双叉分枝,分枝细长,柄的直径约1-2cm,有韧性,可弯曲。
分枝上侧生很多叶片,呈互生或螺旋形叶序,叶片长3-5m,宽10-25cm,表面常凹凸不平具皱褶,边缘具锯齿状突起。
分枝的顶生叶片,常自叶基开始向叶尖作不规则分裂,而生成新的侧生叶片。
成熟的叶片,具一短柄,柄基部为一纺锤形或类球形的气囊,直径约2-3cm,长5-7cm。
叶间距离为0.7-50cm,越接近海面则距离越小,分枝的伸展由于具有许多气囊而能漂浮海面。
藻体成熟时,在基部簇生带状孢子叶片,长30-60cm,宽2-6cm,叶柄无气囊,因产生孢子囊群而表面大块隆起。
固着器大,由钩形的多次二叉分枝状假根组成。
2.马尾藻
褐藻的一属。
藻体分固着器、茎、叶和气囊四部分。
茎略呈三棱形,叶子多为披针形。
生近海
中,可做饲料,又可用来制褐藻胶和绿肥。
藻多大型,多年生,可区分为固着器、主干、分枝和藻叶几部分。
固着器有盘状、圆锥状、假根状等。
主干圆柱状,长短不一,向四周辐射分枝;分枝扁平或圆柱形。
藻叶扁平,多数具有毛窝。
具气囊,单生,圆形,倒卵形或长圆形。
雌雄同托或不同托、同株或异株。
生殖托扁平,圆锥形或纺锤形。
现有250种,大多数为暖水性种类,广泛分布于暖水和温水海域,特别是印度-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亚。
我国是马尾藻主要产地之一,有60种。
盛产于广东、广西沿海,尤其是海南岛、洲岛和涠洲岛。
生长在低潮带石沼中或潮下带2~3米水深处的岩石上。
我国常见的有海蒿子、海黍子、鼠尾藻、匍枝马尾藻等。
本属的种类是提取褐藻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羊栖菜可药用和食用。
褐藻的共同特点:
藻体黄褐色,多细胞体。
含大量墨角藻黄素。
贮藏物质为褐藻淀粉和甘露醇。
多海生。
本科特点:藻体有类似茎、叶的分化,具气囊;生活史中只有单一独立生活的二倍体世代。
卵式生殖,卵囊内一般形成一个卵。
3.刺松藻
刺松藻
刺松藻为藻类植物松藻科刺松藻(Codiumfragile(sur.)Hariot. 的嫩
藻体,又名刺海松、软软菜等。
藻体黑绿色,海绵质,幼体被白色
绒毛。
高10—30 厘米,向上多分叉枝。
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
渤海、黄海习
见,采收幼体鲜食。
刺松藻幼藻体每百克含蛋白质13.3 克,脂肪0.45 克,碳水化合物16.79
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
刺松藻性味甘咸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水、驱虫的功效。
用于水肿、
小便不利等。
刺松藻驱虫疗效较高。
4.掌状红皮藻
掌状红皮藻
dulse
见於北大西洋两岸的红色海藻,学名为Rhodymenia palmata。
形似手掌,质地如同薄橡胶;分枝的数量和大小(12∼40公分〔5∼16吋〕)不等。
以吸盘或假根附著於岩石、软体动物或较大的海藻上。
产地渔民将它弄乾生吃。
长期咀嚼後方能觉出味道。
亦可与鱼、牛油同食。
掌状红皮藻(dulse)和紫菜同属于红藻,分枝的数量和大小(12∼40公分〔5∼16吋〕)不等。
以吸盘或假根附著於岩石、软体动物或较大的海藻上。
产地渔民将它弄乾生吃。
长期咀嚼後方能觉出味道。
亦可与鱼、牛油同食。
掌状红皮藻(Palmariapalmata)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在英国作为海洋食品倍受人们青睐,在美国、加拿大、法国作为水产动物鲍鱼和海胆的海藻饵料而知名。
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学者曾详细地研究过其作为鲍鱼饵料的效果,发现在所有测试的潮下带海藻中,掌状红皮藻是促进鲍鱼和海胆性腺发育以及幼鲍生长最佳的海藻。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海藻科学家VandeMeer利用实验生物学手段和杂交的方法证明了红皮藻的生活史是由大型的雄配子体、四分孢子体和显微的雌配子体组成。
其后红皮藻的人工养殖逐步展开。
目前其养殖主要有两种方法: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海藻学工作者使用陆基的水箱进行养殖;英国和西班牙则使用海上筏式养殖,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红皮藻的增殖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营养增殖,另
