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主要农业资源及其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地区主要农业资源及其利用效率
湘西化肥利用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湘西地区化肥资源消耗系数递增的趋势意味着单位粮食产量投入的化肥量提高了,而化肥利用效率却逐年递减。
这说明该地区化肥的大量使用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化肥资源消耗系数偏高,意味着该地区化肥的使用缺乏科学性。
这既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又给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了破坏和污染。
(四)电量资源利用效率
电量资源消耗系数用地区粮食产量与农业粮食生产用电量之比来表示,可以反映电量资源利用效率。
因资料限制,用农村用电量代替农业生产用电量。
为此,可按下式计算农业电量资源消耗系数:Eec=Eua/Og式中,Eec———农业电量资源消耗系数(kw.h/kg 粮食);
Eua———每年电量资源量(kw.h);Og———粮食总产量(kg)。
上述电量资源消耗系数可以反映单位粮食(kg)参考文献:
[1]汪艳涛,王记志,等.
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比较研究———以湖南省14个地(市、州)城区为例[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4):12-30.
[2] 靳京,吴绍洪,戴尔阜,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及其比较[J].资源科学,2005,(1):20.
[3] 于法稳,李来胜.西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的效率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35-39.
[4]
周小萍,陈百明,等.
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及其评价研究[J].
经济地理,
2004,(1):85-90.
(下转 213 页)
图3 湘西化肥资源消耗系数变化趋势图 4 电量资源消耗系数变化趋势生产所消耗的电量,其倒数为农业电量资源利用效率系数。
由图 4 可知,湘西地区电量资源消耗系数呈现递增趋势,由 1995 年的 0.120 上升至 2006 年的 0.180,同时电量消耗系数的波动也较为明显,1996—1998 年湘西农业电量消耗系数上升,1998—2000 年,电量消耗系数又下降,之后,缓慢增加。
虽然湘西地区电量资源消耗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0.53)相比,该地区电量消耗水平仍然偏高。
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在农业生产产量提高的同时,电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却在降低
[6]。
三、总结
湘西耕地资源总的消耗系数随年份的增加而下降,但化肥资源、机械资源、电量资源的消耗系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各年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发展极不平衡。
针对较高的耕地资源效率和很低的化肥资源、机械资源和
电量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湘西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1)对于日趋短缺的耕地资源的管理,关键在于耕地面积的保护;(2)针对化肥资源、机械资源、电量资源消耗系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关键在于增加使用有机肥、修复水渠、塘坝,增大传统自流灌溉。
— 35—资源消耗系数表达式为:CLre=Fla·10 000/Og式中,Clre———耕地资源消耗系数(m2/kg);Fla———耕地播种面积(hm2);Og———粮食总产量(kg)。
湘西地区 1995—2006 年耕地资源消耗系数变化趋势(见图 1)。
由图可见,湘西地区耕地资源消耗系数在近十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图1 湘西耕地资源消耗系数变化趋势二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波动范围在 2.3 ~3.2 之间,1995—2006 年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每生产 1kg粮食需消耗耕地
3.15m2下降到需消耗耕地 2.35m2,下降了 0.8m2/ kg。
另外从图 1 可见,1998 年、1999 年和 2000 年相对于 1997年又转变为上升趋势,同时,2002 年和 2005 年分别相对于 2001 年和 2004 年耕地消耗系数增大。
这表明湘西地区耕地资源利用效率随年份的增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优良农产品品种的选用,农业科技的投入,耕作制度的变革以及先进管理方式的应用。
(二)农业机械资源消耗系数
农业机械资源消耗系数表示每生产 1 kg 谷物所需要的农业机械资源,表达式为:Arcf=Mrcf·10 000/Og式中,Arcf———耕地资源消耗系数
(kg/kg);Mrcf———机械资源(kw);Og———粮食总产量(为 kg)。
1995— 2006 年湘西农业机械资源消耗系数的变化情况(见图 2)。
从图 2 可见,1996—2006 年,湘西农业机械资源消图 2 湘西农业机械总动力资源消耗系数变化趋势耗系数总体呈上升变化趋势,这表明农业机械资源利用效率的降低,而从湘西的农业机械资源利用效率比较来看(见图 2),随年份的增大,农业机械资源消耗系数增大,说明该地区耕地对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使湘西州的山地被整理为平地,耕地质量明显提高有关,这是导致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不同年份间有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过程中,社会、生态及经济资源等方面的投入难于量化所导致。
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
率,充分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全面地了解农业生产系统特征,解决比值分析法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中局限性的有效途径。
(三)化肥资源消耗系数
化肥作为粮食增产的一项重要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测算结果,化肥的使用在整个农业技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重。
也因此,使得中国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在近年内迅速增加。
然而,随着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大,导致了土壤的板结、环境的污染、农产品质量的下降等问题。
因此,科学地考虑化肥使用对其在农业生产中泛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可采用化肥消耗系数(即单位农产品化肥消耗量)评价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其计算公式为:
Fec=Faua/Og式中,Fec———化肥资源消耗系数(kg /kg 粮食);
Faua———年度化肥投入量(kg);Og———粮食总产量(kg)。
湘西地区 1995—2006 年化肥资源消耗系数变化趋势(见下页图 3)。
