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件-(5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有关要求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是计算机科学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 第一门课程。 课程任务:结合当今信息社会的文化背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及
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其内容如下: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3) 网络的应用
以上内容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且要求与一般人相比, 要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要加强学习。 2. 基本要求 (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2)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9
大学计算机基础
1.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2)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Alan
Turing,1912 - 1954) 提出了著名的“ 图灵机 ”模型,探讨了现代计算机的基 本概念,理论上证明了研制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可行性。 von Neumann,1903 ~ 1958)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 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这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的范式, 被称为“冯 · 诺依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计算机称 为存储程序计算机,又称为通用计算机。长达101页的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 “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简称)方案是计算机发展 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文献.
(3) 掌握Windows平台的使用方法 (4) 能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5) 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
(6) 掌握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7) 了解中文Power Point电子文稿演示系统的基本操作
(8) 了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及网络的基本操作。
3. 教法特点 (1) 理论讲授与实例演示相结合 (2) 注重实验教学,每个知识点安排上机实验 (3) 强化上机操作,每次上机提交实验结果,定期批改
1945 年,匈牙利出生的美籍数学家 冯 · 诺依曼 ( John
10பைடு நூலகம்
大学计算机基础
1.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3)
1946 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世界上
第一台多用途的计算机ENIAC,这是一台真正现代意义上 的计算机。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器件:
(3)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4) 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 ,掌握各类进制数间的转换 。 (5) 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 重点、难点
计算机系统构成、工作原理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各类进制数间 的转换。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的理解。
3.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发展概述
4. 课型学时分配
章次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 中文Word的使用 Excel电子表格软件 理论(习题)课 时 4 4 6 6 2 2 实验(上机)课 时 2 2 8 6 2 2
中文PowerPoint演示 软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
5. 教学要求 (1) 严格考勤,请假除遵守学校和系的有关要求外,必须征得任 课教师同意;课前预习,课后作业 ,按时完成上机实验;
大学计算机基础
目
录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 …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 ………… 第5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第三阶段: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 第 四 阶 段 : 大 规 模 、 超 大 规 模 集 成 电 路 时 代
1.1.1 1.1.2 1.1.3 1.1.4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8
大学计算机基础
1.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1)
算筹—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 算盘—产生于约公元600年左右。 计算器(1642年)产生。 1832年由英国数学家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 - 1871)首先提出了通用数字计 算机的设计思想,并且设计出了第一台由外部指 令驱动的计算机。 1854 年,英国数学家布尔( George Boole , 1824 - 1898)提出了符号逻辑的思想,数十年后 形成了计算机科学软件的理论基础。
18000只电子管(主要元件) 10000只电容 7000只电阻 占地170平方米 重量30吨 功耗150千瓦
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平面图(1)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平面图(2)
13
大学计算机基础
埃克特为ENIAC换电子管
14
大学计算机基础
电子计算机发展阶段
(2) 强化上机操作,每次上机提交实验结果,定期批改;
(3)上机前按上机实习指导书要求预习,上机严格按实验要求的内 容上机;
(4) 通过学习委员或本人随时向老师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上
机出现的问题最好在上机过程中提出。 6. 考试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考勤和作业占20%)+期末考试成绩(80%)
7、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 王巧玲主编 参考书目: [1] 李秀 等编著. 计算机文化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卢湘鸿 等编. 文科计算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杨有安 等编.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5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1.2 1.3 1.4 1.5 1.6
计算机发展概述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浏览器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6
本章课时安排、重点、难点
总学时:4学时,理论2学时,上机2学时
1.目的
(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应用。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是计算机科学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 第一门课程。 课程任务:结合当今信息社会的文化背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及
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其内容如下: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3) 网络的应用
以上内容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且要求与一般人相比, 要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要加强学习。 2. 基本要求 (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2)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9
大学计算机基础
1.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2)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Alan
Turing,1912 - 1954) 提出了著名的“ 图灵机 ”模型,探讨了现代计算机的基 本概念,理论上证明了研制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可行性。 von Neumann,1903 ~ 1958)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 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这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的范式, 被称为“冯 · 诺依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计算机称 为存储程序计算机,又称为通用计算机。长达101页的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 “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简称)方案是计算机发展 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文献.
(3) 掌握Windows平台的使用方法 (4) 能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5) 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
(6) 掌握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7) 了解中文Power Point电子文稿演示系统的基本操作
(8) 了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及网络的基本操作。
3. 教法特点 (1) 理论讲授与实例演示相结合 (2) 注重实验教学,每个知识点安排上机实验 (3) 强化上机操作,每次上机提交实验结果,定期批改
1945 年,匈牙利出生的美籍数学家 冯 · 诺依曼 ( John
10பைடு நூலகம்
大学计算机基础
1.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3)
1946 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世界上
第一台多用途的计算机ENIAC,这是一台真正现代意义上 的计算机。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器件:
(3)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4) 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 ,掌握各类进制数间的转换 。 (5) 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 重点、难点
计算机系统构成、工作原理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各类进制数间 的转换。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的理解。
3.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发展概述
4. 课型学时分配
章次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 中文Word的使用 Excel电子表格软件 理论(习题)课 时 4 4 6 6 2 2 实验(上机)课 时 2 2 8 6 2 2
中文PowerPoint演示 软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
5. 教学要求 (1) 严格考勤,请假除遵守学校和系的有关要求外,必须征得任 课教师同意;课前预习,课后作业 ,按时完成上机实验;
大学计算机基础
目
录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 …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 ………… 第5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第三阶段: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 第 四 阶 段 : 大 规 模 、 超 大 规 模 集 成 电 路 时 代
1.1.1 1.1.2 1.1.3 1.1.4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8
大学计算机基础
1.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1)
算筹—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 算盘—产生于约公元600年左右。 计算器(1642年)产生。 1832年由英国数学家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 - 1871)首先提出了通用数字计 算机的设计思想,并且设计出了第一台由外部指 令驱动的计算机。 1854 年,英国数学家布尔( George Boole , 1824 - 1898)提出了符号逻辑的思想,数十年后 形成了计算机科学软件的理论基础。
18000只电子管(主要元件) 10000只电容 7000只电阻 占地170平方米 重量30吨 功耗150千瓦
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平面图(1)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平面图(2)
13
大学计算机基础
埃克特为ENIAC换电子管
14
大学计算机基础
电子计算机发展阶段
(2) 强化上机操作,每次上机提交实验结果,定期批改;
(3)上机前按上机实习指导书要求预习,上机严格按实验要求的内 容上机;
(4) 通过学习委员或本人随时向老师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上
机出现的问题最好在上机过程中提出。 6. 考试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考勤和作业占20%)+期末考试成绩(80%)
7、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 王巧玲主编 参考书目: [1] 李秀 等编著. 计算机文化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卢湘鸿 等编. 文科计算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杨有安 等编.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5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1.2 1.3 1.4 1.5 1.6
计算机发展概述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浏览器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6
本章课时安排、重点、难点
总学时:4学时,理论2学时,上机2学时
1.目的
(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