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转型的SWOT分析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商业银行转型的SWOT分析及对策
【摘要】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会出现存贷利差缩小、盈利能力下降、风险累积、竞争加剧等现象,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受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会更大。本文以中小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进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环境,并提出七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SWOT分析利率市场化
一、前言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其形成机制的优化直接关系到资金的配置效率。通过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利率的形成和变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截至目前,我国已相继完成外币市场、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以及协议存款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仅差关键一步——存款利率管制的放开。近几年,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步伐也在明显提速,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要求的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加快,存款利率浮动空间将进一步加大,最终将会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
虽然利率市场化的重启和加速有助于动态经济的稳定,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但是,从国际经验看,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存贷利差缩小、盈利能力下降、风险累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必然发生根本性变化,长期存在的同质化经营、内部管理薄弱等问题将更加凸显,进一步导致有些商业银行的财务出现严重危机,尤其是受利率市场化影响程度最深的中小商业银行,可能最终面临重组甚至“被退市”的危机。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改变原有的运营模式,寻求转型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多以定性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不利影响为主,缺乏对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进行转型的全面分析,因此难以准确地指导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经营管理实践。基于此,本文以中小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模型,进行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评估,以期对中小商业银行转型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参考。
二、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1、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通过一定的定价机
制自主地调节资金价格,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的特点,自主决定利率。利率市场化并不是指中央银行完全放开对利率的管制,中央银行仍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制定利率政策、确定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对利率进行间接、宏观的调控。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想是:坚持以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为总体改革方向,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稳妥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近期,以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为重点,同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不断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
2、利率市场化的表现
利率市场化是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四个方面的市场化。
利率决定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自主定价。
利率传导市场化的主要表现为货币政策调控逐步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其核心是通过宣布和调节政策利率和利率走廊,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使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变化,并向其他品种和期限的利率传导。在我国则是指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
利率结构市场化是指各种利率的组合情况完全由市场决定,尤其是避免由于税收因素造成的利率风险结构的差异。
利率管理市场化则是体现在对于利率统筹管理,建立利率监测、监督和利率管理的考核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时跟踪同业各可比产品的利率变化趋势,并进行对比分析,找差异,究原因。加强利率管理事后监督,对各项产品的利率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必要性
1、以存贷款利差收入为主的息差收入将大大减少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中对利息收入的依赖程度很高。所以,一旦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后,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开始收窄,加之生息资产扩张速度有所放缓,利息收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外经验也是如此,比如美国自1980年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1980—1985年美国银行业的存贷款平均利差为2.17%,1986—1990年,平均利差为1.63%,缩小了54个bps。而我国在初步放宽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和贷款利率浮动下限,激烈的同业竞争必将导致资金
成本的上升、贷款收益的降低,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存贷利差也将进一步收窄,对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盈利水平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2、因发展规模偏小难以依靠规模增长获取利润
当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一般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层次也比较多,遍及城乡,比如城市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银行的机构覆盖率、企业覆盖率等方面比国际水平要低。资产规模占金融银行行业总资产规模的比例也很低,以上市银行为例,如图1所示,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我国股份制银行的规模远远低于国有商业银行,甚至11家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规模之和仅为工商银行的1.3倍。所以,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其处境日益严峻,若继续依赖规模增长获取利润,将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三)导师制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结论
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于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导师制指导内容不够规范。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导师难于做到尽职尽责。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且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指导
指导方式应结合我院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等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分为综合导师制、年级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等不同类型。由于我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的存在,与综合导师制必然产生职能上的重复,难于协调两种制度的职能,加之生师比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