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0例_陆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03月第34卷第2期Mar.2014Vol.34No.2
现代中医药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47·
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0例
陆桥1指导:张卉2
(1.陕西中医学院2011级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46;
2.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抽动症诊断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肌苷片治疗。

耳穴贴压3天为1次,两耳交替,两次之间间隔1天,8次为1疗程;肌苷片服用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耶鲁抽动严重程度总体量表(YGTSS)积分减分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7例,复发率25.92%;对照组复发17例,复发率73.9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耳穴贴压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效果肯定。

关键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耳压法;心肝火旺;肌苷片
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571(2014)01-0047-02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TS)是小儿时期发病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1]。

临床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特征。

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病率在1.0% 4.0%之间,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年龄高峰在4 12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为3 4:1[2]。

TS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可能是多种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所致的结果,目前认为与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关系密切。

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泰必利、氟哌啶醇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停药后易出现反跳,长期疗效不佳,长期应用这些药物,常出现上课嗜睡、活动减少、认知迟钝、静坐不能、情绪低劣、扭转痉挛、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副作用[3]。

中医耳穴治疗TS有一定优势,不应症少,风险小,容易被小儿所接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1月 2013年7月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60例,采用随机分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 16岁,病程1 3年。

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5 16岁,病程1 3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神经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一IV诊断标准制订)。

①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有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出现。

所指的抽动为突然的、快速的、反复性的、非节律性、刻板的动作或发声。

②抽动每天发作多次,通常为一阵阵发作,病情持续或间断发作己超过一年,其无抽动间歇期连续不超过三个月。

③上述症状引起明显的不安,显著地影响社交、就业和其他重要领域的活动。

④发病于18岁前。

⑤上述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癫痈肌阵挛发作、肝豆状核变性及其他锥体外系病变)引起[4]。

1.2.2中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医儿科学》多发性抽动症辨证分型(心肝火旺型)[5]。

1.3入选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诊断标准;③年龄3 18岁;④治疗前2周停用其它治疗抽动障碍的中西药物的患儿;⑤知情同意且配合治疗者。

1.4治疗方法耳穴取穴及操作方法:主穴:皮质下、心、肝、神门、脑、内分泌,随症加减。

操作方法:用75%酒精耳廓局部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粘在
DOI:10.13424/ki.mtcm.2014.02.015
·48·
现代中医药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年03月第34卷第2期
Mar.2014Vol.34No.2
0.5ˑ0.5cm大小胶布上分别贴在上述耳穴。

并嘱家长每次按压5 10min,每日不少于3次,两耳交替使用。

3d为1次,每次间隔1天,8次为1疗程,观察4W。

对照组口服肌苷片,每次0.2 0.4g,3次/d。

4W为1疗程。

1.5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以治疗前后YGTSS评分的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

减分率=[(治疗前量表评分-治疗后量表评分)/治疗前量表评分]ˑ100%。

具体疗效分级如下。

治愈:减分率在95%以上。

显效:减分率在60% 94%。

好转:减分率在30% 59%。

无效:减分率在30%以下。

1.6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设定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见表1。

表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08(26.67)14(46.67)5(16.66)3(10.00)90.00a
对照组306(20.00)8(26.67)9(30.00)7(23.33)76.67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1.998,P<0.05。

上表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7例,复发率25.92%;对照组复发17例,复发率73.9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

3讨论
中医古代文献没有对多发性抽动症病名的记载,历代医家多将本病归于瘛疭、慢惊风、抽搐、肝风证、筋惕肉等范畴。

根据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症状及体征,中医学认为涉及肝、心、肺、脾、胃等脏腑,病因多为风、火、痰、气、虚。

虽然本病在中医古籍中未见专门记载,但其临床表现与中医的痰证、风证有相关之处。

耳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脏腑生理相通、病理相关。

《灵柩·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由此说明耳于肾、心二脏有生理联系。

《素问·通平虚实论》则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也。

”均说明耳部和脾、胃、大肠、小肠等消化器官有密切的病理关系。

《素问·脏器法时论》“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的论述,指出耳和肝脏之间也有密切的病理关系。

《杂病源流犀烛》“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从病理和生理阐明了耳和脏腑的关系。

耳,是人体的缩影;耳穴,又是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状态通过经络或神经、体液系统传递到耳郭的“窗口”,所以通过耳穴防治疾病是遵循耳穴与人体各部位存在着有机联系的规律的。

耳穴的良性刺激所产生的刺激信号传递到相应脏腑或部位,使通往病灶的经络之气血通常,以推动、驱散病灶中瘀滞之气血,扶正祛邪,调整脏腑,促使阴阳恢复平衡,促进各项生理功能恢复到平衡状态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从而使病体得以康复。

耳压法治疗是属于耳科治疗的一种方法,其治疗目的是通过耳部经脉与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于耳廓上相应的穴位以压籽刺激通过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

我们治疗本病,是用耳针取穴治疗的一种方法,取王不留行籽于耳穴压籽贴敷,是根据由于耳通过经络的循环与络属作用,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密切联系。

耳穴能够多靶点、多方位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无毒副作用,痛苦少是药物和针刺所不及的,患儿和家长容易接受耳穴疗法,故依从性高,能坚持长期治疗,使疾病得以彻底治愈,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

治疗中发现,许多患儿抽动症状的反复是由不当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诱发的。

为了巩固疗效,用药过程应加强患儿的饮食起居调护,忌食海味、发物、兴奋性、刺激性等食品,以免生痰助热引动肝风。

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使精神过度兴奋诱发抽动。

保证患儿睡眠时间,充分休息。

注意调节情志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创建良好的环境等,均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参考文献
[1]Pringshe im T,DavenponW J,Lang A.T ics Cu rrop in Neum l[J].2003,16(4):52.
[2]温晓梅,王红怡,杨健.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19):124-125.[3]朱先康,韩新民,王敏华,等.“定抽颗粒”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
(2):37-38.
[4]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7-140.
[5]刘智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8.
(收稿日期:2013-09-17编辑:巩振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