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益相关者理论
❖ 利益相关者 是近几年出现的有关公司治理新内涵的新概
念,广义上指凡是与公司产生利益关系,与公司发生双向影 响的自然人或者法人机构,都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 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零售商、社区及政府等个人 和团体。该理论认为,公司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股东利润最大 化,而应同时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债权人、供 应商、用户、所在社区及经营者的利益,企业各种利益相关 者利益的共同最大化才应当是现代公司的经营目标,也才能 充分体现公司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存在的价值。因此,有效的 公司治理结构应当能够向这些利益相关者提供与其利益关联 程度相匹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董事的权力
❖ 公司财产的使用权 ❖ 资产抵押权 ❖ 贷款 ❖ 处置闲置资产 ❖ 正常的收益分配
董事权力的行使
❖ 一人一票 ❖ 多数同意原则 ❖ 决策责任制度
独立董事制度
❖ 根据董事与公司的关系,可把董事划分为内 部董事(inside directors)和外部董事 (outside directors)。
独立董事制度
❖ 凡是由公司内部职员或管理人员出任的董事 就是内部董事,内部董事又称为执行董事 (executive directors)、在职董事、常务 董事、管理董事等。
❖ 凡是由非本公司的职员或管理人员出任的董 事就是外部董事,外部董事又被称为非执行 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s)、非在职 董事、非管理董事等。外部董事又可分为两 类,一种是灰色董事(gray directors),
独立董事制度
❖ 所谓灰色董事是指或多或少地与上市公司或 其管理层有某种经济利益联系的外部董事。 比如大股东委派的外部董事就是代表大股东 利益的,类似的外部董事还包括前任公司负 责人和雇员、关联方经济实体的负责人和雇 员、管理层的亲属、咨询专家、银行负责人、 法律顾问、公司重要供应商和客户的负责人 等 ; 一 类 是 连 锁 董 事 ( interlocked directors),是指外部董事就职的公司中的 CEO同时服务于外部董事自身的公司。
2.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的权力 董事的权力
监事会
治理结构
❖ 自1932年公美司国治学者理贝的利理和米论恩基础
斯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以 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 司治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 具代表性的是超产权理论、两 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 利益相关者理论,它们构成了 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
1.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 剩余收益权(residual claim)的分配
剩余收益=收入-合同支付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 弱化“内部人”控制
接管(Takeover) 代理权竞争 大股东 锦标制度(Rank-order tournament) 资本结构 产品市场的竞争 雇员参与管理 雇员持股计划( ESOPs)
委托代理理论
❖ 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将在 两权分离的公司制度下,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代理 人)双方关系的特点归结为:经济利益不完全一致,承担的 风险大小不对等,公司经营状况和资金运用的信息不对称。 经营者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为追求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行为很可能与所有者和公司的利益不 一致,甚至于侵损所有者和公司的利益,从而诱发风险。为 了规避这一风险,确保资本安全和最大的投资回报,就要引 入公司治理这一机制,实现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监督。
两权分离理论
❖ 两权分离理论即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它是随着股 份公司的产生而产生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贝利、米恩斯 和钱德勒等。贝利和米恩斯在1932年出版的《现代公司与私 有产权》一书中,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进行了分析,发现在 这些大公司中相当比例的是由并未握有公司股权的高级管理 人员控制的。由此得出结论:现代公司已经发生了“所有与 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已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 所控制。钱德勒认为,股权分散的加剧和管理的专业化,使 得拥有专门管理知识并垄断了专门经营信息的经理实际上掌 握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导致“两权分离”。
超产权理论 ❖ 超产权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治理理论,是产权理论 经过实证解释和逻演绎的结果。该理论认为,企业产权改革、利润激 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其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和投入 的作用。要使企业完善自身治理机制,基本动力是引入竞争,变动产 权只是改变机制的一种手段。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产权改革并不能 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就一定变得有效率,竞争才是保障治理结构改善的 根本条件;对经营者的利润激励与企业绩效的提高并不总是正相关,
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是如此。
❖ 超产权论作为公司治理理论的新兴分支,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 基础。它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概念,诠释了国际上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 国有控股公司成功的经验,同时,也为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新 的启示:只有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并通过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市场竞
争,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多方利益得以有效实现。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即 委托代理理论中所指的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代理人是 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同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诉求,具有机 会主义的行为倾向。所以,公司治理结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 代理风险问题,即如何使代理人履行忠实义务,具体地说, 就是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督促经营者为所有者 (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独立董事制度
❖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是指独 立于管理层,除了收取费用与持股外,与公 司没有任何可能严重影响其做出独立判断的 交易或关系的外部董事。独立董事有时也称 为独立的非执行董事(Independent Nonexecutive Director)。
股东的权力
自益权
❖股份转让权 ❖收益分享权 ❖剩余收益的追索权
股东的权利
公益权(用手表决)
❖董事、监事选举权 ❖公司合并、分立的决策权 ❖财务计划和收入分配计划的审批权 ❖公司经营活动的知情权 ❖对经理者的起诉权
股东权力的实施:表决权
表决规则:一股一票 累积投票
❖小股东一股多票 ❖小股东的票数可集中到一个候选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