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利用他的引力定律,首先说明物质的集团在引力作用下必然是球 形,但由于旋转引起离心的趋势,而使地球两极变为扁平。他更进一步说明 月球和太阳对于地球的赤道突出带的引力作用,使地球的自转轴在空间作圆 周式的运动,因而造成二分点移动的岁差现象,即牛顿对 1800 年前喜帕卡 斯所发现的岁差现象说明了它的成因,并且根据引力定律计算了岁差的速率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首先列举的运动定律,当然不是他本 人的发现。他曾一再表示,这是他从前人和同时代的科学家那 里获得的知 识。例如,开普勒提出过的一些数学知识,伽利略曾为运动定律提供的数据, 惠更斯、雷恩与瓦里斯(John Wallis,1616〜1703,与牛顿同时代数学家) 都曾隐隐约约地提到第三定律。可是只有牛顿才深深地了解这些各自独立的 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们综合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体系,并用数学加以 证明。
根据运动第三定律,牛顿自然很明白:天体互相吸引;太阳吸引行星, 亦被行星吸引;地球吸引月球,亦被月球吸引。但是牛顿说,太阳比它的行 星大得多(太阳系里所有成员的质量之和还不及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地球 的质量只是太阳的三十三万分之一)。因此,研究一颗行星的运动时,可以 只考虑太阳对它的引力,而其他行星对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这方法也同 样适用于卫星绕它的行星的运动上。例如,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其他 星球是很近的,以致我们可以将太阳对于月球的引力忽略不计。
但是,要对月球的运动作确切的描述,却使牛顿在这个“三体问题”上 苦恼了多年。他曾一再提到:“我的大脑在考虑月球问题时总感到疼痛。”
牛顿讨论到这一类问题时,才发现开普勒定律不是十分完善的,而是近似地 正确。因为开普勒生活在人们还不能测量所谓摄动(即行星运动上稀微改变) 的时代,所以开普勒定律只能够对于行星在少数几周内的运动,作相当精确 的描述。牛顿时代的天文学工作者已经知道行星运行许多周以后,积累的误 差在计算上可能达到严重的情况。例如,月球的运动早在公元前四百年便发 现与计算值有很大的差异。
在现今的喷气飞机和火箭上,显示了第三定律的重要性。例如喷气飞机 从喷口射出的髙速气流形成强大的后推力反作用于飞机上,造成一种向前的 推力。火箭的推动,与空气中螺旋推进的飞机或水上运行的船只不同,后两 者是由于介质(空气或水)的反作用而前进的;火箭是靠燃料喷气的,所以 能在大气以外没有空气阻力的空间里飞行,而且比空气里飞行得更好,人们 已将火箭送上月球、金星和火星上去,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便是牛顿的运动 第三定律。
在科技的领域里,乃至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牛顿的运动三定律,具有重 要的意义。现今物理学与天文学工作者寻找新知识所用的方法,基础便建立 在这些定律上面。如摩天大楼的建筑,稳定桥梁的结构,摩托车的奔驰,飞 机在空中的飞行,船只在海上的行驶,甚至精确时刻的测定,都离不开牛顿 运动定律的运用。反之,工程师在工程(特别是对于髙速运行的机器)设计 上,如果没有仔细考虑到或者运用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常常会造成不应有 的事故。
哈雷耐心地完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编辑工作,他对于印就的作 品,感到无比欢喜。他写信给牛顿说:“我终于将你的书编毕出版,我希望 能 使 你 高 兴 。 我 将 以 你 的 名 义 送 给 皇 家 学 会 , 以 及 波 义 耳 ( Robert
Boyle,1627〜1691,英国化学家)、佩吉特(Paget,数学家)、弗拉姆 斯蒂德(J.Famsteed 1648〜1719,天文学家)三位先生各一册。如果城里 (指伦敦)还有别人需要,你愿意由我代送,请告诉我,自当照还须补充一句话,即《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除了 卓越 的理论和数学的成就外,还有不少实验记载,特別是关于摆动的实验。这些, 说明了牛顿也是一位实验科学的大师。总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决 了当时科学上的许多难题。我们希望这里所说的内容能够使读者了解这本书 为什么会被公认为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之一。
即在今天,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还不能完全解决摄动问题。首先阐明这问 题并为之作出贡献的当推牛顿。他证明太阳的引力可以解释月球的某些已知 的摄动,而且还预言另外一些摄动,但这在他死后很久才为人们证实。