一种是通过有性繁殖(四分孢子)诱导增殖,并进行苗种生产。
作者在执行欧盟合作项目期间曾经详细地研究了这种海藻水箱养殖实现高产的技术方法,以及利用有性繁殖诱导实现种苗规模化生产的技术途径。
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德国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的中德合作的框架下实施的红皮藻引进中国的计划正在实施。
德方著名的海藻学工作者Lüning于2005年8月访问了中国。
引进的掌状红皮藻目前在海洋生物种质库的海藻种质保存中心培养,已经获得成功。
并将对我国名贵水产动物鲍鱼和海胆的人工养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蜈蚣藻
红藻门Rhodophyta
蜈蚣藻科Grateloupiaceae
蜈蚣藻属Grateloupia C.Ag
蜈蚣藻G.filicina C.Ag
藻体紫红色,粘滑,丛生,主枝明显,扁平,羽状分枝,囊果球形,突出于体表。
沿海分布。
生于潮带岩石上。
供食用和制胶。
6.江蓠
俗名: 北方沿海群众多称为“龙须菜”,福建称海面线、棕仔须,广东称粉菜、海菜、蛇菜、沙尾菜。
介绍:
藻体呈圆柱形、线形分枝。
分枝互生、偏生,其基部稍有缢缩(这是鉴定不同品种的特征)。
每株基部为小盘状固着器,主枝较分枝粗,直径一般0.5~1.5毫米,大的可达4毫米,株高10~50厘米,高的可达1米,人工养殖的更高。
藻枝肥厚多汁易折断。
颜色红褐、紫褐色,有时带绿或黄,干后变为暗褐色,藻枝收缩。
[产地、产季]我国沿海各地均有江蓠资源,现广东、广西等南方沿海已发展养殖。
采收江篱在两广从3月开始,福建沿海要推迟一个月才开始收获。
[经济价值]江蓠体内充满藻胶,含胶达30%以上,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工、农、医业,作为细菌、微生物的培养基。
沿海群众用其胶煮凉粉食用,也直接炒食。
煮水加糖服用,具有清凉、解肠热、养胃滋阴的功效。
【江蓠】,据辞书解释,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是一种香草。
【分类地位】红藻门Rhodophyta
真红藻纲Florideae
杉藻目Gigartinales
江蓠科Gracilariaceae
江蓠属Gracilaria
7.扁江蓠【学名】Gracilaria txetorii (Sur.) J. Ag.
【分类】藻类植物,属红藻门,江蓠科,江蓠属。
【形态】与江蓠为近缘植物,其形态差别主要是:江蓠藻体为圆柱状,而本种为扁平叶状,通常为二叉式分枝。
【用途】重要海菜,亦可药用。
含多糖、蛋白质、藻胶、藻红肮、胆甾醇、L-卡拉胶、3,6-去水半乳糖、十八酸、丙酮酸;此外还含有类脂化合物。
性味甘、咸、寒。
具有清热化痰、软坚利水之功。
用于内热痰结、瘿瘤结气、小便不利、便秘等。
药理实验证明:对多种动物红细胞都有凝集作用。
对急性放射病有保护作用。
8.大叶藻
大叶藻[Zosterophyllum]
别名:海带、海马蔺、海草、海带草
汉语拼音:da ye z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ba Zosterae Marinae
归经:膀胱经
药理作用:用乙醚从海带(大叶藻)中提出的一种成分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目:大叶藻目;科:大叶灌科;俗名;大叶藻;时代:志留纪晚—泥盆纪中期;分布:全世界。
大叶藻是植物中的一属,它孢囊位于茎端侧面,不是位于茎梢。
孢囊为椭圆形,位于短短的主茎上,分枝
为“Y”型和“H”型混合。
产地:大叶藻主要生长在湖边。
附注:很可能像这样的植物产生了煤沼泽中巨大的石松,诸如鳞木。
[编辑本段]
食疗价值
大叶藻科沉水草本植物大叶藻的全草。
又称海带、海马蔺、海带菜等。
我国辽宁、山东沿海地区有分布。
春、夏季均可采收。
洗净,阴干备用。
叶咸,性寒。
能消痰软坚,利水泄热。
[用途]用于瘿瘤痰核,疝瘕;水肿,脚气。
[用法]与昆布相似。
9.青海苔(aonori)是日本常用的一种绿色的海藻------日本浒苔。
常见的是干粉状。
