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CFO教你读财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球顶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后出任某海外上市公司财务总监一职,具有非常丰富的企业IPO、大型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经验。同时为中美两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CICPA)的专业会员。

Q1:

引用看到的原话“可分配利润是真金白银,亏损时的肉垫,还本时的保障。看看奈伦集团有多少未分配利润:

根据2013年鹏元评估报告,截止12年底有9.8亿可分配利润躺在账面上。”

请问:如何看待未分配利润在财报中的价值,请问具体以上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理解又是否正确?

A:

未分配利润,通俗简单的理解就是:从公司创建以来累计创收的利润,减去公司创建以来累计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后,剩下的就称之为未分配利润。另外说一句,可分配利润和未分配利润是一个概念。

未分配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在过去的N年中的累计经营成果,未分配利润越高说明企业以往的累计经营业绩越好,所以说“可分配利润是真金白银”。

如果今年企业经营不佳,产生了亏损,那么未分配利润的数字就会因此而降低,但未分配利润可能依然是正数,所以说未分配利润是”亏损时的肉垫”。

但是说“未分配利润是还本时的保障”并不贴切,因为企业是否能按时还债,主要看企业是否有充足的银行存款,而以往经营产生的累计利润可能已经用在购置固定资产、购买原材料等项目,未必有足够的资金盈余。实际情况中,有着高“未分配利润”但还不起债的公司并不在少数。

Q2:

引用看到的原话“公司可以通过处置固定资产、调整折旧年限改善业绩,进而促使债券收益率下行。"

收益率下行我理解请问具体是怎么做到改善业绩的?以上改变详细体现在利润表里的哪项?能否具体说明

A:

这实际上算是个典型的通过“财务技巧”来调整财务报表的手法。

举例来说,对于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拥有大量的机器设备固定资产购置价格10亿元人民币,按十年折旧,那么每年的折旧费用为1亿元,这1亿元的折旧费用将被记录在生产成本中,生产成本最终在产品销售出去后转化为“主营业务成本”中。如果现在调整折旧年限为15年,那么每年的折旧费用降低到6667万元,最终转化为“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就会降低3333万元,从而达到改善业绩也就是提高净利润的作用。

另外,说到处置固定资产,还是举例来说,10亿元的机器设备按10年折旧,已经用了9年了,就是说,9亿元已经通过折旧的方式记入到“主营业务成本”中,账面上这些设备还有剩余价值1亿元。于是公司将这些设备处置掉了,卖给了其他公司得到1.5亿元,那么处置资产的收入减去账面剩余价值后的5000万元就

形成了公司利润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改善经营业绩的目的。

你可能会问,机器都用了9年了可能都没什么用了,虽然账面上还值1亿元,但真的能卖到1.5亿元吗?这不科学啊,我说,为什么不可以呢?你可以卖给母公司啊,可以卖给兄弟公司啊,冤大头有的是。不少上市公司靠着这招在当年都扭亏为盈了。

上述两种“财务技巧”和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市场环境什么的都没什么关系,在看一家公司的经营情况的时候,需要对这些技巧进行甄别和判断。一家公司当年的利润不错,但仔细一看主要利润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处置固定资产”,那么就要小心了,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并没利润反应的那么好,都是靠例外因素提升的利润额。

Q3:

引用看到的原话”对于已经处于亏损且融资能力较差的公司,可以采取出售股权等手段提高公司偿债能力,同时达到避免公司连续亏损的目的,如12中富01因出售子公司股权和土地房屋而扭亏。“

以上具体该如何分析?出售股权提高偿债能力?: 又是如何体现在报表里的?A:

和之前提到的处置固定资产所产生的收益相似,公司同样可以把持有的子公司的股权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从而获得利润,这部份出售股权所获得利润通常记录在“投资收益”中,而出售土地、固定资产所产生的利润通常记录在“营业外支出”中。

这算是上市公司为了所谓“改善业绩”经常采用的一些手法,这些手法和公司实际的经营情况无关,与经营者的经营能力无关,更多的是一种为了满足某些资本运作或者避免连续亏损情况发生而采取的手段。

Q4:

引用原话:”截止到2014年3月30日银行贷款1亿元,比2013年年末下降4000万元。公司的银行贷款是纯信用贷款,没有任何抵押。资产负债率仅52%,银行贷款1亿元、票据5亿元,银行授信14.5亿元。债券量仅3亿元。

毅昌是个相当保守的公司,他连银行授信都闲贵了,怎么会替别人做嫁衣裳。“

请问老师对这些话怎么看?银行授信在财报里面如何体现的?为何说闲贵不会替别人做嫁衣?企业有更好的融资方式吗?

A:

这里其实说到了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融资。绝大部分企业尽管经营情况不错,但却非常的缺钱,缺流动资金,经营情况不错但因为资金流断流而导致破产的企业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也不太愿意把贷款放给民营企业,因为风险比较大,万一收不回来就血本无归了。

所以在此背景下,一家民营企业手头能拥有大量资金,或者有着大量的银行授信

而不使用是非常非常令人羡慕的。

闲贵的意思是:取得银行贷款还是要支付利息的,而本来公司自己的资金就够用,何必还要帮银行赚钱呢。

在财务报表主表中,是无法体现银行授信额度的,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相关段落查看。

企业最见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借款,外部引入投资者,上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方式。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说,偏好的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因为利息相对低而且可以抵税,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并没有所谓的更好的融资方式,只有最适合实际情况的融资方式,能找到钱就谢天谢地了。

Q5:

业务需要常常要评标,一项指标就是财务报表,如何从一个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出这公司财务能力呢?简单的就好,因为主业工程项目,不需要很复杂。

A:

不好意思,你的问题是在太宽泛了,几乎和“如何阅读财务报表”这一主题一样。每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简单的几个财务指标是无法分析一家公司的情况的,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Q6:

有什么适合财务门外汉的进行简单财务知识普及的教材可以推荐的吗?谢谢!A:

我看过的入门财务书籍其中一本还不错,不枯燥,叫《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是台湾作家,刘顺仁编著的。

Q7:

请问实际操作中一般设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多少?跟那些因素有关系?行业、规模、熟悉程度,还是什么?

A:

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而且就同一家企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角度,所谓重要性水平的设定也完全不一样,切不可用简单的几个标准一概而论。

就企业内部的一般管理而言,常见的重要性水平通常以销售收入,净利润,资产规模等财务指标为起点进行设置。譬如,针对企业过去一年的销售收入进行评估,就可以考虑以去年销售收入总额的0.5%-5%设定评估标准。如果评估一个公司的资产情况,就可以考虑以公司的资产规模的一定比例设定重要性水平。

Q8:

我可以问,我不知道去哪里可以看到财报吗?

A:

如果企业是一家上市公司,就可以去公司的官方网站,或者相关交易所的网站去下载公司的定期财务报告。

如果企业不是上市公司,你又不是公司的财务人员或者高管,想取得公司的财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