牛顿还进一步地认识引力理论的基础是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宇宙里物 质的每一个质点都施加引力于其他物质的每个质点上。牛顿认识到这是一把 打开许多奥秘的钥匙。这些奥秘中就有海洋的潮汐。牛顿以太阳和月球的引 力使海水发生定时的涨落,说明潮汐的一般特性,而奠定了潮汐理论的基础。
第三定律:对于施加在物体上的每一作用力,同时有一等值而方向相反 的作用力。另一种说法:一物体施力于它物体时,它物体也以等速而反向的 力施加于一物体上。
运动第三定律,在三个定律中也许是最迷人的一个。牛顿曾举例说:如 果你用手指压石头,你的手指也被石头压住;站在地板上时,你的重量作用 于地板,地板也以相等而反向的力托着你的脚掌;如果你踢足球,足球也以 相等而反向的力作用于你的足;你用来复枪射出一颗子弹,这颗子弹的前冲 力便产生后坐力,撞击你的肩头。
上二十册,你可分赠给剑桥的朋友们,大学书店的经理人会帮你办理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一版很快销售一空。不到一年,这本书即使以 高于原价三、四倍的钱,还难以买到。有一位苏格兰人为了学习的需要,索 性手抄一册。
这本书的开头,作者以导言的方式,开门见山地写下他有名的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静止的物体永远静止,运动的物体在直线上以不变的速度, 继续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定律导入了惯性的概念,所以又叫做惯性定律。假如你坐在时速为三 十公里的汽车上,汽车忽然煞住,如果你不抓住扶手,你上身便会向前倾倒, 因为你这时仍处在运动的状态中。你所感觉到的这个使你向前倾倒的力便是 惯性的表现。所以惯性即是物体有保持原有静止或运动状态的特性。一个物 体具有的惯性量,与用以使物体减速或加速,停止或改变方向所需的力成正 比。 再设想将一个玩具小车放在平滑而坚硬的铁轨上,然后将车推动,根据 运动第一定律,这小车应该在轨道上以匀速前进。然而,实际的情况不是这 样的,因为这定律没有考虑摩擦力。事实上,小车速度会逐渐变慢最后完全 停止下来,因为小车的车轮与轨道会发生摩擦产生阻力,车身也会在运动中 与空气发生摩擦而产生阻力,这些摩擦阻力愈大,小车停得愈早,摩擦阻力 愈小,小车停得愈慢。如果一切摩擦力都被消除,小车的速度便不会变化而 会永远地前进。 在地球上无法证明这一定律,因为空气的阻力、物体的重力等都会阻止 物体作等速运动。第一定律表现在天体的运动上,因为物体在空间的运行几 乎没有阻力,施于行星上的只有一种力,即万有引力。行星是运动中的物体。
与周期。
二分点运动的岁差现象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结尾处有一段谈论到彗星。天空中这 种拖着尾巴不时出现的神秘拜访者,一向为人看做是灾祸的预 兆,牛顿也 把它们纳入万有引力定律之中。哈雷便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计算了 1682 年 出现的彗星的轨道,并且注意到这轨道和 1607 年、1531 年所观测过的两颗 彗星的轨道近似。这三颗彗星出现的时期相距约七十六年,使哈雷断定它们 实际上是一颗彗星,按周期复回到地球旁边;于是他预言这颗彗星将于 1758 年再度“来访”地球。这预言应验了,故这颗彗星就以哈雷的姓氏命名,以 后分别又于 1835 年和 1910 年“来访”地球(我国历史上对于哈雷彗星出现 的记载最早——鲁文公十四年即公元前 613 年),而且次数有 31 次之多)。
牛顿在本书最有贡献的第三部分里,用万有引力定律将太阳系里的各种 现象联系起来。牛顿用种种证明出色地确定木星、土星、太阳与地球的引力, 而且为他的平方反比律提供了证据。最后他叙述与他荣誉密切有关的万有引
力定律:一切物体相互吸引,这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与它们 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牛顿更证明:由于行星在空间里的运动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它们的运动 可以说是持久的,而且各个行星围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牛顿总结道: “一切天体必然遵循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两个互相吸引的天体,应在相似的 轨道上围绕公共重心,并互相围绕运行。如果有三个天体(譬如地球、太阳 与月球)互相吸引,它们的轨道必然产生一些微小的改变,因此月球会产生 不合常规的“摄动”,这是由于月球在受到地球的吸引的同时,还受太阳的 吸引。
自有人类发现行星至今,它们总以大约相同的速率运行着。从天体运动可充 分地证明,如果没有外力施加在物体上,它们一定会作直线 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运动的改变与施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而且物体运动 方向的改变与所施力的方向有关。
牛顿的运动第二定律为科学家测量力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方法。根据物体 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变化,便可计算这个外加力的大小。第二定律的公式也 使科学工作者得以测量地面任何一处的重力。而且对于现今科学工作者规划 人造卫星的轨道,有极大的价值。