青海苔是绿藻植物门石莼科的海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日本名,故正式的青海苔应使用浒苔生产,但因为产量有限,现在也使用石莼科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
这些海藻在日本的伊势湾等沿海也有人工养殖。
青海苔清洗后热风干燥,切成2~3毫米的碎片,包装。
除了这种干粉状的产品之外,只有水洗和干燥的浒苔也有售,也称为青海苔。
这种原型的青海苔用于煮汤、佃煮、天妇罗等。
未干燥的浒苔也用于生产紫菜,改风味。
青海苔具有独特的香味和绿色,给食品增添颜色,令人增加食欲,同时含有的钙质、镁质、锂等灰分、维生素、蛋氨酸等氨基酸丰富,也有营养价值。
使用青海苔干粉的食品
日式炒麺
日式炒乌冬麺
章鱼丸
御好烧
矶辺扬(天妇罗的一种)
糯米做的糕点、饼干类
七味辣椒粉
[编辑本段]
浒苔简介
在植物分类学上,浒苔属于绿藻类。
虽然它的植物体非常纤细,肉眼看去呈绿色细丝状,但这样的大小已经足以让人们称之为“大型藻类”了,因为它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比起那些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单细胞藻类来说,完全算得上是“庞然大物”。
而赤潮,作为一种近二十几年来逐渐为公众熟知的海洋灾害,指的则是某些海洋单细胞藻类(偶尔也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大量繁殖、使海水改变颜色的现象。
这些单细胞藻类主要是甲藻类和硅藻类。
太湖藻灾则是“淡水赤潮”,是由蓝藻类的单细胞生物引发的。
为了更准确起见,现在把这种微型生物爆发、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现象统称“有害藻华”。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海浒苔-价值
浒苔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脂肪和维生素。
在浒苔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缘管浒苔的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氨基酸评分为79;条浒苔的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氨基酸评分为80。
浒苔的脂肪酸组成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分别为50.5%、12.7%和36.8%,其中包括近4%的奇数碳原子脂肪酸。
因此浒苔是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能量,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天然理想营养食品的原料。
[编辑本段]
浒苔-用途
新鲜苔条晒干后可以吃.把它切碎磨细后,撒在糕饼点心中有一股特殊香味。
条浒苔是沿海人民常采持食用或用作饲料的藻类,可以鲜食,也可晒干贮存,也可
以烹食。
还有人民把苔条拌入面粉中作苔条饼,既增色又具独特的清香味。
浒苔的纤维质有解毒烟碱的作用,对吸烟者有好处。
条浒苔含碘较多。
[编辑本段]
浒苔-食用
浒苔可以食用,在日本被叫作“青海苔”(あおのり),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海藻类食品。
不过,食用浒苔还是人工养殖的好,野生浒苔因混有其他水草和泥沙,口感很差。
10.肠浒苔绿藻门Chlorophyta
石莼科Ulvaceae
浒苔属Enteromopha
肠浒苔E.intestinalis Grer
藻体绿色,管状,膜质,单条或基部有少量分枝,常有皱褶或扭曲,上部膨胀成肠形。
青岛,烟台等地又分布。
生中、低潮带岩石上。
可视用或作饲料和药用。
11.缘管浒苔
绿藻门、浒苔属
拉丁名:Enteromorpha linza
?
形态特征:藻体绿色,线形、披针形或倒卵形,边缘具波皱,基部逐渐变细,形成明显的柄部。
藻体叶片边缘和柄部的两层细胞分离而中空,切面观细胞为纵长方形。
?
生境:生长在海湾内潮间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
生长季节:全年
?