由图可见,湘西地区单位粮食(kg)生产所消耗的化肥量在 1995 年为
0.192kg,到 2007 年上升到0.28kg,同时化肥消耗系数呈现随年份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而全国单位粮食(kg)生产化肥消耗量的平均值为0.084kg。
可以看— 34—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52期2012 年第 06 期Serial No.152No.06,2012农业发展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论是现代农业还是传统农业,它们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创造了农业增收的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有机层破坏、环境污染、病虫害爆发等一系列农业生态问题,这种以能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基础,只能说是一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高消耗”的农业
[1]。
农业资源的低效利用是阻碍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有效方法。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程度的快速深入、不能再生资源量的快速降低,而人类对物质的无限需求给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及技术进步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如何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大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业的需求,便成为了人民关注的重大发展问题。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武陵山区,多山少田,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农业资源都没有优势,并且,由于近年来大量的矿产开发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湘西整个资源环境条件恶化。
因此,重视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不但对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和节约农业资源,而且对资源利用效率科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对满足大量人口在有限资源情况下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其评价鉴于农业资源范围广、既包括自然资源又包括社会资源,因此,对其利用效率的评价,不仅要考虑该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其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为全面准确的测算其利用效率在技术上带来很大的困难
[2]。
然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生产函数法、能值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比值分析法、能量效率评价法等。
根据数据的可知性和方法运用的简单性原则,本文对湘西地区主要农业资源(耕地资源、化肥资源、电量资源和农业机械资源)的利用效率运用比值分析法进行分析。
比值分析法中资源效率的公式为:Rec=(E0- N0)/Ri(1)(1)式中的 Rec 为资源利用效率,Ri为资源消耗量,Eo为有效价值,N0为在资源消耗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价值。
因此,根据上式不但可以直接求算该资源利用效率[3~4],还可以通过计算资源消耗系数来间接求算资源利用效率
[5]。
由公式可知,消耗系数越大,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低。
同时根据上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三条途径分别为节约资源,提高有效价值产出和降低负面效应价值。
由于农业资源消耗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价值 N0难以通过计算得出准确结果,而且农业资源消耗利用过程中也会产生有用的副产品。
由于农业资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正负面影响结果难以量化,而且其正负面影响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在测算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过程中,其结果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同时,该方法实际操作性强,所以这种处理方式对各年份的比较是可行且有意义的
[3]。
二、湘西地区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一)耕地资源消耗系数耕地作为农业生产中最基本及最重要的资源。
提高耕地
利用效率关系到国家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粮食安全。
耕地
收稿日期:2011- 12- 10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0JJ2017);湖南省科技厅专项计划项目(2009TP4086)作者简介:宋智娟(1980-),女,湖南溆浦人,初级,从事资产管理研究。
湘西地区主要农业资源及其利用效率宋智娟,李佑稷,白晋湘,张小林(吉首大学资产处,湖南吉首 416000)摘要:耕地、化肥、电量等作为主要的农业资源,对农业的产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农业的生产效益。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资源消耗系数法对湘西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在时间上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湘西耕地资源总的消耗系数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但化肥资源、电量资源、机械资源的消耗系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各年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发展极不平衡,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促进湘西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政策性建议。
(1)管理日趋短缺的耕地资源,关键在于保护耕地面积;(2)针对化肥资源、电量资源、机械资源消耗系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关键在于增加使用有机肥、修复水渠、塘坝,增大传统自流灌溉。
关键词:湘西;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291X(2012)06- 0033- 04
— 33—(上接 35 页)
[5] 雷玉桃,王雅鹏.西部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5):65-67.
[6] 姜文来,罗其有.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J].经济地理,2000,(3):78-81.