今天我们明白牛顿把他的引力定律冠以“万有”二字的意义,是因为这 种引力存在于宇宙中的一切物体之间,不但是天体,而且还包含一切人为的 机构。亚里士多德认为土、水、火、 风是地上的四种物质,都循直线的方 向而运动,天上的物质只有以太,循圆周的方向而旋转。牛顿的自然体系从 根本上打消了天上地下的区别,提出了一切物质同为一种力学所支配。十九 世纪,由于天体物理研究的进展,说明构成一切天体的物质和地上的物质并 无本质的不同。所以哥白尼与牛顿开始的思想革命,经过了几百年,终于表 明物质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因果关系里不断地演 变。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不是简单地攥集古人的知识,而是反映牛顿本 人成就而写成的一部著作,它是科学史上富有创见性的作品。 牛顿不仅将 力学的基本定律陈述在书内,而且还有为了证明这些定律,而运用自己所发 明的数学工具。书中所叙述的一些运动定律,以前从来没有人象他讲得那样 透彻,几百年来力学上存在的问题,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都有明确 的解答。第一版于 1687 年 7 月出版,版本不大(32 开),篇幅约五百页,文 字之外还有许多木刻图画。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二部分讨论了物体在有阻力的介质中的运 动。牛顿认为这种阻力(例如空气的阻力),与物体运动的速率正比。由此可 见牛顿已经注意到了现今航空工程师必须处理的一个课题,即飞行器的形状 与空气阻力的关系。
第二部分还讨论了近代物理中的一些重要课题,如摆动理论、流体里的 波动,特别是声波在空气里的运动以及光的理论。今天访问剑桥大学的人, 还可在三一学院的一个厅里看到牛顿做回声实验的“回音壁”。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一部不太容易理解的著作,因为 牛顿编写时所使用的编写的方法是经典式的几何学方法。如果应用牛顿自己 发明的微分学的方法来叙述,那就可简明易懂得多。牛顿所以那样编写,一 个原因是他欣赏经典的表达方式,另一原因是作者恐怕读者不能完全理解他 所发明的数学方法(流率术),而产生误解,遭到他认为的“迫害”,故宁 舍易而就难。《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于 1934 年经数学家卡乔里用当时的数 学与文字改写出版,因为自牛顿以来表达科学知识的文字与方法都已改变, 可是这改写本里的内容与理论,和原著却是一样的。现今所流行的《自然哲 学的数学原理》版本便是这种改写本。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首先列举的运动定律,当然不是他本 人的发现。他曾一再表示,这是他从前人和同时代的科学家那 里获得的知 识。例如,开普勒提出过的一些数学知识,伽利略曾为运动定律提供的数据, 惠更斯、雷恩与瓦里斯(John Wallis,1616〜1703,与牛顿同时代数学家) 都曾隐隐约约地提到第三定律。可是只有牛顿才深深地了解这些各自独立的 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们综合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体系,并用数学加以 证明。
根据运动第三定律,牛顿自然很明白:天体互相吸引;太阳吸引行星, 亦被行星吸引;地球吸引月球,亦被月球吸引。但是牛顿说,太阳比它的行 星大得多(太阳系里所有成员的质量之和还不及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地球 的质量只是太阳的三十三万分之一)。因此,研究一颗行星的运动时,可以 只考虑太阳对它的引力,而其他行星对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这方法也同 样适用于卫星绕它的行星的运动上。例如,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其他 星球是很近的,以致我们可以将太阳对于月球的引力忽略不计。
但是,要对月球的运动作确切的描述,却使牛顿在这个“三体问题”上 苦恼了多年。他曾一再提到:“我的大脑在考虑月球问题时总感到疼痛。”
牛顿讨论到这一类问题时,才发现开普勒定律不是十分完善的,而是近似地 正确。因为开普勒生活在人们还不能测量所谓摄动(即行星运动上稀微改变) 的时代,所以开普勒定律只能够对于行星在少数几周内的运动,作相当精确 的描述。牛顿时代的天文学工作者已经知道行星运行许多周以后,积累的误 差在计算上可能达到严重的情况。例如,月球的运动早在公元前四百年便发 现与计算值有很大的差异。
在现今的喷气飞机和火箭上,显示了第三定律的重要性。例如喷气飞机 从喷口射出的髙速气流形成强大的后推力反作用于飞机上,造成一种向前的 推力。火箭的推动,与空气中螺旋推进的飞机或水上运行的船只不同,后两 者是由于介质(空气或水)的反作用而前进的;火箭是靠燃料喷气的,所以 能在大气以外没有空气阻力的空间里飞行,而且比空气里飞行得更好,人们 已将火箭送上月球、金星和火星上去,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便是牛顿的运动 第三定律。
