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一中:戴玉莲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外壳,是语言的表层机构。许国璋老先生曾说过:“把语音学好了,就会尝到甜头。”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四项能力听,说,读,写中,听排在了第一位,是其他三项技能的基础。有关资料统计表明,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听占据了45%,说占据了30%,读占据了16%,写占据了9%。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听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学英语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了英语的社会实际运用功能。在高考中,英语听力的比重从过去的零增加到了现在的20%,这对加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力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后,了解到它是新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的结合,分别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其中7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8级和9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在7级听力目标的描述中提到学生能就熟悉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语言实践活动。在8级听力目标的描述中提到能就熟悉的话题与讲英语的人士进行比较自然的交流;能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例如:商讨和制定计划,报告实验和调查结果。能基本听懂广播,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和大意。这让我们了解到,学生应该适应正常生活状态下的语速。本人在位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一所中学任教,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边远地区,因此学生的英语基础大部分都不好。为适应并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一线教学工作岗位上的老师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去探索一条符合本地区教育现状的路子。随着对听力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听力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面临着压力和种种难关。因此,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和对老师提出一些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学生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现象
1 .听力材料中的单词,词组和句子看似简单,听的时候却非常模糊,听不懂是什么词,不能及时反映出它的意义。
2. 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会习惯性的回顾刚才听过的内容,结果造成后面的听力材料没听到。这肯定会影响到后面考试的情绪。
3. 在遇到比较陌生的词汇,短语或语法结构时会心急,造成大脑一片空白,这样不但影响了听力考试,还影响到其他题目的作答。
4. 受到当地基础教育落后的限制(其中包括教师本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学生大多是在学哑巴英语,因此在英语发音上存在较大的问题。这造成听力方面的巨大障碍。
二,对老师提出了几项要求
1.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全英文教学,英语口语的表达可以增加学生听英语的机会,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老师要注重语音,语调,语速,连读,重读等多方面的准确表达,课堂用语不要
过于单一化,要力求丰富多样性。例如:老师经常会问——上一次我们讲到那里了?那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说法:
Where did we stop last time?
How far did we go last time?
Where did we leave off last time?
What were we talking about last time?
Where were we just now?教师应使用的基本课堂用语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的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用简单的英语来解释一些语法结构、词汇和一些背景知识,有必要的话还要借助于身势语来表情达意。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才会基本适应,而且在用英语组织教学时,学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
2. 要求老师在进行听力课堂教学前,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和难度做具体分析,看看是否能适用于我们当地的学生。对难度较大的听力材料和不符合当地学生认知水平的,要做一些相应的调整,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第二单元The United Kingdom 中有一篇听力材料是Can a Royal Palace Also Be a Prison?这篇材料的话题内容涉及了英国的风俗,文化和历史背景等。而这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知识上的一个空白点。那么在这一单元的听力课上,我们可以删除它,或者通过充足的课前准备和活动设计来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明确要关注的问题,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篇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听力材料,不要因为内容本身的难度问题而对听力失去信心。老师要因势利导,及时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让他们树立战胜听力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听力测试分为单项和整体听力测试。前者考查学生对语音、数字、字母、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简单句句意等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后者考查学生对对话、段落、短文和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有层次性,要由易到难。
3. 要求老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力求达到新课标中所要求的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
4. 由于学生受当地学习条件和环境的限制,英语听力水平普遍较低。当听篇幅较长的课文或对话时,学生难免会有畏惧、焦躁甚至厌烦的心理,结果往往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这时要求教师应以饱满的精神、和蔼的态度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心理,应该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树立起信心。
三,采取的听力教学策略和手段
1. 让学生听录音进行规范性模仿,接触标准规范性的语音语调,力求有一个较好的语音基础。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从“听”入手进行实质性教学,无疑是听力教学最为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文录音带,在听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大意的初步理解。根据课文中的重点句式、难点和理解测试的需要,可再次播放录音,借助板书和其他手段指导学生逐渐深入。
2. 课文在较熟悉的情况下,反复跟读是提高听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听到读,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意识去捕捉语言信息。运用跟读方法,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就有一个吸收、存储和反馈的过程。
3. 让学生精听和泛听结合,关注学生的感受,减少测试性练习,减少单一的放音—做题—对答案的做法。在听力训练中,要渗透英语文化知识,注重技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