用途:可供食用,药用
[编辑本段]
12.水绵
百科名片
水绵
水绵,藻类,水绵可作某些鱼类的饵料。
大量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
水绵还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⒈〖植物〗
水绵(属) Spirogyra (水绵科)绿藻门
藻体由筒状细胞连接而成单列不分的丝状群体,含有一条至多条带状螺旋形叶绿体。
繁殖一般为细胞分裂,多在夜间进行。
有时两条丝状体细胞互相结合,形成结合子,经休眠后萌发为个体,大量繁殖时影响水质,对鱼类繁殖不利。
水绵(shuimian)(Spirogyra)绿藻门、接合藻纲、水绵科、水绵属植物。
藻体是由1列圆柱状细胞连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
由于藻体表面有较多的果胶质,所以用手触摸时颇觉粘滑。
在显微镜下,可见每个细胞中有1至多条带状叶绿体,呈螺旋状绕生于紧贴细胞壁内方的细胞质中,在叶绿体上有1列蛋白核。
细胞中央有1个大液泡。
1个细胞核位于液泡中央的一团细胞质中。
核周围的细胞质和四周紧贴细胞壁的细胞质之间,有多条呈放射状的胞质丝相连。
生殖方式通常可见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类型。
营养繁殖时,为丝状体受到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断裂成若干短丝,每段短丝又通过细胞分裂长成长的丝状体。
这种营养繁殖方式,也叫断裂生殖。
水绵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其中又包括梯形接合、侧面和直接侧面接合3种类型,但以梯形接合为最常见。
接合生殖多于春季和秋季发生,这时丝状体的颜色也由绿变为黄绿,其接合生殖过程是:首先为2条水绵丝状体并行靠近,在两条丝状体的细胞相对的一侧各产生1个突起。
继而两相对突起伸长,顶端接触,端壁融解形成1条连通的管子,叫做接合管。
同时,各个细胞内的原生质体浓缩,形成1个配子。
其中1条丝状体的每个细胞中的配子,以变形虫式运动通过接合管移入另1条相对细胞中,与其中的1个配子融合,产生1个卵形或椭圆形的合子,也称接合孢子。
这样,1条丝状体的细胞都变空,另1条丝状体的细胞中都各有1个合子。
空的丝状体可视为雄性,有合子的丝状体可视为雌性。
以上生殖过程就叫做接合生殖。
由于在两条丝状体之间有很多横向的接合管,外观上看颇像个梯子,故称做梯形接合。
以后合子分泌产生厚壁,藻体死亡崩解后,合子沉入水底休眠。
条件适宜时萌发,合子核首先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3个单倍体核退化,仅1个发育,最后产生1条新的水绵丝状体。
水绵全为淡水产,广布于池塘、沟渠、河流、湖泊和稻田,繁盛时大片生于水底,或成大团块漂浮水面。
有的报道,在我国云南一些兄弟民族地区,将水绵晒干作为食物,并输出到缅甸。
水绵大量繁殖时,常造成一些工厂管道的堵塞,而影响生产。
⒉〖中药〗
【别名】脆水绵
【简介】藻类绿藻门水绵Spirogyra intorta Jao,以叶状体入药。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丹毒,赤游,漆疮,烫火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
入面粉中作苔条饼,既增色又具独特的清香味。
13.石莼Ulva lactuca L. 属于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石莼属
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海莴苣、绿菜、青苔菜、纶布,常见海藻。
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40 厘米,鲜绿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带,可供食用。
生长在海湾内中、低潮带的岩石上,东海、南海分布多、黄海、渤海稀少,冬春采收,鲜食或漂洗晒干。
石莼干品每百克含水分11.5 克,蛋白质3.6 克,粗纤维6.69 克,还含
有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麦角固醇等成分。
石莼性味甘咸寒,具有软坚散结、利水解毒等功效。
用于喉炎、颈淋巴
结肿、水肿、瘿瘤等病症。
《本草纲目拾遗》载“下水,利小便。
”孕妇及
脾胃虚寒和有湿滞者忌食用。
14.孔石纯(Ulva pertusa Kjell)与石莼同属于石莼科。
是一种大型经济海藻,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维生素、无机元素,对促进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机体健康有着重大的作用,可直接食用;同时孔石莼在医药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古代医书上便记载有多种药用活性,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用孔石莼与其他药用植物配伍治疗中暑、颈淋巴结肿、甲状腺肿、疮疥、急慢性胃肠炎、高血压、水肿和小便不利、喉炎及咳嗽等等。
目前国内对孔石莼医用价值研究较少,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逐渐增多。
据已有文献报导孔石纯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凝血、降血脂、降胆固醇和防止皮肤衰老等药理活性。
本论文比较全面地对孔石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硅胶、反相硅胶(RP-18)、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大孔树脂等多种分离材料及多种分离技术,结合现代各种先进的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COSY,HSQC,HMBC),从该植物中共分离得到35个化合物,解析了其中28个化合物。
其中化合物10、12和20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化合物,并且首次报导了其波谱数据。
除化合物9、15、17、22和28外其。
15.蜈蚣藻红藻门Rhodophyta
蜈蚣藻科Grateloupiaceae
蜈蚣藻属Grateloupia C.Ag
蜈蚣藻G.filicina C.Ag
藻体紫红色,粘滑,丛生,主枝明显,扁平,羽状分枝,囊果球形,突出于体表。
沿海分布。
生于潮带岩石上。
供食用和制胶。
16.环节藻属(Champia Desveaux):藻体紫褐色,团块状丛生,不规则分枝,枝上形成许多关节,关节短,节间膨胀,腰鼓形,节节相连呈念珠状。
生于低潮带岩石或附着于其它藻体上。
藻体紫红色,扁平,柔软,肉质,高2~5厘米,宽2~3毫米。
活体发出青色荧光。
分节明显,分枝1~2次,对生或互生。
囊果卵形,突出于分枝表面。
生活习性生长在低潮带其他藻体上。
每一百克藻体干重的含量可达四百毫克;甲硫氨酸及胱氨酸则在石莼、松藻、浒苔、...环节藻、海带及墨角藻等有较高的含量。
食用这些海藻可提供人体需要的特殊胺基酸。
...