Main Agricultural Resource of Western Region and Its Usage EfficiencySONG Zhi-juan,LI You-ji,BAI Jin-xiang,ZHANG Xiao-lin (Assets Department of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Abstract:Arable land,fertilizer,electricity,etc.,as the ma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agricultural output has a veryimportant influence on itsefficiencywill directlyrestric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Accordingtorelevant statistics,the use ofresource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main agricultural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ofHunan in time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 the total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of Western consumption coefficients decline over time,but the fertilizer resources,power resources,machiner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factor of the overall upward trend,and each year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tremely uneven development,and analyzed thecauses,and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Western major agricultural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1)management hasbecome more a shortage
ofarable land resources,the keyis toprotect the arable land area;(2)for fertilizer resources,power resources,ma-chiner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factor of the overall upward trend,the key is to increase the use of organic fertilizers,repair drains,em-bankments,increasingthe traditional gravityirrigation.
Key words:xiangxi;agricultural resources;used efficiency [责任编辑刘娇娇]虽然根据名称判断不出产品的相关内容,但是却更有兴趣深入了解产品本身。
这是一个很好的避免重复,展现自身特色的方式。
例如“,SK- II”“、Olay”、“ZA”“、DHC”、“P&G”、“CD”、“NUXE”“、
Dep”“、RMK”。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名称并不能提供所需的信息,但是正是这种不了解,才使得顾客好奇,认为产品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从而产生信赖。
4.数字和职业词汇
现在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厂家更倾向于用数字来命名产品,为了方便记忆,阅读,和鉴定。
但这种命名方法更多的是被西方国家采用。
例如“N0.5”(法国香水),“One”(法国香水),“4711”(德国香水),“212”(西班牙香水)和“2 B”(减肥霜)。
当消费者看到这些产品之后,一定会有很多疑问,例如“为什么会用数字作为名字?”“这个数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等等,等到这些疑问解决了,产品推销的目的也达到了。
职业一般也会用到化妆品的名称上,例如 Dr.Brandt、Dr.
Hauschka;这种命名方式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顾客会联想到这款产品既然得到医生的认证,一定会安全、有效。
5.外来词
一些外国品牌名称来自其他语言,并且这种语言现在已经几乎不再使用了。
这种方式展示了生产商对外来文化的兴趣,也会给产品蒙上一丝神秘的色彩。
例如:日本的一个化妆品“Eudermine”,“Eudermine”是古拉丁语里的一个词语,意为“美好的肌肤”。
LUX(力士)同样来源于古拉丁语,意为“明亮的阳光”。
日本产品 Shiseido,同样来源与古汉语。
(二)中文化妆品名的构成特点
中文化妆品牌的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
中国化妆品一般以人名作为产品名称,例如:zheng mingming郑明明(CMM),yu xi 羽西(YUE SAI)。
同时,植物和动物也会被厂家作为产品名称,例如 bai que
ling“百雀羚”,fenghuan“g凤凰”,feng hu“a蜂花”,bai cao j“i佰草集”,huo lie niao“火烈鸟”,cha mingy i ma“o查明一猫”。
还以一些产品以产品构成主要成分命名,例如:pian zi huang shuang zhen
zhushuan“g片子癀珍珠霜”,该产品由“片子癀”和“珍珠粉”构成,“片
子癀”是中国的一种中药,既可入药又有美白作用。
消费
者根据名称就可知道产品成分可以滋养美白肌肤,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常用词也用于中文化妆品品牌名构成形式之一,例如mei jia jin“g美加净”,yu mei jin“g郁美净”,zi ran mei”自然美”,da ba“o大宝”。
其中“美”“、净”“、自然”“、宝”都是具有美好联想意义的常用词。
另外,职业身份也常被用作命名产品,例如,li yi shen“g李医生”,bai da fu“白大夫”等,但中国化妆品也有自己的特点,例如lan gui ren“兰贵
人”,qing fe“i清妃”,“贵人”、“妃”是只有在中国古代皇宫才有的称呼,这种名称会让女性消费者产生高贵,优雅的感觉。
外来词也逐渐影响到中国化妆品的品牌,例如,suo fu t“o索芙特”,dan ba bi“丹芭碧”,jie lai y“a洁莱雅”,sha la n“a姗拉娜”,这些名称听起来像是来自外国的化妆品。
三、总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交往日益紧密,品牌的国际化也被提上了日程。
通过对中文化妆品和外国化妆品牌构成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到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国外化妆品更注重品牌的读法及发音,较少关注其实际含义。
而中国化妆品更注重意境,喜欢采用能引起消费者美好联想意义的词汇。
参考文献:
[1] 陈明静,余莉英.英文女性化妆品商标和说明书的翻译[J].文教资料,2006,(12).
[2]
范晔.目的性法则与化妆品说明书翻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3]
丁占罡.文化语境与词汇的联想意义[J].英语学习,2000,(11). [责任编辑吴迪]!!!!!!!!!!!!!!!!!!!!!!!!!!!!!!!!!!!!!!!!!!!!!—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