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1.1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一是探讨我国电力系统产业链的管理现状以及协调管理理论是如何协调电力系统产业链中的各个利益方的利益;二是了解国外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发展以及各个利益方的协调方式;三是通过协调管理理论在国内外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应用的对比,寻求一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而相适宜的电力系统产业链和协调管理方法,以达到各个利益方的均衡,实现国家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1.2研究意义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系统产业链包括发电厂、输电网、配网和用户即发、输、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各个环节都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协同。现在我国进入了电力市场改革的深水区,研究协调管理理论在电力系统产业链中协调各个利益方的方式,对于我国实现电力市场的改革,建立安全、稳定的电力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200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三份系统规划指导电力改革的国家级文件,明确了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路线图。经过10年多的探索,我国电力行业先后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和竞价上网,发电侧多家经营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但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必将顺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的形式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协调各方利益,协调管理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我国电力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由于电力的不可储存和电力的可靠性运行等因素的作用使得电力系统产业链与其他的产业链有其特殊的形式,其包括了发、输、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而供应链协调则是其产业链协调的关键。下面从国内外协调管理理论的研究和相关的电力系统产业链的研究两个方面对文献进行说明。
1.3.1协调管理理论
对于协调管理理论的研究,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展开研究,也有了丰富的成果。在这里主要从两方面对协调管理理论文献进行说明:一是协调管理在产业链的重要性以及价值创造;二是协调管理在产业链中的利益协调。
(1)协调管理理论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以及价值创造
华中理工大学博士陈志祥(2000)在其博士论文“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中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智能集成协调管理”模式,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生产控制和传统的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不同,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控制具有其自身的新特点。它需要更多的协调机制(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原则。陈原(2007)通过战略层面及战术和运作层面两个方面对供应链关系协调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认为供应链是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协调是供应链成功运行的关键。并指出产业供应链由于其特点不同,协调的方法和途径不同,协调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协调评价指标在不同产业供应链中也会有所不同,科学选择并综合考量定性和定量指标难度较大,评价的路径和数学模型可能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Laura Horvath(2001)指出供应链中的协调与协作是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认为“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正影响着供应链管理,改变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资源更加合理利用。”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为了应对这种需求量不确定,波动性强的买方市场,公司不得不建立库存以应对这种难以控制的局面。Darrik Pagel(1999)认为产业链绩效是通过产业链关系协调管理取得的,而有效的协调管理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
(2)协调管理在产业链中的利益协调
Steffen Jorgensen等(2003)讨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提出了合作的和非合作的博弈以解决它们之间利益的协调问题。建梅(1999)在基于“利益人”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益协调的软系统方法论,并利用合作博弈理论对利益协调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产业链利益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阳春乔(2002)、陈菊红(2002)则对虚拟企业等类似组织形式的利益协调机制进行了博弈分析,为产业链利益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并指出利益分配原则应遵循互利互惠、风险补偿、多劳多得、民主决策、科学分配等原则,通过冲突协商、互相让步、不断改变满意度来寻找最佳分配方案。郭敏、王红卫(2002)提出了合作型供应链协调的层次模型与激励机制模型,认为供应链合作成员利益的分配可以通过不同的层次,经过协调、协商来进行,协商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拍卖机制、双边、多边谈判机制等。罗定提、仲伟俊、梁美华(2002)在“合作定价对装配式供应链运作效益影响的研究”一文中,通过对由两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装
配式供应链分析,研究了在市场确定型的情况下,不同定价合作方式(定价权威)对制造商、供应商及其整个供应链运作效益的影响,指出了供应链收益最优的合作定价类型。
1.3.2电力系统产业链研究
对我国电力系统产业链的研究文献较多。施永莉(2000)对我国电力市场运营模式进行研究探索了适应我国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指出了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对分析我国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协调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曾鸣(2000)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和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近期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电力工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区域性和全国性电力市场的建立和运营可能面临的大多数问题、它们的解决方案、电力市场总体框架、建立和运营电力市场的具体模式、行动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证,提出了建议采用松散合作型电力库的模式,指出协调各方的利益是关键,但对于具体的协调方式并没有深入涉及。周建国(2007)在“基于博弈论和灰色关联度的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以博弈论为基础,运用组合赋权的方法建立了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指出设计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其电网结构、技术条件、安全可靠性及输配电情况等因素。另外,本文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以使评价效果更理想。指出对于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效果的评价应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继而形成与发、输、配电系统的技术评价系统相当的电力市场运营效果评价体系,以促进我国电力市场的有效管理和运作。
综上所述,关于协调管理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协调管理如何在产业链中的进行利益分配、价值创造以及各企业的合作方法做出了解释,但同时这些解释是针对普通大众的产业链,几乎没有针对电力系统产业链协调管理的研究。由于电力系统产业链有其特殊之处,有必要针对电力系统自身的特点和属性,研究其中的协调管理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对中国电力市场的问题作出准确的解释,同时对中国电力产业链未来的协调管理方法提出中肯的建议。
在本论文中,我们将综合分析协调管理理论在协调各个企业利益方的方式,并结合国内外电力市场的管理现状和协调方法,提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协调管理方法。
1.4主要参考文献
[1]陈志祥.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0.
[2]陈原. 国内外供应链关系协调管理研究述评及展望[J].改革与战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