17.海头红红藻门Rhodophyta
海头红科Plocamaceae
海头红属Plocamium Lamx
海头红P. telfairiae Harv
藻体玫瑰红色,扁平,丛生,基部有匍匐枝,向上生出扁平直立的羽状分枝,分枝上有齿状小枝,囊果突出于体表。
青岛有分布。
生低潮带岩石上。
有抗癌作用
18.刚毛藻
绿藻门绿藻纲刚毛藻目的1属。
植物体为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附着生长在基质上;基部细胞有假根、或呈假根状、其他细胞柱状;有的老年个体因脱离附着物而漂浮;一年生或多年生。
每个细胞有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幼时色素体为一个,周位网状,老时可分散成为多数的颗粒状,蛋白核多数,细胞核多数,都位于周位的细胞质中及色素体以内。
细胞壁极厚,常有层次,表面的角质层含有70%的蛋白质,常粗糙,以至其上常有许多藻类附生;细胞分裂是由细胞质产生环状缢沟,和沟中的细胞壁物质沉积形成的横隔,将细胞一隔为二完成的;胞质并不同时分裂。
丝状体的片断,基细胞的假根都可以进行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时发育形成动孢子或产生厚壁孢子。
有性生殖时产生双鞭毛的同形配子,有些种类有世代交替。
绿藻的一属。
多附生於浅湖或溪流中的沉水岩石和木头上,也有海生种。
外观粗糙,规则分枝的丝状体被横隔壁分成多核的节段。
常生成簇状或球状,可长达13公分(5吋)。
无性生殖产生四鞭毛的小动孢子;有性生殖以双鞭毛的配子结合,有时配子可不经结合而发育。
本属约160种,除极冷地点外,海水、咸水、淡水中均有。
淡水种类多生于湖泊、池塘、沟渠中,固着于水中的岩石,沟边石质或洋灰砌岸之水面部分,井口砖石壁上甚至船底上,或成大团漂浮水面。
若其生长过于繁盛,能堵塞浅水通道;在中国云南,也有作为食物的。
此属藻类大多对高酸碱度较敏感,为高pH水体的指示植物。
淡水中常见的是团集刚毛藻,海产中常见者是束生刚毛藻。
19.鸡毛藻鸡毛藻Pterocladia tenuis Okam,植物标本。
形态特征:藻体紫红色,高5至10厘米,扁平,较规则地羽状分枝2至3次,整个藻体的轮廓呈定塔形。
分枝基部收缢,顶端钝,主枝和分枝间角度接近垂直,上部枝密,下中枝稀疏。
四分孢子囊群位于小枝上。
囊果位于小枝顶端下面,具有一个囊孔。
主要生长在低潮带的石沿中和附近的岩石上。
青岛沿海只有鸡毛菜一种。
鸡毛藻可以提取琼脂
20.海人草
(《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松节藻科植物海人草的藻体。
【植物形态】海人草
藻体丛生,高5~25厘米,暗紫红色,软骨质,不规则的叉状分枝。
固着器为盘状构造。
枝圆柱状,顶端如狐尾,全体密被毛状小枝,但基部大多脱落。
小枝的围轴细胞8~10个。
四分孢子囊位于小枝的顶端膨大部分,螺旋状排列。
囊果卵圆形,无柄,生于小枝的上部或中央部分的侧面。
生长于大干潮线下2~7米深处的珊瑚碎块上。
分布台湾的兰屿和东沙群岛等地。
【采集】3~8月采收。
【药材】干燥藻体略呈圆柱状,数回叉状分枝,粗3~7毫米,灰绿色。
略带棕色,密被毛茸状的小枝,状如狐尾;基部小枝常脱落。
质强韧。
具特异的海藻气,味咸而有粘性。
【化学成分】含海人草酸和少量的别海人草酸,尚含琼脂等多糖,由甘油酸及甘露糖构成的甙、挥发油、氨基酸、肽、有机酸等。