在科技的领域里,乃至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牛顿的运动三定律,具有重 要的意义。现今物理学与天文学工作者寻找新知识所用的方法,基础便建立 在这些定律上面。如摩天大楼的建筑,稳定桥梁的结构,摩托车的奔驰,飞 机在空中的飞行,船只在海上的行驶,甚至精确时刻的测定,都离不开牛顿 运动定律的运用。反之,工程师在工程(特别是对于髙速运行的机器)设计 上,如果没有仔细考虑到或者运用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常常会造成不应有 的事故。
哈雷耐心地完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编辑工作,他对于印就的作 品,感到无比欢喜。他写信给牛顿说:“我终于将你的书编毕出版,我希望 能 使 你 高 兴 。 我 将 以 你 的 名 义 送 给 皇 家 学 会 , 以 及 波 义 耳 ( Robert
Boyle,1627〜1691,英国化学家)、佩吉特(Paget,数学家)、弗拉姆 斯蒂德(J.Famsteed 1648〜1719,天文学家)三位先生各一册。如果城里 (指伦敦)还有别人需要,你愿意由我代送,请告诉我,自当照还须补充一句话,即《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除了 卓越 的理论和数学的成就外,还有不少实验记载,特別是关于摆动的实验。这些, 说明了牛顿也是一位实验科学的大师。总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决 了当时科学上的许多难题。我们希望这里所说的内容能够使读者了解这本书 为什么会被公认为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之一。
即在今天,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还不能完全解决摄动问题。首先阐明这问 题并为之作出贡献的当推牛顿。他证明太阳的引力可以解释月球的某些已知 的摄动,而且还预言另外一些摄动,但这在他死后很久才为人们证实。
牛顿还进一步地认识引力理论的基础是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宇宙里物 质的每一个质点都施加引力于其他物质的每个质点上。牛顿认识到这是一把 打开许多奥秘的钥匙。这些奥秘中就有海洋的潮汐。牛顿以太阳和月球的引 力使海水发生定时的涨落,说明潮汐的一般特性,而奠定了潮汐理论的基础。
第三定律:对于施加在物体上的每一作用力,同时有一等值而方向相反 的作用力。另一种说法:一物体施力于它物体时,它物体也以等速而反向的 力施加于一物体上。
运动第三定律,在三个定律中也许是最迷人的一个。牛顿曾举例说:如 果你用手指压石头,你的手指也被石头压住;站在地板上时,你的重量作用 于地板,地板也以相等而反向的力托着你的脚掌;如果你踢足球,足球也以 相等而反向的力作用于你的足;你用来复枪射出一颗子弹,这颗子弹的前冲 力便产生后坐力,撞击你的肩头。
上二十册,你可分赠给剑桥的朋友们,大学书店的经理人会帮你办理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一版很快销售一空。不到一年,这本书即使以 高于原价三、四倍的钱,还难以买到。有一位苏格兰人为了学习的需要,索 性手抄一册。
这本书的开头,作者以导言的方式,开门见山地写下他有名的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静止的物体永远静止,运动的物体在直线上以不变的速度, 继续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定律导入了惯性的概念,所以又叫做惯性定律。假如你坐在时速为三 十公里的汽车上,汽车忽然煞住,如果你不抓住扶手,你上身便会向前倾倒, 因为你这时仍处在运动的状态中。你所感觉到的这个使你向前倾倒的力便是 惯性的表现。所以惯性即是物体有保持原有静止或运动状态的特性。一个物 体具有的惯性量,与用以使物体减速或加速,停止或改变方向所需的力成正 比。 再设想将一个玩具小车放在平滑而坚硬的铁轨上,然后将车推动,根据 运动第一定律,这小车应该在轨道上以匀速前进。然而,实际的情况不是这 样的,因为这定律没有考虑摩擦力。事实上,小车速度会逐渐变慢最后完全 停止下来,因为小车的车轮与轨道会发生摩擦产生阻力,车身也会在运动中 与空气发生摩擦而产生阻力,这些摩擦阻力愈大,小车停得愈早,摩擦阻力 愈小,小车停得愈慢。如果一切摩擦力都被消除,小车的速度便不会变化而 会永远地前进。 在地球上无法证明这一定律,因为空气的阻力、物体的重力等都会阻止 物体作等速运动。第一定律表现在天体的运动上,因为物体在空间的运行几 乎没有阻力,施于行星上的只有一种力,即万有引力。行星是运动中的物体。
与周期。