含碘0.2%,甜菜碱等。
【药理作用】海人草酸为驱蛔虫有效成分,但单用时,虫卵阴转率不高,与山道年合用(成人量:山道年50~100毫克,海人草酸5~7.5毫克),可提高疗效。
海人草酸的驱蛔作用是由于抑制猪蛔虫肌肉的脱氢酶,或由于还原猪蛔虫消化道上皮细胞里含铁呼吸酶之故。
根据蚯蚓和猪蛔虫的实验,有人推测海人草酸的驱蛔机理是使蛔
虫发生病态性运动兴奋(或消耗其能量,或麻痹其运动),并扰乱其糖代谢。
海人草水浸剂的驱蛔效果较海人草酸好(临床和实验观察),故认为海人草中还有其他驱蛔有效成分。
海人草中所含甘露糖甙甘油酸钠盐虽不能抑制脱氢酶,但能麻痹蚯蚓神经肌肉标本的自主运动;小狗服之,亦有驱虫作用。
海人草中所含镁盐(乳酸镁和海人酸镁)能抑制蛔虫肌肉匀浆的氧摄取,且对蛔虫运动和组织呼吸皆有强大作用。
海人草里挥发油(含芳樟醇的各种萜类、含间-甲酚的酚类以及含十四酸的脂肪酸类),有与海人草酸相似的作用,但较弱。
曾用蚯蚓和猪蛔虫实验,海人草中提出的P物质对猪蛔虫全身运动有收缩作用,甘露糖甙甘油酸钠则有弛缓作用;P物质对组织呼吸有极强抑制,挥发油亦有此作用,甘露糖甙甘油酸钠无此作用。
【毒性】临床应用剂量,对人无甚副作用。
家兔注射1~2毫克/公斤海人草酸,可抑制心脏,损害肝及肾,血细胞数有变化;狗皮下注射,能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和刺激呕吐中枢,而有致吐作用。
海人草酸半数致死量,小鼠皮下注射为0.024毫克/克;口服为0.12毫克/克。
甘露糖甙甘油酸钠毒性亦较小,小鼠口服6毫克/克以上,未见死亡。
【功用主治】驱蛔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选方】①驱蛔虫:海人草三钱,番泻叶六钱,水煎,和糖少许,顿服。
(《现代实用中药》)
②治蛔虫疳眼:海人草、黑丑、苦薏、大黄、甘草。
上五味,水煎服。
21.地木耳
注音:DI MU ER
别名: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葛仙米、地踏菇、念珠藻、地木耳、地衣、地皮菜
学名:地木耳(Nostoc commune)
科属: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
描述:亦称普通念珠藻。
为常见的固氮蓝藻。
蓝藻门、念珠藻科。
藻体胶质,初为球形,后扁平扩展成表面波状的片状胶质体,有时不规则卷曲,并常有穿孔。
蓝绿色、橄榄色或棕色。
显微镜下可见在胶质中包埋着无数条弯曲的藻丝,不分枝,每条藻丝又有明显的胶质鞘,也有的不很明显。
藻丝的细胞为短圆筒形或近圆球形,每条藻丝好似一串串念珠。
在藻丝的细胞列中,还有1至数个异形胞,近球形,壁厚,细胞质均匀,色淡黄或透明,内含固氮酶,是固氮的场所。
繁殖方式主要是异形胞将藻丝隔成若干个小段,叫藻殖段,极易从异形胞处断离,每个藻殖段再通过细胞分裂长成长的丝状体。
这种以藻殖段进行繁殖的方式,也是营养繁殖的一种方式。
多生于潮湿的土壤表面和静水中,夏季雨后湿地上最常见,各地均有分布。
可固氮,也可食用。
地皮菜: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软儿,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
地皮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