二分点运动的岁差现象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结尾处有一段谈论到彗星。天空中这 种拖着尾巴不时出现的神秘拜访者,一向为人看做是灾祸的预 兆,牛顿也 把它们纳入万有引力定律之中。哈雷便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计算了 1682 年 出现的彗星的轨道,并且注意到这轨道和 1607 年、1531 年所观测过的两颗 彗星的轨道近似。这三颗彗星出现的时期相距约七十六年,使哈雷断定它们 实际上是一颗彗星,按周期复回到地球旁边;于是他预言这颗彗星将于 1758 年再度“来访”地球。这预言应验了,故这颗彗星就以哈雷的姓氏命名,以 后分别又于 1835 年和 1910 年“来访”地球(我国历史上对于哈雷彗星出现 的记载最早——鲁文公十四年即公元前 613 年),而且次数有 31 次之多)。
牛顿在本书最有贡献的第三部分里,用万有引力定律将太阳系里的各种 现象联系起来。牛顿用种种证明出色地确定木星、土星、太阳与地球的引力, 而且为他的平方反比律提供了证据。最后他叙述与他荣誉密切有关的万有引
力定律:一切物体相互吸引,这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与它们 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牛顿更证明:由于行星在空间里的运动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它们的运动 可以说是持久的,而且各个行星围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牛顿总结道: “一切天体必然遵循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两个互相吸引的天体,应在相似的 轨道上围绕公共重心,并互相围绕运行。如果有三个天体(譬如地球、太阳 与月球)互相吸引,它们的轨道必然产生一些微小的改变,因此月球会产生 不合常规的“摄动”,这是由于月球在受到地球的吸引的同时,还受太阳的 吸引。
自有人类发现行星至今,它们总以大约相同的速率运行着。从天体运动可充 分地证明,如果没有外力施加在物体上,它们一定会作直线 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运动的改变与施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而且物体运动 方向的改变与所施力的方向有关。
牛顿的运动第二定律为科学家测量力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方法。根据物体 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变化,便可计算这个外加力的大小。第二定律的公式也 使科学工作者得以测量地面任何一处的重力。而且对于现今科学工作者规划 人造卫星的轨道,有极大的价值。
今天我们明白牛顿把他的引力定律冠以“万有”二字的意义,是因为这 种引力存在于宇宙中的一切物体之间,不但是天体,而且还包含一切人为的 机构。亚里士多德认为土、水、火、 风是地上的四种物质,都循直线的方 向而运动,天上的物质只有以太,循圆周的方向而旋转。牛顿的自然体系从 根本上打消了天上地下的区别,提出了一切物质同为一种力学所支配。十九 世纪,由于天体物理研究的进展,说明构成一切天体的物质和地上的物质并 无本质的不同。所以哥白尼与牛顿开始的思想革命,经过了几百年,终于表 明物质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因果关系里不断地演 变。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不是简单地攥集古人的知识,而是反映牛顿本 人成就而写成的一部著作,它是科学史上富有创见性的作品。 牛顿不仅将 力学的基本定律陈述在书内,而且还有为了证明这些定律,而运用自己所发 明的数学工具。书中所叙述的一些运动定律,以前从来没有人象他讲得那样 透彻,几百年来力学上存在的问题,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都有明确 的解答。第一版于 1687 年 7 月出版,版本不大(32 开),篇幅约五百页,文 字之外还有许多木刻图画。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二部分讨论了物体在有阻力的介质中的运 动。牛顿认为这种阻力(例如空气的阻力),与物体运动的速率正比。由此可 见牛顿已经注意到了现今航空工程师必须处理的一个课题,即飞行器的形状 与空气阻力的关系。
第二部分还讨论了近代物理中的一些重要课题,如摆动理论、流体里的 波动,特别是声波在空气里的运动以及光的理论。今天访问剑桥大学的人, 还可在三一学院的一个厅里看到牛顿做回声实验的“回音壁”。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一部不太容易理解的著作,因为 牛顿编写时所使用的编写的方法是经典式的几何学方法。如果应用牛顿自己 发明的微分学的方法来叙述,那就可简明易懂得多。牛顿所以那样编写,一 个原因是他欣赏经典的表达方式,另一原因是作者恐怕读者不能完全理解他 所发明的数学方法(流率术),而产生误解,遭到他认为的“迫害”,故宁 舍易而就难。《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于 1934 年经数学家卡乔里用当时的数 学与文字改写出版,因为自牛顿以来表达科学知识的文字与方法都已改变, 可是这改写本里的内容与理论,和原著却是一样的。现今所流行的《自然哲 学的数学原理》版本便是这种改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